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蛟龍號更先進的深潛器即將出發,中國將要探索馬利亞亞納海溝!

2020-12-17 姿勢分子knowledge

有人說:我們對於地表以下世界的了解,還不如對宇宙了解得多。宇宙再遠,我們還能通過望遠鏡觀測。但對於半徑6378公裡的地球來說,我們最多只能直接觀測到不到13公裡的深處。

即使是海洋的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我們的了解也非常有限。再過不久,我國的萬米載人潛水器將帶著全人類的好奇和期待,前往那神秘的海底,去看看那隱藏在海面以下10000米處的世界。

今年3月10日,我國的「探索一號」科考船開展了TS16航次科考任務。在大量的預期任務中,有一個非常重要,那就是「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一些性能測試。

深海勇士號

一提起我國的深海探測器,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下潛到7000米深海的蛟龍號。不過,在蛟龍號的基礎上,我國又研發了更加強大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

(圖片說明:深海勇士號)

顧名思義,「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目標就是海洋的最深處。據介紹,深海勇士號的關鍵部件國產化率達91.3%,主要部件國產化率達86.4%。其中如浮力材料、深海鋰電池、機械手等部件,全都是我國自主生產的,體現了我國日漸提升的研發能力。

早在2017年的時候,歷經了8年艱苦攻關的深海勇士號就已經問世,並且很輕鬆地完成了4500米的下潛任務。在那個時候,深海勇士號的負責人就告訴我們:4500米絕不是他們的目標,11000米的海洋最深處才是真正的徵途。他們當時就立下目標:在2020年實現對馬裡亞納海溝的探索。

2019年,深海勇士號的各個部位全部通過驗收,進入組裝階段。今年,在「探索一號」科考船TS16航次科考任務的任務中,深海勇士號在我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我們當時還做了專題報導。實際上,深海勇士號當時是在做一些性能的測試,為的是接下來的真正「戰鬥」。

(圖片說明:深海勇士號的載人潛水器球殼,直徑約2米,由鈦合金製成,可以承受海底10000米的巨大壓力)

目標是最深處的大海

科學家介紹,地球上深度超過6000米的海溝一共有37條,超過10000米的則只有5條,均分布在西太平洋,其中就包括世界之最、深度達到約11000米的馬裡亞納海溝。這些暗無天日、充滿神秘的深海區域,被科學家稱作「海鬥深淵」。

我們對於深海的了解非常有限,這是在於深海探索的難度是非常巨大的。

想要探索深海,首先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海水深處的驚人壓力。當初蛟龍號潛水器在海面以下7000米的時候,所承受的壓力就達到了700個大氣壓,相當於每平方米承受7000多噸的壓力。而在馬裡亞納海溝,壓力還要增加大約400個大氣壓,每平方米的受力將超過10000噸。因此,這對深海探測器的材料、結構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

當然,對於現代的深海探測器來說,這還只是第一關。更重要的是我們對於海底地形的了解非常有限,一旦深海探測器反應不及時,觸及到底部,那麼對於探測器和研究人員來說都是致命的。

海底究竟有什麼?

為何海底世界如此迷人呢?

首先,那裡隱藏著大量的海底資源,比如可燃冰等。如今,資源枯竭的問題越來越值得我們擔憂,而不斷升高的全球氣溫也使得清潔能源的呼聲越來越高;一萬米的海溝幾乎達到了人類在陸地上鑽井的最深處,這可以讓我們更接近地幔,了解地球結構,並且了解陸地和海洋的地殼在一萬米的深處究竟有何區別;提升國家海洋探索能力,更好地了解地球海洋環境,有助於我們保護海洋;以前的科學家認為海面以下6000米是生物的絕境,惡劣的環境不可能允許生物存在。但是,隨著人類下潛能力不斷提升,一次次擊敗了這個說法。實際上,每一次下潛到這些極深海域,科學家都能發現大量新的生物。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可以看看稀奇古怪的深海生物造型,對於科學家來說,這對於理解生物的形成、演化和生存也有著重要意義。

何時下水?

目前,深海勇士號還在位於江蘇無錫的人工水池中進行水池試驗。所謂的水池試驗,大概類似於汽車的試車場,先在相對安全、簡單的環境下進行相關性能的測試,在最大程度上排除可能出現的問題。根據計劃,水池試驗大約會持續到6月,然後才會真正前往馬裡亞納海溝進行科考。

當然,深海勇士號不能自己下海航行,而是需要「搭便車」前往馬裡亞納海溝所在的海域。這就相當於唐僧佛法再高、決心再強,也得騎馬去靈山取經。而搭載深海勇士號的,叫做母船

在3月份的時候,深海勇士號是搭乘探索一號母船。而在正式試水的時候,我國科學家還會為它再多配備一條母船——探索二號。探索二號於2018年12月建造完成,並於2019年1月順利下水。據了解,探索二號續航力超過15000海裡,未來將和探索一號一起保證深海勇士號完成對地球最深海溝的探索。

實際上,除了深海勇士號之外,上海交通大學也在研發具備同樣探測能力的潛水器——全海深無人潛水器(ARV)。海底的神秘面紗,正在一點點被我們揭開。

(圖片說明:蛟龍號)

雖然我國的科技和一些科技強國還有些差距,但是我們已經在迎頭追趕。不論是上天還是入地,我們的追趕步伐都非常值得振奮。上至天宮二號空間站、超越哈勃望遠鏡的巡天號光學艙;下至掘地8000米的地殼一號、下海11公裡的深海勇士號,我國的科技正在全領域實現突破。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震驚世界的發現,都將來自於中國的探測器。

相關焦點

  • 中國載人深潛「奮鬥者」徵服馬裡亞納海溝
    中國載人深潛「奮鬥者」徵服馬裡亞納海溝 中國智造第12期 11月10日8時12分 中國載人深潛「
  • 全球僅此一家,中國再次挑戰萬米海溝,蛟龍號的繼承者正式亮相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一號,光是中國的神舟系載人飛船就成功上天了六次,17年前中國就跨出了航天事業重要的一步。不管是邁向太空,自12年遼寧號正式服役,我國的海軍也成功走向深藍,對世界,對地球之外的探索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 直達萬米深海,全面超越蛟龍號,中國最新潛水器果然沒讓人失望
    在海面上,中國首艘自主研發的「山東艦」就於去年12月份已成功入列,而對海下的研究也沒有耽擱,繼「蛟龍號」深探海下7000米之後,中國在潛水器方面近日又有大動作了,此次突破「蛟龍號」的載人深潛器又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 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擁有更加先進控制系統和定位系統
    全球海洋最深處,中國「奮鬥者」來了。  10月9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導,剛剛,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今天「奮鬥者」號將再次挑戰全球海洋最深處。
  • 《足跡:共和國記憶》|「大國重器」蛟龍號_書香_中國財富網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發與應用項目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從2002年6月項目立項,到2012年深潛突破7062米,再到2017年完成試驗性應用航次,蛟龍號不辱使命,在遠海大洋刻上了中國深度,實現了我國載人深潛技術由跟跑向領跑的跨越,為實現從海洋大國邁向海洋強國作出了突出貢獻。
  • 潛水器「三大頂尖技術」,中國的蛟龍號到底多厲害?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是863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研究專項。2010年5月至7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南海中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2012年6月,在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是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 中國繼蛟龍號又造出萬米潛艇!海底到底有什麼?
    中國已經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010年5月至7月,在中國南海中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7020米。但是它不能到達馬裡亞納海溝。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超過一萬一千米,那是世界海洋的最深處,至今無人涉足。人類從未停止對大自然的探索,不久深海就要向人們揭開她神秘的面紗。因為中國人,將會首次到達馬裡亞納海溝的大洋之極!坐什麼去那麼深的地方?萬米載人潛水器!
  •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深圳亮相
    這是亞洲最大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鯤號」和我國首艘自主設計建造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專用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而「深海一號」上搭載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這些堪稱海洋上的國之重器。據悉「天鯤」「蛟龍」這次現身深圳,是為了出席10月15日至18日在深圳舉辦的「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以下簡稱海博會)。
  • 「深海一號」暨「蛟龍號」、「天鯤號」亮相深圳!它們究竟有何奧秘?
    「深海一號」不僅能為「蛟龍號」深潛作業提供水下、水面支持,還具備數據、樣品的現場處理和分析能力,同時還擁有專門的維護保養機庫,極大提升有效下潛次數,提高作業效率。 蛟龍號:下潛7062米創中國載人深潛紀錄
  • 「深海一號」、蛟龍號、天鯤號抵深
    2020年度南海專項設備海試第一航段,靠泊深圳,參加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陸域部分主要展示中國海洋科技創新步伐、科考能力加速發展的實力,以及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重要意義。  據介紹,「深海一號」是我國首艘自主設計建造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全球航行能力的專用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不僅能為「蛟龍號」深潛作業提供水下、水面支持,還具備數據、樣品的現場處理和分析能力,同時擁有專門的維護保養機庫,極大提升有效下潛次數,提高作業效率。
  • 「奮鬥者」深潛超萬米 「全海深」中國今夢圓
    值得注意的是,萬米級載人深潛器「奮鬥者」號是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後首個進入公眾視野,接受實戰考驗的新的「大國重器」,其首戰告捷和堪稱完美的表現彰顯了中國日益增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自立自強取得的新成就。    載人直下超萬米深淵 首戰告捷  提起載人深潛器海試,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蛟龍號」。
  • 中國驕傲!「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深度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
    關於潛水器 這些事情你必須知道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劈風斬浪的幾十年,我國先後突破了多項核心深潛技術。現在,讓我們回顧那段歷史,感受中國一代代深潛人的「深藍夢」。7103救生艇是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自1971年開始研製,1986年成功。雖然它只能下潛300米,航速也只有四節,但也是那個年代最先進的救援型載人潛水器。
  • 獨家|深海超級戰隊,向萬米海底出徵……|海洋|馬裡亞納海溝|潛水器...
    近年來,我國快速發展深潛設備,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如今的「奮鬥者」號,它們已經成為深海探索的尖兵。這些大國重器離不開幾代科研工作者探索海洋、奉獻海洋的專業與執著。他們就像不斷走向深海的戰士,為我們探尋著大洋深處的奧秘。
  • 獨家|深海超級戰隊,向萬米海底出徵……|奮鬥者|蛟龍號|海洋|馬裡...
    近年來,我國快速發展深潛設備,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如今的「奮鬥者」號,它們已經成為深海探索的尖兵。這些大國重器離不開幾代科研工作者探索海洋、奉獻海洋的專業與執著。他們就像不斷走向深海的戰士,為我們探尋著大洋深處的奧秘。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從出發到回家,「奮鬥者」號會經歷什麼?我們的「深藍夢」又是怎樣一步步實現的?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為什麼要越潛越深北京時間11月10日7時42分,「奮鬥者」號潛行深度再次成功突破萬米!
  • 「奮鬥者」號下潛10909米:我們為什麼要做深海探索?
    而想要實現真正的深潛,就必須發明帶有封閉壓力裝置的深潛器。最早的深潛器是由美國科學家威廉畢比和奧蒂斯巴頓發明的一個空心潛水球,1930年在百慕達首次嘗試成功下潛到水下183米。第二次成功下潛到了923米。這兩次的成功深潛,真正引起了美國社會的關注和社會反響。
  • 發揚中國載人深潛精神 挺進世界海洋最深處
    但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國載人深潛技術還停留在600米。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中國研製大深度載人潛水器,沒有先例,猶如攀登一座人跡未至的高山。進入新時代,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今天的「奮鬥者」號,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踐行了「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為科技創新樹立了典範。嚴謹求實,堅持大國重器自主造。
  • 「中國深度」讓《海底兩萬裡》不再科幻
    今天,隨著深潛技術的發展,《海底兩萬裡》早已不再是科幻。  2017年5月,《環球》雜誌記者乘坐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全球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下潛到4811米海底。記者發現,海底世界並非荒蕪一片,不時見到海參、海綿、海星、魚、蝦等動物,許多細節與《海底兩萬裡》中的描寫不謀而合。
  • 中國舉國之力造出的潛水器,比不上一個美國導演?
    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 當年的6月27日,我國首臺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成功。 「蛟龍號」的海試成功,標誌著中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