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川普想用臺灣問題挾持拜登,中國要遏制其冒險行為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美國經歷了史上最驚心動魄的總統大選,新冠陰影仍籠罩全球,適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詭譎的國際風雲變幻中,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關係現狀如何?最大風險點是什麼?

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青花汾酒首席贊助的《2020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外交分論壇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表示,當前中美關係存在川普卸任前「訪臺」等風險,對此中國應該非常理性的冷靜判斷,一方面要遏制川普的非理性的冒險行為,第二方面更不要跟川普起舞。

以下為對話實錄:

主持人:您覺得近期中美之間最大的風險點會在哪裡?

鄭永年:我覺得風險點還是一個臺灣問題,因為其他的風險假如說中美之間川普時期講的貿易,這些國際組織,這些方面川普怎麼做都不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那麼現在大家討論的就是因為川普他的不可預測性,那麼也有人預測,也有人去討論川普派高官,比如派蓬佩奧去訪問臺灣,甚至他自己歷史性的突破要去訪問臺灣。因為實際上他以前也是做過的,假如說他突然決定要去訪問朝鮮,跟朝鮮的領袖跨過三八線去見面了。這些東西我們覺得我是覺得還是很棘手的。那麼這是對美國來說也是可控的,對我們來說這方面可能會失控,但是對美國來說他反正快下臺的總統了,我去臺灣做一個訪問,他也是有可能的,但是這個方面會對我們這邊創造無限的危機,因為我們不得不回應。

那麼臺灣問題實際上為什麼要這麼做呢?臺灣問題在美國國內他民主共和兩黨還是有相當共識的,整個社會也是對臺灣問題基本上跟精英層面沒有多少差異,尤其這段時間以來,共和黨川普、蓬佩奧他們一直妖魔化中國,把臺灣問題張揚的很大。所以他利用這樣一個所謂的困境,如果在臺灣問題上給中國製造麻煩,他還是能得到國內的不少支持。那麼國內的民意也是會向著他的,所以這一點我是覺得當然要特別小心,就是臺灣問題。

還有一塊是南海問題,南海問題我倒不覺得像臺灣問題那麼嚴重,美國的軍方不至於那麼愚昧的像美國的智庫所說的把中國造的島礁去炸了,或者怎麼樣,這是不會的。所以我是覺得如果是要發生突然的危機就產生在臺灣問題上,其他的問題上即使發生了,中國也是可控的。

當然臺灣問題上是不是川普想做,軍方是不是配合,照川普的意思去做,我們也是要冷靜觀察。那麼軍方作為美國一個建制精英,實際上在臺灣問題上,對南海問題上,我們可以觀察到,他實際上還是比較理性的。所以我們也還要把川普他本人的個人意志跟美國軍方的比較理性的態度,我覺得還是要區分開來,不要把他們兩個隨便等同。但是危機是有的,因為美國的總統在外交、軍事上擁有無限的權力,這種我們歷屆美國總統可以看出來。

我以前也一直強調,從現在開始到美國下一任總統正式登臺,中美關係的模式是危機管理模式。儘管川普馬上下臺了,但是他還是緊鑼密鼓的針對中國的,這裡我認為至少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因為他還不甘心就這樣離開白宮。在法律上他還是訴諸於法律武器,給拜登製造麻煩。他就要為拜登留下一個很難處理的局面,就是他要挾持拜登,需要把這些議程,他是先設置好這些議程讓拜登下不來,這個也是一方面他考慮到他的反華反共,制約中國的目標。

第二方面我是覺得他還是考慮他提升他政治影響力,因為無論是臺灣問題也好,南海問題也好,如果川普把它做成議程了,並且有深刻影響的,民主共和兩黨有相當共識的,社會也蠻支持的議程,可以提升他的社會影響力。

所以我是覺得從現在開始到下一任總統正式登臺的話,中國一定要非常理性的冷靜的去判斷,一方面要遏制川普的非理性的冒險行為,第二方面更不要跟川普起舞。

相關焦點

  • 鄭永年:應對中美關係最好的方式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第二,拜登政府的官員多是歐巴馬時代的舊部。在過去的四年,他們也可以看到川普挑起的貿易戰非但沒有解決美國的問題,反而在惡化美國的問題。因此,雖然拜登政府不會一下子改變川普時代對華的強硬政策,即使拜登政府對華採取強硬政策,也會採取比較理性的強硬政策,不會像川普那樣搞非理性的強行脫鉤。
  • 原創丨川普想冒險,臺灣一夜起來會「生米煮成熟飯」?
    一、美國遏制、打壓中國戰略不但不變,拜登政府還會追加投入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是不會改變的,這一點我們務必要清楚,那些指望換了拜登美國政府就會對中國緩和關係的想法,佔豪認為完全是一廂情願。拜登政府上臺後,頂多會因為內政問題、全球戰略調整問題而暫時「緩和」對華關係,這種「緩和」其實是一種假象,只是美國想緩口氣調整一下節奏而已。
  • 拜登:中國最好遵守規則,美國不會取消川普對中國施加的關稅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近日首次回應了是否會因新冠疫情報復中國這一問題。拜登表示暫時不會取消川普時期對中國追加的關稅,並表示這並非是因為疫情報復中國的行為,而是希望中國能好好遵守國際規則,還威脅稱如果中國不遵守規則就要讓其付出經濟代價。
  • 拜登將延續一中政策,臺灣問題或被加速解決
    編輯:化蝶在川普競選失敗後,蔡英文不得不開始與政治理念行動相對溫和的美國民主黨套關係,獲取美國支持是其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為了保護自身,民進黨唯一的選擇只有成為美國制衡中國大陸的棋子,付出巨大代價來換取美國的口頭支持。但即使是川普那樣強硬的對中國進行極限施壓,到處進行反華政策,也從來沒有過拋棄一中政策的想法。,川普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個人的政治利益,而不是為了民進黨。
  • 臨下臺,川普坑了一把蔡英文!邱毅:臺灣要成為「亞細亞孤兒」
    拜登也想重新再回到歐巴馬那時候參加主導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情況,所以他不會得罪中國大陸的,他反而應該會與中國大陸,形成一個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尤其在經濟上、在貿易上。在這種情況之下,這個「備忘錄」裡面,涉及到的美臺之間的經貿合作協定,會有著落嗎?會有結果嗎?不會有的。
  • 渲染「中國威脅」設置障礙,川普團隊忙著給拜登下套
    對於拉特克利夫此時渲染「中國威脅」的意圖,美國媒體看得清清楚楚——他想給當選總統拜登今後緩和對華關係設置障礙,留下川普的外交遺產。最近,白宮都在為此目標積極活動,國務院、國防部、國土安全部等部門本周集體出動,宣布一系列打壓中國的措施。川普執政團隊給拜登瘋狂下套會對今後中美關係產生多大影響?這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不過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3日提醒道,沒有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後疫情世界」不會穩定。
  • 「臺灣問題」拜登上臺就會好?美專家:不會改變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儘管在外界,美國國內的兩大黨派當前糾纏不清,分歧肉眼可見,但他們談及對待中國臺灣地區的態度之時卻很可能有著堪稱默契的共識,美國臺海問題專家葛來儀這樣認為著。她還認為即使川普下臺,拜登組建下一屆美國政府,在對待中國臺灣問題的「外交」態度上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 史蒂芬·沃特海姆:美國,拜登看不到問題,川普則沒有答案
    觀察者網並不認同其對中國的某些描述,特此說明。 【文/史蒂芬·沃特海姆 編譯/觀察者網 白紫文】 下一任總統,無論是誰,都不會決定美國未來在世界上的角色。喬·拜登不承認存在問題。川普總統沒有問題答案。 「後冷戰時代」已走過了30年,「冷戰」之名依舊盛行,美國仍沒有為其稱霸全球找到能引起廣泛認同和共鳴的目的。
  • 川普仍未認輸,最後期限,他會輕易「放過」臺灣嗎?
    川普仍未認輸,最後期限,他會輕易「放過」臺灣嗎?美國大選在選舉人票開完後「塵埃落定」,川普也迎來「卸任」倒計時。但是,想讓川普認輸,可沒那麼容易!就在12月13日播出的福克斯新聞節目上,川普還表示:「事情還沒完,我們將繼續挑戰選舉結果。」承認失敗並祝賀對手,是美國總統選舉不成文的傳統,但川普顯然沒打算這麼做。就在拜登發表全國講話不久,川普在推特上發文,繼續指控選舉存在舞弊行為,不過,其推文很快被推特標記存有「爭議」。
  • 川普用三支毒箭對付中國,然而最終受傷的可能是拜登
    用三支毒箭對付中國,然而最終受傷的可能是拜登。從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國內外很多科學家和醫學家都對該病毒進行研究,到現在為止有很多證據顯示病毒應該不是人為製造的,而且也有很多證據證明中國並不是病毒的源頭,具體發源於何處是相關專家正在研究的問題,美國這麼急於甩鍋給中國,難道是想隱瞞些什麼嗎?美國的第三隻毒箭是支持並煽動開展「中國索賠論」的訴訟。2008年因為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而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有人向美國索要賠款了嗎?
  • 法媒將蔡英文與世界四大領袖並列 臺駐法官員叫囂:臺灣是第五大強權
    麥克裡斯特爾還大肆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論」,妄稱對於在亞洲制衡中國、防止中國大陸「佔領」臺灣這樣的事情,美國快要錯失時機了。可能一覺醒來,中國大陸已經在臺灣問題上「生米煮成熟飯」。一、美國遏制、打壓中國戰略不但不變,拜登政府還會追加投入抱美國大腿有用?
  • 不能直接向中國開戰!美智庫給拜登支招:遏制中國還得用軟刀子
    在川普永久的改變了中美關係的大背景下,中國與美國會不會走到冷戰的地步或者說,中國與美國之間會不會有一戰的可能性就一直充斥著整個國際輿論,在美國是否應該與中國直接開戰的問題上,美國的智庫就為未來的美國總統支招,其認為對付中國還得用軟刀子,也就是用軟實力影響中國。
  • 「捍衛臺灣」?美國在亞洲的時間不多了
    但是近日拜登團隊中的官員一言,戳破了人們的美好幻想。美國要「捍衛臺灣」中美關係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兩國的關係好壞影響到了世界的局勢發展。而在川普時期,走向全面對立的中美關係是否可以在拜登上臺後有所改善是外界十分關心的問題。
  • 港媒:拜登上臺前,蔡英文當局竟然還在配合川普 升高兩岸對抗
    《等爸爸回家》是由大陸作家陳穎與10位插畫家共同完成,內容以孩童眼光為視角,想著原本答應過年要在家陪伴自己的醫生父親,卻因病毒來襲,必須站上第一線,為國家及人民奮戰,堅守崗位。全書溫馨感人,只因為出現「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插畫,就被臺灣官方給禁掉。
  • 旅臺日本資深媒體人:拜登打臺灣牌的底線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 美國選舉人團投票,確認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獲得306票打敗232票的共和黨現任總統川普當選總統,今天包括日本在內,各國加速建構與拜登政府的互動架構,準備迎接新時代的來臨。
  • 川普敗選,拜登上臺!對待中國,只會更狠!
    這次川普和拜登之間的戰火已經接近尾聲,隨著內華達州、賓夕法尼亞州宣布拜登獲勝,美國各大媒體開始報導拜登勝選,隨後副總統賀錦麗發表勝選演說;拜登發表全國講話。   那真的是大錯特錯了,內部打的再熱鬧,也是人民內部矛盾,如果出現外部問題,肯定是一致對外的。   最近幾年,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打的是相當熱鬧,種族、經濟、醫療、槍枝管理,甚至該不該戴口罩都要激烈討論一下。   但只有一個議題,民主黨和共和黨是高度一致的就是中國問題,   全力遏制中國,是全美政界、軍界、商界的一致共識。
  • 距離拜登上任剩24天,美國對臺又開始冒險!國臺辦出手痛打美七寸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但是一些「臺獨」分子和西方極端主義國家妄圖阻礙海峽兩岸的和諧統一,用低劣的手段煽動島內人民的對抗情緒。但是「臺獨」分子的所作所為註定是要失敗的,無法阻擋兩岸統一的歷史潮流。
  • ...臺灣是川普的瘋狂政治大冒險,這是逼急了想和蔡英文玩試錯遊戲?
    為了給選戰加溫,對自己的不利選情注入強心劑,川普政府加大了全面圍堵中國的力度。其中,狂打「臺灣牌」,成為了川普持續引爆中美、兩岸及區域關係緊張的策略手法。而在系列政治操作對選情拉抬有限的情形之下,川普便開始啟動瘋狂政治大冒險的試錯遊戲。
  • TikTok還沒有渡劫,美國也不會停止在科技上遏制中國
    尤其是在涉及到國家安全的一些問題上,如果說後來者有所改變,那也是意外的事情。但是我們要做好準備和承受最嚴峻的寒冬。從這個角度來說,川普他這個做法其實就是一個常規的運作了,無論是什麼情況下,他都不會放鬆對中國的警惕和對中國企業、中國軍事的封殺和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