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首都各界慈善力量默默積蓄,持久發力:
從駐守小區門口的志願者,到奔赴醫療一線的白衣天使。
從自掏腰包多次捐款的老黨員,到積極出錢出力的愛心企業。
從抗疫伊始提供人力支援,到復工復產後的持續幫扶……
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歷程中,「慈善北京」的印記,被烙刻在所有參與者的一舉一動裡。
關鍵詞
迅速募集
大量物資
北京市慈善協會作為代表市政府接收社會捐贈的單位之一,第一時間實行戰時工作機制,成立疫情防控接收捐贈工作領導小組及其相應工作機構,廣泛深入地面向境內外開展募捐活動。
聽說消息後,年近90歲的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退休幹部連家麟送去了個人捐款。一個月以內,他連續兩次為首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共計4000元。此前,連老曾多次為首都慈善事業捐贈善款,這份深情和善舉體現了一名老黨員、老幹部對黨、國家和人民的赤誠之心,更鼓舞了接收捐贈的協會工作人員。
據統計,目前,北京市慈善協會累計接收來自社會各界的捐贈款物已超過1億元。
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
第一時間發起籌款,公開募集總額3.29億元的善款,向湖北省捐贈了負壓救護車、ECMO心肺流轉系統、呼吸機等大量急需的醫療物資。
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
先後募集7000餘萬元資金向湖北省提供醫療物資援助,並為當地社會組織開展志願服務提供資助。
北京春苗慈善基金會
募集6000萬元款項用以向湖北提供醫用防疫物資和設備、社區防疫物資……
據不完全統計
截至8月31日,北京市共有189家慈善組織和紅十字會開展善款籌募,148家慈善組織和紅十字會開展防疫物資募集,接收疫情防控捐贈資金16.5億元、物資2930多萬件,捐贈資金支出使用達到80%以上、捐贈物資撥付使用達到97%以上。
關鍵詞
緊急開發
慈善項目
在發揮募集單位職能,大力做好籌募善款和應急物資保障的同時,北京慈善組織圍繞疫情防控緊要時期和常態化過程中各類人群不同需求,開發和實施了豐富多樣的疫情防控相關慈善項目。
北京感恩公益基金會
開展「守護者後盾行動」,為所有參加抗疫工作人員提供生活補助、治療補助、未成年子女教育支持、特別撫恤、贍養支持和特別貢獻支持。
北京知行公益基金會
設立「知行援助——抗擊新冠肺炎」項目,向一線醫護工作者提供成人紙尿褲、女性經期褲等物資。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
聯合中關村精準醫學基金會對血漿捐獻者給予愛心補助,並組建白求恩血液透析醫療隊馳援武漢以解決當地病人無法透析的困境。
北京共仁公益基金會
發起「百村防疫、群防群治」頭雁戰疫行動,協助鄉村開展防疫工作,支持鄉村疫情防護體系建設……
不難看出,首都的各類慈善組織從微觀層面對政府部門的防疫工作做了有力補充,有效發揮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政社合作、優勢互補、相得益彰的作用和功效,充分展現出疫情防控社會治理大體系下第三部門的優勢和效用。
關鍵詞
疫情防控
志願服務
在這次戰「疫」中,北京慈善組織、志願服務組織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成為抗疫志願服務的生力軍,他們廣泛參與疫情防控宣傳、社區封閉管控、特殊困難群眾幫扶、重點人群心理疏導等諸多服務保障。
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
在疫情最嚴重的2月,聯合春雨醫生開通線上義診平臺,為因普通疾病需要就醫但不敢前往醫院的患者提供幫助,給予專業且及時的就醫指導。
北京三一公益基金會
通過「京鄂iWill志願者聯合行動」項目,第一時間組建千人專業志願者隊伍,搭建信息平臺,編寫了志願者應急培訓教材。
「北京社工心理志願服務」平臺
為市民、一線醫護工作者和基層社區幹部提供心理疏導和危機幹預指導等服務,服務時長累計達10萬多個小時。
在北京市新發地引發的局部反彈疫情防控工作中
北京藍天救援隊、紅箭救援隊、巨匠救援隊、北京公羊會工作發展中心、北京綠舟應急救援促進中心等組織專業志願者隊伍,為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以及大型公共區域的重點區域進行防疫消殺。
竇珍志願服務聯合會等組織志願者為隔離人員代買藥送菜。
北京慈善義工聯合會組織志願者及時配送受捐物資……
防疫一線到處都有北京慈善的力量。
在北京市發起的「愛滿京城、共同戰疫」志願服務行動中,25.6萬志願者參與到疫情防控戰線的各個領域,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
關鍵詞
國際抗疫
對外援助
國內疫情相對平穩之後,北京慈善力量並未停歇,面對愈演愈烈的國際疫情形勢,他們又積極開展對外慈善援助和各類民間國際抗疫交流活動,讓「慈善北京」的磅礴力量湧出國門。
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
向伊朗捐贈22臺制氧機並募款500餘萬元,向塞爾維亞捐贈防疫物資,發起「春天希望」國際疫情救援行動,向英國、印度尼西亞等多國提供援助。
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
聯合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等組織先後召開中國-蒙古、中國-埃及、中國-韓國-肯亞、中國-尼泊爾等民間組織疫情防控線上國際交流分享會。
北京光華設計基金會
參與發起「中、韓、日跨域抗疫設計活動」,組織亞洲各國設計者用超越國界的設計語言表達抗擊疫情的鬥志和信心。
北京慈善組織積極順應北京「國際交往中心」的定位功能,主動投身於國際疫情防控交流援助之中,充分發揮了慈善組織民間交往的作用,為樹立首都和國家良好國際形象作出了貢獻。
關鍵詞
主動參與
疫後恢復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受疫情影響的人民群眾急需恢復生產生活,此時,北京慈善組織再度發力,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特殊群體或困難群體開展慈善幫扶項目。
北京春苗基金會
發起「公益1+1——困境兒童抗疫關愛服務項目」,為因疫情陷入生活困境的兒童提供幫扶。
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
開展「溢彩心晴」項目,向全國1300家養老機構捐贈防疫用品,並支持武漢市養老機構開展疫後心理關愛疏導工作。
北京愛的分貝公益基金會
開展「守護湖北聽障兒童」項目為湖北地區聽障兒童提供一對一線上語言康復訓練課程……
圍繞疫後復工復產,北京慈善組織注重加強慈善捐贈與社會工作、志願服務的聯動,積極運用慈善捐贈支持社會服務機構及行業組織、志願組織、心理援助機構,充分發揮慈善捐贈的社會化優勢、社會工作的專業化優勢、志願服務的群眾性優勢,大力開展心理疏導、家庭支持、資源連結、社會融入等服務,努力推動人們的生活回到正軌。
關鍵詞
慈善活動
依法依規
2月6日,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及時發出《關於動員社會組織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議書》,動員引導社會力量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後續相繼發布《關於疫情防控期間規範慈善捐贈信息公開及募捐行為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贈工作的通知》和《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社會捐贈物資管理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引導全市慈善組織依法依規開展疫情防控慈善活動。
開展疫情防控慈善活動中
北京慈善組織有序進行公開募捐備案、信息公開、財務管理等工作,按照「快進快出」原則,及時撥付防疫捐贈資金物資。大部分慈善組織能夠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及時全面公示慈善款物的接收、撥付及使用情況,提升首都慈善行業的社會公信力。
在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北京慈善組織發揮基金會平臺優勢,廣泛募集社會資金,採購急需防疫物資,在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調度下,保障捐贈資金物資快速合理調撥使用,依法有序地將捐贈財物及時投向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
這份危急關頭的反應迅速、淳樸至真的守望相助,值得人們銘記;這份聚沙成塔、人人可為的慈善事業,更值得每一個心中有愛的人參與、傳揚。
在「慈善北京」
仁愛,無謂多少
慈善,不分大小
文字:《北京社區報》 記者 郭彥
編輯:尹利 呂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