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註定是很多北大雛鷹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不僅秋高氣爽,而且在北大雛鷹社和國發院老師共同努力及海澱公園的大力支持下,他們將迎來一場期待已久的大型活動——北大雛鷹社七周年慶之「秋天的童話」文藝匯演。這既是北大雛鷹社的重要品牌活動,也是雛鷹社與國發院校友之間的第一次聯合活動。
在海澱公園大草坪上,雛鷹社、國發院的老師和志願者們一大早就忙碌起來。他們測試音響,布置舞臺,準備獎品和安排籤到。一切進行得有條不紊。
8點剛過,小雛鷹們穿著整齊的禮儀校服陸續到來了,歡聲笑語在秋日的清晨迴蕩著。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大家排隊型、走場、排練……雖然在這次文藝匯演前已經正式排練了兩次,小雛鷹們還是非常認真地在指導老師帶領下一遍遍熟悉表演內容。
9點半,文藝匯演正式開始,雖然大家都是利用課餘時間籌備,但合唱指導老師李穎嫻和朗誦指導老師郝天禕都非常專業,也十分投入。同時,主辦方提供了專業的音響設備,海澱公園的工作人員參與配合場地搭建等工作,整個團隊相當高效。因此,本次活動不僅節目豐富多彩,流程也非常有序。
活動一開場,就令觀眾眼前一亮。八位小主持人年齡最大的王一諾只有9歲,最小的奚婉然只有5歲,還在幼兒園大班。另位六位主持人馬赫、曲平疇、範一諾、李宗達、崔恩郡、趙羿雄都在1—3年級。
在主持人的邀請下,「秋天的童話」文藝匯演由兩位小提琴手張國越和宋秋玥以一段優美的旋律開場,為正式的文藝演出拉開序幕。
第一個演出節目是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由朱惕若、杜雨佳擔任領唱,數十位雛鷹一起放歌。熟悉的旋律、溫暖的歌詞,迴蕩在海澱公園的大草坪上空,也迴響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這一年,大家合力「抗疫」,讓每個人對「祖國」都有了更親切的感受。
唱功不俗的雛鷹們又帶來一首經典歌曲《隱形的翅膀》。劉可馨、張盟佳兩位小夥伴擔任領唱。作為北大的雛鷹,歌聲裡唱出了孩子的堅強和飛翔的夢想。
兩首合唱之後,文藝匯演進入朗誦環節。喬樂湉、郝洵墨、王瑞廷、李宗達、黃品睿等五位小夥伴一起上臺,用略帶稚嫩,卻不乏抑揚頓挫的聲音為大家朗誦了一首小詩《秋天的童話》,非常切題。有的小朋友雖然才剛剛識字,通過注音才大概認得,主要靠背誦,卻完成得相當不錯。
李宗達、黃品睿、張宸瑜、曹潤澤、程子恆、夏臻浩登場,帶來了北大雛鷹社的經典朗誦節目《永遠的校園》。這些小夥伴分別來自一年級和三年級,每一個人的吐字都清晰有力。最後的部分,所有雛鷹一起高聲合誦「這校園是永遠的」。在這疫情之年尤其能引起聽眾的共鳴。
開場的文藝演出之後,現場的氣氛更加活躍。在小主持人的邀請下,北大雛鷹社理事長田越老師和北大國發院校友部主任程軍慧老師先後上臺致辭。
田越為大家簡要介紹了雛鷹社的起源和初心。七年來,雛鷹社提倡「共享」「互助」的教育理念,雛鷹社理事們和志願者們都以公益付出的方式工作,希望為小小北大人搭建一個成長的新舞臺,以及北大師生校友交流融合的新平臺。她特別感恩大家的支持,也期待更多的人加入,讓雛鷹社能更好地成為孩子們交流的樂園和成長的樂土。
程軍慧首先感謝北大雛鷹社提供的合作機會,讓國發院的校友們又多了一個融合的平臺。她表示,國發院校友部一直致力於讓校友們終身學習,永不畢業,親如一家。這樣的活動能讓校友們都帶著家人參與,既有大家庭的氣氛,也給了小朋友們文藝鍛鍊和互相學習、欣賞的平臺。
在下一段的節目開始之前,組委會還特別安排了抽獎環節,每位小朋友籤到時就分配了一個號碼,田越老師從抽獎箱裡抓住哪個字條,字條上對應號碼的小朋友就會獲得一個可愛的書包。很快,5位小朋友興高採烈地奔向舞臺領獎。
第二部分的表演以個人和小組合的才藝展演為主。首先是凌瑞儀、凌蕙卿小姐妹帶來的專業健美操表演——十字健身操。兩位小姐妹踏著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滿滿的律動感和優美的身姿讓現場很多人都不自覺地跟著舞動起來。
有舞必有歌。一段舞蹈之後,王一諾小朋友為大家帶來了一首英文歌獨唱「Faded」,這是一首難度不小的電音名曲,對演唱的節奏感和嗓音的空靈感要求都比較高。王一諾對歌曲的駕馭感和嗓音都贏得現場不少人的稱讚。
名曲之後,是頗具特色的舞蹈,由奚婉然帶來。這位5歲的小朋友身著雲南少數民族的服裝,隨著《紅山果》這首有「東方民謠」美譽的歌曲舞動。小小年紀,舞蹈動作的舒展程度和節奏的把握都徵服了觀眾。
宋天瑜、杜雨佳兩位小朋友合作帶來一段動情的詩朗誦——《平凡的人》。這段文字講述的是「老師的故事」,兩位小朋友的朗誦演繹非常到位,在重陽節這一天以這首「感恩」的詩為現場很多觀眾送上了一份驚喜。
小朋友們的節目一個賽一個的精彩。白天瑜小朋友為大家帶來了一段吉他彈唱《風吹麥浪》。這首李健的名曲大家比較熟悉,但白天瑜小姑娘的自彈自唱充滿純真和柔美,恰似一位小小的遊吟詩人。
開場小提琴手張國越二度登場,這次他為大家帶來一首小提琴名曲——《倫巴達》,這首節奏感很強的曲目瞬間把動感的旋律灑向全場,跟著這個節奏,每個人都像是在參加一個盛大而歡快的Party。
和節奏感同樣帶勁的是力量感。嶽中峻小朋友帶來了武術表演——小洪拳。小朋友身著武服,一招一式在草地上展開,剛柔並濟,像模像樣,打出了小小男子漢的氣勢和中國武術文化之美。
個人才藝表演的最後部分是「好戲連連看」,梅殊格小朋友和姥爺一起為大家帶來了歌曲演唱和彈奏——《讓我謝謝你》,成為當天唯一的親子型才藝節目;王瑞廷身著藝術服,帶著小腰鼓,打起鼓來唱起歌,帶來一首精彩的英文歌「Seven Continents Song」。楊聖清、劉一芃兩位小朋友最後出場,帶來的是舞蹈《小跳蛙》,給現場觀眾帶來滿滿的童年味道。
個人才藝展演之後是同樣令人期待的第二輪抽獎,北大國發院校友部的程軍慧為五位小朋友帶來了一份幸運。
第三部分的才藝展演再度回歸到合唱。第一首曲目是經典電影《音樂之聲》中的名曲「Do Re Mi」,這一曲目的表演者由合唱指導老師李穎嫻從合唱的團隊中精選,李老師還設計了別致的陣型。曲目雖然不長,但旋律一響,孩子們清純整齊的童聲就把歡快的氣氛推向高潮。
接下來的合唱曲目是《感恩的心》,當天恰逢重陽節,現場既有雛鷹,也有父母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使這首歌別具意味。由張延昭、鄒明喆、劉梓妍領唱。組委會希望這動聽又動人的歌曲能幫助孩子們明白:秋天的童話來自冬天的紮根、春天的開花和夏天的澆灌,來自一代代的接力。
最後是當天的壓軸曲目《同一首歌》,由李凡曦、傅譯萱、劉子潤、張國越、陳卓朗、曲平疇、王一諾領唱。「水千條,山萬座,我們一起走過」,北大雛鷹社這七年來不知已經舉辦了多少場活動,大家都無怨無悔,更期待未來的千山萬水一起走,因為能讓孩子們在一起快樂的成長就是同一首歌。這純真而熟悉的旋律響起,大家都下意識地起立鼓掌,為當天的演出畫上完美的句號。
所有小演員和到場的小朋友、工作人員上臺合影。
正式的演出結束之後,北大雛鷹社和國發院還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彩繪塗鴉。小朋友七八人一組趴在草地上,在事先準備好的畫布上自由繪畫。活動結束時,每個小朋友還領到了一份精美的小禮物。
精彩一場接一場,整整兩個小時後,所有才藝展演結束。整場節目設計緊湊,且歌舞配合,中英文經典曲目輪動,動靜轉換,個人與團體表演交叉有序,既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專業展演的舞臺,也給觀眾帶來了美好的視聽享受。
本場活動由田越與王賢青擔任總策劃,劉雪蕾擔任總導演,楊玉娟、施靜擔任執行導演,雛鷹社多位理事和國發院多位老師聯合組成工作組,並得到家長志願者、海澱公園工作人員及外部協作夥伴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