看著這一棵椿樹,滿身褶皺的樹幹上抽出新枝,快樂地向上生長,我的思緒又回到了2015年10月國慶節。
一場大雨傾盆而下,校園裡滿是積水,在學校的西邊,椿樹站在高高的擋牆上,隨著雨水的浸泡,椿樹下的泥土逐漸鬆軟,擋牆滑坡了,椿樹也隨著轟然倒下,有的樹枝被摔得粉碎,有的樹枝被摔出十幾米遠,有的樹枝被撕裂,仍然掛在樹幹上。倒伏的大樹上,只有孤零零的幾片樹葉,主根也斷了,我想:它不行了,椿樹的主幹還可以做點別的。
我隨即向保山市隆陽區西邑鄉中心學校校長尹仕武報告,一是學校在大雨後發生了小面積滑坡造成十幾米擋牆坍塌,二是有一棵椿樹也隨著倒伏了,椿樹倒在校園內,沒有影響到其它村民。尹校長接過電話,笑著說:「你怎麼不向我說一點好消息呢?不怕不怕,擋牆的問題,我讓管基建的王老師來看;請一臺挖機把椿樹扶起。」尹校長頓了頓接著說:「把椿樹的枝丫鋸了,用薄膜把劇口包好,扶起就可以了。」
我接到指令,馬上請挖機師傅,請人鋸椿樹枝丫,把枝丫用薄膜包好。挖機到了,開挖機的師傅左右檢查椿樹,說道:「兄弟,不消扶了,不會活了,你看你看,主根也斷掉了。」鋸枝丫的大哥也湊過來:「是呢,是呢,不消扶了,扶起也不會活。」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按常理來說,它活不了了,不要扶了!等到它死後,還要把它放到,找什麼麻煩事情做。我馬上再次打電話向校長尹仕武匯報:「尹校,這棵椿樹不會活了,主根也斷了,我們還是不用扶它了吧。」尹校斬釘截鐵地說:「會活呢,扶起!」在挖機的轟鳴聲中,挖了一米二三的一個大坑,用鋼繩把椿樹吊起,放入這一坑內,回土,踩實,澆水,完工!想著那幾根細細的鬚根,心裡始終感到懷疑,它會不會活?
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有事沒事都會來這裡看一看,一個月過去了,又一個月過去了,寒假也過去了,始終沒有見到這課老椿樹有什麼動靜,它肯定死了。陽春三月的一天,幾名同學叫我:「老師,椿樹活了!你看。」我順著同學的手指,看到了幾個新芽,真是「枯木逢春發新芽」!
老校長於2018年6月又回到我們學校做安全檢查,看著這課椿樹,我說:「尹老師,如果椿樹有思想的話,那麼,它應該感謝您!是您救了它。」尹校大笑:「要是依著你麼,它早就不在了麼。」
再看看學校後面樹木蔥鬱的小山坡,也是在尹校接任西邑鄉中心校校長,到趙寨小學調研各方面情況後,大手一揮,讓我們想辦法栽上樹木,改善校園環境的。隨後,在西邑鄉林業站的支持下,我們全體師生人均種一至二棵樹,經過五年的管理,已經成林。
今昔對比,我感受最深的是「思路決定出路」。只有貯存豐富的知識,繼承好的傳統,落實新的發展理念,才能把事情辦好。「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校園的一隅變成了「綠水青山」,祖國將會有更多的「金山銀山」。
趙相文
【來源:保山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