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提出,要把科技創新作為遼寧振興發展的戰略支撐,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沈鼓集團,作為我國裝備製造業戰略型、領軍型企業,始終堅持創新驅動,把發展主動權、創新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斷打造「大國重器」。
資料圖片
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演變,沈鼓集團如何借勢數位化轉型大趨勢,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沈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戴繼雙表示,展望「十四五」,沈鼓集團將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老字號」賦能增效為抓手,通過持續提升企業研發創新能力、從根本上推動製造業產業模式轉變、全面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產品和服務智能化水平等多個方面,進一步推動裝備製造業數位化、信息化轉型,加快新技術動能持續轉換。
今年前10個月,沈鼓集團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績: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6.9億元,同比增長7.1%;工業增加值17.4億元,同比增長3.9%;新產品產值47.3億元,同比增長12.9%;岀口交貨值3.1億元,同比增長1.3倍;營業收入76.5億元,同比增長31.7%;利稅2.7億元,同比增長40.3%;利潤0.59億元,同比增長6.2倍。
加快混改工作步伐
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混改是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抓手」,作為國務院第四批國有企業改革試點企業,沈鼓集團的改革已初見成效。
在混改過程中探索形成「沈鼓經驗」,沈鼓集團根據各子公司面臨的市場特點,對不具備競爭優勢、常年虧損的公司實現有序退出,集團由100%控股變為19%參股,民營控股51%,員工參股30%;對有競爭優勢但發展動力不足的子公司,由集團100%控股變為45%相對控股,民營25%,員工30%,並對其董事會給予充分授權。
目前,沈鼓集團已經完成三家子公司混改工作。2019年度往復新公司實現利潤2000餘萬元,市場訂貨達到10億元,創歷史新高,持股員工首次拿到10%的分紅獎金;通風新公司實現可分配利潤200餘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86.6%,核心骨幹員工薪酬翻倍;容器新公司實現利潤510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和薪酬顯著提高。下一步,沈鼓將聚焦集團層面,全面完成集團層面的混改。
深化轉型升級成效
增強企業經營活力
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全市國企改革的關鍵主線。為進一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沈鼓集團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一手抓傳統產業升級、一手抓新產業培育,加快製造業向高端、智能、綠色、服務方向轉型升級,推動新舊動能持續轉換,推動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目前,沈鼓集團已經被國家工信部確定為智能製造試點示範、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並榮獲壓縮機領域單項冠軍等稱號。
「十四五」期間,沈鼓集團將繼續實施「5+2」轉型升級戰略,重點發展高端裝備、服務型製造、國際化、工程成套和新市場五大核心業務,加快推進金融服務和智能製造兩個支撐能力建設,並通過資源配置、政策傾斜、目標導向等多種方式推動、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此外,沈鼓集團還將在技術創新、產業鏈構建和走出去方面發揮引領作用,圍繞大企業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在提高瀋陽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方面發揮重要力量。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黃超
【來源:瀋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