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潮湧自天來-浙江新聞-浙江在線

2020-11-26 浙江在線

  遊客在海寧鹽官觀潮。本報記者 董旭明 攝

  拍友 陳杰良 攝

  浙江在線7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嚴粒粒)「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錢塘江——浙江的母親河。錢塘潮——其入海口的海潮,以洶湧澎湃、氣勢磅礴之景聞名於世,被譽「天下奇觀」。

  觀潮習俗始於漢魏,盛於唐宋。古時,地點以杭州鳳凰山、江幹一帶為最佳處。而後,因江道地理位置變遷,從明代起,海寧鹽官成為觀潮第一勝地。目前,「海寧海塘·潮文化景觀」已列入世界遺產預備清單名錄。

  往昔,大潮拍岸驚濤,引得無數文人墨客留下詩篇。而今,國內外無數追潮者,按著詩詞歌賦索驥,湧來一睹究竟。

  而,何為「究竟」?是景色的壯麗、生活的氣息、人文的璀璨,抑或精神的贊曲?

  「用藝術的眼光審美,錢塘潮就是水文奇觀;用文化的眼光審視,她就變成一種精神象徵。」在錢塘江文化研究會會長胡堅的指引下,記者走進鹽官古城,觀望錢塘潮的前世今生。
  自然之色 風景之詩

  文化是詩中事、畫中景。文人感性,善為美景繪色做賦。

  「鯤鵬水擊三千裡,組練長驅十萬夫」「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湧自天來」……甚至,連軟媚詞人柳永看過大潮後,也一改婉約詞風,揮筆落下「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這樣氣吞山河的字句。

  畫的具象,更進一步。金庸書院內懸壁的一幅董培新所繪畫《乾隆與陳家洛觀潮圖》。乾隆和陳家洛昂首的方向,大潮正壓頂。乾隆驚得手中扇子跌落半空。一旁的大內高手慌忙飛身接應。畫中人雖是背影,不見神情。可細微之中,處處有戲。

  遐想萬千,不如親眼一見。「去觀潮勝地公園的佔鰲塔吧!」胡堅脫口而出。

  公園南倚錢塘江,長達1360米,是「一線潮」的最佳觀賞區域。佔鰲塔位於園中,始建於宋代,明萬曆間建成,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塔高約40米,周長約25米,以其高聳之勢,成為極目遠眺景觀位中「最佳之最佳」。

  由塔內拾石級而上塔頂,沿著飛簷垂鈴向外放眼,遼闊江景一覽無餘。向西,是錢塘江的上遊;東望,是海的方向。可惜了我們去的時日,不是恰當的觀潮時間。

  憑欄俯身,江水打著漩渦,向東海緩慢流淌。周圍萬裡無雲,烈日當空,鮮有遊人,氣氛平靜。水霧在陽光下蒸騰、籠罩,朦朧得視線飄飄然,一派歲月靜好景象。

  大潮來襲的盛況,只能暫時從「過來人」的傾吐和眉眼間領略。「甌江的潮起潮落很平靜,遠遠沒有錢塘江的排場。」胡堅是溫州人,生在甌江畔,水性佳,自小就常在家門口的江水中「打挺」。倒是渡一回錢塘江的願望許了許久,也難以成行。這或與錢塘潮撼人之勢有關。

  2018年9月27日,恰是當年農曆八月十八,正值全年最佳觀潮之時。那天午後,錄製電視節目、正在塔下的他看見:潮水從遠方迎面滾滾飛馳,聲如悶雷逼近,轉眼白線翻滾而至,從面前呼嘯而過;江水頓時陡漲,逆流沸騰,天地也跟著震顫……潮頭最高時可達近4米,潮差8到9米。

  「十萬軍聲夜半潮」。錢塘潮一日有早晚兩回,節目的錄製一直延續到夜半。那是胡堅第一次領略夜潮的迥然。

  月影銀濤、光搖噴雪、雪移玉岸……沒有了白日喧囂,夜潮之聲、色、韻,在萬籟俱寂中顯得格外突出。

  「燈光打在江面,波光粼粼一片……潮聲由遠到近,層次分明……這場面,平常根本沒見過……那感覺,真是好……」說話間,他無意拖長的尾音同詩篇一樣惹人遐想。

  佔鰲塔之「鰲」,指的是江底興風作浪的妖怪。故築塔「佔」之亦「鎮」之。饒有趣味的是,傳說和科學,僅隔著百來米的距離。在塔不遠處,有一個明清時期的赤道式日晷。

  古人仰目所觀的天文,便是錢塘潮「天時」的成因。月球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力相互作用,導致海水倒灌的「月球引力潮」。另一「地利」,則是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

  有時,古詩詞也不可盡信。蘇軾的一句「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流傳甚廣,卻「誤導」人們認為看潮只在這一天。

  實際上,鹽官月月有大潮。每月農曆初一至初六、十五至二十均是大潮日,一年統共150多個。除了「一線潮」,鹽官以東大缺口的「雙龍相撲」交叉潮、以西老鹽倉的「驚濤裂岸」回頭潮,各具特色。

  也難怪當地人看潮,都說「沒啥看頭」,或者說「何必在八月十八去湊什麼熱鬧呢?」漸漸地,人們便因為「月月可去看」,就成了「月月不去看,年年不去看」。

  導遊方淼帶過不少追潮遊客,中老年居多,有的還反反覆覆地來。「年輕人麼,就是圖個壯觀。要是不符合預期,會『吐槽圖文不符』。那些老海寧不同,他們常常指著哪個地方說『哎呀,我原來住在這裡』『哎呀,當年和老婆約會,就是在江邊看大潮』。」

  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裡看來,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所以,看錢塘潮,看的是景,還是情,真說不好。
  生活之韻 文化之律

  錢塘江兩岸,百姓世代棲居。人的生活,氤氳民俗氣息;人的歷史,夯築文化底蘊。

  「錢塘潮是生活之潮,處處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景。」在胡堅眼中,自然之潮衍生出的「潮文化」是一道特殊的人文景致。

  水澤養育了一方富庶,也滋生水患。

  江岸臥著一對「鎮海鐵牛」。原先的牛在1730年由雍正帝責令修築,後遭毀。現下的是1986年重修的。古時有種說法:「牛屬醜、醜屬土、土能治水」。人們相信鐵牛能夠保堤安民,故而形成祭牛燒香,祈求永葆安寧的習俗。

  在鑄造鐵牛的同一年,另一項更浩大的工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南紫荊城」海神廟也悄然開工。皇家式樣的布局、漢白玉石料的應用、「浙海之神」的供奉……都潛藏著神聖的精神寓意。

  大殿是海神廟保存得較為完整的建築。在雍正賜的「福寧昭泰」匾下,還供奉著2000多年前傳說以身殉國的民間「潮神」伍子胥。古時,沿江百姓積習成俗,以敬香祈禱為主,後來逐漸演變成祭神祈安、弄潮示勇的大型民俗活動。

  2014年,國務院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海寧「潮神祭祀」入選。老人們難忘這項傳統文化遺產。年過古稀的鹽官人高爾興,祖孫三代都是船運工,每年都會參加廟裡的祭祀儀式。

  「在從小生活在江邊的人心中,潮神祭祀是一種文化符號。祖輩傳承下來的文化遺產沒有被時代忘記,我感到很欣慰。」隨著陸運交通的發展,高爾興早已轉行,對於潮神的崇敬之心永存。

  「錢塘潮也是文化之潮,其中有太多人文積澱。」胡堅相信,人與景的氣質相輔相成。

  大潮絕世,文人輩出。宋代學者張九成、明代戲曲家陳與郊、明末清初哲學家陳確、清代書法家陳奕禧、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陳元龍、著名書法家陳邦彥、植物學家錢崇澍、教育家鄭曉滄、現代作家陳學昭……

  在鹽官如珍珠般散落的眾多名人故居中,國學大師王國維年少時所居「娛廬」,無疑是極璀璨的一顆,吸引參觀者無數。

  耕讀人家的江南庭院樸素,恰如「大師」風骨。方形几案、紅木太師椅、山水中堂、匾額、對聯、瓷瓶、花插……廳堂「中國味」濃鬱,與「國學」氣質相稱。據記載,王國維在此住了13年。

  狹窄的木樓梯直通二樓。穿過次臥、主臥,是書房。房中窗面朝江。可推窗遙望,重重飛簷遮蔽視線,目及之處並不見江。

  是遺憾嗎?身居江畔,然白白浪費「一線江景」。

  也未必吧。側耳傾聽,潮聲伴鳥語,是足不出戶、唾手可得的聲色意境。

  世人觀潮,喜的是起伏或追逐。王國維不然,他聽的是動、是靜。遙想先生頭頂瓜皮小帽,穿一襲長袍,腦後拖著長辮,腳踏一雙布鞋,臥席聽潮的模樣——

  多少日夜更迭,他聽出了「辛苦錢塘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東趨海。終古越山澒洞裡,可能消得英雄氣」的豪情。

  又有多少個潮起潮落,他聽出了「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三個治學境界。

  而後,我們先後遊覽了金庸書院。甬道圍牆上「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主題15部金庸作品的石刻畫,栩栩如生。身為海寧人,金庸曾親臨現場,揮動鐵鍬為其奠基。

  錢塘潮是有俠氣的。

  如金庸在《書劍恩仇錄後記》坦言:「小時候做童子軍,曾在海寧乾隆皇帝所造的石塘邊露營,半夜裡瞧著滾滾怒潮洶湧而來……宋代有女詞人朱淑真,近代的著名人物有王國維、蔣百裡、徐志摩等。他們的性格中都有一些憂鬱色調和悲劇意味,也都帶著幾分不合時宜的執拗。陳家洛身上,或許也有一點這幾個人的影子。」

  文化似水,水成於無形,隱於其中,凝結一切。文人、佳作、錢塘潮水之間的起承,自有深意。
  時代之音 精神之歌

  文化化人,化作人的精神品格,同行於時代,永續於時空。

  「海寧」二字,因潮起,因潮生。這是大自然的賜予,也是人與自然抗爭的歷史。

  二三十歲,蹬著腳踏車趕來追潮的胡堅「完全按照自然眼光看奇觀」。花甲之年,伴隨知識的汲取、歷練的豐富,他的心境在變化。

  「文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精神則是文化的核心能量。錢塘潮蘊含著浙江人民勇立潮頭的不服輸精神!」胡堅要我們去看看,江岸那「力障狂瀾扶砥柱」的「捍海長城」。

  鹽官古海塘是一條保衛杭嘉湖平原的堤壩,始建於1700多年前,和萬裡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工程,是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

  縱然眼前的潮水平靜,多年前,錢塘潮波的險惡是禍源。

  錢塘潮能量驚人。每平方米最大衝擊力達6000餘公斤。海寧地方志有記載:魏太和二年,海寧「平地水八尺」;唐大曆十年七月大風,「海水翻潮,飄蕩州廓五千餘家,船千餘只,全家陷溺者百餘戶,死者四百餘人」;鹹通元年,潮水衝激江岸,「奔駛入城,勢莫能御」 ;南宋嘉定十二年八月,鹽官「海失故道,潮汐衝平野三十餘裡」……

  困境,激發了浙江人民的過人智慧和驚人毅力。

  自秦至明,海塘僅是土塘、竹絡木櫃塘或柴塘,在千百次的狂風怒潮襲擊下一垮再垮了。現下海塘為石塘。每塊條石之間鑿成鑲槽,嵌以鐵錠鐵鋦,使各石之間相互勾連而不鬆動;間縫用桐油或糯米漿拌以芝麻石灰緊嵌靠砌;塘內緊貼厚土夯實,塘外側九層以下築石坦。

  現在的古海塘,大部分修築於雍正、乾隆年間。據記載,乾隆六下江南,四次赴鹽官視築塘情況。

  在海神廟內,有一父子御碑文物。陽面為雍正皇帝口述,和碩果親王允禮寫的《浙江海神廟碑文》,講述建海神廟的原因。陰面為乾隆皇帝口述,浙江巡撫莊有恭寫的《閱海塘記》,記述了海塘的修築。乾隆四十八年,古海塘完工,至今仍在庇護民生。

  為褒揚海寧人民在築塘期間表現出來的「以樸為貴」精神,乾隆還親手在海塘邊上植下一棵古樸樹。

  已逾200多歲的老樹迎風吸霞,挺立高堤。在它的注視下,早年治水文化延伸出的時代精神,在一代代浙江人的血脈中延續。

  隔江望去,對岸現代化的杭州城景影影綽綽。

  那邊的蕭山益農,是十年時間數次圍墾十萬畝灘涂建設起的年輕小城;蕭山紅山農場,原是鹹鹼灘涂,紅山人用50年時間在不毛之地上耕耘生命;大江東的400多平方千米土地,則全是從錢塘江口灘涂圍築起來的……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由海寧望向杭州,再望向全省——

  40年前義烏傳出的一串串撥浪鼓的「梆梆」聲,讓雞毛換糖的叫賣聲如今叫響了全世界;在溫州人的家庭作坊裡,一捧捧紐扣變出一捧捧亮燦燦的金幣。

  魯冠球以自留地裡的苗木作抵押承包工廠,讓萬向集團生產的萬向節護衛滾滾車輪馳騁全球;徐傳化靠著一口大缸和一隻鐵鍋創業,30年後傳化家族登上福布斯排行榜中國富豪榜;李書福成功實現由照相館、冰箱廠,到中國第一家民營轎車企業吉利集團的飛躍;宗慶後將一家虧損的校辦企業,打造成中國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飲料企業娃哈哈。

  千百年來,勤勞智慧、敢為人先的浙江人與時俱進、勇立潮頭,終成時代寵兒。

  幾十年間,浙江實現了從一窮二白到經濟大省、從絕對貧困到全面小康、從百廢待興到創新創業的轉變。

  這才是一部真正的經緯傳奇!值得更多人知曉、懂得、追尋!

  抗戰時期的《黃河大合唱》,激勵中華民族浴血奮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長江之歌》,喚起我們對祖國河山熱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中國夢就在眼前。「錢塘潮講的是人和命運拼搏的精神,錢塘江也應該用自己的歌曲來教化人心。」胡堅為我們播放了一曲《錢塘江交響》。去年7月,錢塘江文化「北京周」啟幕。這首由中國交響樂團領銜創作的交響樂,在國家大劇院奏起,博得掌聲轟鳴。

  錢塘江水在流淌。音律時而婉轉纏綿,時而抑揚頓挫、激情澎湃。

  我們聽見了一首精神贊曲——從錢江源頭到江海交匯,從自然之潮到時代弄潮;我看見了一幅美麗圖景——從苦難之江到奮鬥之江,到幸福之江。

  耳畔,樂聲與潮聲相和,悠揚遠行。

相關焦點

  • 祝賀竹韻浙江分會成立賀詩總匯(湯國狀轉發)
    竹韻浙江分會成立抒懷劉臻(湖南耒陽)欣聞竹韻發新枝,薈萃螢屏正賦時。研墨浙江千尺水,調弦越劇二胡詞。錢塘滾滾春潮湧,崑曲悠悠雅客痴。賀竹林浙江分會成立吳卓嵐(浙江嘉興)竹林逸事自風流,一管清音俊彥求。文脈遙承追漢魏,分支甫自接杭州。世逢盛況詩添彩,瑟泛陽春墨轉稠。
  • 浙江公共·新聞頻道:弄潮兒向濤頭立 古人如何在錢塘江上「衝浪」的?
    錢塘江,浙江的母親河,從遠古奔流至今。接運河、通大海、納百川,這條無數文人詠贊的神奇江流,閃耀著燦爛的文化之光,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浙江兒女。江幹之名因何而起?有著水上長城之稱的古海塘與江幹有著怎樣的淵源?氣勢磅礴的錢江潮,又給江幹帶來了怎樣的文化底蘊?
  • 青春,在琴鍵上飛揚-浙江新聞-浙江在線
    浙音鋼琴系供圖  浙江在線11月6日訊(記者 姜曉蓉)11月1日晚,悠揚的鋼琴聲迴蕩在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廳。鋼琴系青年教師倪海瑽演奏的《貝多芬: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給為期兩周的「浙江音樂學院第一屆鋼琴藝術節暨青年鋼琴家系列音樂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 浙江賞月地圖在此,快來選出你心目中的唯一
    那麼,浙江賞月哪家強呢?數數君給大家發掘了一下全省各地最佳賞月點,快來選出你心目中的唯一吧! 杭州 (圖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城市陽臺 這裡位於錢塘江北岸,視野開闊,可以遠觀一輪明月從江上升起
  • 影像| 劉士斌:六和煙雨 夢幻錢塘
    遠山近水雨霧現,只見迷霧不見天。錢江大橋朦朧見,行人觀景霧中行。 進入六月天,是誰淘氣鬼一不小心把天鑿穿了個洞,老天疼痛難忍,淚如雨水哭不停,小雨、中雨、連大雨還有暴雨無休止。到了七月初來勢洶猛,新安江上遊洪水泛濫,農田家園損失重,水庫水漫金山有險情,五十年來九孔閘門第一次全打開。洪水奔騰在咆哮,途經新安江下遊進入富春江,匯入錢塘江,洪水、江水、雨水漣波逐浪,洶湧洪水一瀉入東海。
  • 浙江在線·浙江概況
    浙江歷史悠久,早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原始人類在今天的浙江西部山區一帶活動。進入新石器時代,浙江境內人類活動的範圍已相當廣泛。Zhejiang has a long history.浙江有「市場大省」之稱。商品交易市場數量多。
  • 浙江公共·新聞頻道:它被稱為「碗中宇宙」,一隻就可換一座城池
    浙江這片河流縱橫的江南平原,孕育出了一座重巒疊嶂、耀目璀璨的森林王國——天目山。天目山源出崑崙,處浙江西北部,逶迤於浙皖兩省,主脈綿延至杭州,被稱為「浙西百山之祖」。 天目山主體東、西兩峰近巔,各有一池,形若雙眼,得名天目。天目山也是長江和錢塘江的分水嶺,這是中國古老山地之一,豐沛的水分匯集成溪,江河行地,順勢而下,入錢塘、傾太湖、潤萬戶。
  • 14所高校同臺競技 首屆杭州錢塘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結果揭曉
    浙江在線杭州12月18日訊(通訊員 陸佳佳 記者 吳俏婧)12月18日,以「創在青春夢錢塘」為主題的首屆杭州錢塘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杭州市高科技企業孵化園舉行。來自浙江理工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14所高校的佼佼者同臺競技。
  • 「看趨勢 到浙江」浙江國際自行車新能源電動車展覽會將在浙江義烏...
    2020年10月12日—14日,由浙江省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浙江省自行車電動車商會、上海協升展覽有限公司、天津市輪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第41屆中國浙江國際自行車新能源電動車展覽會暨第二屆電動車科技與出口博覽會將在浙江義烏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展會以「智能、物聯、出口」為主題,以「看趨勢,到浙江」為口號。
  • 錢塘新區前進街道「兩美」建設持續發力 美麗鄉村雛形初顯
    錢塘新區前進街道「兩美」建設持續發力 美麗鄉村雛形初顯 2020年12月23日 06:25:01來源:浙江在線>記者 龐舒青 蘇軍   浙江在線12月2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龐舒青 蘇軍)近年來,杭州錢塘新區前進街道積極響應「美麗杭州」建設號召,以「兩美」建設為抓手,不斷推進全域美麗建設。
  • 浙江世茂「深耕」破變局,「縱深」高增長
    但在這一年浙江世茂卻果敢的做出了「走出去」的戰略部署。用世茂集團副總裁,世茂浙江地區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謝琨先生的話來說,就是緊跟國家戰略的順勢而為。2020年國家開始推行經濟雙循環戰略。而作為中國經濟發展主動脈的長江經濟帶,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而浙江世茂的「走出去」就是對長江經濟帶的承勢縱深。
  • VLOG︱探訪浙江氣象人「新家」 「客串女主播」天氣君上線
    2020-12-03 15:10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首屆杭州錢塘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結果揭曉
    12月18日,以「創在青春夢錢塘」為主題的首屆杭州錢塘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杭州市高科技企業孵化園舉行。來自浙江理工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14所高校的佼佼者同臺競技。
  • 浙江平陽遊樂場事故
    >據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消息,5月1日12時5分左右,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昆陽鎮龍山公園遊樂場狂呼項目發生意外事故。浙江在線記者自平陽縣政府方面獲悉,經初步查證,龍山遊樂園在營業前已取得相關證照、證件。
  • 東湖街道:攜手同行共渡「寒潮」 防雪抗凍一直在行動_浙江在線環保...
    東湖街道:攜手同行共渡「寒潮」 防雪抗凍一直在行動 發布時間:2020-12-31 15:54:34 來源:浙江在線 通訊員 何曉麗   浙江在線12月31日訊(通訊員 何曉麗)入冬以來最強「寒潮」已經抵達,東湖街道迎來「斷崖式」降溫。
  • ...火車東站又一個新停車場投入使用;全國最新高校名單來啦!浙江有...
    ③錢塘江2020年第2號洪水出現昨晚21時,記者從省水文管理中心獲悉,錢塘江蘭溪站水位達到警戒水位(28米),為錢塘江今年第二次達到編號標準的洪水,此次洪水編號為「錢塘江2020年第2號洪水」。④浙江新發布20餘家事業單位招聘近日,浙江又有20餘家事業單位發布招聘公告,這些崗位信息趕緊收藏>>⑤今天一波新洪峰到來,沿線水位將小幅回升經過這幾天的洩洪,新安江水庫水位呈逐步下降趨勢
  • 浙江推出景區客流量查詢系統
    浙江推出景區客流量查詢系統 2020年05月02日 08:07:55來源:浙江在線陸遙 通訊員 劉卉妍   浙江在線杭州5月2日訊 (浙江在線記者 陸遙 通訊員 劉卉妍) 「五一」假期來臨,安全防護放首位,文明出遊不心累。
  • 在線教學:浙江工商職院師生的新學期新體驗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編輯 邱彬鑫 通訊員 姚敏明)2月24日上午,8點剛過,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軟體1922班釘釘群就熱鬧起來,不斷有同學籤到並進入直播間,今天是他們這個學期的第一課。國際交流學院的張莉老師一邊刷新地圖查看點名情況,一邊提示同學們連麥,為課堂上的互動做好準備。
  • 以講好浙江故事來展示中國風採 助力助推浙江奮力打造「重要窗口」
    原標題:以講好浙江故事來展示中國風採 助力助推浙江奮力打造「重要窗口」   1月8日下午,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在杭與中央新聞單位駐浙機構負責人座談,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關心浙江、支持浙江、宣傳浙江,圍繞開局「十四五」、開啟新徵程,突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浙江的生動實踐,以講好浙江故事來展示中國風採,重點講好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