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納村地處拉薩河東岸,曲水縣東部,距縣城25公裡,機場高速公路和拉日鐵路貫穿全村全村,2006年國家農業部確定為省部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目前,全村8個黨小組,共有157名黨員(其中婦女黨員30名),預備黨員4人,積極分子5人,村有團員人數42名,村組雙聯戶代表36人。2015年發展新黨員4人,新培育入黨積極分子5名。為加強黨建工作,才納村及時調整充實村委會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在年初鄉黨委與各村籤訂黨建目標責任書,逐級分解落實黨建工作任務。建立村第一書記負總責,行政提供保障,副書記抓督促指導,鄉黨委書記抓具體的工作模式。鄉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每月定期召開一次會議,聽取活動開展情況、研究解決在黨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並安排部署全鄉黨建工作;村黨支部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聽取各黨小組抓黨建工作情況,專題研究基層組織建設方面的難點、熱點問題;每年「七一」全面總結黨建一年工作暨開展黨內表彰活動,選樹典型,鞭策後進,營造創先進爭優秀的良好氛圍。
一、優化組織設置,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活力
1、建強黨組織,推動村黨支部升格為村黨委工作
上級黨組織結合農村改革試驗區、現代農業示範區等中心工作,選擇才納鄉才納村先行試點村黨支部升格為村黨委工作,進一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提高黨的執行力和戰鬥力,提升基層黨組織影響力。屆時才納村黨支部將升格為才納村黨委,其下屬八個黨小組升格為八個黨支部。我村將嚴格按照,上級黨委的要求選取配強黨委組成人和支部委員會一班人。充分發揮黨員培訓示範基地作用,開展實地培訓。基層黨建工作機制基礎上,切實抓好理論培訓與實地觀摩相結合,充分發揮培訓示範基地的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開展實地觀摩培訓,推廣社區黨建模式,提高培訓效果。自今年6月份以來,接待了來自區市農工委領導幹部,鄉村級黨員領導幹部等,在實地進行培訓,受教育人數達250人。
2、擴大組織覆蓋,發揮黨組織作用
在過去才納村地處偏僻,交通極為不便,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方面與相鄰鄉、村比較,相對落後,群眾生活水平較低,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地發展,近幾年在拉日鐵路和機場高速公路項目實施過程中,我村黨支部發揮積極作用,針對參與施工農村黨員較多這一情況,才納村組建農牧民運輸車隊臨時黨支部1個,在臨時黨支部的協調和組織下讓群眾有組織有計劃的參與到國家重點項目建設中,臨時黨支部在徵地拆遷、徵用林木草場、車輛運輸價格方面及時與施工方和業主取得聯繫,充分協調,尤其個別駕駛員沒有駕駛證的情況下積極與交通主管部門聯繫,進行現場交通規則和安全培訓,保證了國家重點工程能夠得以順利實施,同時群眾的合理合法訴求也能得到保護。為黨員在調處矛盾糾紛、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保障國家重點項目建設中搭建平臺。據統計,臨時黨支部共調處各類矛盾100餘起,涉及資金80餘萬元,轉移剩餘勞動力800餘人次,帶動周邊群眾人均增加現金收入3860餘元。
二、強化村級組織建設,樹立村級組織形象
1、建強「兩委」班子,實現有人管事
通過從致富能人中「選」,從村級後備幹部中「育」等途徑,多渠道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實現有人管事。在2014年,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中,以強化結構為重點,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的配齊配強,使年齡、文化程度、性別等結構更加合理,我村共選舉產生了7名村「兩委」成員,平均年齡43歲,均為小學文化程度,新任「兩委」班子成員均以高票當選。在原有的村第一書記和村官基礎上今年6月份鄉黨委增派了3名下沉幹部。分別為,索朗扎西具體分管維穩工作;唐德興具體分管監督工作;次拉巴具體分管黨建工作。村級幹部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我村和駐村工作隊共同採取「雙議雙把關」的方式,選拔有發展潛力,文化水平高,群眾基礎好的青年作為村幹部後備人選重點培養對象,按照村「兩委」班子成員1:1比例,實行一對一的方式培養,共確立培養對象7人,並建立了後備幹部檔案,切實保證「兩委」班子後繼有人、具有活力。建立健全村組幹部待遇穩步增長機制,在區、市轉移支付的基礎上,曲水縣先後3次增加財政投入,提高村組幹部待遇。目前,我村「兩委」正職每人每年31917元,副職每人每年24960元,委員每人每年18960元,組幹部每人每年5000元,高於全市平均水平。
2、加強陣地建設,實現有址議事
一是在自治區財政廳駐村工作隊的關心下,為了解決我村辦公場所緊缺,住宿十分緊張的問題,於2012年為村委會建設了300餘平方米的辦公住宿用房。二是2015年,縣委組織部為才納村建設村級活動陣地,實現了村級有活動場所。強化村級組織活動陣地規範化建設,實現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規範化、標準化。為我村實施新建村級活動場所,項目總投資450萬,其中上級配套資金300萬元,村級配套資金150萬元。項目投標、選址工作等前期準備工作已就緒,將在近期內開工建設。三是 2012年以來,我村委會同工作隊積極上報爭取我村村民小組文化室建設項目,於2014年項目通過審批,現項目實施驗收完成。在此基礎上我村工作隊籌資購買了文化室內相關辦公設備及音響設備,現我村8個村民小組文化室都已投入使用。
3、完善規章制度,實現有章理事。
強化制度建設。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對不合適宜的制度進行了修改,對不全面的制度進行完善,使各項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完善黨建制度8項,細化制度5項。全部做到制度上牆。進一步健全和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鄉黨委對各支部「三會一課」開展情況進行嚴格考核,由鄉黨委委員負責指導,並有組織負責人對開展情況進行登記,作為年度黨建工作目標考核內容之一。繼續抓好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與無職黨員籤訂責任書;進一步深入開展「三培養」活動,不斷增強了農村黨員幹部帶頭致富、帶領致富的能力。
4、壯大集體經濟,實現有錢辦事。
為群眾多辦好事、實事始終是村黨支部為民服務的宗旨。近年以來,村黨支部積極配合工作隊,與工作隊共同謀劃才納村今後發展目標,並走村入戶,在實地調查了解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存在的問題,由工作隊與村「兩委」班子進行共同協商,共同拿出解決的辦法。近兩年工作隊為該村投入資金1450餘萬元,解決民心工程和民生問題。村黨支部以民俗一條街項目為契機,拓寬發展理念,積極從縣扶貧辦爭取總投資55萬元便民服務超市項目;建設了糧油加工店建設項目(總投資25萬元)、藏雞養殖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15萬元)等,促進村集體經濟積累,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針對該村8組搬遷群眾條件貧困,新建了苗圃基地,增加群眾收入,深受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三、注重黨員隊伍建設,著力提高綜合素質
1、黨員發展規範化,提高黨員隊伍質量
按照縣委組織部制定並下發通知,規範發展黨員程序,配發發展黨員標準流程圖,健全完善發展黨員公示制、報備預審制、政審制、民主評議制、無記名票決制、責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細化日常工作,嚴把各個環節,逐步建立健全發展黨員基礎檔案資料。
2、黨員管理信息化,探索黨員管理新方向。
一是積極協調溝通,及時上報黨員數據的各項變更情況,由鄉黨員信息管理系統管理員對其數據進行及時更改,實現黨員信息及時更新、鄉村黨員信息化管理無縫對接。二是充分利用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覆蓋面廣、傳輸速度快、直接面向基層的優勢,結合黨建工作,從全方位、多角度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使遠程教育平臺成為黨建工作的思想宣傳陣地,為黨建工作深入推進夯實基礎。充分發揮遠程教育輔導教學功能,提高黨員幹部綜合素質。
3、黨員培訓創新化,提高黨員自身素質。
結合「四業工程」,實施農村黨員致富帶富工程,依託淨土健康產業黨員教育實踐基地,組織開展種養殖類培訓,每年培訓農牧民黨員達30餘人次,年人均增收2000餘元。同時駐村工作隊於12、13年都有組織我村黨員群眾,40人赴日喀則考察和培訓學習。培訓團一行參觀學習了寺廟文物保護、寺廟維修、僧人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管理模式;參觀學習白朗縣蔬菜種植培訓基地,學習現代蔬菜大棚種植技術和經驗及蔬菜生產種植協會的管理模式和營銷策略;參觀了帕拉莊園、江孜宗山英雄紀念碑。讓黨員群眾親眼目睹了舊西藏的黑暗生活,更加體會到了新西藏的好。
4、平臺搭建多樣化,充分履行黨員義務。
一是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黨員配發了黨徽,及黨員巡邏隊的袖章,讓廣大黨員亮出了身份,組織在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建立黨員護村護校制度,尤其敏感期及重大節日黨員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對沿街商鋪、加油站、娛樂場所等重點部位進行巡查;實行定點設卡制度,對外來人員、生面孔、外來車輛、購進牲畜進行檢查登記,做到情況明,底數清。二是組織成立了才納村黨員志願者服務隊1個,參與黨員18人,在服務農業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生態環境和調解鄰裡矛盾等方面履行黨員的義務。截止六月今年我村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為群眾辦實事好事56件,黨員帶動群眾脫貧致富1戶,化解調處矛盾糾紛3起。
5、黨內關懷暖人心、加深感黨恩意識
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組織黨員幹部開展貧困老黨員和困難群眾家庭結對幫扶活動,在每年各大節日,開展慰問三老人員、貧困戶、孤寡老人、單親家庭等弱勢群體活動,為他們送去生活必需品,幫助他們發展生產。村民們都在說,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幹部能為百姓著想,千方百計為民服務,為民辦好事,實事,讓他們切實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與關愛。
四、積極開展特色活動,穩步推進黨的建設。
1、「書記講黨課」活動
結合「三嚴三實」和「忠誠乾淨擔當」專題教育,緊密 聯繫我村黨員幹部群眾的思想實際,利用「三會一課」、黨員學習會議、「七一」黨員大會組織開展鄉書記、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講黨課、上黨課,不斷提高黨員群眾思想覺悟和政策領悟能力,進一步提高我村黨員群眾的自身各方面的素養。目前,已累計組織黨課3場。
2、「黨員座談會」活動
通過採取每季度組織黨員代表召開黨員座談會,通過徵求意見,發放《作風建設徵求意見表》及在村委會建立意見箱等形式,廣泛徵求村「兩委」班子、各村民小組長、黨小組長、「雙聯戶」代表、工作隊對黨建工作、村黨支部、村民黨小組的意見建議。找準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並互相監督進行及時整改,做到了邊學邊改、邊查邊改、邊整邊改。
3、村級幹部「周三例會」
通過在每周三組織村幹部召開周三例會,會上村「兩委」班子就上周工作進行總結並對下周工作進行初步的計劃。同時通過討論徵求意見等形式,增強幹部之間工作協調性,明確自身的工作目標,有利的提高了我村幹部工作效率。
4、開展「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討論會
通過開展「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討論會,讓我村黨員及黨員幹部充分認識到作為一個黨員,要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群眾當親人。時刻銘記在作風上帶好頭,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一切為了群眾、真心服務群眾,樹立正確的目標,明確努力的方向, 提升服務群眾工作水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做政治堅定,黨性純潔、公道正派、勤奮敬業、務實創新、清正廉潔的組工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