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日是哪天幾月幾日 5月12日是什麼日子

2020-12-15 閩南網

  騎著摩託車,拿著大喇叭「喊話」的蘭海軍又開始忙碌了。這幾天,江西萍鄉連連降雨,洪澇災害風險明顯上升。作為該市白竺鄉大豐村的一名災害信息員,蘭海軍的職責之一就是查看災情、及時預警。去年7月9日,該村遭遇暴雨引發洪災,正是他發現國道垮塌並立即設置路障,日夜值守,解除了過往車輛重大安全隱患,避免了人員傷亡和損失。

  當前正值汛期,全國70餘萬「蘭海軍們」正奔波在城鄉社區、風雨一線,履行著災害「吹哨人」的職責。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是近年來全國應急管理系統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一個縮影。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我國是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如何提高災害防治能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等應急管理重要論述精神,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佔GDP比重較近5年均值分別下降25%、57%和24%。這些數字體現了我國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不斷推進,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不斷提升。成績來之不易,目標催人奮進。

  以防為主—— 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紅色的跑道與綠色植物交映,市民們迎著晨光在鍛鍊身體……在寧夏銀川興慶區東部有一個狹長的區域,是集城市生態安全屏障、地震科普宣傳基地、地震數據觀測點、應急避難場所和市民休閒公園五位一體的綠色公園帶。它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地震活斷層避讓。

  銀川平原位於賀蘭山和鄂爾多斯高原之間狹長的斷陷盆地,歷史上震害多發,「罪魁禍首」就是城市地下及其附近存在的地震活動斷層。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地震局開展了地震活斷層探測工作。上述公園帶就是按照銀川—平羅隱伏斷層規劃的。

  「上醫治未病」,防災減災救災,關鍵是堅持源頭預防。2019年,我國地震災害風險調查覆蓋範圍不斷擴大,四川、江蘇、河南等省的城市活斷層探測全面鋪開,吉林延吉、海南海口等40個城市活動斷層探測進展順利,福建省開展了陸地與海洋地震風險基礎探測,全國完成了126項區域性地震安全評價,啟動了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不僅是地震,面對「點多面廣」的災害現狀,應急管理部目前已啟動全國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試點工作和綜合風險監測預警信息化建設。

  各地結合實際,推進災害風險治理。北京市開展大量調研,發布了全國首個應急管理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進一步摸清災害底數,指導災害防治工作。貴州省多部門合作開展了低溫雨雪凝凍災害形成機理研究,通過「人防、技防、物防」提前部署防範措施,以應急「加法」應對氣溫「減法」。在福建省福州市,市民只需微信「掃一掃」,即可查詢全市3020個避災點信息。陝西省安康市實施異地搬遷工程,將高山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群眾搬遷到安全宜居的淺丘或川道地帶,徹底打破了「受災—重建—再受災」的怪圈。

  針對農村不設防等問題,結合扶貧等政策大力推動農居抗震工程。如今,在新疆、西藏、雲南,一棟棟安全又別具民族特色的抗震房替代了傳統的土坯房,農村的抗震設防水平大幅提升。

  高效救災—— 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我國海岸線狹長,沿海地區颱風災害時有發生。去年8月10日凌晨,超強颱風「利奇馬」登陸浙江沿海,肆虐浙江及周邊地區近20個小時。災害發生後,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統籌調撥省級救災物資9.88萬件,中央救災資金也陸續下撥,及時滿足了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需要。

  災害來襲,「糧草先行」。如何儲好、用好救災物資並在關鍵時刻調得出、送得快?浙江省在颱風過後,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救災復盤,利用大數據等技術,研發了應急物資綜合管理平臺,提高物資調撥效率。

  同樣經受了颱風考驗的安徽省,形成了多元、完整的救災物資儲備方式,並充分發揮中央救災物資合肥儲備庫優勢,按應急管理部要求,向浙江省杭州、溫州、台州等地調運中央救災物資,實現了跨區域救災協作。黑龍江省通過建立區域保障儲備庫,與物流公司籤訂協議的方式,靠前部署、就近保障,物資運達災區所需時間從原來的8個小時縮短至3個小時。

  隨著中央和地方物資儲備體系進一步完善,各地救災能力還將進一步提升。

  春風和睦,陽光正好。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鎮八一村江樹炎家門口的一副對聯引人注目。上聯是「洪水無情人有情」,下聯為「喬遷新居謝黨恩」。去年5月16日,江樹炎的家被洪水衝毀。災害發生後,市、鎮政府迅速幫助受災群眾向上級爭取重建資金,出臺配套補助政策,明確幹部掛鈎幫扶,江樹炎得以住進新居。

  近年來,應急管理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因災倒損房屋恢復重建工作,2018年全國因災倒損房屋重建已基本完成,2019年因災倒損房屋重建正有序推進。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緩解了受災群眾的「燃眉之急」,確保受災群眾「住有所居」。

  山東壽光是著名的「蔬菜之鄉」。2018年8月,受颱風「溫比亞」影響,壽光10萬多個蔬菜大棚不同程度損毀,52萬人口受災。災害發生後,當地應急管理部門迅速開展救災工作,妥善解決受災群眾吃住等基本生活困難,並在春節前組織開展冬春生活救助。營裡鎮周家村村民周各祥回憶說,他的老房子被洪水泡壞了,政府幫他在入冬前把新房建好,燒起了煤爐,送來了棉衣棉被,度過了一個溫暖的春節。

  今年初,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全國應急管理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1月以來,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多次調撥中央救災物資支持湖北等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累計向湖北省調撥了19.8萬件棉衣、棉被、摺疊床等救災物資。湖北、黑龍江、安徽等地應急管理部門為疫情防控積極籌措物資,為復產復工保駕護航。

  為解決疫情期間應急物資儲備量有限、資源品類不夠豐富、配送效率低和物資發放流程繁瑣等問題,北京市海澱區與京東合作打造了「應急公共服務平臺」。截至目前,天津、雲南、重慶等14個省(直轄市)、6個國家一級協會均入駐平臺。全國物資匹配成功量6.6億件,總價超4億元。

  在抗擊颱風「利奇馬」、壽光水災救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行動中,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主動擔當作為,發揮了重要作用。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對標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職能定位,面對「全災種、大應急」任務需要,從救援理念、職能、能力、裝備、方式、機制等6個方面推動隊伍轉型升級,承擔起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成為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力量,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人民防線—— 實現群測群防群治的奮進接力

  在各級災害信息員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全國累計接收自然災害災情8.2萬條,較近5年均值增加23.4%,災情報送數量和質量有新的提升,為應急管理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前幾天,又有一個成功避險案例受到廣泛關注。5月6日下午,湖北省英山縣金家鋪鎮龍潭河村村部旁發生小型巖質滑坡。由於災害監測人員及時告知村委及滑坡周邊居民其危險性,並組織群眾撤離避讓,沒有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近年來類似的案例並不鮮見。2018年,在北京市房山區一處山體崩塌前,災害監測人員及時發現徵兆,果斷攔下15輛汽車和28位行人。2019年,四川省發布了15個地質災害成功避險案例。細心總結便會發現,這些「幸運」其實是群測、群防、群治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全國應急管理系統依託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縣創建,按照「控制數量、提升質量、動態管理、激勵支持」的原則,命名2019年度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976個,示範效果進一步提升。部署13個首批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縣創建試點,開闢了提升基層綜合減災能力的新陣地。

  今年4月20日是四川蘆山地震七周年。1年前,蘆山縣被確定為四川省唯一一個首批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縣創建試點單位。7年前滿目瘡痍的小縣城,今天利用「村村響」農村應急廣播系統,實現了秒級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組建了上百支鄉鎮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和規範化的志願者隊伍;所有農房建設做到了避開地震斷裂帶、避開地質災害點、避開洩洪通道,有地圈梁、有構造柱、有現澆。

  應急演練、知識競賽、模擬體驗……進入防災減災宣傳周,各地豐富多彩的活動陸續拉開大幕。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國共發放宣傳材料5000餘萬份,舉辦培訓和講座5萬場,舉行不同規模的演練近10萬場,發送公益簡訊4.3億條。今年,這些數字還將被刷新。

  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知沒有止境,防災減災、抗災救災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恆課題。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需要「蘭海軍們」,更需要千千萬萬的「你、我、他」一同奮進接力。(徐姚)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

原標題:提升基層應急能力 築牢人民防線 ——寫在全國防災減災日和防災減災宣傳周來臨之際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5.12全國防災減災日 | 科學防震減災,安全守護生命
    「5·12」一個永遠難忘的日子,這場災難的記憶裡有刻骨銘心的悲慟和感動。2020年5月12日為我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5.9—5.15為防災減災宣傳周,主題為「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 5月12日,一個很特殊的日子,讓我們向這些人致敬,記得防災
    5月12日,是一個很特殊的日子2020年的今天更是讓人感慨萬千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汶川大地震十二周年祭2008年的5月12日,一場地震,讓汶川成為廢墟,滿面瘡痍。近七萬人遇難。2020年的5月12日,叫震生的孩子12歲了,時間衝淡痛苦,大家手拉手,心連心,走出了陰霾。希望災難少一點,讓孩子們健康成長,我們還是喜歡家家團圓的樣子。
  • 您還記得5月12日是什麼重要日子嗎?請全民關注……
    2020年5月12日既是第109個國際護士節,又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為表達對災害遇難者的追思,增強全民憂患意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弘揚團結抗災的精神。2009年3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 512丨防災減災日,安全小常識快來GET
    5.12 全國防災減災日「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11日,武昌區「512」防災減災宣傳周暨省級示範社區創建工作在武昌區尚隆苑社區舉行。武昌區「512」防災減災宣傳小隊將救援技巧和逃生常識編成順口溜,給社區居民進行宣講。
  • 鹿邑縣人防辦積極開展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申學南 實習生 袁思雨 通訊員 董緒武 馮淑娟)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根據省減災委、省人防辦及縣減災委關於做好2020年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周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為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防災減災知識水平,提升應急避險能力,5月12
  • 「防災減災、自救自護」――所得
    為推動全體學生學習防災減災知識,堅持保障學生生命安全為根本,以提高應對突發災害的減災能力為重點,全面增強學生的防災減災觀念,切實提高學生的避災自救能力,我系以我國第11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為契機,特別組織各班級開展「防災減災、自救自護」主題班會。活動目的通過講述各類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種類、特點和危害,普及防災減災的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的應急知識。
  • 防災減災日,氣象人,你會抽取哪張「技能角色卡」?
    防災減災日,氣象人,你會抽取哪張「技能角色卡」? 原創 築牢第一道防線的 中國氣象 來自專輯海報氣象臺2020年5月12日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 創意短視頻:海洋防災減災科普宣傳片
    人民網北京5月14日電(丁亦鑫)今年5月9日至15日是全國防災減災宣傳周,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為「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 「5.12」汶川地震十二周年——國際護士節——全國「防災減災日」
    5·12汶川地震(2008 Sichuan earthquake),發生於北京時間(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 芮氏規模達8.0Ms、矩震級達8.3Mw(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矩震級為7.9Mw),地震烈度達到11度。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確認共環繞了地球6圈 。
  • 今天是什麼日子?
    今天是什麼日子?我們不僅要記住還要繃緊防災減災這根弦(全國防災減災日)這是一個令人敬慕的日子百年前的今天全人類對一位醫護人員敬愛她的名字叫南丁格爾她永遠活在人民的心間
  • 全國防災減災日|拉響警報,安全意識從小培養!
    #512防災減災日##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請收好!寶寶版地震應急指南】地震了,如何科學逃生?被困時,如何發出求救信號?《寶寶地震安全》系列APP來解答。APP由寶寶巴士和北京市地震局聯手打造,既科普防震安全知識,又有地震應急演練。小朋友們將從中get應急措施,學會保護自己!
  • 科普|防災減災宣傳周系列之地震來了怎麼辦?
    科普|防災減災宣傳周系列之地震來了怎麼辦?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年5月
  • 國際左撇子日是哪天 國際左撇子日在幾月幾日
    但有一部分人從小左右手都很靈活,可以用左手來寫字、拿筷子,這些人被稱為「左撇子」,國際上還有一個「國際左撇子日」。那麼,國際左撇子日是在哪一天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國際左撇子日是哪天  國際左撇子日是每年8月13日。
  • 你知道5.12是什麼日子嗎?
    國際護士節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國際護士節設立於1912年,旨在紀念護士職業創始人、英國護理學先驅弗洛倫斯·南丁格爾。 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鬥爭中,世界各地的醫護人員踐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為抗擊新冠疫情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 2020年冬至日是哪一天?幾月幾日?
    2020年冬至日是哪一天?幾月幾日? 2020年冬至日是哪一天?幾月幾日?接下來就讓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給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各位小夥伴們能夠更好的了解冬至。
  • 汶川地震親歷者傳授應急救援技巧,武漢「點線面」推進防災減災
    楚天都市報5月12日訊(記者葉文波 通訊員張偉 東斌 胡豐彧)「地震來了不要怕,安全有序往外散,疏散不及鑽桌子;被困廢墟把嘴捂,如有可能往外爬,聽到聲音要求救。」昨日,武昌區「5·12」防災減災宣傳周暨省級示範社區創建工作在武昌區尚隆苑社區舉行,防災減災宣傳小隊把救援技巧和逃生常識編成順口溜講給社區居民。今年5月12日是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以「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為主題,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 2020年全國512防災減災專題活動答案大全 中小學防災減災活動題庫
    512是全國的防災減災日,為了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在這一天不論是小學生還是初中高中學生都需要進入防災減災專題入口進行安全答題,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2020年全國512防災減災專題答案大全。
  • 無懼風雨築牢防災減災救災人民防線
    防災減災救災,國之大事,關乎百姓福祉、社會安康。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依託大數據,以數位化推進防災減災工程體系現代化,實現對災害風險的精密智控,4月30日,浙江省颱風洪澇災害風險「識別一張圖」在省應急管理廳正式上線試運行。 時刻捕捉風雲變幻,不斷提升預報質量。
  • 為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築起一道防線——雅安市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綜述
    四川新聞網雅安5月14日訊(石雨川 記者 袁洋)今年5月12日是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近年來,雅安市從機制建立、基礎設施、應急隊伍的建設等方面不斷提升「防抗救」能力,推動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高效快速發展,盡最大努力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 夯實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三道防線」丨閃電評論
    今年5月12日是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這個特殊的紀念日旨在順應國民對於我國防災減災工作的訴求,並表達對災害遇難者的追思,同時提醒全體人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增強全民憂患意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從而使全社會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工作,努力減少災難發生,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