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毛主席懷念夫人楊開慧的三首詞

2020-12-16 伊春新聞網

  天才而偉大的詩人毛澤東主席一生中寫有大量的浪漫主義詩詞,其中有三首是懷念夫人楊開慧的。

  楊開慧,1901年生,湖南長沙人,1920年冬同毛澤東在長沙結婚。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湖南省委負責機要兼交通聯絡工作。1930年11月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1921年春夏之交,新婚數月的毛澤東到洞庭湖一帶考察,乍一離開二人溫暖的小巢,對年輕的妻子思念不已。途中,夜間無法入眠,因思念遠方的愛人,便寫下了這首《虞美人·枕上》詞:「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這首《虞美人》刻畫出了另一面的毛澤東,他並非總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鐵骨,有時也有孤單和柔腸,甚至「百念都灰盡」,特別是在和愛人離別的時候,在孤夜獨處,地上那雙星星般的眼睛,和天上無數眼睛般的星星,深情對視的時候,毛澤東的情思是那樣的深沉、纏綿,似乎用手輕輕一撥,就能響起動人的心曲。這是愛情的力量,是執著的愛情,是偉大的愛情,是動人的愛情,更是革命的愛情。

  1982年在板倉修葺楊開慧烈士故居,從舊牆的壁縫中發現了當年楊開慧烈士的遺墨,其中有五言詩《偶感》一首五章,第一章是懷念丈夫毛澤東的,這是毛澤東生前沒有見過的愛情詩。

  詩曰《偶感》:「天陰走朔風,濃寒入肌骨。念茲遠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備?孤眠誰愛護,是否亦悽苦?書信不可通,欲問無人語。恨無雙飛翮,飛去見茲人。茲人不得見,惆悵無已時……」

  其詩千迴百轉,讀之令人肝腸寸斷,足見楊開慧對毛澤東的愛情濃情蜜意,山高海深。

  第二首是《賀新郎·別友》,寫於1923年,也是寫給夫人楊開慧的。1923年冬,在中共三大上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的毛澤東,受黨的委派,離開長沙赴滬轉穗,去參加國民黨一大。在辭別夫人兼戰友楊開慧時,他寫下了這首詞:「揮手從茲去。更那堪悽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悽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崑崙崩絕壁,又恰像颱風掃寰宇。重比翼,和雲翥。」

  全詞圍繞一個「別」字展開,充滿了離情別緒。「算人間知己吾與汝」,是他對楊開慧的深沉撫慰,「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使命感促使毛澤東從個人的情感中掙脫出來,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革命鬥爭的洪流中去。全詞始發於情,而終歸於理,剛健中含著柔情,婉約中寓著豪放,使兒女情長得到升華。1930年11月,楊開慧壯烈犧牲,毛澤東得知這一消息,肝腸碎斷,仰天長嘆:「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蝶戀花·答李淑一》是1957年5月11日寫給李淑一的。李淑一是長沙十中語文教師,楊開慧的好友,他的丈夫柳直荀是革命烈士。1957年春,她寫信給毛主席,把自己作的懷念柳直荀的詞《菩薩蠻·驚夢》寄給毛主席:「蘭閨索莫翻身早,夜來觸動離愁了。底事太難堪,驚儂曉夢殘。徵人何處覓?六載無消息。醒憶別伊時,滿衫清淚滋。」毛澤東回信時賦此詞作答。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裡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毛澤東此詞中以革命浪漫主義手法,歌頌了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與李淑一共同緬懷了自己的革命伴侶。追念亡妻楊開慧,亡友柳直荀,已經沒有了《賀新郎》的斷腸悽清,更沒有了《虞美人》的孤愁纏綿。有的則是上天入地的大境界,感天動地的大精神。「我失驕楊君失柳」,章士釗曾請教毛澤東,「驕楊」兩個字怎麼理解?毛澤東說,女子革命而喪其元,焉得不驕(這裡的元是頭顱之意——筆者注)?

  毛澤東的情感,被想像包裹起來,楊柳二位烈士的忠魂,以羽化成仙的形式,獲得了永生。他把愛情提高到了政治、升華到了歷史的高度。

  1921年的《虞美人》,1923年的《賀新郎》,1957年的《蝶戀花》,應該是毛澤東一生中關於愛情的美麗而動人的詠唱,構成了他的愛情之歌的最強音符和主旋律。

相關焦點

  • 楊開慧給毛澤東的情書:藏牆縫中50多年,主席寫「答李淑一」緬懷
    關於毛主席我們知道的更多的是他的英雄事跡,但是少有感情方面的事情被提及,楊開慧便是毛主席最刻骨銘心的愛戀。有一句著名的毛主席寫的詩詞「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就是紀念夫人楊開慧的。圖|楊開慧故居簡介也正是因為如此,她不能走,她沒辦法丟下三個孩子。
  • 驕楊頌——楊開慧烈士陵園詩詞碑碑文敬讀
    李淑一女士是毛澤東夫人楊開慧同窗好友,1924年經楊開慧介紹,她與毛澤東的戰友柳直荀結婚。首句中「驕楊」指的是楊開慧,章士釗曾當面詢問毛澤東「驕楊」作何解釋,毛澤東說:「女子革命而喪其元(頭)焉得不驕?!」而「柳」指的就是柳直荀。
  • 革命者的浪漫,楊開慧藏在牆中的信50年後重見天日,內容讓人淚目
    為了革命信念,為了愛情,楊開慧至死不渝,而毛澤東對楊開慧充滿愧疚之情。1957年毛主席收到了,楊開慧的同學兼閨蜜李淑一同志懷念柳直荀烈士的一首詞後,多年來對革命伴侶楊開慧的情感頓時湧上心頭,文思泉湧,提筆寫下了: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裡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 楊開慧犧牲前給毛澤東的情書:千字皆血淚,發現時主席已逝世6年
    這是一段滿含血淚的文字,楊開慧在與毛澤東主席分離的三年時間裡,將對丈夫的思念訴諸12頁手稿,藏到臥室後牆的磚縫裡,一藏就是52年。直到1982年3月10日,工人們在修繕楊開慧烈士的故居時,打開臥室後牆,一摞楊開慧的手稿驚現於世人面前。「幾天睡不著覺,無論如何,我簡直要瘋了。許多天沒來信,天天等。
  • 主席家堂屋裡正中牆上的神龕和楊開慧
    老百姓們只知道殺富濟貧反貪反獨裁的石觀音的乾兒子石三伢子是窮人的恩人救星,沒人知道誰是毛澤東,更沒人會帶領反動政府的反動派劊子手去挖毛家的祖墳。爬山越嶺人們帶領上面下來的蔣匪軍和惡霸官府特務來到一處山上無主慌墳指了指說這就是毛澤東父母墳,於是老蔣的手下爪牙挖墳掘屍的替主子蔣介石出起了惡氣。而主席故居東山上主席父母毛順生文七妹的墳卻安然無恙躲過了浩劫。
  • 楊開慧犧牲後,他強忍悲痛,含淚說了一個四字典故
    這一次,他下令大肆屠殺湖南剩餘的共產黨人員和鄉村革命力量,並且以「1000大洋」為懸賞,捉拿毛主席的結髮妻子「楊開慧」。毫無意外地,何健將自身的憤怒,對紅軍革命力量,對朱老總,以及對毛主席的仇恨,通通發洩到了楊開慧身上。10月24日,楊開慧正要悄悄回家看望母親和孩子,結果不幸被化妝成販賣陶罐商人的密探逮捕。
  • 他是殺害楊開慧的真兇 隱姓埋名40年 毛主席說他4個字 果然應驗!
    文/腦洞開歷史一提起毛澤東,我們就會肅然起敬,因為是他帶領中國人民建造了新中國,讓中國人民站了起來,與此同時,我們不僅也會想起與偉大主席毛澤東相關的人,他的兒子,他的妻子,今天呢,我們就來談一談毛主席的第一位妻子——楊開慧。在1920年的冬季,楊開慧與毛澤東在長沙喜結連理,成為夫妻。
  • ...毛澤東去世 讓她 文革 王光美 釣魚臺 第一夫人 毛澤東主席...
    無法跟延安的高幹夫人們相比。例如。周恩來夫人鄧穎超是資深革命家。朱德夫人康克清是井岡山的女英雄。任弼時夫人在上海做過多年地下工作。博古夫人劉群先曾經在蘇聯工作。張聞天夫人劉英在長徵中是中央隊的秘書長……她們差不多都經歷過長徵的艱苦考驗。在這樣的夫人群中。只有像賀子珍那樣的革命資歷才能與毛澤東匹配。正因為如此。江  青初入毛澤東的窯洞。不能不小心翼翼。見到誰都微微一笑。點一點頭。極少言語。
  • 錢芳:從楊開慧到邱瓔珞 網友大呼逆天
    《恰同學少年》中飾演楊開慧《恰同學少年》中飾演楊開慧  搜狐娛樂訊 日前,由金牌編劇寧財神監製,王勇導演,袁詠儀,郭京飛,錢芳,李倩,楊皓宇,劉冠麟,張瑞涵等人主演的四十集古裝職場喜劇《龍門鏢局》正在天津,安徽,湖北,東方四大衛視火爆首播
  • 世界夫人大賽主席黃安妮參加「為愛點燈」慈善義賣啟動儀式
    2020年12月12日,在上海虹橋外籍子女國際學校彩虹橋劇場,世界夫人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安妮夫人帶領在滬的部分世界夫人,參加由上海普陀區慈愛感恩媽媽之家公益促進中心舉辦的「為愛點燈」大型慈善義賣公益活動的啟動儀式,黃安妮夫人和上海電視臺主持人景澤航先生聯袂主持了整個啟動儀式,現場100多位嘉賓和全球超過
  • 小善舉大能量 楊開慧故居保安拾金不昧傳遞正能量
    (4月11日上午,楊開慧故居門衛室發生了感人的一幕。通訊員供圖)  事情追溯到4月10日下午13時左右,楊開慧故居值守保安黎新益像往常一樣在各處巡視,突然發現花壇內側一塊亮屏在陽關下格外顯眼,一隻完好的手機靜靜躺在那裡,他立即意識到有遊客丟手機了,第一時間拾起後立即當場尋找失主,一直無人認領。他想著失主一定會打電話來,於是妥善將手機保管好,邊充電邊等待……果然,不久後失主來電了,這才出現了上面感人的一幕。
  • 「師者匠心」 訪談世界夫人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安妮
    WORLD MADAM FOUNDATION世界夫人基金會創始人,世界夫人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安妮受邀出席,並和軟銀中國創投總經理馮正明,中國道德模範陳光標、均瑤集團總裁王鈞豪、紅星美凱龍總裁蔣小忠等知名企業家分別接受「師者匠心」欄目專訪。黃安妮開場提到,2020年世界因一場突如來其的疫情讓人們更加湧動起對生命的珍愛,對人性美好的呼喚。
  • 被稱為「詠春草絕調」的三首詞,你知道是哪三首嗎?
    北宋「梅妻鶴子」的隱逸詩人林逋,流傳至今的詞僅有三首,其中就有下面這首《點絳唇》:點絳唇林逋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餘花落處,滿地和煙雨。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這首詞是借詠春草來寫離愁別緒,是詠物詞中的佳作。古人常借有形有色之物來抒發難以名狀之情,而離情又往往和惜春相連。這首《點絳唇》就是以草為題,以荒原暮春為背景抒寫綿綿離情的。整首詞溶詠物與抒情於一爐,在悽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悵傷春之情,渲染出綿綿不盡的離愁。
  • 李訥上學要填表,秘書王鶴濱問父母一欄怎麼填,主席:寫你的名字
    主席和他的親戚友人 毛主席對自己的子女都如此要求,對自己親人的態度當然也不會放縱。 楊開慧烈士的兄長楊開智,曾在妹妹犧牲後冒著巨大的危險把妹妹的三個孩子接到了自己的家裡,後來親自把3個孩子送到上海,可以說他在歷史上幫了主席很大的忙。
  • 主席罕為人知的「髮妻」羅大秀
    毛澤東的一生有過幾個夫人,大家比較熟悉的,而且比較肯定的回答是三個:楊開慧、賀子珍、江青,尊崇楊開慧為「國母」也不乏其人。其實,毛澤東的第一位「髮妻」羅大秀,並不為大多國人知曉。不知是因為從父母的不幸婚姻中受到了刺激,還是腦子裡早就勾畫好了理想伴侶的形象,或者壓根兒看著這個大姐姐就不順眼,對這位元原配夫人並不感興趣。毛澤東對父母強迫他接受這樁婚姻,心理上確實非常反感,但毛澤東在當時情況下無力抗拒。他是怕挨父親打罵,也怕氣壞疼愛自己的母親。表面上,他遵從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羅氏成了婚配,實際上,他根本不與羅氏同床共枕。
  • 讀懂了這三首詞,也就讀懂了《孤城閉》改名為《清平樂》的緣由
    這個問題也許我們可以從下面的三首詞裡找到答案。1.一句「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道盡劇中人的無奈清平樂·春晚[宋]王安國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汙,昨夜南園風雨。讀懂了這首詞,我們再來看徽柔的遭遇,與詞中所描寫的何其相似?少年時代的徽柔,父皇疼愛,皇后憐惜,母妃寵溺,幾乎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成年後,被迫嫁入李家,婚姻失意,情感不順。再後來,她夜扣宮門,引發滔天非議,與懷吉也不得不分開,愛而不得,最後悽涼離世。李清照的這首《清平樂·年年雪裡》似乎就是專為徽柔而量身定製。
  • 我們永遠懷念他
    我們永遠懷念他 2020-09-09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