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那些風靡中國的日劇

2020-12-07 沉思的沼澤

網上有一個有趣的提問:八十年代有日劇嗎?你們是從哪裡看到的?

提問的人肯定很年輕,答案就是:電視。

可能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覺得電視是個擺設,可是在幾十年前,彩色電視絕對是家裡的奢侈品,誰家要是有了彩電,鄰居們都會跑來看,像看電影一樣。

隨著電視的普及,日劇也進入了我們的視線。

八十年代印象最深的日劇有哪些呢?

仔細一想還挺多的,《阿信》、《血疑》、《恐龍特急克塞號》、《排球女將》、《秘密部隊》等。

先說《排球女將》,這部劇從主題曲就洋溢了青春氣息,奮鬥、努力、果敢、拼搏等體育精神,後來我們在很多日劇以及日本動漫中看過,比如《灌籃高手》《足球小將》等。

印象最深的就是小鹿純子的「晴空霹靂」,熱情倔強的小鹿純子、嚴格的木村教練、努力刻苦的由加利、默默關心純子的母親等,都給觀眾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這部劇的風靡和當時中國女排的傲人成績有關。其實拍這部劇的目的,也因為當時日本女排是世界第一。

女排精神挺感動人,中國女排獲得5連冠,贏的最艱難的就是日本女排,日本女排號稱「東洋魔女」,郎平的傳記中,曾寫過「廣瀨防我的球簡直絕了,扣在地上看似不可能救起的球,她居然也能救起」,一開始郎平有些灰心喪氣,年輕的「鐵榔頭」可不是白叫的,她扣的球一般人可是救不起的,後來教練鼓勵她,既然人家能夠救起來,你就多扣幾次,只要她有一次救不起來,你就贏了。抱著這樣的信念,郎平才堅定了信心,中國女排也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九十年代《排球女將》重播了一次,大家依然對此興致盎然。很多同學買了排球課間練習,為了鼓勵大家這種高漲勢頭,學校也開了排球比賽,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比賽。

真正到了練習時,大家才發覺排球的難打之處,雖然隔著網,雙方沒什麼身體接觸,可是發球接球扣球統統很困難,沒有一項不困難,別說扣球了,能把球順利接住並且送過網就已經很好了。扣球太難,普通人根本想也別想,很容易觸網,裁判的哨子總在吹,總讓人心煩意亂,後來弄的沒人再敢扣球了,一來根本扣不到,耍帥根本沒用,最主要的就是太容易觸網。

最傷腦筋的還有走位,體育老師在課堂上認真講解走位,讓我們覺得原來想打好排球這麼難,一共6個人,共有6號位,還得記得自己的順序怎麼走位。真正到場上就感覺大家像木樁一樣,每個人都固定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敢怎麼動彈,只有球打了自己的區域才想起要接一下,大部分無觸球時間,每個人都固定待在自己位置上。好在除了接球,大家還記得換位,我們班級比賽隊伍沒在換位上扣過分,也算是走運。

反正能夠把球順利顛過去就算贏一半了,別再說什麼一傳二傳三扣了,直接安穩點,能夠一次性把球送過去是最好的,球不能停留在己方太多時間,要不然很容易失誤,有時候是兩個人搶,有時候球在中間,兩個人都沒動。現在想想,班級這種隊伍,實在是太業餘了,業餘中的業餘。

不管怎麼說,《排球女將》還是特別受歡迎的一部日劇,就算今天再聽起主題歌,也依然像回到了過去,女排精神感動了幾代人。

特別一提的是,馬雲也是這部劇的劇迷,還曾邀請小鹿純子荒木由美子來中國,並且劇中的倒立法,阿里巴巴也運用過。

《排球女將》那種執著拼搏的體育精神,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血疑》當時也是風靡全國的日劇代表作之一,這部主題曲讓我印象很深,因為太小看不懂劇情,所以對於音樂的感受就很深。這首由山口百惠演唱的《謝謝你》,在中國傳唱度很高。

這部有些傷感的劇,是講述得了白血病的杏子,逐漸解開自己身世之謎的故事,劇中關愛她的父母、深愛她的男友、以及默默關心她的真正母親,每個人都心生絕望,每個人都有處於崩潰邊緣的時候,但是在女主面前,都默契選擇了堅強。女主也曾有過絕望的至暗時刻,但這麼多關心她的人一起站在她身邊支持她,也令她逐漸面對了事實。可惜結果她還是過世了,多麼傷感的結局。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還是有一些小瑕疵的,比如杏子母親的突然更換,實在讓觀眾覺得有些沒法接受,不是說後來演的不好,而是說觀眾不太習慣,其實後來那位演員,更像一位慈祥的母親。好吧,聽說原來那位飾演母親的演員,與劇組鬧不合中途辭演了,節儉的日本劇組也不想重拍,就換人繼續演。

母親換人,咱們也就得默默忍了;還有象徵男主女主愛情的小狗「汪」,也一直在換,真的讓人覺得,劇組啊,能不能再走心一點?

我們也理解動物拍戲很難,但是你們至少要找個比較像的狗,大差不差啊,找個相差那麼多的狗,你真的當觀眾是傻子嗎?

多年以後,當看到國產劇,把一臉蠢萌的哈士奇當成狼時,我也就默默忍了,實在無語。是啊,狼沒法馴化,就讓哈士奇來代替吧,關鍵是哈士奇長的和狼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

儘管《血疑》有這些瑕疵,依然是一部感人的好劇。

《血疑》和《少女疑雲》都提到了RH陰性AB型,這讓我牢牢記住了,這是珍貴的熊貓血。我能從童年就牢牢記住這珍貴的血型,的確拜日劇所賜。

看過《秘密部隊》的人對這張圖不會陌生

《秘密部隊》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一部日劇,事隔多年,還記得那件婚紗在天上飛的情景,感覺比較恐怖。童年的陰影倒也算不上,不過的確是留下太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還記得人居然可以瞬間消失,只剩下一副眼鏡的場景,原來是一種可以瞬間消滅人類的雷射武器,事隔多年居然記憶猶新。

更記得片首曲的音樂與畫面,真的太經典了!

雖然太小看不懂劇情,就覺得很有趣。後來我才知道,這是一部關於保險詐騙的電視劇,由此帶來的驚險劇情,真的百看不厭。

《秘密部隊》是日本七十年代拍攝的,不過傳入中國已是八十年代的事情。當年的三浦友和真年輕,不過片中沒有山口百惠噢!但還是有不少《血疑》的原班人馬,比如宇津井健等。宇津井健當年因為《血疑》風靡中國,高票當選為「最理想的父親」人選。本部中他飾演的是保險公司調查詐騙小組的組長,和他的組員們一起完成了每一個高難度案件調查。每一集獨立分割,一集一個故事,情節緊張刺激,真令人回味無窮。

《秘密部隊》這部劇集除了宇津井健與三浦友和,另外還有一些知名演員,比如北村和夫、神山繁等,我最喜歡飾演大關的福卷潤,也是事隔多年才知道他的名字,真不容易!小時候就覺得他超帥,多年以後再看依然如此!看來我的眼光幾十年沒變,哈哈。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說起日本女性,大家的印象中可能會覺得她們身材矮小,多數有著又短又不直的羅圈腿;但是看這部劇,你可能要打破對日本女性這種印象了,每一集出現的女性都那麼美,擁有歐美範的立體臉龐,瘦長的姣好身材,膚白貌美大長腿,真是讓人顛覆了對於日本女性的形象。你會覺得,原來日本女性可以這樣美!劇裡的服裝,放在今天也絕不過時。

剛剛看了天涯上電視酷評上對於《秘密部隊》的帖子,作者說記得這樣幾個鏡頭:

A 在一個下坡的懸崖邊上停著一輛轎車,裡面做著一個已經掛掉的老頭,車輛下用冰塊擋著,冰塊化掉之後,車就自己衝下懸崖了。

B 一個(類似於巖漿那麼熱的)溫泉,人掉下去就熔化了。

C 一個黑房子裡,一個掛在衣架上的白色婚紗自己飄起來。(原來大家都記得這一幕)

D 有一個很空曠的野外一個木頭房子,從裡面延伸出來一個倒火索……

現在這部劇能從網上看到,我有空時想再刷一遍,經典就是經典,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相反,印象會更加深刻。

感謝八十年代風靡中國的日劇,給我們帶去了很多回憶。

相關焦點

  • 八十年代風靡中國的日本品牌,你見過幾種?用過的證明你老了
    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剛剛開始,改革開放後新生事物不斷湧現,今天就說說上世紀80年代風靡中國的日本品牌 。日本松下雙標RX-5030F錄音機單卡收錄機,松下電器可以說是第一個進入中國的外企,改革開放之初,日本是最早對華投資的國家之一。
  • 流金歲月:七八十年代風靡中國的日本影片
    《絕唱》《絕唱》是一部上世紀七十年代拍攝的日本影片,飾演女主人公者就是中國人民所熟知和喜愛的日本七十年代女星山口百惠,而男主人公扮演者就是她後來的丈夫三浦友和。《熊貓的故事》《熊貓的故事》是中國第一部與日本合作拍攝的動畫片,該片講述了被偷獵者掠奪出國的熊貓濤濤悲慘孤獨的一生,是一部悲傷的童話。該片於1981年首映。
  • 如夢如幻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由奔放百花爭豔的年代。八十年代中學生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
  • 八十年代恐怖電影秀丨怪奇的輝煌
    美國觀眾的電影院,中國觀眾的錄像廳、VCD,八十年代美國恐怖片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驚嚇記憶,傑森、弗萊迪、恰奇、魔怪與超級英雄的名字一樣家喻戶曉。而如[招魂]和[屏住呼吸]這樣的恐怖佳作在超級英雄的碾壓中殺出了一條小路的當下,再回看八十年代美國恐怖片,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 放肆青春第五季:八十年代的我們,三十年之後的再相會
    讓我們跟隨時光穿梭機,帶你回到八十年代。但在這一刻,他們都是重返八十年代的文藝青年。八十年代,保羅·西蒙、披頭四、卡朋特、約翰·丹佛等國外音樂人風靡全國。他們的音樂,不僅影響了許多人的耳朵,也影響了很多人的心靈。
  •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什麼特點,為什麼很多人都懷念那個時代
    更何況那些東西,正在漸漸的消失。所以我們總是會想辦法把那些東西抓住。而且就算那些東西曾經是苦難的,但是我們在回過頭去感受的時候,這些苦難,已經成為了我們的財富,所以我們更加珍惜。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現在正是社會上最重要的骨幹力量,而他們的青春時期,剛好也就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他們懷念那個時代,所以很多人也都懷念那個時代了。
  • 八十年代恐怖電影秀丨怪奇電影的類型
    低成本與廉價使得它可以大量複製,並成為八十年代恐怖電影最重要的神話之一。代表作:[十三號星期五]、[猛鬼街]、[死亡列車][十三號星期五]▷ 度假敢死隊(Backwoods&Redneck)七十年代的[生死狂瀾]、[德州電鋸殺人狂]和[隔山有眼]均屬此類,但這一不成文的亞類型同樣是風靡於八十年代。
  • 八十年代中國老照片:那時沒壓力幸福感很強,最後一張讓人懷念!
    八十年代中國老照片:那時候農村學校裡的教室比較簡陋,桌椅破舊不堪,教室的窗戶也都破了,沒有修補,但孩子對學校熱情不減。 八十年代中國老照片:20世紀80年代,城市街頭上帶著紗巾姑娘。
  • 七八十年代躁動的紐約!
    紐約的七八十年代躁動不安,又充滿刺激。曼哈頓跳動著能量的脈搏,繁榮的外表下隱藏著危險的暗流。紐約現在已變成人們所熟知的模樣,而那些令人迷亂的日子似乎越來越遠。 多虧街頭攝影師們的不懈努力,我們藉助攝影銘記著城市發展的過程,重溫過去的歲月。
  • 在中國播過的經典日劇
    #在中國播過的經典日劇#上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初,中國曾引進過一些經典的日劇,比如:《血疑》、《阿信》、《排球女將》、《東京愛情故事
  •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安老照片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安,圖為騾馬市服裝店前的男女青年。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安,圖為東大街被店面招貼畫吸引的流浪漢。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安,圖為新買的電冰箱。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安,圖為廟后街在公共水池洗腳的女青年。
  • 七八十年代,在農村有種潮流叫「的確良」,為何現在不流行了?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說起「的確良」三個字,年輕的朋友們也許有些陌生,但放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確良服裝」確實曾是火熱的「流行時尚」。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作家路遙那唏噓動人的農村愛情小說《人生》裡,「全村首富」家的女兒巧珍與心上人高加林約會時,就穿著一身「米黃的短袖上衣,深藍的的確良褲子」。
  • 談一談八十年代的氣功大師
    以鼻嗅字、隔空取藥等風靡一時,很是風光了幾年,直到90年代末張寶勝被揭穿特異功能造假,被斥為騙子,隨即銷聲匿跡,2018年張寶勝去世。嚴新和張寶勝一樣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間在中國有很大的影響,嚴新首創了氣功帶功報告這一巡迴演講報告方式,使得全國各地群眾數千、甚至上萬人同時在開闊的場地跟著他進行練氣功,在場的部分人都宣稱自己感應到了嚴大師的發功。
  • 昭和時期那些驚豔了歲月的純天然美人們
    昭和時期那些驚豔了歲月的純天然美人們昭和年代(1926-1989年) ,文化影視在逐步崛起的時代中,出現了無數被奉為熒幕女神的女演員。 她們中有一些到如今已經息影退圈,卻還有一些在歲月的洗禮中越來越美麗。
  • 上世紀八十年代普通中國人的生活情景:第十張最甜蜜
    1、這是一組拍攝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照片,集中反映是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圖集整理:普希金皇村2、中國影像:八十年代普通中國人的生活狀態3、中國影像:八十年代普通中國人的生活狀態4、中國影像:八十年代普通中國人的生活狀態5、中國影像:八十年代普通中國人的生活狀態6、中國影像:八十年代普通中國人的生活狀態7、中國影像:八十年代普通中國人的生活狀態8、中國影像:八十年代普通中國人的生活狀態
  • 八十年代獨輪車-李百軍作品
    八十年代獨輪車-李百軍作品 2020-12-01 1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法國影星阿蘭德龍 歐洲百年來最帥的男人 八十年代曾風靡中國
    1964年阿蘭·德龍出演了改編自法國大作家大仲馬同名小說的電影《黑鬱金香》,在片中一人飾兩角,分飾傳奇英雄「黑鬱金香」紀堯姆伯爵和他的孿生兄弟居裡安,該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國譯製並放映。1967年,主演由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執導的驚悚片《獨行殺手》,其在片中飾演英俊冷酷的殺手傑夫。
  • 七八十年代躁動的紐約!|弗蘭克·霍瓦特|珍妮特·德萊尼|亨利·查...
    紐約的七八十年代躁動不安,又充滿刺激。曼哈頓跳動著能量的脈搏,繁榮的外表下隱藏著危險的暗流。紐約現在已變成人們所熟知的模樣,而那些令人迷亂的日子似乎越來越遠。多虧街頭攝影師們的不懈努力,我們藉助攝影銘記著城市發展的過程,重溫過去的歲月。因此我們匯集了十二位街頭攝影師,無論是拍攝地鐵塗鴉還是Studio 54俱樂部,他們為我們捕捉了這二十年紐約的活力。
  • 八十年代的香港、苗僑偉、楊盼盼——你的青春,我遲到的時光
    茫茫人海,或許真的有人和我一樣,內心有懷舊的情緒,雖然活在當下,接收當下的一切新事物,心裡卻仍然喜歡與懷念那些不曾經歷過的年代,嚮往過去的那些人和事,用矯情點的話來說就是懷舊。我喜歡看七十年代的邵氏電影,因為在電影裡能看到七十年代的香港。
  • 人間鄉土,八十年代的陝西西安
    【騾馬市商業街,銷售服裝的攤點;1980年代。】唐朝末期,此地成為居民坊巷(耳窩坊);八十年代,街道兩側排滿了個體營業房。【春運期間的西安火車站;1986年。】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西安火車站正式運營;建站初期為一等站。【廟會中的表演,灑金橋附近;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