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三峽發現5.5億年前海底生物:形似樹葉的動物

2020-12-19 快科技

據國內媒體報導,中美科學家在我國三峽發現了4種遠古生物,它們形似樹葉,生活在約5.5億年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與美國學者合作,在我國湖北三峽地區的石板灘生物群中發現了這4種遠古生物。與真正長在樹枝上的葉子不同,這些「樹葉」實際上是動物,它們生活在遠古海洋底部,現在已經完全滅絕。

形態上看,這4種古生物大體相似,體長都在10釐米左右,長得很像樹葉葉片。

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古生物學國際專業期刊《古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Paleontology)上。

據介紹,這些遠古「樹葉」底端長著圓形吸盤,靠吸盤吸附在海底,「樹葉」的「莖幹」和「葉片」部分,則直立在海水中。

平時,這些海底「樹葉」隨海水搖曳。研究人員推測,它們靠在搖擺的過程中吸收海水中的有機物小顆粒為生。

參與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員龐科介紹,「在5.5億年前,這些海底『樹葉』是一大類數量特別眾多、分布十分廣泛的生物。但是直到今天,人們對它們的生物屬性仍然所知不多。

它們的生存年代,比著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還早。解開這些遠古海底『樹葉』的謎團,可能會為人類探索早期生命演化提供重要線索。」

網絡配圖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一種2.5億年前的魚龍,牙齒呈鵝卵石狀
    然而,現實中也存在牙齒像鵝卵石一樣圓圓的恐龍,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它們確實很溫順,因為它們只吃海底的無脊椎動物。在最近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從一種2.5億年前的遠古海洋爬行動物的化石中,發現了鵝卵石般的牙齒。
  • 約5億年前的怪異生物,頭上長有觸角,或能揭開寒武紀時期的謎團
    約5億年前的怪異生物,頭上長有觸角,或能揭開寒武紀時期的謎團說起人類最熟悉的無脊椎動物,蚯蚓一定榜上有名,作為現生環節動物之一,從進化的角度來看,蚯蚓已經算得上是相對高級的無脊椎動物了,根據科學家們此前通過化石的分析研究,認為蚯蚓的祖先和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有關
  • 科學家發現1.5億年前「魚龍」:桶狀胸腔適合深潛,胃中殘留沒消化的...
    近日,科學家們在英格蘭多塞特英吉利海峽沿岸的一個晚侏羅世深海沉積物中,發現了保存完好的1.5億年前的神秘小型海洋爬行動物。 古生物學家雅各布斯是貝勒大學地球科學博士研究生,也是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的合著者。
  • 中國學者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有5隻眼睛
    五億年前化石「麒麟蝦」揭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11月5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宣布發現了一種形似蝦一樣的動物化石——「麒麟蝦」,該化石來自5億多年前,身體兼具真節肢動物和節肢動物祖先類型的多種特徵,是打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實證。這項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
  • 古生物學家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
    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  據介紹,此次發現的耳形範特西蟲是遠古節肢動物三葉蟲的一種。
  • 5億年前的寒武紀,沒有恐龍和人類,地球最強大的動物是誰?
    6億年前,寒武紀逐漸拉開了帷幕,大約5億4200萬年前到5億3000萬年前這段時間內,發生了著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數千萬的年時間內,生物的進化似乎突然加速了,大量不同形態的無脊椎動物同時出現,讓海洋中突然變得多姿多彩起來,在寒武紀之前,海洋中的生物幾乎都是懶洋洋地趴在海底一動不動,但是在寒武紀開始後,突然各種奇形怪狀的生物出現,並且這些動物活動性遠超此前的大部分生物
  • 3億年前的古老生物,科學家曾以為和恐龍一同滅絕,如今卻被捉到
    在3.77億年前,地球處於泥盆紀末期,腔棘魚和其他的一些魚類出現在地球上。雖然之後遭遇了火山噴發、地球變冷以及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但是腔棘魚都存活了下來。直到6000萬年前,地球白堊紀結束,當時的世界霸主恐龍連同地球上83%的物種遭到了物種滅絕,其中就包括了腔棘魚。
  • 中科院古生物學家在山東濰坊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
    記者11月3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
  • 億萬年前的遠古生物被發現,海底有什麼秘密?或存在海底文明!
    海洋是深不可測的,在海底中還存在著很多其他海洋生物,而人類的能力有限,很難潛入到幾千米以下的海底中,因此人類對於海底生物是一無所知的。不過在科學家的探索下,人類在海洋中發現了一個億萬年前的遠古生物,誕生的時間比人類還要久。
  • 2.5億年前,發生在二疊紀的生物大滅絕,到底有多可怕?
    2.5億年前,發生在二疊紀的生物大滅絕,到底有多可怕?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事件,頃刻間,約有90%的海洋生物物種以及75%的陸地生物在地球上徹底銷聲匿跡,令絕大多數生物面臨大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氣候發生了突變以及沙漠的範圍普遍擴張,再加上火山爆發等現象造成的一系列影響所致,科學家們曾在二疊紀末期的巖石樣本中發現,該時期部分區域的氣候產生了明顯變化,使得地球兩極出現了巨大的大陸冰川,從而導致全球氣候變冷
  • 冬眠動物的鼻祖是誰?科學家:它也是2.5億年前的地球統治者
    而這些狀態就是冬眠的動物所擁有的狀態。有這麼多的動物都有冬眠的能力,哪種動物開始冬眠?自然界當中,誰是動物冬眠的鼻祖?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思考了很久,而在近期哈佛大學古生物學家梅根·惠特尼發表了一項研究論文,而該項論文則是發表在了《通訊生物學》期刊,在這篇研究的論文當中,科學家認為最先出現冬眠的動物就是這一種動物,名字叫做水龍獸。而這一生物出現的時間則是在2.5億年前。科學家之所以能夠發現這一生物的蹤跡,則是因為考古學家的仔細研究。
  • 中國學者發現四不像動物,距今5億年
    據報導,在近日的《自然》雜誌上,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在上面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論文,表示發現了一種來自於5億多年前的遠古四不像動物。這種動物被稱作「章氏麒麟蝦」,它的身體和蝦類似,但是卻有5隻眼睛,還揮舞著粗壯的大鉗子。
  • 首次被發現!一隻5億年前的「蝦」,將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
  • 距今5.5億年!這些是我們星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動物腳印
    科學家們在化石記錄中發現了他們認為最古老的動物足跡,發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古老痕跡,這些痕跡在5.5億年前的泥土中留下了印記。這些地道被保存在洞穴附近,在中國南部一個豐富的化石保護區燈影組中發現,這是第一個證據,證明了一個古老的叫做雙翅類的動物群早於寒武紀爆發。
  • 2億年前海底大戰,兩隻生物同歸於盡,捕食者死因成謎
    自然界中動物之間的紛爭,每一次都能夠深深地吸引我們的關注。即便我們有最先進的拍攝設備,也無法還原已經滅絕的古代生物會如何搏殺。不過最近,科學家們還真的找到了一塊堪稱是近2億年前攝像機的化石,為我們展現了古生物之間慘烈的鬥爭。這一場海底大戰的對決雙方,是來自於大約2億年前大西洋的兩隻生物。
  • 科學家提到一種生物,距今2.5億年長得像鱷魚
    恐龍大約出現於2.2億年之前,當時的地球距離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已經過去了3.2億年的時間,各門類的生物也都相對來說,進化得比較全面了,而且在2.2億年之前,地球上的氣候環境也非常的宜居
  • 學者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 或揭開寒武紀大謎團
    學者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 或揭開寒武紀大謎團時間:2020-11-06 23: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學者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 或揭開寒武紀大謎團 科技之謎【全球首次發現!
  • 海底10000米處有什麼?科學家深入馬裡亞納海溝,發現深海生物
    玻璃章魚那麼,在海底10000米處,還有沒有魚類的存在呢?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魚類,生存的最大深度為8178米。在2017年8月,日本科學家獲取了探測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水下8178米拍到的圖像資料。相關新聞資料截圖在2011年7月,國外考察小組還在1萬多米的深海,發現了一種單細胞生物——巨型阿米巴蟲,其單個細胞直徑可超過10釐米。
  • 2016年發現的12大最怪異動物:一個比一個神奇
    2016年的人類世界充滿了令人驚奇的新發現,動物世界也是如此。生活科學網盤點了2016年發現的12種最怪異的動物物種,包括殭屍蠕蟲、陰莖魚以及利用奇怪方式擺脫尿液的烏龜等,不禁讓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嘆為觀止。
  • 科學家發現一種遠古蟲子 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
    (記者王珏玢)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 (記者王珏玢)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