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聽輕語(爸媽進化論主筆)
幾十個孩子,在老師的指引下,站在自己的父母面前,跟著《聽我說謝謝你》的背景音樂,表演起了手舞!
這是最近在江蘇揚州一所小學開放日活動上的一幕!
其中,有個爸爸看著女兒跳舞,悄悄低頭,用手抹著眼淚!
這曲手舞,表達著孩子對父母的感激之情,同時也讓很多的網友表示「看哭了:
我一個沒孩子的,哭得稀裡譁啦。那個流淚的爸爸,肯定很溫柔也很愛女兒。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
我看完後,心都要被融化了,當我看到孩子臉上的真誠、每個動作傳達出來的對父母的愛,淚目!
都說孩子們對父母的愛自然純粹,毫無雜質,所以才會讓人感動。
深以為然。
每個孩子來到人間都是天使,他們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快樂和無法比擬的愛!
孩子給我們無條件的愛
為了讓爸爸在工作中少受委屈,10歲的女孩寫下了爆紅全網的暖心小紙條!
「可愛的叔叔阿姨您好,我是車主的女兒,歡迎您乘坐我爸的車。我爸人老實,話不多,一個人擔起我們家,希望您多給他一點包容和理解。我爸剛跑車不久,對道路不熟,我爸會把您當家人,一路安全護送。希望您到達之後可以給我爸一個好評,您一個舉手之勞,會讓我家更美好,謝謝您!」
原來這位孩子的父親,剛剛轉行做網約車司機時,一時無法適應,鬧了不少「烏龍」:
有時候軟體突然閃退,訂單找不到了;
有時候看不懂平臺導航,錯過了一個高架出口,無奈只能繞一大圈……
遇到通情達理的乘客還好,遇到趕時間的乘客,往往會遭遇一頓埋怨。
這位爸爸回家後,會和自己的愛人聊聊這些"遭遇",沒想到這些話讓一旁的女兒聽了進去。
於是才有了這張暖心小紙條。
心理學家羅傑斯曾說:「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
孩子對父母,從不會苛責父母的出生、職業,甚至社會地位,他們只是認定這就是我的父母,我愛並接受他們。
當父母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不會給父母講道理,不會責怪父母為什麼不努力,為什麼不能做得更好,而是默默地用實際行動支持著父母。
有個「小學生哥哥替生病媽媽給妹妹煮麵」的視頻,也曾火爆全網!
早晨,媽媽起床後覺得頭暈,就躺回床上,再休息一下會兒。
想到兩個孩子還沒有吃飯,便忍著頭暈起床準備給孩子做飯。
沒想到,走到廚房時,還在讀小學的兒子,已經將面煮好,正在端給坐餐椅上的妹妹吃。
妹妹奶聲奶氣的找哥哥要「筷筷」,哥哥又連忙把筷子拿給妹妹,全程就像個「小媽媽」似的,略帶生疏,卻耐心十足。
看到媽媽出來後,兒子還提醒說:「你不是頭暈嗎?趕快回去躺著!」
網友們看了視頻,大呼:
「哥哥真是太暖了」、「好想擁有這樣的小暖男」。
就連央視等多家官媒都為他點讚。
不得不說,這樣的孩子,真的是「神仙孩子」。
懂得理解父母、疼愛手足,也能生活自理,幫助弱小,有孩子如此,萬事足已。
孩子是我們生活的暖陽
河南新鄉11歲男孩路子寬,3個月增肥30多斤,每天吃五頓飯,有時候晚上吃撐了睡不著,但是第二天還是繼續儘量多吃。
做這一切,是為了救身患白血病的爸爸。
儘管爸爸和自己配型成功,可以做骨髓移植,但是醫生說了,最低要達到90斤的體重才能進行手術。
一句「俺家不能沒有俺爸,只有不停的吃,才能增肥救爸爸」,感動了無數人。
孩子對爸爸的愛,藏在飯菜裡,藏在體重中,他正在用每天的實際行動,告訴父母,我是小小男子漢,我來保護你。
我們以為孩子還小,還需要呵護,其實孩子什麼都懂!他選擇用自己笨拙的方式,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守護你前行。
「我媽媽不掃垃圾不掃街,你們有這麼幹淨的路嗎?你媽媽還沒有資格來掃,人家還不要你媽來掃!」
這是環衛工的10歲女兒面對同學嘲笑的霸氣回懟。
這位可愛的孩子,並沒有看不起自己的媽媽,更沒有躲避同學的嘲笑,她的神情中,她的語言中,都帶著滿滿的快樂。
為什麼快樂?
因為我有你這樣的媽媽!只要是你,不管你是什麼樣,我都愛你。
我們做父母的常常會因為孩子不夠優秀而抱怨他們,但孩子們卻不會因為我們不夠有錢,不夠有權,不夠漂亮而抱怨我們。
我們對孩子的愛沒有孩子對我們的愛純淨和純粹。
在重慶大渡口,一位媽媽帶著孩子過斑馬線的時候,被一輛白色的小車撞倒。
媽媽和孩子全都被撞翻在地上,可是孩子全然不顧自己受傷,立馬爬起來去攙扶媽媽。
接著,小男孩又怒氣衝衝的去找肇事司機理論。
然後又立馬跑回媽媽身邊,去攙扶媽媽。
在關鍵時刻,孩子選擇義無反顧地保護媽媽!
誰,都不可以傷害我的媽媽!生活或許有陰雨,但孩子就是你的小暖陽。
無論多大,我都愛你
為了緩解媽媽的腰腿疼和肩周炎,吉林省四平市的鄭力師傅從2000年開始陪媽媽鍛鍊。
20年來,30多歲的小夥變成56歲的大爺,而他的母親,也變成82歲高齡。
歲月在變,不變的是,20年陪伴母親打桌球。
因為媽媽最喜歡打桌球和玩飛碟, 百玩不厭。
孩子還自創了用擀麵杖、木棍等工具打桌球,希望能增加鍛鍊的難度和樂趣。
有時候,上午、下午、晚上,都陪著媽媽玩。
媽媽很開心,打完球就會感嘆「我太幸福了!」
孩子也很開心,雖然我56歲了,我仍然是媽媽的孩子。
網友看完視頻紛紛表示:老人家真厲害,畫面好暖心。
無獨有偶。
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工作的鄧學東,不僅是主任醫師,還是博士生導師。
但58歲的他說:在媽媽面前,我永遠只是「兒子」。
88歲的媽媽臥病在床,她讓我跳舞,我就跳。
旋轉、搖擺、揚手,動作緩慢而輕柔。
雖然跳得業餘,但是卻很認真。
他還說:「母親高興,我心裡就高興。母親平穩,我心裡就平穩。」
孩子的高興和快樂,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不用與什麼價碼掛鈎,全身心地撲在父母的身上。
一個6歲男孩寫了一首詩,詩的題目叫《我不感謝媽媽》。
詩裡羅列了媽媽的各種「罪狀」:
罰我站牆腳,逼我寫練習冊,給我出卷子,讓我寫生字……
本以為孩子會繼續控訴下去,結果話鋒一轉:「沒有媽媽,就沒有現在的我。我不感謝她,我還能感謝誰呢?」
我們總讓孩子學習「別人家的孩子」;可孩子,從未要求我們做「完美的父母」。
孩子對我們的愛,常常是不假思索的純真,而我們對孩子的愛,往往是附有條件的期望。
國外有個有趣的實驗,參與者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讓你選擇任何一個人共進晚餐,你會選擇誰?
爸爸媽媽們的答案五花八門:凱莉米洛、賈斯汀·比伯、瑪麗蓮·夢露、曼德拉……
孩子們的答案卻非常簡單:「家人」,「跟爸爸媽媽吃」,「想和全家一起」。
孩子們的回答讓無數大人即慚愧又感動。
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勝過一切名人、英雄。
他們對父母的愛,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愛。
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和小孩在一起,可以拯救你的靈魂。」
好好愛孩子吧,就像理解當年的自己一樣。
作者簡介:清聽輕語,富書專欄作者,富書寫作營學員,中文系碩士、教育工作者、6歲孩子的媽媽,教孩子成長,不如讓自己長大,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