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靜,你何必著急刪負評

2020-12-22 毒舌電影

《乘風破浪》又一個翻船姐姐誕生。

伊能靜。

還是「禍」從口出。

《乘風破浪》衍生的訪談節目《定義》中,伊能靜對話易立競。

不到30分鐘,成功惹怒網友,喜提熱搜。

截圖為證,群起圍攻。

指出伊能靜在人後「賣隊友」,倚老賣老,拉踩冒犯梅豔芳,言論與自己提倡的女性價值自相矛盾等槽點。

當然,Sir第一時間會警惕這種全網黑。

營銷號帶節奏、斷章取義、節目剪輯……都有可能模糊我們的視線。

於是Sir今天準備去看看完整對話。

點開竟然發現……

消。失。了。

△ 最新一期節目停留在上周採訪張雨綺

心虛?炒作?

背後的原委已無從考究。

但評價一個人,並非只有唯一切點。

尤其一位入行36年的女星。

單純洗白/抹黑,不是Sir會幹的事。

伊能靜有多重微妙身份。

節目中,她是姐姐中的「小媽」,教導自己的隊員如何唱歌,十個小時不看手機,嗓子都啞了。

生活中,是被寵愛的妻子。

與「張東升」秦昊直播,老公前腳立flag:絕不會為錢拍爛戲。

她轉頭拆臺:但是可以為錢上綜藝。

如今輿論襲來,她又成了被「網際網路記憶」挑戰的話題女王。

娛樂至死,出道36年。

52歲的她有「死不了」的生命力與表達欲。

伊能靜曾有一句坦誠的自我評價(對兒子說的):你媽什麼都試過,但一事無成。

所以,Sir今天還是老規矩。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認準伊能靜當下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身份:演員。

私生活不評說,不扒墳。

專攻一個問題:作為演員,伊能靜的業務能力到底什麼水平?

01

侯女郎

典型出道即巔峰。

1985年,伊能靜籤約劉文正,成為「飛鷹三姐妹」之一,也就是當年的女團成員。

其他兩位的現狀,方文琳婚姻失敗、隱退江湖;裘海正一心向佛,隱退江湖。

女團出道,但演員道路卻尤其順利。

1994年出演侯孝賢電影《好男好女》,當即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第二次提名是1997年的《國道封閉》)

隨後,又接連在1996年主演《南國再見,南國》,1998年客串《海上花》。

△ 《好男好女》《南國再見,南國》《海上花》

全是流傳至今的經典。

舒淇之前,伊能靜就是C位「侯女郎」。

而她自己多次在訪談中提到的往事,就是因為要戀愛,覺得愛情大過天,而錯過了侯孝賢更早、也更經典的《悲情城市》,未能與梁朝偉演對手戲,機會給了辛樹芬。

那麼Sir就在侯孝賢作品譜系裡,挑出三位進行比較:

伊能靜、舒淇、辛樹芬。

導演評價,能看出感情色彩的濃淡程度。

對伊能靜,是惋惜的口吻,本來想請你演,結果你覺得戀愛重要就跑掉了。

對辛樹芬,則像驚喜的初戀:

我以前最喜歡的一個年輕人其實是非演員。那時候她還是高三,我在臺灣萬國戲劇院門口看到她,當時就傻了,猶豫半天不敢上前……沒辦法最後還是捨不得,我就掏出我的身份證,跑到她面前說我是某某——因為我那時候小有名氣——我是拍電影的怎樣怎樣,希望能跟她要一個電話。她留給我了,她就是辛樹芬。

後來,侯孝賢也多次表達,辛樹芬是很自然的人,「非常古典」。

與丈夫保持多年書信往來,這一段個人經歷完全照搬到《悲情城市》裡,本色出演。

演員梁朝偉也說過,她是自己欣賞的女演員,想過找她重聚,對方不肯現身。

對舒淇,侯孝賢的偏愛眾所周知。

不用贅述,一句話就能說明:「聶隱娘」這個角色非舒淇不可,她不演,就不存在。

每次拍電影,心中把演員過一遍,想想還是只有舒淇合適。

從寵愛程度來說,排序似乎是舒淇>辛樹芬>伊能靜。

不過有討論餘地。

Sir以為侯孝賢說多說少,完全看三位女演員與自己的合作緣分。

三位「侯女郎」在精神氣質上是一脈相承的,在作品譜系裡也是「同一類女人」。

概括成三個關鍵詞:

本土的、本能的,也是本性的。

辛樹芬與侯孝賢合作最早,天橋上撿來的女主角。

伊能靜是偶像歌手,按照流行「破詞兒」——原生家庭成分複雜,繼父是日本人。

而舒淇先是去香港發展,出演情色題材,然後才在家鄉靠文藝片贏得職業尊嚴。

三個人無論長相豔麗還是清淡,可以說都是侯孝賢故土、城市情結的折射。

一個拍戲脾氣大到可以揮拳錘牆,把手差點拍骨折的大男子導演,卻極為細膩地捕捉到女性身上最讓自己心動的瞬間。

校服、摩託機車、長髮披肩……是反覆在侯女郎身上鋪陳的意象。

同時,侯孝賢又有著強大控制力,鏡頭語言必須嚴絲合縫地順應自然法則。

拍他的戲——

是既省心又艱難。

省心,你無需擔心自己演技是否炸裂,有沒有學過表演。

你要做的就是兩個字:「生活」。

辛樹芬有寫信的習慣,梁朝偉國語不太靈光,那侯孝賢乾脆順拐地設置角色,讓梁朝偉演啞巴,一對戀人的交流就靠筆和紙。

同理,伊能靜出演《好男好女》。

侯孝賢要的就是她早早出道,承擔家庭生計重任的韌性和潑辣,甚至還要她面對男人世界的那種微妙的牴觸感。

舒淇出演《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要的就是她帶入早年不好好讀書,混跡西門町,坐在摩託機車上「飛「的感覺。

有欲望,有迷離。

(本來侯孝賢更有想過請已故豔星陳寶蓮出演,但因為對方狀態實在糟糕而作罷。)

△ 《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

對三個都不是科班出身,陰差陽錯出道的臺灣女孩來說。

侯孝賢是不可多得的貴人。

沉默的長鏡頭,看似無序實則充滿憂傷詩意的視聽手段,幫助、彌補了這些女孩。

不「演」,就是演得好。

這一點上,侯孝賢與王家衛截然相反。

前者是順著拍,後者是反著拍,越是豁達、大氣的女演員反倒要演暗戀、小心翼翼、糾結的角色, 比如王菲、林青霞、劉嘉玲等等。

但做侯女郎也是艱難的。

它需要演員有足夠的信任與付出,不怕吃苦,不能懶。

侯孝賢的「變態」在於,角色所在的時空要與現實儘量吻合。

舒淇拍《聶隱娘》,刺客埋伏在樹上多久,她就要蹲多久;刺客動手時的麻木感也要還原,形成肌肉記憶。

所以當時舒淇吐槽:拍一次侯孝賢,就想死一次,但忍不住還要拍,因為很好奇導演這次又給自己什麼角色。

舒淇能夠成為侯孝賢的繆斯。

伊能靜沒有做到,辛樹芬也沒有。

不是她們不符合標準,而是她們都太想要自己的生活。特別是伊能靜,自己承認會為愛情放棄一切。

在演戲這件事上,她沒有孤注一擲地攝取滿足感與存在感。

淺嘗輒止即可。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海上花》中,伊能靜的角色在臺詞中就被黃翠鳳(李嘉欣 飾)挖苦:「你應該去做官人家太太小姐啊。」

總結而言,伊能靜的表演經驗比辛樹芬多,但失之情懷、自然;起點不比舒淇差,但陰差陽錯,本來就四處開花,唱歌、主持、寫書。

更像藝人而非演員。

02

陸小曼

伊能靜作為演員,有她得天獨厚的優勢。

精通幾種語言,有文化混血氣質,長相易性感,也易豔麗。

在她作品裡,最有「國際性「的一部是1999年英國導演彼得·格林納威的《八又二分之一女人》,一部向費裡尼《八部半》致敬的情色主題電影。

獵奇感壓倒一切。

伊能靜和鄔君梅是被作為東方女性符號出現的,戲份相當有限。伊能靜飾演一個負債纍纍的賭徒。

該片入圍了當時坎城主競賽單元。

印象中,伊能靜也沒有將它作為自己的「代表作」。

而對於更廣泛的普通觀眾而言,演員伊能靜迄今為止輸出最成功的角色,來自一部國劇《人間四月天》。

2000年播出,豆瓣7.9分。

黃磊飾演才子徐志摩、劉若英飾演髮妻張幼儀、周迅飾演才女林徽因,而伊能靜出演的就是交際花、詩人意外事故前最後一任妻子,陸小曼。

△ 下圖為演員中年喜相逢照

劇之所以經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演員與角色之間高度、巧妙的吻合。

也集齊四位主演生涯中「最美好的時光」。

除了劉若英要出演隱忍的張幼儀,與自己女文青形象略微有出入外,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都可以說是量身定做。

電視劇將徐志摩一生等分為三個階段。

陸小曼出現在最後一部分。

她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呢?

說她是交際花,主要是方便記憶,但沒那麼簡單。要不然鬱達夫怎麼說她是「文藝界的普羅米修斯「,胡適說她是「不可不看的風景「。

她情感豐沛,與徐志摩相識的時候還處在婚姻狀態,毅然決然離婚,引起社交圈軒然大波。

她有才,翻譯、寫作、繪畫都拿得出手。

歷史上的陸小曼,愛玩、會玩,一朵帶刺玫瑰。

這不就是伊能靜本靜?

出場即軍官太太,丈夫王庚是青年才俊。

造型上,伊能靜是俗豔的,貴氣的,旗袍大衣、絲綢睡衣。

表演上,她動用臺灣言情劇的手段,死盯著、含情脈脈、嘴唇翕動、臺詞文縐縐又強烈。

放在陸小曼與徐志摩這對生死戀人上,很合適。

畢竟文史上,徐志摩跟陸小曼的情書就是這種味道。

小曼呀,讓你血液裡的討命鬼來找我吧,叫我眼看著你這樣生生地受罪,我什麼意念都變成了灰了。

說伊能靜演得好,也並非技巧上有多精進。

而是說觀者很容易就帶入對伊能靜作為女明星的觀感,鮮花著錦,撒嬌在行,心疼隨時。

不能克制,就把外放煽情做到極致。

Sir絕非貶義。

它需要運氣,更要讓觀眾有信任感,伊能靜做到了。

一定在演技上分高下,在這部劇裡,伊能靜和周迅反而是本色出演,演員自己不太需要做過多加法。

劉若英稍難一點,好在有過《少女小漁》的表演經驗,去演一個隱忍的苦角色。

但這部劇之後,伊能靜和劉若英反倒停滯不前。周迅則爬上更廣闊的空間,無條件地打開自己,暴露自己。

能看出伊能靜作為演員的天賦與局限:

她可以把陸小曼演成伊能靜。

而伊能靜,只能是「陸小曼」。

03

幸福特權

別的爭議,Sir不太了解,就不妄加評論。

但是伊能靜既然提到了梅豔芳,而梅豔芳本身也是一個讓人難忘的女演員,就想多說幾句。

重新看伊能靜的評價,核心意思其實是說,人生的價值順位。

如果先完成自我價值,那很慘,就會像梅豔芳。

因為她一輩子都在尋找愛,連她最後已經瘦成那樣,在臺上都要穿著白紗,人生不能倒過來。

她認為梅豔芳恨嫁,沒有得到世俗的愛(婚姻)。

因此只能在職業上燃燒自己,最終不堪負重。

她自己呢,「很幸福」。

你不覺得我很幸福嗎?就是我也不知道,我就覺得我真的很幸福。

其實這段話唯一不妥,就在一個「慘」字。

伊能靜認為梅豔芳的壯烈,是不幸的悲劇。

這是一種生命價值,對另一種生命價值的排斥、否定。

從這一點,能看出兩人某種命運上的勾連與撕裂。

梅豔芳和伊能靜有相似。

作為演員,梅豔芳同樣是靠人生閱歷和性格本能反哺角色的天才。

經驗多,情感敏銳。

除了經典的《胭脂扣》,關錦鵬拍《阮玲玉》最初人選其實是她,角色與她的經歷實在太相似。

伊能靜本與梅豔芳是同一種方法論的演員,有天賦、有質素。

見慣名利場的風浪,稍加借用,就能放進戲裡。

區別僅僅在於,伊能靜要幸福,而梅豔芳抱憾終身。

文章恨命達。

演員是一個複雜,需要調動生命中很多微妙「資源「的職業。

侯孝賢的女演員,辛樹芬很幸福,在美國相夫教子,從此隱退;現在的舒淇也很幸福,但最好的作品與角色都只能出現在那個讓她想死的導演手裡。

伊能靜當然很忙,微博上宣告,將繼續寫「小作文」點評《隱秘的角落》諸位演員的表演,預感文筆會保持自己的風格。

在綜藝節目裡也成功晉級。

刪視頻估計只是當下的一點風波,不難翻篇。

但Sir想提醒的是,乘風破浪的時候,不要讓興奮的浪花拍到那些曾經與自己擦肩而過的生命,人或者事。

你並不比誰高級,僅僅是階段不同,經歷不同。

論天賦,總有後生可畏;

論運氣,上天不會永遠眷顧你;

論「幸福」,它更不是什麼特權。

回答那個問題,演員伊能靜的演技到底什麼水平。

不過中人,看時運而已。

除了陸小曼,伊能靜最好的角色就是自己。

一個不甘寂寞,表達欲洶湧的女明星,她需要被聽到聲音,誰也不能阻止,這是應有的權利。

而做好一個真實的「人」。

恰恰不怎麼靠嘴。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比作,伊能靜比劉芸差遠了,鄭鈞從來不說「你若不作,我必不負」
    「你若不作,我必不負」是秦昊的名言,是他當年上吐槽大會時說的。 誠如網友所說,最近一周的伊能靜,一個人作了一場《小時代》!還有網友說,她老公秦昊紅的程度趕不上她自毀的程度。無聊的網友可能總想從綜藝節目的蛛絲馬跡中尋找某種「不愛」的證據,藉此打臉伊能靜:你看你別秀恩愛了,你老公壓根沒那麼愛你!比如,帖子裡有人翻出2019年的綜藝片段調侃,說那時候伊能靜的眼睛腫了,嚴重到不得不去醫院檢查。
  • 伊能靜發文否認又秒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向平8月18日,伊能靜突然更新了一則微博動態:「未用任何插刀說法,內容不實。」隨後刪除。引起不少人討論。之前伊能靜在接受易立競專訪時曝出「diss梅豔芳」事件。在訪談中伊能靜談及自己的幸福觀,稱應該先「幸福」之後再追求事業,稱「不然就會像梅豔芳」,稱其一輩子都在尋找愛,到最後瘦成那樣還要穿婚紗!伊能靜的這段訪談引起了網友以及梅豔芳的粉絲們不滿,著名導演關錦鵬則公開譴責伊能靜「什麼時候輪到她指手畫腳!
  • 伊能靜再次捐款1000件防護衣:一隻蝙蝠引起的效應讓我們反省
    11日女星伊能靜在凌晨更新動態,表示自己再次為武漢疫情再次捐贈物資,她表示自己通過朋友關係定了1000件的防護衣,在長文中伊能靜談到了很多,令人非常感動。在11日凌晨2點多,伊能靜更新社交曬出了自己與朋友在海外訂購口罩、防護衣等的聊天記錄。
  • 一線丨團隊否認伊能靜《浪姐》鏡頭被刪:一切正常
    《一線》向伊能靜團隊求證,對方先是表示驚訝,稱自己從未聽到相關消息,需要去核實,隨後回復《一線》稱「問了同事,一切正常」。 騰訊新聞《一線》 作者:三禾 近日,伊能靜因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和《婆婆和媽媽》中的表現和言論而備受熱議,7月1日,更有網友爆料稱她與《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組鬧掰,後面節目裡的鏡頭全部被刪除,後續的宣傳裡也不會有她。該網友還特意強調,伊能靜不是被淘汰,而是直接沒鏡頭了。
  • 伊能靜曝兒子病因 徵得庾澄慶同意了嗎?
    伊能靜曝兒子病因 徵得庾澄慶同意了嗎?時間:2018-12-13 19:22   來源:今日頭條 陸地上的海蠣子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伊能靜曝兒子病因 徵得庾澄慶同意了嗎? 近日,伊能靜參加了《超級演說家》,鮮少發兒子照片的她在這次的節目中卻主動聊起了兒子哈利,並自曝兒子患病的過往。
  • 寧靜與伊能靜:兩個「靜姐」誰更火?
    當然,團長也並不是伊能靜的目的所在,成為一個可以拿主意的人,說了算的人,擁有絕對的話語權,才是伊能靜姐姐性格本能裡的東西。儘管伊能靜傾盡一切,還是沒有阻擋王智的離開當然,要給她足夠的空間,以她為主。同時,她會回報你時間、精力和很多很多的心思。然而,做隊長卻未給她想要的結果,過程中遇到不順利是可想而知的。於是,她在第二次選擇時,「出人意料」地選了黃聖依。很多人都對這次選擇跌破眼鏡。但是,伊能靜說了一句實話,那就是「黃聖依可能是比較能理解我的人」。
  • 伊能靜「甩鍋」閨蜜,網友:伊能靜,拜託你靜一靜吧!
    本來是明星姐姐們在節目當中展現正能量的節目,結果卻有不少的女明星在這個節目當中引發了爭議,甚至是出現翻車的現象,除了劉芸黃聖依之外,伊能靜最近翻車更厲害。第1期節目當中,伊能靜也以非常好的狀態完成公演。52歲的年紀展現出如此少女的形象還是非常令觀眾喜歡的,但是沒想到她僅憑一己之力,就讓觀眾從喜歡她到集體吐槽她。
  • 網易雲音樂熱評:高中去修掉進馬桶裡的手機,師傅凌亂的工作檯上放...
    想要說些什麼,可是刪了又打,打了又刪,我知道這是因為回憶太鮮明了,語言不能描述。 ——《當冬夜漸暖》熱評 但是我還是想說,與你相遇好幸運,遇見了你是生命最好的事情。 ——《小幸運》熱評
  • 震怒,伊能靜憑什麼這麼評價梅豔芳?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拍攝中,伊能靜接受了《定義》欄目的採訪,其中提到梅豔芳,表示:「如果先完成自我價值,那很慘,就會像梅豔芳,因為她一輩子都在尋找愛,連她最後已經瘦成那樣,在臺上都要穿著白紗,人生不能倒過來。」因此引發熱議。
  • 網易雲熱評:網戀對象知道我是女孩,奔現結束後,就把我刪了……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網易雲熱評:網戀對象知道我是女孩,奔現結束後,就把我刪了…… ——網易雲熱評《隔岸觀火》 ——摘自網易雲熱評《我們都被忘了》
  • 伊能靜:我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作文天才
    我在描述人物時,可能會寫「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女孩」,但是咋個美?卻沒有詳細的描述出,但是伊能靜就很注重日常細節的觀察,比如「猛獸受傷時,它們會找個角落,給自己舔傷口,靜待恢復,再出洞後又是一頭能戰鬥的獸,依然昂首闊步,仿佛從來沒有脆弱過。」描述了張雨綺的美和她的性格是相輔相成的,循序漸進。
  • 張萌終於承認了,表演《女孩與四重奏》是假哭,伊能靜黃聖依真哭
    在7月10日更新的《乘風破浪的姐姐》黃聖依、伊能靜以及張萌三人組隊被大家調侃為「作精組」因為三人在表演《女孩與四重奏》結尾時假裝哭泣的表情再度引發大家的調侃,之前黃聖依就在節目中因為假哭而被大家吐槽,這次雖然落淚了,但是全組還是被吐槽浮誇。黃聖依澄清了,感情失控,是真哭,伊能靜也是真哭,太感動了。
  • 偉大的導演關錦鵬批評伊能靜,母親的伊能靜
    介紹前段時間,伊能靜繼續乘風破浪,這應該是一個感情的循環,然而她在梅豔芳上做了一個可憐的評論,因為她一輩子都在尋找愛情,引起網友反彈。梅豔芳和大導演關錦鵬接受了採訪,當被問及他們對伊能靜的看法時,他們說:「什麼時候輪到伊能靜指手畫腳呢?」
  • 伊能靜聖母白蓮花?被網友形容「笑裡藏刀」,刀刀戳人
    年紀最大的當屬鍾麗緹、伊能靜、寧靜她們幾個了,也都是出道很早的幾位姐姐,年紀小點兒的剛過30,以藍盈瑩為主。從節目播出至今,一直是話題度不斷,從最開始的黃聖依,人家那是有什麼表現什麼,最起碼是大家都能看出來的,不藏著掖著,再到後來網友暗指伊能靜暗戳戳的,這種人才讓人覺得真心可怕。
  • 網易雲音樂熱評:現代人太著急了,看一眼照片,聽一段語音,道兩天…
    ——《 春風不解意》熱評 星星發亮是為了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星星。 ——《In Disguise》熱評
  • 伊能靜重出江湖過足戲癮,炫老公秦昊是洗白器
    雖然曝光其真實照片的嘉賓不厚道,伊能靜的狀態和反應也是敗了不少的路人緣。畢竟和哈林有過一段婚姻,伊能靜之後在一些娛樂節目中也曾經提及過曾經的婚姻,也被指是在消費前夫哈林。伊能靜很注意形象,產後有媒體曾經曝光過她一些偷拍出街照片,伊能靜也是大發雷霆!直接詛咒媒體醜化自己,包括自己的女兒被說醜的時候也是各種的震怒!
  • 黃宥嘉坦言伊能靜扮20歲少女很辛苦,梅豔芳映射出了她內心的脆弱
    很多伊能靜的粉絲都坦言,公主伊能靜永遠都18歲,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老,而事實似乎也果真如此,儘管她已經52歲了,但是看起來確實不像是年過半百的人,就連伊能靜自己都曾經表示,自己永遠都18歲,原本她一直都是一位性格活潑又充滿正能量的女星,只可惜卻因為評價梅豔芳而被罵上了熱搜。
  • 伊能靜秀幸福說梅豔芳很慘,臺知名作家罵其假文青:丟臺灣人的臉
    日前,伊能靜在一檔採訪中反問主持人:「你不覺得我很幸福嗎?」引發網友熱議。在娛樂圈中暗戳戳秀恩愛的例子數不勝數,但要通過別人的肯定來炫耀自己婚姻幸福的明星極其罕見,而伊能靜就是其一。然而,同樣也是年過50歲的伊能靜卻在採訪中表示:「如果你先完成自我價值,那很慘,因為你的事業已經到頂,那就會像梅豔芳。」在伊能靜看來,人生的順序必須是先找到愛,再發展事業,否則只完成了後者無法達到找到相愛一生的伴侶註定是一個失敗的人,就算是被譽為「香港的女兒」的梅豔芳也不例外。
  • 我們誤會了伊能靜,明明是「金剛芭比」卻總以為她是粉色公主
    後來她隨改嫁的媽媽到了日本改名伊能靜江,在日本讀書適應的那段日子也是很辛苦的。年輕時的伊能靜看起來並不快樂在顛沛流離中度過了童年和少年,後來她回臺灣唱歌養家,藝名伊能靜,16歲那年需要籤唱片公司時父親出現了,告訴伊能靜「賺了錢不要忘記養你爸」,當時她內心充滿了憤怒。
  • 被導演經紀人點名批評,伊能靜依然不能靜,寫小作文分散注意力
    兩檔綜藝,伊能靜人設崩塌目前,伊能靜錄製了芒果臺的兩檔綜藝,在《婆婆和媽媽》裡,她和婆婆相處得就像閨蜜一樣,一度引發網友的羨慕,但這種羨慕的背後卻是婆婆一味的謙讓和友善,只能說,伊能靜遇到了一個好婆婆,愛誇人也不會斤斤計較,可以容忍兒媳婦的小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