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發布。其中,提出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程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此外,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也提到,體育中考逐年增加分值,達到與語數外同分值水平,體育素養在高考錄取中如何評分計分的問題也在開展研究。體育課,再次成為不少學生、家長關注的焦點。為此,廣州日報走訪廣州市多所中小學,了解各校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開展情況。廣州市一直以來重視學生體質健康發展,重視落實、貫徹和執行與此相關的各項政策措施。學校作為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實一方,多年來因地制宜,想方設法保障學生擁有足夠的體育鍛鍊空間和時間。這些實踐,也為接下來各地各學校更好開展體育課,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提供更多可借鑑的經驗和思路。
廣州一中,正在上籃球課的高中女生
廣州一中,正在上籃球課的高中女生
廣州一中高中部的大課間同樣特色鮮明。上午9點15分,同樣是廣播音樂響起,同樣是學生從教學樓或走或跑出來,到達指定位置,同樣以班級為單位,開始跑操。從高一到高二,從足球場邊線到塑膠跑道,兩個年級的學生分成裡中外三層,中間一層順時針跑,裡外兩層逆時針跑,班與班之間界限明顯。高三學生則在田徑場旁邊的籃球場,同樣是繞著場地跑步。
廣州五中的大課間活動,每次總時長30分鐘。從初一到高三,沒有一名學生可以「躲過」大課間。不適宜跑操的學生,就在足球場中圈集中,由體育老師帶著,鍛鍊上肢或下肢力量,還有柔韌性。面臨體育中考的初三學生,他們跑操的時間比非畢業班學生更長。
廣州五中,下午放學後,不少同學自發來到操場上練習長跑。
廣州五中,練習引體向上的男生。
廣州五中,下午放學後,不少同學自發來到操場上練習長跑。
廣州五中,學生在練習立定跳遠。
如今,每周周五,工業大道中小學的水磨地上就會有3隊人馬展開訓練,分別是低年級的輪滑基礎班、輪滑校隊,以及穿戴全副裝備訓練的輪滑冰球隊。
圖為航拍廣州五中的大課間活動。五中大課間每次總時長30分鐘。從初一到高三,沒有一名學生可以「躲過」大課間。不適宜跑操的學生,就在足球場中圈集中,由體育老師帶著,鍛鍊上肢或下肢力量,還有柔韌性。面臨體育中考的初三學生,他們跑操的時間比非畢業班學生更長。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陳憂子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謝澤楷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