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14 笑笑的釋懷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生活當中都存在著多種多樣的講究,其實很多地方風俗在城市裡已經很難看到了,真正堅持傳統的還是只有農村當中。而農村裡也同樣代代相傳著不少老話,這些話我們將它們稱作是「俗語」,而在諸多的農村俗語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春不撿雞,冬不撿兔」為何會這樣說?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其實在很早期的農村生活人們還十分的喜歡狩獵,那就是打野兔和抓野雞,這些野味都是當地人特別受歡迎的食物。每當有客人和重要節日的時候,他們便會拿上各自的工具上山捕獵,滿載而歸之後就又是一頓豐盛的晚餐。但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養殖業的發展以及突飛猛進,所以現在農村也很少有人會去捕獵野味。再者,國家也發布了明文規定,不能私自狩獵,因此也沒有看到有人進山去狩獵。

那麼,在狩獵這樣麻煩的事情當中卻出了「春不撿雞,冬不撿兔」這樣的俗語是為什麼呢?原來在以前的生活習慣中,老一輩都累積出來不少經驗,在冬天凍死掉的兔子都是一些身體素質不過關的。而一些年輕人卻不並懂得這些道理,在路上碰見了這樣的好事,可能就會想要撿回家大吃一頓。其實在大自然的淘汰法則當中,這部分被凍死的兔子都是因為自身患有疾病才會這樣,身體健康的兔子是不會出現凍死的情況的。

看過《人與自然》這類節目的朋友一定了解野兔是很會打洞的動物,在冬季它們會把自己的洞穴鋪滿乾草禦寒,而且在冬季來到之時也會應季的換上過冬的絨毛。所以凍死的兔子不能吃,病死的兔子身上始終會帶有我們不知道的病毒,人吃了之後只會帶來壞處。為了撿個便宜而自傷身體,怎麼看都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這就是冬不撿兔的原因。

而春不撿雞跟冬不撿兔的道理也是很相似的,在春天正是野雞活動頻繁的時間,它們的精力可以說是十分旺盛了。而莫名其妙的死在路邊肯定是不正常的,這倒是跟人類的習慣有些關聯,在春季人們都習慣大肆的滅害,比如噴藥殺蟲,投老鼠藥滅鼠。而這些東西對於野雞來說都是帶有殺傷力的,一些野雞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食了有毒的食物而死去。有時候可能是死在路邊,有時候也可能死在林子裡。

但不管怎麼說,這些中毒死去的雞,人都是不能拿來使用的,因為中毒死亡的毒性都還是潛伏在它的血肉當中。人吃下去也會跟著中毒,這樣的野雞撿回家吃無疑就是給家裡人投毒了。一家人吃了住醫院還是事小,要是有個什麼三長兩短才真是讓人後悔不及,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做的,而「春不撿雞,冬不撿兔」這樣的俗語也正是用來提醒人們不要貪圖這些便利的便宜,始終吃虧的還是自己。大家覺得有道理嗎?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冬季來臨,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說的有道理嗎?
    導讀:冬季來臨,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說的有道理嗎?隨著節氣的更迭,天氣出現了明顯的改變,氣溫的下降,讓人不由自主的會多穿上一些衣物。農村俗語也有很多關於冬天的,其中就有一句:春不撿雞,冬不撿兔,這是為什麼呢?這句俗語也是一句典型的老話,也是多年經驗積累演變而來,其中也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對於這些莫名其妙的死去的野雞或者是野兔,是不能夠隨隨便便的撿回去吃的。尤其是在春季和冬季的時候,這兩個季節分別針對的是春季的雞和冬季的兔,這是什麼緣由呢?
  • 農村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 老俗話中「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看了這個你就知道了
    老俗話中「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看了這個你就知道了其實在農村有很多的俗語,而這些俗語其實還是非常有意思的,就比如今天要說的老俗話「春不撿雞,冬不撿兔」這句話我們只從字面意思就能知道是什麼意思,但它其中的寓意是什麼,又有什麼樣的由來下面就來說一說。
  • 在農村,老人常說「春不撿雞,臘不撿兔」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俗語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都是比較陌生的,但是往往這些不起眼的東西,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精髓,蘊含著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例如寧做窮人腳下土,不做財主席上珍;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等等。
  • 古人告誡「春不撿雞,冬不撿兔」,為何不能撿?農村人不妨留意
    正因為這樣平凡的日子不太單調。就像有些人在上班的路上不小心撿到了錢一樣,即使只有10美元也很開心。很多人認為這是幸運的事情,其實撿錢並不奇怪。在農村廣闊的土地上,有時也會撿到雞鴨貓狗等小動物。過去,農村人幾乎每個家庭都養雞養狗,有時不小心丟了一隻也很正常。但是,老人們常說,路上的東西不能隨便撿,撿回家可能會招致災難。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比如下面2句不知道大家小時候,在老家有沒有聽老人家說過。
  • 農村俗語『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年到了臘月期間,農村老人就開始坐在一起,用地道的方言討論當前的熱點話題,如村裡誰家的姑娘多醜都有人娶,多帥的小夥子找不到媳婦,誰家外出打工賺多少錢等等,有時會說做人啊千萬別貪小便宜,尤其這年關,更要注意,老話說的好『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這又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清早莫撿路邊兔,夜晚別披『生』白布」,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清早莫撿路邊兔,夜晚別披『生』白布」。說句實在話,由於這句俗語有些晦澀難懂,因此,雖然我對這句俗語琢磨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琢磨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這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清早莫撿路邊兔所謂的「路邊兔」是指死在路邊的野兔,活著的野兔人們是撿不到的。那麼,在大清早時,為什麼不能夠撿拾路邊上的死野兔呢?野兔是指兔子屬下的動物以及粗毛兔屬與巖兔屬中的四個物種的合稱。野兔的腿和耳朵比家兔要長一些,奔跑速度非常快,身材十分靈活。
  • 明天入臘月,老農說「臘月有兔不能拾,正月有雞不要撿」啥意思?
    對於在農村這個時候,大家幾乎是沒有太多的農活,就拿我們北方來說吧,大家在家沒事就在家不出去,畢竟北方的溫度太冷了,幾乎每天的生活就是家裡取暖,沒事的時候幾個人聚在一起喝酒聊天,當然在農村聊天的時候也難免會有很多的俗語,有的俗語是關於天氣的預測,還有的俗語就是告誡一些人在平時做事的時候就要謹慎,就比如這句俗語「臘月有兔不能拾,正月有雞不要撿」,那麼這句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而這句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就很明確的說了這一點,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面生活都會比較寧靜和平淡一些,因為農村並沒有什麼多餘的娛樂和休閒活動。當在農村還是有一個樂趣的,那就是聽農村老人們說一些老話,這些老話就是農村俗語,都朗朗上口沒特別有趣、其中一些俗語還帶著著一些特別有趣的故事,蘊含著一些道理,到現在都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這些農村俗語其實都是農民老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對生活經驗的一個總結,對與生活上遇到的一些事情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俗語其實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
  • 農村俗語:「清早莫撿死兔子,晚上莫蓋皮被子」,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清早莫撿死兔子,晚上莫蓋皮被子」。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思索了良久,但還是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清早莫撿死兔子這句俗語裡所說的「死兔子」是指野兔子,並不是指的家兔。野兔,是指兔屬下的動物及粗毛兔屬與巖兔屬中四個物種的合稱。
  •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和年份、日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七年難逢九年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寡年不結婚,無春不造房』,啥意思?有道理嗎?
    馬上要到2021年了,按照天幹地支五行紀年法,這是辛丑年,夥伴們從生肖鼠走了回來,對2021年都有很大的期待,對二十四節氣比較熟悉的人會發現,2021沒有「立春」的節令,所以大家都叫它「寡婦年」或「啞年」,在那個年代有一句俗語叫「寡年不結婚,無春不造房」,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這一俗語,告訴我們,在撿到的肉類食物的時候,千萬要小心謹慎,別發生食物中毒,那就後悔莫及了。為什麼這樣說呢?民以食為天,沒錯,愛惜糧食,珍惜食物,是美的一方面,但是,必須要弄清楚食物的安全性後,才能食用,否則該食物對人的身體健康,對人的生命安全有非常大的傷害,成為很大的威脅和風險。換句話來說,撿到的肉類食品,明知有毒有害,何必飲鴆止渴,自己往火坑裡跳呢!~~「山上不撿肉」,意思是說,山上不能撿回死去的動物。動物是人們難得的肉類食物,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愛的食物。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不由得讓人想到了兩句農村流傳甚廣的俗語。一、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針對今年這種「春打五九尾」的情況,這句俗語認為今年的莊稼收成肯定不好,正是由於莊稼收成不好,因此在以往「靠天吃飯」的情況下,可能出現荒年,很多人不得不靠乞討為生,但在荒年,乞討也並非容易的事情,也要跑斷腿才能要到飯。
  • 農村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和二房妻」啥意思?有啥道理?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和二房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其中又蘊涵了什麼道理呢?
  • 農村俗語人勤出寶地,人懶地長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人勤出寶地,人懶地長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有不少人的生活都變好了,而且有些人還買起了房子或者是開起了小轎車,而且現在很多人的思想也開放了很多,不像以前那些人那麼封建迷信,以前因為國家落後,讓不少人都非常迷信,相信很多沒有科學依據的東西,比如說農村有些俗語就是比較封建。
  •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在農村裡是有很多老俗話的,而這些農村俗語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比如有關於天氣的、有關於時節的、還有關於生活的等等,無論是那一方面的俗語,都對我們的生活有實際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