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人最大的劣根性,莫過於貪得無厭,不知滿足。
比如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號稱「中國第一賊王」的黃庭利,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早年因意外斷了一條腿,卻陰差陽錯拜師「高人」,一手偷技爐火純青,偷遍大半個中國,是《天下無賊》中「黎叔」的原型。
然而他卻不滿足於此,一手拉起了龐大的犯罪帝國,成了地下世界中的王者。
警方為了抓他歸案,出動17個省警力圍追堵截,黃庭利落網後直接被判死刑,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一、貧苦童年
關於黃庭利的早年經歷,現在的資料已經考證不到,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他的童年過得相當貧窮悽苦。
1946年出生的黃庭利,曾經也是一個想靠雙手勤勞致富的少年,他早早進入社會,在黑龍江一個農場打工。
沒有文化的黃庭利,每天拼命賣力氣,賺的錢卻只能勉強餬口。
偶爾的機會,黃庭利目睹了小偷扒竊的全過程。短短幾十秒,小偷就擁有了自己數個月辛苦工作的報酬,這讓貪念在黃庭利的心中瘋狂滋生。
黃庭利以為自己找到了發家致富的捷徑,卻不知道自己這一伸腳,會讓自己的人生踏入深淵。
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黃庭利的腦子夠活,再加上老天賜予的一張憨厚臉龐,黃庭利屢屢得手。
小蟊賊黃庭利的信心逐漸膨脹,不再滿足於小偷小摸。他拉來道上認識的兩個兄弟李玉芳、銅牙利,準備對運輸收音機的火車下手。
偷竊過程倒是很順利,但在跳火車收尾時,李玉芳和銅牙利都跳車成功,黃庭利卻出了問題。
他首次犯「大案」很是興奮和緊張,結果跳車時腿先下去了,身體卻被車門勾住,一條腿直接被火車鐵輪碾斷。
雖然是小偷,但畢竟斷了腿,鐵路方面賠了黃庭利一筆錢,還給他裝了假肢。
不過黃庭利不滿於此,成天上訪,還跑到鐵路上鬧事,最後也不了了之。
不管怎樣,黃庭利變成「黃瘸子」的事實,倒是無法改變了。
本就身手一般的他,因為瘸了一條腿導致身體不便,愈發被同行所鄙視。
二、拜師「高人」
變成了瘸子,黃庭利還是不願放棄偷盜行業。然而由於斷腿拖累,他多次失手,挨了不少的胖揍。
為此,黃庭利仔細觀察,最後決定在火車站這種人流量大的地方下手。
擠在一堆上車的乘客當中,黃庭利果然順利得手。結果還沒等他高興,便圍了一群混混上來,二話不說就是一頓暴打。
原來火車站這種「風水寶地」,早就被盜竊團夥當成老巢盤踞其中,黃庭利這個小蟊賊不懂規矩,到人家的地盤上搶飯吃,被打個半死已經算是好的了。
無以為繼的黃庭利日子過得愈發艱難,最後甚至餓昏在鐵路上。
有個心善的同行看不下去,提醒黃庭利說:我們這片有個」高人「,你如果有緣分拜在他的門下,這輩子都不用愁了。
按照同行給的地址,黃庭利到地方苦尋了幾天都不見「高人」的身影。
在蹲點守候的過程中,黃庭利忍不住向一個司機下手。眼看黃庭利快把皮夾偷到手時,身後突然出現一個不起眼的老頭,老頭慢悠悠地調侃:錢夾都空了,你還偷它幹啥?
黃庭利嚇了一跳,偷過皮夾打開一看,果然是空的!
他這才意識到,身後的老頭就是苦苦尋找的高人,是他把皮夾偷到手,拿光錢財再放回司機身上。
黃庭利「噗通」一聲就跪下來拜師,聲淚俱下地訴說自己的辛酸人生。
也許是同情黃庭利,也許是年紀大了想傳承「手藝」,總之這位外號「滄州鷹」的高人,收下了黃庭利,並將自己的技術傾囊相授。
短短兩年時間,「滄州鷹」病逝,黃庭利的偷技也已經練得爐火純青。
正式出山的第一戰,黃庭利找上了當年火車站毆打自己的仇人們。
在所有「撈偏門」的行當中都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憑技術服人,誰的技術更厲害,就有更多的小弟追隨。
黃庭利學成歸來,找上火車站裡的「賊頭」比試,兩人上了一趟哈爾濱開往北京的列車,相約火車在進山海關前,誰偷到的錢最多,誰就是老大。
上車以後,賊頭盯上了一個夾皮包的男人,然而幾次出手都落空,一分錢沒偷回來。
黃庭利見狀嘲笑一聲,卷著個破雨衣就混進人群,開始物色自己的目標去了。
等火車到站之後,黃庭利領著失魂落魄的賊頭下車,一敞大衣,拎出整整齊齊的7500塊錢。
更不得了的是,7500塊都是10元面值的紙幣,是黃庭利出手幾百次,一張張抽回來的。
賊頭自嘆不如,當場俯首稱臣,火車站便成了黃庭利的老巢。
三、黃瘸子的「偷客帝國」
不僅是偷竊技術了得,黃瘸子在管理方面也頗具能力。
他知道一個人單打獨鬥掙不到什麼大錢,因此他利用自己在小偷屆聲名鵲起的黃金時間,招兵買馬,一度將小弟擴充到了百人以上。
他採取軍事化管理,把手底下一個個桀驁不馴的「手藝人」,都訓得服服帖帖。
黃瘸子還按照作案區域,將小弟們分成了「鬼隊」「南下支隊」「北上支隊」等等番號,每個小偷都不用真名,用外號統一稱呼。
可以說黃瘸子一手打造了一個等級森嚴,分工明確的「偷客帝國」。
當然了,黃瘸子崛起的道路上,也有不少同行前來砸場子。
比如東北成名已久的「賊王」七爺,他就跑來準備跟黃瘸子過兩手,照慣例依舊是比誰偷的多。
黃瘸子一聽,拄著拐杖就去火車站裡溜達了一圈,回來後哐當一聲,往桌上扔了整整27個錢包。
七爺一看這戰績,嚇得都不敢出手了,當場就認了輸。
東北這一片是被黃瘸子折服了,盤踞在廣州火車站的盜賊團夥卻仍不服氣。
黃瘸子被挑戰的人搞的不勝其煩,所幸拉著廣州盜賊團夥一起,辦了個「盜王爭霸賽」。
結果自然不用說,匯聚了「小偷屆精英」的火車上,沒有一人能偷得過黃瘸子。甚至有傳言稱,連廣州盜竊團夥首領的手錶,都被黃瘸子神不知鬼不覺的摸了去。
經此一役,黃瘸子奠定了自己「中國賊王」的響亮名號,他還自稱「鐵道遊擊隊長」,洋洋得意的氣勢可見一斑。
黃瘸子帶領下的團夥,犯罪活動涉及到36趟次列車,作案足跡遍布7省的30多個縣,影響力不可謂不大。
「火車好坐,新鄉難過」,這句話在當時的旅客中廣為流傳,足可見群眾對黃瘸子團夥的懼怕。
然而俗話說欲讓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膨脹到想「佔領」全中國的黃瘸子,被貪慾所驅使,把自己送進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四、一網打盡
1984年春天,這個屢次犯下大案的黃瘸子團夥,引起了警方的重視。
經過當地刑警的摸底調查,一份寫著黃瘸子、三毛、狼狗、白耗子、八戒等74個奇怪外號的「花名冊」被統計出來。
3月19號,包括二把手李玉芳在內的29名小偷被抓捕歸案。
然而面對審訊,這幫犯人氣焰相當囂張,對著警方叫囂道:
「抓住我們有啥用,有本事把黃瘸子抓來!」
「黃瘸子不到案,我犯的事交代不清楚!」
警方這才意識到,抓捕賊首黃瘸子,才是破獲這起重大案件的關鍵之處。
然而黃瘸子之所以作案多年還未落網,就在於他的狡猾。就連手下的小弟,也只知他的外號,不知他的真實姓名和住址。
3月25日,一個刑警小組開赴濟南一帶,深入旅館、招待所等地追捕黃瘸子的下落,然而走訪群眾數天下來,一絲線索都沒捕獲。
正當眾人一籌莫展之際,有個旅社職工提供了一個關鍵線索:聽說黃瘸子在濰坊市搞了個對象,叫小玲子,跟我們是同行,都是服務員。
刑警小組隨即快馬加鞭,趕到濰坊市走訪,找到了小玲子一家。
小玲子的父親流著淚對警方說道:我的女兒小玲子去年就跟黃瘸子跑了,今年她來信說,在沂南縣生了個男孩。
警方終於抓住了確切的線索,奔赴沂南縣查到了黃瘸子的底細,原來他真名叫黃庭利,家住大莊公社。
隨後根據黃瘸子父母的供述,刑警迴轉到濰坊市,在招待所一舉抓獲這個禍害人民群眾的賊首。
眼見黃瘸子落網,被捕的小弟們再也不敢堅持,紛紛供述情報,爭取戴罪立功。
1984年7月底,在警方的天羅地網下,黃瘸子盜竊團夥的90餘人悉數落網。
1986年9月,經過哈爾濱中級人民法院審理,黃瘸子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一顆熾熱的子彈,終結了黃瘸子罪惡的一生。
五、結語
雖然被貪慾支配,但黃瘸子畢竟是窮苦人家出身,能體會窮人的苦難。
因此他執掌盜竊團夥時曾定下規矩,有兩種人絕對不能偷:一是孕婦,二是社會最底層最貧困的窮人。
曾經有個小弟偷了賣雞蛋窮苦人的20塊錢,黃瘸子得知後將其一頓毒打,勒令他將錢還回去。最後還將小弟家法處置,施以斷指之刑。
從一個底層的農民,到攪動風雲的一代賊王,黃瘸子罪大惡極。但在膨脹之餘,他還能堅持內心最後的一點道德,這也難免不讓人一陣唏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