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選購指南】「咱們要不買臺投影儀吧?」
我簡直無法相信這句話會從躺在床上拿手機看權遊的女票口中蹦出來,年初發年終獎我就很想搞一臺了,一直沒敢說,幸運女神終於肯眷顧我一回啦!!!
「投影儀那麼貴,不是十一還要去日本麼,省著點吧。」古語有云欲擒故縱!我強壓著內心的興奮,故作鎮定地說道。
「我同事買了臺2千多的,說效果還不錯。」
「2千多的不靠譜的,起碼5、6千。」2千就想打發我的夢想?不行!
「那你選幾臺好的,我先看看。」
「嗯,明天吧。」雖然口是這麼說,但手已經快速地刷起了京東。
話又說回來,一個完全不懂投影儀的租房族,應該怎麼選合適自己的產品?先說結論,我根據租房族的一些需求痛點,對比了綜合排序前列以及主流品牌的家用投影儀,得出4個推薦產品:
本次推薦的產品價位在2000到6000元之間,更高價位的機器暫且就不考慮了。
另外投影儀並不是一件單獨使用就能發揮全部實力的產品,它還需要音響、幕布等周邊產品的輔助。所以大家定預算時得留點餘量給周邊產品,畢竟好的音響對體驗的提升不亞於投影儀。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選購經驗。
智能投影儀還是傳統投影儀?一句話:看劇低預算小空間選智能投影儀,影音控高預算大空間選傳統投影儀。
打開電商頁面搜索投影儀,前10裡面至少一半是智能投影儀。
智能投影儀目前主要定位於中低端市場,核心部件通常使用DLP+LED的組合(下文再慢慢解釋),內建智能系統,通常支持無線藍牙手機同屏,相當於自帶電視盒子的投影儀。
而傳統投影儀比較集中在中高端市場,核心部件通常使用DLP/3片LCD+超高壓汞燈泡的組合,沒有智能系統,支不支持無線、藍牙看廠商心情,需要額外買個電視盒子或者連接電腦等設備播片。
既然智能投影儀那麼方便,為啥還要選傳統投影儀?主要還是因為傳統投影儀可以找到畫質和畫面亮度更好的機器,能滿足影音控對畫面的要求,下面來為大家詳細分析。
顯示晶片決定畫質一句話:DLP技術下DMD晶片越大越好(0.65」>0.47」>0.33」)
選投影儀,首先關注顯示晶片。目前DLP是最主流的顯示晶片,其次是3片LCD,單片LCD基本被淘汰。
在好幾年前,投影儀愛好者還在為DLP和3片LCD技術誰好誰壞爭個不停,但時至今日,DLP技術已經成為大多數品牌的首選,只有部分日系廠商還堅持使用3片LCD技術。兩種技術的差異見下圖:
國內能買到的使用3片LCD的機器就只有愛普生,所以大家也不必再糾結兩種技術的優劣。
不過,DLP技術的投影儀也有「底大一級壓死人」的說法,DMD晶片尺寸越大畫質越好。主流尺寸有0.65」、 0.47」和0.33」三種,智能投影儀多使用後兩種,而傳統投影儀多使用前兩種,因此追求更好的畫質還得買傳統的投影儀。
奸商預警:現在很多1080P投影儀是通過像素抖動模擬的,真實解析度只有720P。分辨的訣竅就看DMD尺寸,0.33」DMD下的1080P必定是720P抖動出來的,0.47」DMD才可能是真1080P。
光源決定畫面亮度一句話:想白天看選超高壓汞燈泡,只在晚上看LED更耐用。
亮度同樣非常影響畫面的觀影體驗,所以投影儀的亮度也是很重要的考量點。一般來說,白天使用的話需要購買亮度為2000 ANSI以上的投影儀,而晚上看的話1000 ANSI左右的亮度即可。
之所以有亮度差異,是因為主流投影儀有LED和超高壓汞燈泡兩種光源,LED多見於智能投影儀,而傳統投影儀基本都使用超高壓汞燈泡。它們的差別如下表:
LED的壽命在產品生命周期內基本不用擔心,但超高壓汞燈泡壽命較短,且隨著其壽命縮短亮度下降,畫質也有所影響,換一次大概幾百塊錢。
使用超高壓汞燈泡的1080P投影儀始終是比較貴的,如果白天想用性價比更高的LED智能投影儀,除了儘量讓室內變暗,還可以選擇投射較小的畫面來獲取更高的亮度。
奸商預警:一些廠商會把「光源亮度」寫出來唬人,標註3400、4600亮度,但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實際畫面亮度可能遠小於標稱,因此亮度必須認準ANSI流明字樣!
▲光源亮度≠畫面亮度
一句話:梯形校正必須有,但支持左右校正才是支持側投。
租房一族一般無法對房子動工動土,所以投影儀一般只能放置使用,而且不一定能放在觀影空間的正中間,因此支持側投就很有必要。投影儀一般會支持梯形校正,當投影的畫面和幕布之間不是水平垂直時,通過壓縮畫面進行校正。
但梯形校正有上下梯形校正和左右梯形校正之分,支持左右梯形校正才能側投,也就是說投影儀放在兩邊都能投影出方正的畫面。
▲左右梯形校正標註無,即不支持側投
梯形校正終究是通過壓縮畫面來保持投射畫面的方正,所以對畫質會有一定損害,角度越大畫質下降越大。部分高端機型支持鏡頭位移,可以無損畫面情況下校正梯形畸變,但也有上下和左右位移之分,這個大家了解下就好,來看這篇文章的人估計也買不起。
投射比儘量選小的一句話:投射比越小,相同距離投射的畫面越大。
舉個例子,投射比1:1說明距離幕布1米可以投影出1米長的畫面,換算一下大概相當於45英寸的畫面大小。當然投射比1:1不代表該投影儀在1米處就能工作,最近的投影距離還得看具體參數。
在租房環境中,投射比還是越小越好,這樣在相同距離下才能投射出更大的畫面。一般家用投影儀的投射比都在1:1以上,小於1:1的投影儀就算是超短焦投影儀了。
篩選與比較綜合以上參數,我們基本可以篩選出一批合適的投影儀了,之後要比較的就是它們的附加功能,比如是否支持無線或者藍牙(部分機型可選配無線配件)?是否支持U盤直播?是否支持動態補償?接口類型或數量是否合適?考慮完這些問題,基本上就可以敲定具體幾款型號了。
由於篇幅關係,我只篩選了最基礎的、能在產品宣傳頁中找到依據的幾項參數進行介紹,更加深入的東西就不容易從廠商的宣傳話術裡面讀出來了,有條件的可以到賣場看看實機畫面,沒條件就搜一下靠譜的評測進一步了解,或者乾脆選我推薦的幾款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