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除了少部分地區以外,全國初三的學生大都都已開學,但是長時間的網課讓許多學生不在狀態,尤其是對自律性比較差的學生來說,那簡直就是災難,可能這幾個月的時間裡基本都忙於和家長老師鬥智鬥勇,然而網上測試的成績卻一個比一個高,作為一名英語老師的我只是想說:「呵呵!」
不管是語文,還是英語,或者其他任何一門語言,基本考試的重點那就是閱讀,但是許多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最懼怕的也是這一項,因為分值佔比比較大,如果一篇閱讀沒有理解,可能會丟許多的分數,這個問題讓許多的學生傷透了腦筋,但其實,閱讀其實很簡單,尤其是對一門初級外語來說。
英語閱讀不會做,無非是單詞不認識或者句子太長難以翻譯,在中考裡面沒有特別難的閱讀題,只要你把每個句子都弄懂,那麼閱讀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下面我就介紹一下如何將每一個句子弄懂。
01弄清句子結構
其實,所有的語言都只有一種結構,那就是「主+謂+賓」。有人可能會說還有「主系表」結構,那也對,但是從本質上來說他們就是一樣的。他們的區別無非就是謂語和系動詞的區別,但是他們的作用完全是一樣的。
什麼是主語,謂語和賓語我在這裡不做過多解釋,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一下。
I love you
在這個句子裡面I是動作的發起者,那就是主語,you是動作的承受方,那就是賓語,那麼動詞love就是謂語,用哲學的觀點來講,謂語動詞就是將兩個靜態的事物連接起來變成一個動態的事件,就比如上面那個句子裡面,I和you是兩個獨立的,不相關的靜態的個體,但是我們用動詞love將他們兩個連接起來那就成了最美好的「我愛你」。
同理「主系表」結構中例如「She is a student」,"She is beautiful",雖然他們的動詞和表語形式和「主謂賓」不一樣,但是本質上沒有區別。
02正確理解英語順序
所有的語言結構和主幹都是一樣的,他們唯一的區別就是在句子中的順序,拿漢語和英語來說,大部分簡單的句型順序都是一樣的,但是狀語和定語的位置卻有很大的區別,許多同學在剛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成績都很好,學到後面卻越來越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點,因為思維和習慣改變不過來,會出現許多中式英語的情況。
在中文裡面,我們的結構一般是「主語+謂語+定語+賓語」,但是在英語中他們的結構順序一般就是「主語+謂語+賓語+定語」,比如:
中文:我喜歡吃那坨很好看聞起來很臭的屎
英文:I like to eat that piece of shit that looks good and smells bad
在英語中,只要是長難句,他的定語必定會放在後面形成閱讀障礙,所以我們在翻譯的時候,第一步要找句子主幹「主謂賓」,第二步就是要有意識地將定語放到賓語的前面,也就是將「主語+謂語+賓語+定語」,轉換成「主語+謂語+定語+賓語。
至於狀語,這個稍微注意一點就行,關於時間,地點,目的等等這類,雖然有時在英文中的順序和中文中的不一樣,但是相比定語就簡單一點,不多贅述。
END
當然,所謂的英語,最基本最重要的還是單詞,只不過我們在學習語言的時候其實應該先搞清楚這門語言的結構順序,其次才是單詞和語法,只不過很多同學都死在了單詞語法上面。
最後,如果看到一個句子裡面有太多不認識的單詞,那麼直接翻譯主幹就行,比如前面那句「I like to eat that piece of shit that looks good and smells bad」,他的「主謂賓」就是「我喜歡吃屎」,省去一些內容有時並不影響我們對文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