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異的百變好球區
第一個需要我們理清的,就是好球區並非平面區域,而是一個三維立體空間。
第二個需要我們謹記的,就是好球區的範圍。好球區的上限在球員肩膀到褲腰折中的位置。
下限差不多在膝蓋窩那兒,這是高度,寬度就是本壘板的長度。
列文虎克本克的本壘裁判員
但這個好球區也視乎每個球員的身高和擺好的站姿決定,那麼判斷不同球員好球區的工作誰來勝任呢?———本壘的裁判。
所以說,斷定好球區需要一雙精準老道的3D肉眼,這並非一項輕鬆的工作,為了讓擊球員無法順利擊球,投手會根據不同球員的打擊習慣不斷尋找好球區十分刁鑽的角度,讓擊球員無法擊球。
看著都疼的投球中身
當然,投手投出的球不一定都是好球,超越了好球區的球就是壞球,如果投手累積投出三個好球,擊球員沒有打中,或根本沒有揮棒的話,那麼這位擊球員就會被三振出局。
反過來,如果投手投出了4顆壞球或是投出的球擊中了擊球員的身體,那麼此擊球員就可以直接被保送上一壘。
同時,我們把投手投球擊中擊球員身上的情況叫做投球中身,大家知道,大聯盟水平的投手基本都在90邁(約為144km/h)以上,這個速度砸中人還是非常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