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歷了史上最驚心動魄的總統大選,新冠陰影仍籠罩全球,適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詭譎的國際風雲變幻中,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關係現狀如何?最大風險點是什麼?
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青花汾酒首席贊助的《2020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外交分論壇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表示,當前中美關係存在川普卸任前「訪臺」等風險,對此中國應該非常理性的冷靜判斷,一方面要遏制川普的非理性的冒險行為,第二方面更不要跟川普起舞。
以下為對話實錄:
主持人:您覺得近期中美之間最大的風險點會在哪裡?
鄭永年:我覺得風險點還是一個臺灣問題,因為其他的風險假如說中美之間川普時期講的貿易,這些國際組織,這些方面川普怎麼做都不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那麼現在大家討論的就是因為川普他的不可預測性,那麼也有人預測,也有人去討論川普派高官,比如派蓬佩奧去訪問臺灣,甚至他自己歷史性的突破要去訪問臺灣。因為實際上他以前也是做過的,假如說他突然決定要去訪問朝鮮,跟朝鮮的領袖跨過三八線去見面了。這些東西我們覺得我是覺得還是很棘手的。那麼這是對美國來說也是可控的,對我們來說這方面可能會失控,但是對美國來說他反正快下臺的總統了,我去臺灣做一個訪問,他也是有可能的,但是這個方面會對我們這邊創造無限的危機,因為我們不得不回應。
那麼臺灣問題實際上為什麼要這麼做呢?臺灣問題在美國國內他民主共和兩黨還是有相當共識的,整個社會也是對臺灣問題基本上跟精英層面沒有多少差異,尤其這段時間以來,共和黨川普、蓬佩奧他們一直妖魔化中國,把臺灣問題張揚的很大。所以他利用這樣一個所謂的困境,如果在臺灣問題上給中國製造麻煩,他還是能得到國內的不少支持。那麼國內的民意也是會向著他的,所以這一點我是覺得當然要特別小心,就是臺灣問題。
還有一塊是南海問題,南海問題我倒不覺得像臺灣問題那麼嚴重,美國的軍方不至於那麼愚昧的像美國的智庫所說的把中國造的島礁去炸了,或者怎麼樣,這是不會的。所以我是覺得如果是要發生突然的危機就產生在臺灣問題上,其他的問題上即使發生了,中國也是可控的。
當然臺灣問題上是不是川普想做,軍方是不是配合,照川普的意思去做,我們也是要冷靜觀察。那麼軍方作為美國一個建制精英,實際上在臺灣問題上,對南海問題上,我們可以觀察到,他實際上還是比較理性的。所以我們也還要把川普他本人的個人意志跟美國軍方的比較理性的態度,我覺得還是要區分開來,不要把他們兩個隨便等同。但是危機是有的,因為美國的總統在外交、軍事上擁有無限的權力,這種我們歷屆美國總統可以看出來。
我以前也一直強調,從現在開始到美國下一任總統正式登臺,中美關係的模式是危機管理模式。儘管川普馬上下臺了,但是他還是緊鑼密鼓的針對中國的,這裡我認為至少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因為他還不甘心就這樣離開白宮。在法律上他還是訴諸於法律武器,給拜登製造麻煩。他就要為拜登留下一個很難處理的局面,就是他要挾持拜登,需要把這些議程,他是先設置好這些議程讓拜登下不來,這個也是一方面他考慮到他的反華反共,制約中國的目標。
第二方面我是覺得他還是考慮他提升他政治影響力,因為無論是臺灣問題也好,南海問題也好,如果川普把它做成議程了,並且有深刻影響的,民主共和兩黨有相當共識的,社會也蠻支持的議程,可以提升他的社會影響力。
所以我是覺得從現在開始到下一任總統正式登臺的話,中國一定要非常理性的冷靜的去判斷,一方面要遏制川普的非理性的冒險行為,第二方面更不要跟川普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