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北邊有一條從北向南的寬闊馬路,鄉間各種小道的人群最終匯入這條路。小幸便經常在這條路上遊蕩,因為多次接觸她,對她有些了解。
小幸,一個四五十歲的女人,身材臃腫矮小,胖大圓臉猶如一個洋瓷盆,眼睛整天高興的眯成一條縫,一瘸一拐的在路邊慢悠悠的晃著,有時惦著幾個饅頭裝在塑膠袋裡,口裡還嚼著;有時手裡攥著幾個糖,嘴裡還含著;有時拿著一個細長棍,還胡亂地揮著。當騎著電車或摩託車人們從她身邊經過時,她就裂開大嘴,大吼著:「看緊小孩」,「別讓東西掉了」,「你上街去裡?」…很多人在這種吼聲中疾駛而去,沒有回頭,沒有應答,可是他們也沒有必要回應。不過,小幸卻成了四周村民嚇唬樣子的形象,誰家孩子不聽話,大人此刻就會說:「讓小幸來給你抱跑」。久而久之,小幸嚇小孩的梗就這樣流傳開來。我有一次,我曾經試圖用她嚇唬三歲多的兒子,他驚奇的問我:「誰是小幸?」
有一個寒冷的冬天,我騎著摩託車從小路駛向大馬路拐彎時,車突然熄火,電打火把電耗盡了 ,還是啟動不起來。只好用腳使勁的蹬,結果累得滿頭大汗,還是絲毫不見效。無奈之下只有用殺手鐧_推車。推了一會兒,渾身冒汗,此時小幸從不遠處,晃晃歪歪的跑過來,張開大嘴,憨著腔:「你坐上去,我幫你推。」她馬上雙手握著車後座的鐵桿,躬起腰,低下頭,用滿力氣,摩託車在這種強力的助推下,一會兒,就發出了熟悉的發動機的聲音。不敢停下怕還熄火,我一溜煙的跑了,留下她落寞的她。
一個深秋灑滿陽光的午後,我帶著女兒在馬路邊的小廣場玩,兩歲多的女兒在乾淨漂亮的廣場玩得興高採烈。看著她高興,我便習慣性的拿出手機,瀏覽起新聞。正看得入神,「哇」的一陣刺耳的響聲驚醒了我,立刻用目光四處搜尋,發現她趴在正在扭腰器材邊,撕心裂肺的大哭著。「快點,你家小孩絆倒了。」她邊喊邊從馬路邊過來,她距離近,先到了扶起小孩,隨後被感到的我接過孩子,她嘴在流血,檢查後發現嘴唇破了一點。當時她站在旁邊,大大咧咧的說:「沒事吧,沒事吧。」第二天,碰見我,扯著嗓門向我喊到:「你家小孩,沒事了吧。」
有一年,不知誰的慫恿,小幸交經常站在馬路中間,見小汽車就攔,車停下,「給我一塊錢,」「要錢幹啥?」「上街買糖。」那幾個月,所有經過此路段的車輛都小心翼翼,由從小幸很多視頻在本地圈裡流傳。過了一段時間後,她就不再要錢了,但依舊在馬路邊對過往行人熱情的招呼和提醒。
小幸的丈夫很少見到,只有一次,一個瘦高的老人,停下電車,靜靜地把路邊的小幸扶上車,小幸安靜的坐上車,眯著眼,雖然褲子溼了一大片。
鄰居周大姐說:「小幸說起話來根本看不出xin。」
其實,小幸做起事來也不xin。
在大人物眼中也許我們每個平凡人都是小幸。
願小幸一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