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視頻:《伴侶動物》第三集 動物標本工作室
寵物訓練師、寵物醫生、寵物標本師……近年來,寵物經濟的發展,催生出一大批與寵物相關的新職業。他們的工作或小眾冷僻、或遠離人群,勾起了不少網友的好奇和揣測。
在「伴侶動物」系列中,我們將帶大家走近這群寵物工作者,分享他們對寵物生活的理解、工作的樂趣和不易。最後一期故事的主人公是兩位從事寵物標本行業的年輕人。
以另一種方式將愛封存
客廳的一個玻璃罩裡面,一條金毛犬紋絲不動地蹲坐著。它叫Milk,是李張達的第一隻寵物,也是他的第一隻寵物標本。
李張達,杭州一家寵物標本工作室的主理人。
2017年,陪伴他十年的金毛犬Milk癌症去世後,他選擇了一個極為小眾的方式來處理它的身後事——把遺體送到上海一家寵物標本工作室,製成皮毛和骨骼的標本。
他希望用這種方式留下Milk,還原出了它生前蹲在門口等待的樣子。自此,李張達開始關注和研究一些小標本,並在工作之餘潛心學習製作工藝。
慢慢地,他開始受到一些朋友的委託,為逝去的寵物製作標本。
工作室給客戶製作的刺蝟標本。
現在,他在杭州有了自己的標本工作室,一年裡會收到十多個製作標本的需求,一隻成年貓的皮毛標本價格大約在三四千元。
Leo是標本工作室的另一位成員,正在製作標本。
標本工作室的另一位成員Leo透露,製作寵物標本的工藝流程很複雜,從拿到寵物遺體到完成標本,包括剝皮、整形、支架、防腐、填充、造型等等,製作過程中需要用到強酸強鹼等有機溶劑,有時甚至要戴防毒面具進行操作。
但另一方面,他們也會更注重在冰冷的工藝中,導入細膩的情感。與博物館裡的物種標本不同,寵物標本的製作會更加注重細微的特徵和表情形態。
李張達表示寵物標本必須製作精細,因為主人與他們朝夕相處,往往一眼就能看出自家寵物的模樣。
生前淘氣的小貓咪,被做成標本後,還得是那隻探頭探腦的好奇貓。為此,李張達和Leo要一次次與主人溝通,傾聽每個小生命的故事,了解它們鮮活的模樣。
寵物標本的製作周期很漫長,一般的寵物標本需要兩人花4-6個月製作。工作室最新完成的一件標本,是一隻名叫「粽子」的美國短毛貓。
寵物生前的照片,是Leo在製作標本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粽子」去世後,主人想要用它的皮毛做一個半身像。為了惟妙惟肖,Leo對著一張它瞪大眼睛的照片,仔仔細細修理著小傢伙的容貌和表情。
工作室正在製作的,還有一隻兩歲大的茶杯犬,是主人連夜開了三四個小時的車找來的。
因為它經常會坐在汽車的副駕駛位置,所以主人想要把標本做成坐姿,並且希望還原它鼻尖和鼻梁的弧度。
Leo製作茶杯犬的標本。
在誤解和質疑中前行
工作室裡,流浪狗小黃的標本。
除了標本訂單之外,Leo也製作了一些流浪動物的標本。
他們曾經撿到一隻腿受傷的流浪貓,截肢了一條腿才被救活,他們給小貓取名「小三腿」,而截肢的這條腿也被做成了標本,來紀念「小三腿」的重生。
碰到流浪動物因車禍死亡的情況,Leo也會收殮起它們的屍體進行安葬,並把其中最完整的部分保留下來做成標本,以一種更藝術化的效果保存下來。
一位寵物剛離世的主人聯繫到工作室,希望將愛犬做成標本。
在挑選訂單時,李張達和Leo會很謹慎。「有些朋友只是單純覺得這種形式在當下很酷,值得炫耀,我們就不建議他們去做(標本)這個選擇。」
李張達說,「我們不認為他們會很好地保護它。」
工作室出名後,網絡上對二人的一些非議。
這兩年,李張達和Leo獲得了支持,也得到很多質疑,甚至是對他們的人身攻擊。
事實上,國內目前規範的寵物殯葬都並不普及,二人從事的標本製作行業便更顯得離經叛道。
「你怎麼不把自己親人做成標本放在家裡呢?」這是他們遇見過的最尖銳的拷問。
李張達將小時候的項鍊掛在愛寵的遺體上。
在Milk過世之後,李張達再也沒養過任何寵物。「或許很多人覺得這就是個玩具,但寵物是有生命的,生命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他覺得標本封存了美好的過往,也提供了長情的陪伴。而這種陪伴,也在時刻提醒著他生命的短暫。「它就像一位老師,提醒我把時間,拿去陪伴值得陪伴的家人和朋友。」
《伴侶動物》三集短片已全部上線,帶著視頻中提出的問題,我們走上街頭詢問了大家的看法,請戳下方視頻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