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記得,當年上學時,課本上曾出現過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插畫,它們與文章高度結合,只要看上一眼,便會永生難忘。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社會閱歷的提升,一個人的記憶也在不斷衰退,對於求學時的場景,也早已變得模糊,就連老同學的名字,似乎也想不起來了。那麼,關於當年課本上出現的插畫,大家還記得幾個?
司馬光砸缸是一個著名的歷史典故,據《宋史》記載,司馬光從小就喜歡讀書,他常常「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7歲時,就已經能把《左傳》完整地背下來了,可謂天賦異稟。此外,他還有著同齡人沒有的冷靜與睿智。一天,有一個熊孩子失足落入甕中,他在水中苦苦掙扎,其他小孩子都嚇跑了。就在這危急關頭,司馬光及時趕到,他用石頭砸碎大甕,成功把熊孩子救了出來。
武松打虎出自於《水滸傳》,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已經有不少學生聽父母講過。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經景陽岡,因不信店家「三碗不過崗」的說法,他直接喝了18碗酒,結果沒走多一會就躺在一塊巨石上睡著了。沒成想,景陽岡上卻有一隻吊睛白額虎,它想把醉酒的武松吃進肚子裡。然而,老虎卻在陰溝裡翻了船,武松力大無窮,在恐懼之下,更是潛力大爆發,直接打死了猛虎。就這樣,他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打虎英雄」。
這張插畫,乃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草船借箭。周瑜嫉妒諸葛亮才華,給他制定了10天打造10萬支箭的指標,但早已算出大霧天氣的諸葛亮卻說10天太長,3天就足夠了。於是,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若沒能完成任務,他心甘情願受死。不出所料,大霧天如約而至,諸葛亮和魯肅在船艙內飲酒暢談,而曹操的箭矢,則全部射在了草人上。最後,諸葛亮順利完成任務,周瑜恨得牙痒痒。
少年閏土瓜地刺猹的插畫是多年來最經典的一張,除了魯迅先生靈動的筆觸外,使其廣泛流傳的最大原因,莫過於歌手張杰的惡搞圖了。不過,閏土原型卻是個命運悲慘的男人,他的名字叫章閏水,既是魯迅的好友,又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莊稼漢。章閏水幹了一輩子農活,日子過得一天不如一天,遭遇了一系列巨變之後,他變得窮困潦倒,疾病纏身。57歲那年,章閏水背上的惡瘡化膿,直接要了他的性命。
狼牙山五壯士是抗戰時期的英雄,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退,他們挺身而出,把日偽軍吸引到了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最後,他們一躍而下,義無反顧地從懸崖上跳了下去,書寫了不屈的詩篇。不過,五壯士之中的葛振林、宋學義卻被半山腰的樹枝掛住,意外存活了下來,他們一個活到1978年,一個活到2005年,見證了祖國的繁榮富強。
實際上,課本中的插畫還有很多,比如這張《飛奪瀘定橋》,我軍戰士的英勇被體現得淋漓盡致。為了祖國統一大業,他們不畏生死,衝鋒在前,成為了後人學習的榜樣。插畫雖小,精神卻很偉大,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