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江幹提出高水平打造「重要窗口」的一流示範樣本,追本溯源,是要讓人民群眾得實惠,收穫更多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
國慶假期,江幹區融媒體中心圍繞「我在杭州奔小康」主題,特別策劃推出「我的美好生活」系列報導,採訪江幹各行各業普通群眾代表,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維視角,零距離展示「我的美好生活」。
這個「我」,是你,是他,是所有為美好生活奮鬥的人。「我的美好生活」,是他們最生動的掠影、最多彩的寫照,是江幹人民在奔小康進程中的昂揚精神、最美姿態。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下午四點,天杭教育集團天杭校區的健美操房,909班的汪淑恬正和隊友們溫習基本動作。
▲健美操零基礎,短短幾年和小夥伴拿下多個冠軍,健美操對汪淑恬來說是天賦更是熱愛。
作為天杭健美操隊的主力隊員,近兩年,汪淑恬和夥伴們已經先後拿下了全國健美操聯賽混雙第二、浙江省中學生運動會五人操和三人操第一;如今已是一名國家二級運動員。
對於健美操零基礎的她,因身體條件不錯,在小學二年級升三年級的暑假加入了天杭健美操隊。
「親戚朋友都說我平時成績好,沒必要去發展『特長』,但我練健美操,更多是單純的喜歡,它教會我自信、陽光和堅持,獲得的榮譽也讓我很有成就感。」
▲練舞中的汪淑恬
汪淑恬對健美操的熱愛,也真的已融入了生活中的點滴:她包裡總帶一塊記事板。在外比賽的時候,她在賽場邊寫下比賽的遺憾和收穫,也會趁著間隙,補上落下的作業。
▲體溫槍和記錄板,是每次外出比賽的必備,一個可以檢測大傢伙的體溫,一個可以讓她隨時記錄比賽心得和完成作業。
成為了健美操賽場上舞動的「精靈」,同學們眼裡的「學霸」卻並沒有因此消失。
▲伏地挺身、彈跳、踢腿,枯燥的練習是健美操練中的常態。
只要外出比賽,教室講臺的角落就會出現她拿來錄屏的手機,記錄下每一節課的細節。
▲每當外出比賽,汪淑恬都會用手機錄下老師講課內容,等著回來補上。
碰上訓練晚了,晚上11點後,老師還能接到她關於課業的請教。
「我個人覺得,我能保持兩頭兼顧、平衡好學習和健美操,學校『輕負高質』的理念其實是最關鍵的。」
▲為了技高一籌,汪淑恬會儘量利用課餘時間加強練習,有時就連學校操場都能成為她的練習場。
汪淑恬微笑道,「我們學校很神奇,在校的時間,作業就可以完成大半。因為我們有一節專門的『作業整理課』,平常的45分鐘正課時間調整為40分鐘,一上午四節課省下來20分鐘,專門讓我們對所學內容做及時的整理和鞏固。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讓我在每天完成學習任務下,還能有足夠的時間練操,我覺得很滿足了。」
▲健美操特長並沒有讓汪淑恬放棄學業,她希望自己能平衡兼顧好學習和愛好。
作為杭州美好教育的樣本,教育部專家組在對天杭進行專項調研時就曾指出,天杭以國家課程為根本,結合學校自身優勢和特點,打造訂製化「幸福課程」的創新做法,具有領先示範性:傳統意義上的「好」,在這裡並不是每個孩子唯一的路,承認差異,給予理解和支持,開啟儘可能多的方向,讓每個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光亮,才是這裡的核心理念。
「除了我,我們學校『幸福教育』的典型案例還挺多的。」汪淑恬笑說,「我們健美操隊就有位前輩,叫王剛,已經畢業了。他那時候也是零基礎進隊,純粹就是喜歡,後來高中進了十四中後,堅持練習,拿到了『國家級運動健將』稱號,畢業後考上了北大。要說原因的話,就是學校鼓勵他、支持他,讓他找到了自己的舞臺。」
▲輕鬆溫暖的家庭教育環境也讓汪淑恬更加快樂成長。
愛好與學習兼顧,雙重付出,說不辛苦是不可能的。但滿意的學習成績單和沉甸甸的獎牌,總讓汪淑恬和她的同學們一次次燃起鬥志,覺得一切都很值當。
▲ 「能跟夥伴們一起同甘共苦,走向全國賽場,這個過程本身就很幸福。」汪淑恬笑著說道。
汪淑恬說,她所理解的「美好生活」,是和「幸福」密不可分的。「像我一樣,每一個天杭的學子、江幹的學子,都能感受到美好教育、幸福教育帶給我們的滿滿幸福感。我們能有時間、有精力去追求興趣特長,更能不斷被發現著、關注著、激勵著成長。」
每一個「我」都是唯一,眼裡有星辰,身邊有大海,心裡有陽光,這確是實打實的「美好生活」。
文字 | 鄭億
圖片丨袁永康
視頻丨龔靖文
編輯 | 陳舒陽、艾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