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於發現,在於邂逅,是機緣。凌晨四點鐘,看到海棠花未眠生並非死的對立面,死潛伏於生之中。即使和幽靈同處地獄也能心安理得;隨便什麼時候都能拔腿而去。這就是我,一個天涯孤客心底所擁有的自由。——川端康成
導語:我們在追求什麼?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死亡後又會去往何方?這些都是我們經常思考的。我想一個人不管有多麼快樂,他的心底依舊埋藏著一層悲傷,因為人生來就有七情六慾,註定是要被繁瑣之事困擾的。我們每天都重複著繁雜瑣事,終是有一天,我們會遺忘了自己。
讀過《雪國》《古都》《千紙鶴》,將自己代入其中,就像已經經歷了一輩子,思緒萬千,難抑悲傷。為何感到悲傷?因為注入了作者內心的情感,當你翻閱著每一頁紙張時,他的情感也會注入你的腦海,刺痛最深處的記憶。
川端康成,日本文壇的泰鬥,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他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他的文學作品呈現的是悲劇色彩。讀他的作品,每個人都會有所感悟,尤其是《雪國》這其中描繪的故事,描繪了虛無縹緲的畫面,使潔淨之美與悲哀之美達到極致,令人怦然心動,又惆悵不已。
「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花未眠」,海棠花象徵著希望與開始,有多少在死亡邊緣徘徊的人,因為這句話而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氣?這也是川端康成活下去的信念,這句話支撐了他無數個日夜,終於,他還是堅持不住了,選擇了用一種極端而悲壯的方式解脫。
他的謝幕,也就意味著文學界的一顆星辰落幕了,他消失在黑暗中,沒有任何徵兆,唯獨留下的只有多年前已經寫好的遺書:「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寥寥二十幾個字,便解釋了自己為何離去。
其實,我們不應該為他的死而感到悲傷,我們應該祝福他。也許他早就死了,留下的只是一副空殼,他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兩歲喪父,三歲喪母。他僅僅三歲,卻好像已經走過了半載人生,他的人生才剛開始,他都還沒來得及做點什麼,就已經結束了。
打擊並未結束,隨之接踵而至的災難讓他看盡了世間冷暖。七歲祖母離世;十歲姐姐棄他而去;直到十五歲的時候,祖父也離開了,這是他最後的一位親人,而他也成了「參加葬禮的名人」。也許,那時他的靈魂已經隨著親人一起去了天國吧!不然為何能寫出如天國一般悽美的《雪國》呢?
他將軀體留在人世,自所有至親都離開後,他的一生便只剩下了回憶。因為童年的不幸,所以他用一顆感恩的心來面對這個世界。他的筆下永遠是那麼哀傷而溫柔,不曾抱怨這個世界,也不曾怨天尤人,這一切他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著,就像一塊大石頭壓得他喘不過氣。
結語:顯然,他再也承受不住了,帶著孤獨、帶著哀傷,邁向絕望、邁向深淵、最終倒在了黑暗中。《雪國》中有這樣一句話:「死亡是極致的美麗,死亡等於拒絕一切理解」。這體現的是他內心的決絕,所以他回到了那個有愛有溫暖的地方,那裡有他的父母、有他的姐姐、有他的至親,在天國有他們的陪伴他也不會孤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