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鼓集團:堅持創新驅動 打造「大國重器」

2020-12-15 瀟湘晨報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提出,要把科技創新作為遼寧振興發展的戰略支撐,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沈鼓集團,作為我國裝備製造業戰略型、領軍型企業,始終堅持創新驅動,把發展主動權、創新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斷打造「大國重器」。

資料圖片

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演變,沈鼓集團如何借勢數位化轉型大趨勢,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沈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戴繼雙表示,展望「十四五」,沈鼓集團將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老字號」賦能增效為抓手,通過持續提升企業研發創新能力、從根本上推動製造業產業模式轉變、全面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產品和服務智能化水平等多個方面,進一步推動裝備製造業數位化、信息化轉型,加快新技術動能持續轉換。

今年前10個月,沈鼓集團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績: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6.9億元,同比增長7.1%;工業增加值17.4億元,同比增長3.9%;新產品產值47.3億元,同比增長12.9%;岀口交貨值3.1億元,同比增長1.3倍;營業收入76.5億元,同比增長31.7%;利稅2.7億元,同比增長40.3%;利潤0.59億元,同比增長6.2倍。

加快混改工作步伐

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混改是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抓手」,作為國務院第四批國有企業改革試點企業,沈鼓集團的改革已初見成效。

在混改過程中探索形成「沈鼓經驗」,沈鼓集團根據各子公司面臨的市場特點,對不具備競爭優勢、常年虧損的公司實現有序退出,集團由100%控股變為19%參股,民營控股51%,員工參股30%;對有競爭優勢但發展動力不足的子公司,由集團100%控股變為45%相對控股,民營25%,員工30%,並對其董事會給予充分授權。

目前,沈鼓集團已經完成三家子公司混改工作。2019年度往復新公司實現利潤2000餘萬元,市場訂貨達到10億元,創歷史新高,持股員工首次拿到10%的分紅獎金;通風新公司實現可分配利潤200餘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86.6%,核心骨幹員工薪酬翻倍;容器新公司實現利潤510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和薪酬顯著提高。下一步,沈鼓將聚焦集團層面,全面完成集團層面的混改。

深化轉型升級成效

增強企業經營活力

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全市國企改革的關鍵主線。為進一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沈鼓集團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一手抓傳統產業升級、一手抓新產業培育,加快製造業向高端、智能、綠色、服務方向轉型升級,推動新舊動能持續轉換,推動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目前,沈鼓集團已經被國家工信部確定為智能製造試點示範、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並榮獲壓縮機領域單項冠軍等稱號。

「十四五」期間,沈鼓集團將繼續實施「5+2」轉型升級戰略,重點發展高端裝備、服務型製造、國際化、工程成套和新市場五大核心業務,加快推進金融服務和智能製造兩個支撐能力建設,並通過資源配置、政策傾斜、目標導向等多種方式推動、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此外,沈鼓集團還將在技術創新、產業鏈構建和走出去方面發揮引領作用,圍繞大企業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在提高瀋陽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方面發揮重要力量。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黃超

【來源:瀋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堅守創新使命 鑄就「大國重器」——記全國勞動模範,沈鼓集團黨委...
    參加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載譽歸來的沈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戴繼雙幾乎未作休整,就投入緊張工作中:與員工座談交流,參加國際合作論壇,圍繞市場創新思路、夯基布局……作為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行業支柱型、戰略型領軍企業——沈鼓集團的帶頭人,戴繼雙始終秉持創新使命
  • 徐礦集團「新」秀賦能大國重器
    全力護航「大國重器」  據了解,威拉裡新材料公司為本次技能大賽共提供600公斤鋁合金粉末。考慮到鋁合金粉末生產難度大、周期長,接到通知後,該公司第一時間組織職工生產,生產過程中堅持「質量第一」原則,在保證速度的同時嚴格產品質量管控,嚴格遵循生產標準和流程規定,保證生產線「單品單線」。
  • 矢志改革提升「大國重器」成色——訪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新華社南京10月12日電 題:矢志改革提升「大國重器」成色——訪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  新華社記者鄭生竹  挖掘機、起重機等工程機械產品市場行情,是反映經濟冷暖的一張晴雨表。受新冠疫情影響,工程機械海外市場出現萎縮,作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龍頭的徐工集團如何突圍實現穩增長?
  • 《大國重器》(第二季)今晚開播 讓我們一起為新時代中國製造瘋狂打...
    2月26日,大型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第二季)開播儀式在中央電視臺新址隆重舉行。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總監齊竹泉接受了主持人的訪談,內容如下: 主持人:這部紀錄片的背景是什麼?齊竹泉:《大國重器》是中央電視臺的重點紀錄片項目,也是財經頻道的重要品牌。2013年我們推出了第一季《大國重器》,在國內外引起了對中國裝備製造業的極大關注和強烈反響。
  • 【全國勞動模範】守望「大國重器」 勇攀科技高峰
    破局:讓「大國重器」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挑戰者」 作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重集團國家重大科技專項「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及工藝研究」的課題組長,雷丙旺秉承著「不能讓外國人小看我們 擴局:讓「大國重器」裂變創新核能的「領頭羊」 面對「360項目」成功帶來的巨大喜悅,雷丙旺深知,激烈的國際競爭永遠沒有盡頭,只有依靠科技創新,不斷深挖擠壓工藝,不斷拓展擠壓的材料品種,才能讓這柄「大國重器」在高端難變形合金材料領域「大顯神通」,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 從大國重器到新領域延伸 煙臺傑瑞用創新帶動企業裂變發展
    「傑瑞股份每年的科研投入不低於營業收入5%,近5年,累計投入研發資金約10億元,主要用於創新平臺運營、創新項目研發以及創新人才引進等支出。」傑瑞股份展廳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傑瑞股份擁有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工程實驗室、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裝備產業聯盟、山東省油氣裝備產業智慧財產權保護戰略聯盟等5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
  • 市委宣講團走進湖北機場集團:走全要素驅動、創新驅動的道路
    長江網12月19日訊 12月18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市委宣講團走進湖北機場集團。市委宣講團成員、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程虹以《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為題作報告。「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機場發展要走全要素驅動、創新驅動的道路」「牢牢把握內需市場,構建內外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程虹教授從傳統發展模式的問題與挑戰、現代化新階段發展的需求與機遇兩個方面,深度剖析了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就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問題,闡釋了創新在未來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與關鍵作用、實現路徑與制度安排、體制機制保障以及創新文化培育
  • 大國重器「守門人」的選擇
    但是,仍然有很多的人選擇在危難之中堅持工作,守護平安。三峽升船機管理處的「中國好人」、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交通運輸部先進工作者、高級工程師李然,就是其中一個。他堅守在大國重器的現場已經50多天,為保證「三零」目標竭盡全力。
  • 民營企業造「大國重器」 膠東媒體聯盟走進煙臺傑瑞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24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這是一個民營企業創造出「大國重器」的傳奇,這也是一個煙臺名企創新發展走向國際的歷程。「傑瑞股份每年的科研投入不低於營業收入5%,近5年,累計投入研發資金約10億元,主要用於創新平臺運營、創新項目研發以及創新人才引進等支出。」傑瑞股份展廳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傑瑞股份擁有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工程實驗室、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裝備產業聯盟、山東省油氣裝備產業智慧財產權保護戰略聯盟等5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
  • 上天入海都有青島一根繩 這件大國重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普通人看來,繩子不過是用來捆綁物品的工具,但在青島海麗雅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旭明眼中,繩子卻是既可以到 8000米以下深海顯神通,又可以登陸火星探索太空文明的「大國重器」。超凡的遠見和執著的追求讓海麗雅在繩子這個細小的領域迅速成為行業標杆,並一舉拿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卡爾·馬克思杯 | 時事評論⑤:創新驅動 點燃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更能感受到這小小的「中國芯」同樣也是「國之重器」! 放眼國際,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大規模快速發展,使得世界正在重塑新的經濟政治生態。在這背景下,自主創新對於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著眼國內,新理念引領的新常態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十三五」,他們在錘鍊大國動力重器中走過
    回望「十三五」,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哈電電機」)始終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哈電集團發展戰略與規劃,在奮進中前行,在改革中突破,在創新中發展。5年來,哈電電機共完成產品產量8000餘萬千瓦,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在全力打好生存保衛戰、轉型突破戰、改革攻堅戰的同時,哈電電機全面提升發展的內生動力、創新活力和核心競爭力,駛入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 大國重器鐫刻法治烙印 ——江蘇瀛蘇律師事務所護航企業發展記事
    大國重器鐫刻法治烙印 ——江蘇瀛蘇律師事務所護航企業發展記事 發表時間:2020-10-22 14:06:47 作者:張全連、孫冬花、施為飛
  • 海底最深處,潛水冠軍不是大國重器 而是……
    但在「超級工程」、「大國重器」都未曾到達的海底,卻出現了本不該出現的身影……今天是「世界海洋日」,跟小新一起下潛,穿越這些央企打造的「大國重器」,去看看海底到底有什麼——海洋是廣袤博大的它的面積約佔地球總表面積的 71%
  • 鍛造工業重器「創新大腦」
    「我要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製造強國戰略落實到每一個工作項目中。」從北京回到蘭州新區,珍藏起金色的獎章、換上樸實的工裝,全國勞動模範、蘭州蘭石能源裝備工程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何琪功快步走進自己的工作室。 蘭石研究院是蘭石集團的技術核心。始建於1953年的蘭州蘭石集團,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我國建廠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集石油鑽採、煉化、通用機械研發設計製造為一體的高端能源裝備大型龍頭企業集團。
  • 四川江陽:創新驅動打造工業消費精品
    江陽區把酒類企業招引、落地、發展作為推動打造「江陽酒業+」的不竭動力,利用瀘州市2020年網絡招商推介會推出「鄰玉·中國酒鎮」項目,香港銅鑼灣集團來瀘考察,目前已形成《瀘州銅鑼灣國際文旅城項目整體意向與麒麟組團起步區規劃構想》;江陽區已成功與川酒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以創新驅動變革 恆潔衛浴入選人民日報社「2020中國品牌創新案例」
    對企業而言,創新帶來的是競爭優勢的提升和規模的擴大,而對於中國這樣的製造加工大國而言,創新則意味著擺脫世界分工經濟鏈低端命運、掙脫技術依賴的掣肘,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助力國家經濟騰飛的強大驅動。入選「2020中國品牌創新案例」的伊利、格力、華為雲等優秀品牌,無不是在各自領域中的佼佼者,其創新成果或助力行業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挑戰,或為中國民眾帶來品質生活,凝聚品牌力量、彰顯大國自信。
  • 中鋼集團裝備製造產業整合重組 協同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
    長城網訊(記者 賈芳 段維佳)日前,中鋼集團裝備製造產業重組大會在中鋼邢機舉行。記者從會議獲悉,經中鋼集團研究決定,以中鋼集團邢臺機械軋輥有限公司為龍頭,實施裝備平臺一體化整合,將中鋼裝備技術有限公司整體平移,與中鋼邢機合署運行;由中鋼邢機對中鋼集團西安重機有限公司、中鋼集團衡陽機械有限公司、中鋼上海鋼材加工有限公司等裝備製造企業實行人財物產供銷一體化運營管理,產業總部註冊地遷址邢臺。中鋼邢機國家技術中心。
  • 2020上海寶馬展丨預告⑤:鐵建重工邀您品鑑大國重器,一起「茶顏悅...
    紅網時刻11月20日訊(通訊員 黃杰)bauma CHINA 2020 (上海寶馬工程機械展) 將於11月24-27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將群英薈萃、共襄盛舉,展示工程機械創新的成果,見證工程機械智慧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