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韓國綜藝(以下簡稱「韓綜」),相信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會是《Running Man》、《尹食堂》、《Producer 101》、《拜託了冰箱》、《認識的哥哥》等。
但要說這些流行綜藝的源頭,都繞不開的一個一個綜藝就是
《無限挑戰》
在這檔歷時13年的綜藝中(2005--2017年),《Running Man》是在《無挑》「帶著錢箱跑吧」追擊特輯後出現的,而連獲50%逆天收視率的《兩天一夜》,則是在《無挑》「逃離無人島」特輯後出現的。
99%的韓國綜藝都或多或少存在著《無挑》的影子,韓國PD曾把韓國藝能分為無限挑戰之前和無限挑戰之後,可以說是韓國」Real綜藝「的開創者,並在之後出現了一大批戶外真人秀節目。
首先,《無限挑戰》定義了真人秀綜藝的高度。它曾在2007MBC演藝大賞上前所未有的以團體形式獲得演藝大賞,並連續多年獲得觀眾票選的最受歡迎節目。
《無挑》又被稱 3D節目,不同於我們傳統意義上的3D,它代表的是Dirty (髒)、Difficult (難)、Dangerous (險)。聚集了7位韓國最有號召力的王牌綜藝主持人,7個主持人各具特色,或溫和可親、或機智幽默、或憨厚搞笑,7個人之間的碰撞造就了無數笑料和看點。
在《無限挑戰》中,我們能看到一群人和一頭重達245噸的A380飛機拔河。
上63層摩天大樓當一把外牆清潔工人。
乃至,打入地底1050米的煤礦爆破、挖煤和清理。
更難以想像男神車勝元變成了挖煤工人,並看著自己臉黑成炭的樣子,感嘆道:「我是和鞏俐女士前天開派對的人」。在這裡,我們能夠看到所熟知的光鮮亮麗的明星們拋棄了一切包袱,體驗百變人生。
《無挑》也定義了真人秀綜藝的廣度。《無挑》的人情味在於,每周不同的挑戰,它既帶給觀眾笑聲與掌聲,也真真切切地讓我們看到,每一個嘉賓的成長。《無挑》從無到有的13年,成員們和我們一樣長大了。
我們看到劉大神在節目承認戀愛,最終走向結婚,樸明洙在節目盡全力挽回女友,最終抱得美人;Haha也從矮個子小朋友變成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的人生歷程。我們伴隨著《無挑》見證了一個個又一個經典的瞬間。
真正讓《無挑》登上綜藝聖殿的,是與我們每個民眾息息相關,大多數節目所不具備的社會責任心 。《無挑》從不憚於時政話題。面對「慰安婦」事件,它表明:「我們想要的不是協商,而是道歉」。
在國民議會特輯中,《無挑》節目組請來五位國會議員與成員一起向觀眾科普立法過程。最終,節目組討論出5個法案,由議員提到國會,走立法程序。
其中一位觀眾提的 《加強懲處虐待兒童罪行力度》 。內容包括擴大對受害兒童的保護範圍,增加對不進行受虐兒童治療專案的人實施罰款等處罰。是年12月,國會會議正式通過,進入實施階段,成為《無挑》1號法案。
還有觀眾提出的 《兼職人權法》 。她希望,相關機構或者部門能為兼職工們提供幫助,同時要求企業擔起維護員工人權的義務。這項法案,成為《無挑》2號法案。
一個綜藝,從娛樂大眾到改變國家,《無挑》不僅在節目形式上做到了綜藝的極致,更是從節目立意與社會影響也到達了巔峰。還記得一期讓我回看了很多次的特輯,就是「六六歌特輯2」,我認識了解散了16年後重新站在一起的水晶男孩。我體會到了那種跨越年代,跨越國籍的感動。
在這十三年裡,《無挑》拿下的榮譽,數不勝數:韓國電視史上第一個「紀實綜藝節目」,第一個給每位主持人都配備單獨攝像機的綜藝節目,第一個進行追擊戰項目的綜藝節目,唯一一個連續27個月獲得韓國人最喜愛節目第一位的綜藝節目,票選非電視劇節目話題性第一,內容影響力第一,節目投入度第一的綜藝節目。
2017年9月4日 《無限挑戰》因韓國MBC電視臺與KBS電視臺大規模罷工,開始停播。2018年初,據韓國《亞洲經濟》報導,《無限挑戰》的「靈魂人物」金泰浩PD和全體編劇團隊宣布退出節目。MBC確認《無限挑戰》節目將正式停播,包括劉在石在內的全體成員一起「下車」。
無挑帶給我們的除了歡樂,還有深思,即使有些國內觀眾不喜歡它,但我還是想做些努力,告訴他們《無挑》的優點在哪,它的魅力在哪,因為它就是我嚮往著的未來中國綜藝方向。
(相關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