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4月,這位飽受醜聞困擾的42歲的演員小羅伯特·唐尼,被宣布為一部即將上映的漫畫書電影中不太可能出現的明星。
但在11年後,22部電影和188億美元在漫威漫畫的金庫裡,唐尼的託尼·斯塔克看起來非常像現代電影中最受啟發的一個演員。一個沒人願意合作的演員在一部沒人演的電影裡扮演一個沒有特殊能力的超級英雄,然後他成了電影世界的中心。
唐尼絕不是漫威影業作為斯塔克的第一選擇,湯姆·克魯斯和尼古拉斯·凱奇是公司中意的主角之一。而導演喬恩·法夫羅則試鏡了蒂莫西·奧列芬特和薩姆·羅克韋爾,後者後來將在《鋼鐵俠2》中扮演一個反派。
法夫羅的想像力被唐尼對這個角色的心理上的親近所激發,唐尼曾在漫畫故事情節中像酒瓶裡的惡魔一樣與上癮作鬥爭,他是一個典型的難相處的花花公子,不情願地接受他對更廣闊世界的責任。
但是電影公司很謹慎,將他們的第一部內部電影押注於一個最近經歷了五年戒毒和復發的明星,讓他錄了一盤磁帶,看看他是否值得一賭。由此產生的5分鐘的鏡頭並沒有完全包含我們所認識和喜愛的託尼·斯塔克,他更邋遢、更抽搐、更公開地緊張,但是唐尼已經在即興模仿精緻充滿喜劇性的表演,就連他的合作夥伴也在公開地大笑。
他為試鏡準備得太投入了,簡直讓任何人都不可能比他做得更好,他非常渴望得到這個角色,因為他已經走投無路了,而且他已經絕望到了極點,他一生中最美好和最糟糕的時刻都在公眾的視線中,但正如法夫羅所說的那樣,他在影片中中看到了自己。
我們在2008年的《鋼鐵俠》中對託尼的介紹可能是迄今為止漫威漫畫在一個手勢或一招中就能理解一個角色的最好例證。一輛悍馬在阿富汗荒野中疾馳而過,當車輛在堆積的泥土上彈跳時,冰塊歡快地發出刺耳的聲音。拿著它的男人穿著一套鋒利的海軍服,戴著鬆了的絲質領帶和一副可笑的設計師太陽鏡。然後,狂妄的,自我神話般的口吻開始了,直到他被地雷打斷。
一直有傳言說,電影的最後一句臺詞「我是鋼鐵俠」是唐尼在片場即興創作的,但他在對話中從頭到尾都用即興的插科打諢和旁白美化了自己的對話,導致拍攝變得如此隨意,唐尼隨心所欲、口吐真言的方式是一種啟示。幽默的旁白,他很擅長即興說出的俏皮話。在很多方面,這是他們整個影視作品的基礎框架。
迄今為止,最佳的漫畫電影都集中在角色的塑造上,比如託比·馬奎爾飾演的勇敢的蜘蛛俠,或者休·傑克曼飾演的花心的金剛狼。但這一部是由好萊塢不受歡迎的老式明星的力量驅動著。唐尼飾演的斯塔克鼓勵著漫威在未來的項目中承擔更多由個性驅動的風險。事實上,他所做的遠不止這些,後來成為工作室作品奠定的標誌。
從某種意義上說,整個漫威電影項目都是由純粹的、史塔克品牌進行的,「直到你製造它」式的銳氣推動的,直到2011年第一部《復仇者聯盟》上映,在全球賺了15億美元,很明顯,他們的成就超出了自己最瘋狂的預期。
令人高興的是,託尼融入了一個和他獨唱一樣舒適的團隊,儘管他在復仇者大會上勉強承認他「反覆無常,自戀」,而且「和別人玩得不好」。而電影「最隱秘的樂趣」之一是託尼在每一部電影中都給隊員設定一套新的綽號:克裡斯·海姆斯沃斯的《雷神》既有「勁爆點」又有「勒保斯基」,傑裡米·雷納的弓箭鷹眼是「萊格拉斯」,湯姆·霍蘭德年輕、衣著考究的蜘蛛俠是個「睡衣寶寶」,隨意縮小棲息在他的肩膀上的蟻人是人小廢話多的「拇指姑娘」,冰凍數年的美隊克裡斯·埃文斯是「棒棒冰隊長」,鬧事的洛基是「小鹿斑比」,搶石頭的,在飛船上治療他的「藍精靈妹妹」星雲,吐槽浣熊是「毛絨玩具」,
儘管美隊成為這部無限傳奇的心跳,但託尼·斯塔克是它的時代精神,這就是為什麼他不得不在遊戲結束時死去,而不是僅僅隱退到匿名的家庭生活中:為了讓劇集進入下一階段,他不能仍然潛伏在幕後。它必須為他哀悼,然後繼續前行。
現在的問題是,誰會接過鐵甲:在漫畫中,是一個名叫瑞莉·威廉士的年輕工程師,她設計並製作了自己的機器人盔甲「鐵心」套裝,在託尼的祝福下成為了一名犯罪鬥士。如果她能從一頁跳到另一頁,唐尼將不會出演導師的角色。但無論後復仇者聯盟的漫威世界中出現何種新英雄,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說,沒有他,他們都不會出現。#鋼鐵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