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2014年上海新開業購物中心盤點及回顧

2021-01-07 聯商網linkshop

  搜鋪網消息:歷經20年的積累發展,上海購物中心業正處於加速發展的成熟期。據搜鋪網與上海購物中心協會相關數據統計,無論是已開業項目數量,還是年業績過10億的優質購物中心及特色創新購物中心項目數量,抑或是在建及規劃的項目數量,乃至整體被收購改造的存量資產項目數量,上海均位列全國榜首。

  據搜鋪網商業地產研究中心與上海購物中心協會聯合統計,上海商業經營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集中式商業項目已超過500個,扣除近200家傳統百貨商廈、單體專業店和各類市場型物業(其中部分項目正嘗試向購物中心轉型),在剩下的300餘個集中式商業地產項目中,大半是只有統一的租賃部和物業部卻沒有強有力的行銷部運營部的只租不管包租婆式商場(雖然美陳布置和物業管理或許還不錯,但一年到頭卻沒有一場像樣的營銷活動),或是分割銷售後淪為一盤散沙的「沙盤」項目(統一管理不是紙上談兵就是名存實亡)。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市真正符合嚴格標準定義並擁有健全的行銷部運營部的各類已開業的大大小小購物中心項目總數超過130家。可以說,上海是全國購物中心項目數量最多,項目類型項目特色最具多樣性,同時也是競爭最充分最激烈的城市;對於真正既擁有資金實力又具備商業運營實力的行業龍頭企業,上海市場仍然大有可為。而對於綜合實力不濟的公司,上海購物中心市場則可謂障礙重重。

  Tips:雖然上海已建成的購物中心總數居全國各城市之冠,但依然存在優質項目供應不足的結構性矛盾,僅就叫好又叫座的口碑購物中心數量而言,上海暫時仍然少於香港、首爾、東京,就既有特色又具人氣的成功巨型購物中心數量而言,上海也依然落後於曼谷、馬尼拉、吉隆坡、杜拜等地。所以,上海購物中心的機遇與挑戰並存。

  2014年上海新開業各類購物中心項目盤點及回顧

  一、新開業項目總數創歷年新高,大型項目佔比提高

  據搜鋪網統計,2014年,上海新開業的各類整體經營的商業地產項目達47家,再創歷史新高。在這47家新開業的商業設施中,商業建築面積處於5千至4萬平方米之間的各類小型商業設施為21家(但其中符合現代購物中心定義的項目佔比極低),商業建築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10萬平方米、20萬平方米的中型、大型和巨型購物中心分別為17家、8家、1家,其中近10家項目是由2013年延期至2014年開業,而原計劃於2014年開業的多個項目如嘉定悅合廣場等則押後至2015年或之後開業。

  對比2013年新增的小型商業設施26家,以及中型、大型、巨型購物中心分別為14家、3家、1家,全市2014年新開業的購物中心總數在2013年44家的基礎上小幅增加了3家(含5家改擴建項目),但大型項目則增加了5家且單店平均營業面積顯著放大,預計2014至2018年上海購物中心新開業項目將持續進入一個高速增長期。同時,令人欣喜的是開發商整體持有的項目佔比較往年進一步提高,2014年外環線以內新開業的購物中心均為發展商整體持有的項目,而郊區分割銷售的購物中心項目雖然仍存在但所幸數量已趨於減少。

  

  二、郊區新項目持續放量,商業空間布局不斷變化

  根據搜鋪網記者統計,就新開張項目所屬區縣來看,47個不同類型的新項目中浦東新區一家獨秀,包攬9個新項目;遠郊區域的青浦、嘉定各有5個和4個新項目,松江3個,金山1個,奉賢和崇明本年度新項目踏空;近郊的寶山、閔行各有6個、5個新項目;市區中項目最多的為長寧4個(其中3家為改擴建項目),普陀、徐匯各3個,黃浦、閘北、楊浦、靜安各1個,虹口區2014年暫無新項目開業。其中,青浦區多年以來沒有大型一站式購物中心的局面被吾悅廣場成功終結,在此之前,青浦只有大型奧萊百聯趙巷項目和中型購物中心橋梓灣商業廣場。松江萬達廣場、金山易家中心成為本區繼開元地中海、金山百聯之後各自區域內的第二家大型購物中心。隨著就近便利消費被廣泛接受,本市商業格局或進一步向郊區傾斜,原先分流至傳統市中心核心商圈的客流不斷被截留,商業空間布局較5年前變化極大,核心商圈購物中心項目為維持優勢只能不斷地升級改造(例如2013年開業的新世界K11和大上海時代廣場)。

  從板塊角度而言,外環外的郊區項目多達24個(近郊和遠郊各有17個、7個),內外環間的新城區項目為19個(內中環間項目11家,中外環間項目8家),內環內的核心區項目僅4個。其中,外高橋、浦江鎮、顧村公園、楊浦濱江、施灣等板塊均喜迎本商圈的第一個購物中心啟用。部分商圈更是在第四季度罕見地同時迎來多個項目同步開業,其中,天山虹橋商圈獨攬南豐城(改擴建項目)、金虹橋中心、巴黎春天泓鑫廣場(改造項目)、星空廣場(改擴建項目)4家購物中心,普陀中環商圈迎來近鐵廣場和農工商118廣場2期排排坐,張江金科路新商圈則是長泰廣場和匯智中心面面相望。此外,繼中冶祥騰廣場和金地格林世界之後,南翔板塊迎來華潤五彩城的開幕。靜安寺繼去年的靜安嘉裡中心之後迎來靜安寺交通樞紐商業中心晶品廣場的試營業。

  在多個商圈的購物中心布局不斷加密之後,部分項目也進入高負荷競爭狀態,例如原先某家區域型購物中心獨享周圍5公裡範圍內的客源,如今卻不得不同時面臨5家購物中心的分流截留,如何有效錯位共榮及爭取消費增量成為大家的共同研究課題。而就政府規劃層面而言,則應當控制好供地的速度和節奏,各級政府切忌不顧商圈實際承受力,拔苗助長超前規划過量的商業項目,避免新項目尚在培育期間即遭遇輻射商圈範圍內多個同質化新項目引發的惡性競爭自相殘殺。又例如相鄰地塊的2家甚至3家發展商各自開發的中小型購物中心往往不如同一家實力開發商統一開發的1家大型購物中心具有吸引力(大型項目可分攤的行銷費用遠比中小型項目多),可以考慮是否由同一發展商進行統一分期開發更為合理,當然選對既有充足運營經驗又有資金實力且不分割銷售的龍頭開發商也是至關重要。

  就購物中心類型而言,2014年新開業的47個項目中僅有1家為時尚都會型購物中心(數量少於成都、重慶等地2014年同類項目),10家為大型的區域型購物中心(數量與武漢、成都、重慶、深圳、廣州等地接近,由於上海購物中心開發較其他內地城市早很多年,所以上海每年提質升級大改造甚至易主更名的老牌存量購物中心項目較兄弟城市多出許多),23家為中小型的社區型和鄰裡型項目(包括由廠房園區改造而來的浦東巨隆廣場和閔行碧江廣場),12家為休閒娛樂中心,1家為商旅文項目。奧特萊斯新項目則延期至2015年開幕。

  TIPS:雖然上海購物中心總數已經不少,但很多極具特色的細分類型項目尚未出現在上海,例如類似蘇州永旺夢樂城、無錫英特宜家薈聚、寧波歐尚高鑫廣場模式的郊外美式低樓層大平層購物中心,韓國大東門、曼谷SIAM DISCOVERY模式的市區現代服飾市場購物中心,美國MALL OF AMERICA、首爾樂天世界、吉隆坡成功時代廣場、成都新世紀環球廣場、阿布達比法拉利主題Yas Mall購物中心模式的遊樂摩爾,香港海港城、成都IFS國金中心、曼谷Siam Paragon模式的巨型奢侈購物中心,深圳歡樂海岸模式的生態休閒綜合體,曼谷中央世界商業中心Central World Plaza、釜山新世界Centum City、首爾蠶室第二樂天世界摩爾、首爾樂天總店模式的巨型百貨購物中心,杜拜Ibn Battuta Mall六國城、東京六本木和表參道、大阪難波城、博多水遊城、澳門金莎威尼斯水城購物中心模式的特色主題購物中心,杜拜摩爾、杜拜酋長國購物中心、美國MALL OF AMERICA、費城King of Prussia Mall、日本幕張新都心永旺商城、吉隆坡1 Utama購物中心和Mid Valley購物中心、馬尼拉SM MEGAMALL1-4期及SM ASIA MALL、首爾第二樂天世界和永登浦時代廣場模式的超巨型購物中心(按純商業經營面積計算,不含停車場、辦公樓、賓館的建築面積)等,首爾COEX MALL、大阪RYSTA NAGAHORI模式的大型地下購物中心等十多種類型的特色購物中心在上海至今仍然暫時缺位。當然,這些模式是否適合引入上海市場,則需進行多方位多維度的論證,切不可盲目照抄照搬。

  三、十大龍頭企業繼續高歌猛進,外來過江龍集體闖關攻營

  根據搜鋪網記者觀察,目前上海購物中心十大龍頭企業百聯、萬達、凱德、崇邦、正大、大華、恒隆、新鴻基、嘉裡、瑞安各自在上海運營15家、5家、5家、3家、3家、3家、2家、2家、2家、2家、2家購物中心,十大集團旗下43家購物中心經營業績佔據全市購物中心業的大半江山。而在2014年,這十家企業中的正大、百聯、萬達、嘉裡也有四大新作相繼問世——顧村綠地正大繽紛城、百聯楊浦濱江購物中心、百聯世博源2期、松江萬達廣場。

  在十大龍頭企業進一步加強上海購物中心市場統治地位的同時,一大批全國性的連鎖購物中心開發商首次進駐上海購物中心市場,例如分別以青浦新城吾悅廣場、金光金虹橋中心、富邦晶品中心、南豐城、南翔華潤五彩城、浦江鎮華僑城OMALL、悅薈廣場打頭陣的新城地產、印尼金光集團、香港豐泰、香港南豐集團、華潤集團、陽光新業集團、華僑城集團、麥格理集團。而上海本地企業,在繼新世界、徐家匯商城、新長寧、豫園、陸家嘴、金橋、鵬欣、長峰、大華、豐柏、農工商、仲盛、證大、上實城開、中房、新都匯、弘基、祥騰、亞繁等之後,中星、外高橋、近鐵、富紳、同福易家麗也於2014年開出了旗下首家購物中心。

  至此,涉足上海的全國性乃至海外的知名購物中心開發商已多達40餘家,包括百聯、鵬欣、綠地、萬達、中糧、華潤、中信泰富、華僑城、月星、寶龍、常州新城地產、杭州開元、杭州紅樓、廣州珠江、世茂、文峰、盈石、陽光新業、悅達、雅居樂、深喜、金鷹、杭鋼置業,以及在上海勢力龐大的海外軍團,如香港瑞安、恒隆、新鴻基、和黃長實、恒基兆業、九龍倉、崇邦、利福久光、中信泰富、新世界、麗新、南豐、豐泰、港鐵、協和、資本策略、啟勝、澳門信德集團澳娛集團、臺灣日月光、臺灣三商、臺灣越洋、臺灣長甲、泰國正大、馬來西亞嘉裡、馬來西亞先達、印尼金光、印尼力寶、菲律賓羅賓森、新加坡凱德、新加坡美羅、新加坡吉寶置業旗下首峰資金、新加坡政府主權投資基金、新加坡國浩、日本森大廈、韓國新世界、英國高富諾基金、德國AMalpha基金、法國LVMH集團、澳大利亞麥格理集團與阿布達比投資局。大量實力型集團相繼湧進上海短兵相接近距離PK,這必將帶來上海購物中心業市場份額與統治地位的洗牌,中高層經營管理人才的流動也勢必加快頻率。

  四、整盤易手改造更名項目增多,延期開業及停業現象蔓延

  搜鋪網記者統計發現,在2014年新開業的47家商業地產項目中,包括2013年開始試營業並於2014年正式開業的浦東外高橋森蘭商都1期和金山易家中心,以及5家變臉更名後重獲新生的項目,即分別被香港南豐集團、麥格理基金聯手阿布達比投資局、香港新世界集團整體收購後改造易名並重生的南豐城(原虹橋上海城)、悅薈廣場(原353廣場)、融百貨購物中心於一體的巴黎春天天山店(原泓鑫時尚廣場),被亞和投資集團合二為一擴容改造而成的星空廣場(原洛城廣場及和平廣場),以及銅仁路盈方88。但並不包括2014年底剛局部試營業並將於2015正式營業的張江匯智商業中心、安亭三德商務廣場、嘉定悠活城鄰裡中心、徐匯田尚坊和靜安寺晶品購物廣場,也不包括大幅調整重張的雅居樂廣場、新大陸廣場、龍陽廣場和中融商城,以及由百貨商場轉型至百貨型購物中心的嘉裡不夜城太平洋百貨站前店。

  值得留意的是,大宗整體收購改造的購物中心案例自2010年起逐漸增多,平均每年都有2-4起,這從側面印證了上海購物中心業一方面廣受各方關注,B級及以上的購物中心資產備受追捧,但另一方面也說明上海購物中心業已逐漸進入發展成熟期,競爭漸趨激烈,部分經營不善的項目亟待盤活不良資產,缺乏足夠資金及運營資源的企業正逐漸退出上海市場,將項目交給更具綜合實力的強勢企業運營。

  此外,搜鋪網記者還了解到,由於工程進度及招商難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多個為了迎接新年旺季而搶在12月突擊開業的項目的開鋪率僅有3至6成,除了主力店及餐飲娛樂業態之外,零售業態大多需要等到2015年春季才能開鋪,整體滿鋪營業或需要等到2015年秋冬季。由於受到經濟大環境影響,相當比例的品牌零售商拓展速度減緩且選址要求及商務條件要求不斷提高,導致從2013年起,多個新開業項目由於處於弱勢商圈且母公司缺乏足夠招商資源或租金要價過高,從而遲遲無法由試營業狀態進入滿鋪正式營業狀態,且該現象呈愈演愈烈之勢。

  繼淮海中路香港新世界大廈在2013年停業改造更為K11並大獲成功後,部分先天條件不佳或體質偏弱的項目在2014年相繼選擇徹底停業改造,包括南京西路金鷹以及因為業主方產權易主導致輸出管理無法維續的百聯虹口購物中心。而為了應對近兩年及未來即將開業入市的眾多新購物中心,上海中信泰富、梅龍鎮、正大廣場、龍之夢、港匯廣場等十多家老牌成熟購物中心集體進入不閉店的大規模調整期,其中以來福士廣場和美羅城的調整規模最大。

  TIPS: 資產升值有賴於高超的商業運營,但上海購物中心項目整體交易頻繁,不僅是優質標的炙手可熱,甚至是部分運營並不成功的項目在歷經多輪轉手後價格卻不斷被推高並刷新紀錄,這類瘋狂的基金資產包擊鼓傳花遊戲讓人歡喜讓人憂。據統計,二十年來,上海已有近30個購物中心項目進行過整盤交易或整體更換經營主體,日本八佰伴、瑞士FOXTOWN、新加坡星獅、愛爾蘭財富控股基金富達來地產信託、萬都、美國摩根史坦利、美國黑石、嘉吉CHINAREI、臺灣長立愛奇愛特、四川興力達、新希望NEXTMALL、菲律賓港虹集團、韓國大宇則先後淡出了上海零售不動產市場,協和世界、英皇明星城兩大明星項目則繼續包攬爛尾王的美譽。

  此外,受原有品牌租戶閉店調整、分割銷售商鋪及定位錯誤等多重負面因素影響,本市十多家位於郊區的非主流商業地產項目長期陷入空置率高企的半停業僵局,無法自拔而大唱「空城計」甚至不得不停業。而曾一度頗被看好的購物中心輸出管理模式則尷尬不斷,由於雙方利益不一致,既非整體租賃模式也不涉及資產的純輸出管理型項目無論經營好壞,中短期內都難逃一拍兩散的結局,例如百聯虹口項目正面臨此困境,此前經營情況理想的百聯寶山和百聯青浦兩個購物中心同樣不得不提前終止合作。

  TIPS總結:雖然上海市中心核心商圈商業設施已相對飽和,但城市經濟發展成熟穩定,舊城改造不斷深入,多維度多商圈的城市副中心格局日趨成熟,加之人口不斷導入,所以商業物業供給空間依然廣闊,仍是大型商業地產開發商、基金公司和品牌零售商的擴張首選之城。更多新項目的精彩亮相請看2015上海新購物中心項目盤點及展望篇。

  五、2014年上海新開業各類商業地產項目盤點

  
  注意:更多新項目的精彩亮相請看2015上海新購物中心項目盤點及展望篇。
  (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違者必究!本報告為搜鋪網商業地產研究中心獨家報告,郭歆曄/文)

相關焦點

  • 獨家:5-6月新開業購物中心盤點
    集團另有南通、上海青浦西鎮在建中,計劃開工的項目包括海門、廊坊,計劃開拓的包括南京南站和長春。  5.28上海光啟城開業  光啟城時尚購物中心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以「年輕、潮流、時尚」為主題,融合國際購物、環球美食、休閒娛樂、文化培訓等功能為一體。
  • 2019年深圳新開業的這16個購物中心 你最愛逛哪個?
    2019年,深圳商業地產發展日新月異,新入市商業項目層出不窮,在深圳商業地產圈領域激起一陣陣漣漪。隨著12月31日福永天虹商場的開業,為2019年的深圳商業地產新入市項目畫上圓滿的句號。   一大批如深圳大學城益田·假日裡、寶安大仟裡、光明大仟裡、雲城萬科裡、勤誠達K+廣場等優質購物中心入市,為高速發展中的深圳商業地產圈注入新鮮血液。
  • 贏商盤點|2017年深圳15個新開業購物中心 體量達145萬㎡
    有華潤萬象天地與壹方城這樣的商業旗艦項目,他們的出現對深圳現有商業格局都分別產生了很大波動;也有凱德集團在深圳的商業首秀項目來福士;還有全新的社區商業佐阾虹灣購物中心,而大鵬新區、坪山新區都各自迎來了首個商業綜合體深圳坪山益田假日世界開業以及大鵬佳兆業廣場......   據贏商網統計,2017年深圳新開業購物中心達到15個,商業體量達145萬㎡。
  • 三季度開業購物中心84個,開業的熱潮回來了!
    隨著商業不斷復甦,購物中心開業熱潮又回來了!據贏商網統計,2020年第三季度(7-9月)全國開業購物中心共84個,總體量約795萬平方米!其中7月12個項目,8月17個項目,9月55個項目,佔三季度的65%,為今年單月開業量最高,也是今年的首個開業潮。
  • ...購物中心|skp|昆明|宜家上海靜安城市店|中川政七商店
    2020上半年全國開業63個購物中心圖源:聯商網據統計,2020年上半年全國新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僅63個(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商業建築面積≥2萬方),同比跌幅高達68%。新增商業建築面積441.82萬方,平均單體建築面積7.01萬方。
  • 2004年:購物中心強勢發展期 萬象城開啟深圳高端購物中心序幕
    (贏商網報導) 中國的購物中心開始於1996年的廣州天河城,進入千禧年以後,尤其是到了2004年發展尤為迅猛。   據公開資料顯示,2004年大型購物中心進入了開業集中期,包括大連銅鑼灣廣場、四川百聯天府購物中心、北京金源時代購物中心、上海百聯西郊購物中心、深圳金光華商業廣場、佛山東方廣場、上海久百城市廣場、深圳華潤中心萬象城、唐山遠洋城等20餘家。   另外,成都熊貓城、東莞華南MALL也進入到開業準備或者試營業階段。
  • 高島屋戲劇反轉、華潤時代廣場升級歸來︱2019年上海商業地產大...
    年初「活下去」的口號還未遠去,2019年卻已悄然落幕。回顧這一年,是否「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在商業地產人踏上新的旅程之際,贏商網獨家盤點2019年上海商業地產行業10個熱點事件,通過這些熱點事件本身及所在領域的發展態勢,以期能夠尋找行業發展脈絡及市場新走向。
  • 2015主要百貨、購物中心「店王」銷售排行榜
    聯商網消息:近年來,唱衰百貨的聲音此起彼伏,反之,購物中心的地位則水漲船高,二者究竟誰更勝一籌?為此,聯商網記者對零售企業2015年的銷售額數據進行梳理,獨家盤點了《2015年主要百貨、購物中心「店王」銷售排行榜》。此次統計中,北京SKP(原新光天地)以78億元的銷售額,成為全國單店業績最高的門店。與上年相比,北京SKP業績上漲4%,穩拿「最賺錢百貨」稱號。
  • 9大中高端購物中心新晉熱門輕奢品牌:MCM等
    本文盤點了9個中高端購物中心新晉熱門鞋履、箱包、配飾等輕奢品牌,有助於為招商提供參考。  01 Kate Spade  以手提包、鞋子躥紅的美國輕奢品牌  品牌檔案  國家:美國  創立年代:1993年  創始人:Kate Brosnaham  進駐的代表性購物中心:  北京卓展、三裡屯太古裡、上海國金中心購物中心
  • 購物中心主要連鎖咖啡品牌盤點 不止星巴克、Costa
    1997年在中國海南開了第一家店,並於兩年後在北京、廣東等地設立分公司,2005年初在成都成立了四川分公司。至今已有1300多家連鎖店遍布中國大江南北,成為目前國內最受歡迎的咖啡連鎖餐廳之一。主要進駐購物中心:上海長城弘基廣場、重慶萬州萬達、重慶東原悅薈購物中心、深圳龍崗歡城廣場等。
  • 玩具反鬥城深圳第8店亮相九方購物中心 2015年將開至100家
    9月27日,龍華九方購物中心攜手百餘個品牌盛大開業,玩具反鬥城(需求面積:700-1200平方米)赫然在列。據悉,這是繼龍崗萬科廣場之後,玩具反鬥城在深圳開出的第8家門店,也是其首度進入龍華地區。  作為全球最大的玩具及嬰幼兒用品零售商,玩具反鬥城目前在中國區有近六十家門店,其中深圳、上海門店數量最多,都有8家。
  • K11購物中心發布2020下半年業績報告,內地市場整體增長超三成
    香港新世界集團旗下的購物中心品牌K11近日發布2020下半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K11半年銷售額按年增長率為45%,其中內地市場的增長幅度為35%。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武漢K11購物中心於十二月月開業後,內地K11在十二月前三周銷售額同比增長了50%。
  • 11月中國購物中心運營商TOP20報告·觀點月度指數
    與此同時,以輕資產輸出為主的購物中心運營商代表,萬達商管、寶龍商業、星河商置等本月均有新項目開業。 除新項目入市外,月內還有部分升級改造完成的項目亮相,上海港匯恒隆廣場、上海新天地時尚I購物中心都是表現較為亮眼的項目,升級改造後的競爭力和價值都有較大提升。
  • 深圳、上海、成都等國內一線城市購物中心開啟歲末狂歡季!
    銥星導讀 時間來到12月,正值年末消費旺季,深圳、上海、成都等代表性購物中心陸續上演精彩紛呈的營銷活動:聖誕美陳展在深圳壹方城開幕、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聖誕亮燈、成都遠洋太古裡「留步 放想」冬季主題活動正式啟幕、上海恒隆廣場開啟HOME TO
  • 上半年標杆購物中心引進的首店有點厲害……
    一、無論新開業還是調整,購物中心都愛首店! ■ 北京三裡屯太古裡2016年共引進約30家中國或北京首店、旗艦店,囊括了近一半新入京的品牌。2017年延續一貫風格,仍著力引進「北京首店」、「品牌旗艦店」。 ■ 深圳金光華廣場2016年進行大規模調整,業績得到雙位數增長,注重引進 「華南首店」、「深圳首店」。
  • 從家居零售商轉做購物中心,宜家在中國市場似乎不大順利
    這裡距離長沙市中心大約 9 公裡,是一處施工中的工地,多餘的建築已被拆除,一片平坦。宜家購物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幾年前拿下這個地塊,準備建造包括購物中心在內的幾棟大樓。購物中心原定 2019 年開業,但因為「古墓」的出現,宜家又得把時間推遲到 2020 年。對這家從家居零售起家的公司來說,2009 年進入中國市場後,這不是他們第一次把中國市場的購物中心計劃推後。
  • 上海代表性購物中心10月新進品牌大匯總
    其中,Moncler Palm Angels系列是上海恒隆限時店獨家發售系列。靜安大悅城NǒMEMiss Candy靜安大悅城Miss Candy煥新開業。2008年為了在中國及亞洲地區迅速擴張,同時在時尚之都上海成立新的設計中心和營運團隊,並建立工廠,將品牌理念「我·的·法·式·生·活」做全面的延伸,其鮮明的法式設計風格在中國各高級時尚百貨及購物中心大受歡迎。  POPOKINGPOPOKING是兒童珠寶奢侈品牌,隸屬上海昶昱黃金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 【2014年昆明十大特色購物中心之最】最逼格——昆明西山萬達廣場
    目前為止,2014年除了同德昆明廣場、昆明西山萬達廣場、濱江俊發廣場、愛琴海購物公園、玉溪世紀樂地等已經開業的項目外,潤城、雲路中心、南悅城、海倫國際、大宥城、人民路壹號廣場、呈貢七彩雲南第壹城、湧鑫哈佛中心、ICC環球廣場和郊縣的百大新都會、安寧世貿廣場等商業體也會集中在2015和2016年集中開業。
  • 上海餐飲前三購物中心:日月光奪冠 龍之夢霸亞季軍
    (贏商網上海站報導)餐飲因為聚人氣,已然成為各購物中心「新寵」。日前一份關於全國餐飲最多前十的購物中心數據顯示,上海日月光更是登上餐飲品牌數量最多購物中心之首。贏商網從該數據中統計,上海餐飲品牌數量前三購物中心則是日月光、虹口龍之夢、中山公園龍之夢。
  • 上海單體量最大購物中心南翔印象城MEGA盛大開業
    (2020年8月25日,上海) 8月25日,印力集團最新旗艦項目——34萬平方米的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正式開業,一舉成為上海單體量最大購物中心。創新場景+智慧 引領MEGA新體驗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將購物中心向生活中心、社交中心、體驗中心延伸,希望為消費者創造超出生活需求的價值。在商業空間打造上突破了傳統商業概念, 為購物體驗不斷做加法,創新性地將生態植物園和跑道等搬入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