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大風,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想和你一起越來越瘦,越來越有銀。
文|沐風少爺
圖|來源網絡
周末陪小外甥重看86版《西遊記》,連看了幾集,懵了,唐僧的樣子怎麼好像在變來變去?
母親側目,問道:「你小時候都在看什麼啊?很明顯裡面有三個唐僧。」
我說:「只顧著看猴去了,誰管唐僧長什麼樣子?」
86版《西遊記》生動有趣,老少皆宜,自1986年春節播出以來就轟動全國,造就當年89.4%的收視神話,成為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眾所周知,它改編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由吳承恩所著的《西遊記》,講述了個性迥異的四師徒加一白馬去西天取經的浪漫故事。
師徒四人,大唐高僧玄奘(唐僧,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一路跋山涉險,降魔伏妖,歷經整整81難,最終感天動地取回真經,榮歸大唐,修成正果。
這部令人百看不厭的「神劇」,被公認是「無法超越的經典」,至今,它的重播次數已超過3000次,不管時代如何更替,它仍然是寒暑假裡被重播最多的一部劇。
然而看了那麼多年《西遊記》,卻從不知道唐僧竟然是由三個人在扮演,歸根到底都是——潑猴誤我!
因為自始至終都只愛看猴子掄棍打妖怪,那一大群美女扎堆都從未正眼瞧過,更何況是唐僧?
一直覺得只要披袈裟、戴佛冠、會念緊箍咒的就是唐僧,樣子根本記不住,更別說悄悄換了幾個樣。
不由得感慨,真是失敗的童年啊!
這個功課不得不補,刻不容緩。以下就一起來補課吧。
第一任唐僧:汪粵
1955年出生的汪粵是第一任唐僧扮演者,他畢業於著名的北京電影學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來他與著名演員張豐毅、張鐵林是北影的同班同學。可見他的成名之快,也唏噓他的沉寂之快。
汪粵飾演的唐僧給人的印象並不深刻,因為他只演了4集,分別是最早拍攝的《除妖烏雞國試集》《禍起觀音院》《偷吃人參果》《三打白骨精》。
雖然只是短暫出鏡,但他清苦的相貌被公認為最像出家人的氣質,並且他成功演出了唐僧的優柔寡斷和悲憫之心。
最令人深刻的是在《三打白骨精》中,他那「眼瞎式」的慈悲,簡直令人想「胖揍」他一頓。但含淚趕走孫悟空的時候,那深深的無奈和失落又非常打動人心,令人對他恨不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汪粵是唐僧那頂標誌性的僧帽五佛冠的設計者。
汪粵只拍攝4集《西遊記》,原因令人唏噓。
當時對外宣稱是因為要拍電影才離開劇組,但後來有媒體披露,他是接受了一位老師的建議,說演了「唐僧」這個角色後就很容易被定型,會影響未來的戲路與發展,因此他在拍完那四集後就選擇棄演。
從三位「唐僧」扮演者後來的演藝之路可見,那位老師確實很有先見之明。
但因為一個成功的角色就害怕被定型,從而放棄這個可能會流芳百世的經典角色,這腦迴路也未免令人想不透。
難道創造一個又一個令人難忘,甚至無可超越的經典角色,不是每一個演員夢寐以求的事情嗎?
而且能給一個演員定型的,永遠只是演員本身,而不是觀眾。能被定型,只能說明你沒有再上一層樓。事實也證明,哪怕最後辭演唐僧,汪粵依然沒能在演藝生涯上更上一層樓。
現在他是中國戲曲學院的副教授,是導演系的表演課及視聽語言課教師。
第二任唐僧:徐少華
1958年出生的徐少華是第二任唐僧扮演者,是公認最帥且被網友戲稱「妖怪最想吃」的唐僧。
他外型最為俊朗,也最年輕,當時業內人士對他評價最多的詞是「漂亮」「柔美」,是唐僧的扮演者應該具有的「美」。
徐少華把唐僧的善良和真摯情感,以及一心向佛的志向演繹得入木三分,尤其在《女兒國》這一集更是展現得淋漓盡致。
唐僧與西梁國王之間朦朧的情感,以及最後的惜別實在令人惋惜與感動,不僅「御弟哥哥」這一形象深入人心,一首《女兒情》更是傳遍大江南北。
然而這位「最受歡迎」的唐僧,也只是演了9集便撂下擔子,成為取經路上第二個「逃跑」的唐僧。
雖然對外宣稱是為了圓大學夢,但後來媒體披露實際是因為片酬問題。
當時是1985年,在領工資的時候,徐少華得悉自己的工資比孫悟空和豬八戒要少5元,表示不服,要求也必須拿60元。
這要求沒有得到劇組的同意,理由是悟空要貼毛,八戒要戴「長嘴」和「大肚腩」,他倆比其他演員都要辛苦,理應多拿一點工資。
因此徐少華的「取經之路」止於西梁女國,這正好是他拍攝的最後一集。
但此後他就再也沒有打得響的作品了,反而是到處走穴,靠著這9集唐僧的角色成為「走穴達人」,吃足一輩子。
第三任唐僧:遲重瑞
1952年出生的遲重瑞是第三任唐僧扮演者,也是當時年齡最大且出演時間最久的唐僧。
所以他是公認最成熟、端莊、穩重的唐僧,也被譽為最接近原著的扮演者,並且由他最終成就大業,取得真經,榮歸大唐,帶著三位愛徒一起升天成佛。
大風最喜愛這一個唐僧,因為他最慈祥,笑容最多,對猴子也最溫柔。
遲重瑞出生在北京的一個五代京劇世家,從小深受藝術薰陶,他扮演的唐僧令人印象深刻,好評如潮,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轟動。
《西遊記》的導演楊潔老師在評價他的時候說:
「他有著俊朗的外形,深厚的藝術功底,加上家庭戲劇方面的薰陶,以及祖上一直信佛的影響,所以他演起唐僧來,得心應手,揮灑自如。」
1990年,遲重瑞與大自己11歲的女富豪陳麗華喜結連理,並且退出影視圈。
這段姐弟婚姻一直備受質疑,然而夫妻倆卻不理會外界的目光,執著攜手走過一個個春夏秋冬,時至今日,令人對這對夫婦的感情刮目相看。
寫在最後
真是鐵打的徒兒,流水的師傅。
「佛有三身」,而《西遊記》這部經典之作中,「唐僧」也經歷了三位表演者的傾情演出,最終成就一個流芳百世的角色,可謂不謀而合。
感謝時代的巨獻,感謝這些老藝術家們的真摯表演,更感謝楊潔導演排除萬難,在資源匱乏的時代堅持拍攝完這部「巨作」,才令我們得以在《西遊記》的精彩中,度過紛呈的快樂時光,擁有記憶深刻的歡樂童年。
最後為你送上這一版《西遊記》的插曲與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希望你能從中找到一絲童年的回憶。
不知道這三個版本的唐僧中,你最喜歡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