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4日舉辦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高峰論壇會上,中國信息研究院發布了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鬥定位2.0版將民用手機定位精度提高至1.2米,定位精度的提高,有助於車輛導航區分主路與鋪路。在中國通信院的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上,普通手機只需要升級固件和軟體版本,無需加裝硬體,就可以實現免費車道級定位服務。
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從1994年啟動開始,至今已經發展至第三代。北鬥三號星座由30顆衛星構成,包括24顆中圓軌道(MEO)衛星、3顆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衛星,截至2019年底,北鬥三號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發射完畢,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2020年6月底前,我國計劃再發射1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相比於北鬥一號和二號,北鬥三號在原子鐘和星間鏈路兩個方面實現了技術突破,使北鬥系統的定位精度實現了由10米量級向米級的跨越。
據規劃,北鬥系統具備導航定位和通信數傳兩大功能,提供七種服務,主要包括定位導航授時(RNSS)、全球短報文通信(GSMC)國際搜救(SAR)、星基增強(SBAS)、地基增強(GAS)、精密單點定位(PPP)和區域短報文通信(RSMC)。
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顯示,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產值近10年增長近6倍,年複合增長率為21.2%,北鬥產業發展快速,近年來增速趨於穩定,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包括晶片、器件、算法、軟體、導航數據、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達1166億元,佔總產值的33.8%,北鬥對產業的核心產值貢獻率超過80%,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達到2284億元,同比增長17.3%,北鬥系列應用產品也將迎來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