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花,雍容的牡丹,牆角的苔花,皆有歌詠。
桃花、菊花、牡丹、梅花,是花中的佼佼者,文人墨客花費諸多筆墨,吟詠不絕。
對比之下,荷花,顯得低調了許多。
荷開半夏,唯美了整個夏天
四季中,春、秋、冬皆有花可賞。
可極少聽人說夏季賞花的。
是啊,炎炎夏日,人人都熱得心煩氣躁,哪還時間來賞花呢?
可是,特立獨行的荷花,就盛放在夏日。
荷,又稱蓮,水芙蓉。是最常見的花之一,盛放於夏日。
夜晚,是賞荷最好的時間。煩悶的朱自清,在夜晚的荷塘得到了安慰: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沒有了白天的炎日炙烤,夏夜,涼爽了許多,一陣微風吹過,荷塘中「沙沙」作響,風中瀰漫著屬於荷花特有的清香。
荷花的香味不濃,很淡。像極了荷花的品格。
「淡極始知花更豔」,這句話,也適用於荷。
夏日煩躁時,聞到一陣荷香,沁人心脾,定覺舒爽。
荷,是夏日的最唯美、最舒心的存在。
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紅白相間,濃淡相宜,唯美了整個夏天。
烈日下盛放的靈魂
似乎每一種花,都有一個代言人。
陶淵明說:我為菊花代言。
唐代人說:我們為牡丹代言。
到了宋代,荷花也終於有了代言人。
他是周敦頤。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周敦頤《愛蓮說》
小的時候,讀《愛蓮說》,不以為意,長大後才知道,「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是多麼可貴的品質。
挺拔秀麗的芳姿,清逸超群的氣質,需要多少冷眼,多少堅持,才能得到。
所以,周敦頤說:蓮,花之君子者也。
荷花詩意,迷醉千年
詩人們也喜歡荷花。
楊萬裡在西湖邊送別友人,寫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周邦彥祭出寫荷的千古名句「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只是因為想念故鄉江南。
孟浩然在夏天的晚上,聞著荷的清香,聽著露水滴竹,寫下「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在詩人筆下,荷花傳遞著思念。
其實,荷塘,還是愛情的生發地。
若耶溪邊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李白《採蓮曲》)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白居易《採蓮曲》)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李白《淥水曲》)
即使是殘敗後的荷花,在詩人筆下,依然有著別樣的清韻: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與其他的花不同,荷是要遠遠地觀賞的,周敦頤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孟浩然說: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
堅守本心,是一個寂寞的過程,亦是一個人生升華的過程。只有經歷最痛苦的堅持,才能配得上擁有最永久的幸福。
如果說,人生須像一朵花。
我願是荷花,烈日當空,兀自盛放。悠悠清香,沁人心脾。
那在荷塘中挺立的,是堅守。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願你如荷,不懼烈日,開得絢爛。願你如荷,清逸超群,堅定不移。
願你如荷,在堅守過後,收穫美好的果實。
【版權聲明】本文由詩詞世界原創寫作,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