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難之時,你們都是勇士!凡人英雄在武漢: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2020-12-24 環球網

徵集「在線問診」醫生時

他們遠在千裡之外應聲而起

緊急接收轉運捐贈物資

他們手磨起泡崩開血口不言苦累

方艙醫院需要掏糞

他們不怕髒臭

救治危重感染患者

他們病情剛好轉就去獻血

醫護人員頭髮長了

他們就去義務理髮

……

廣大志願者用自己的行動,詮釋武漢抗疫之所以稱為「人民戰爭」!

宋忠橋:

我要讓他們漂漂亮亮地回家

55歲的宋忠橋,家居武漢蔡甸,身患小兒麻痺症。從大年三十那天起,他就在各個省市援漢醫療隊駐地間奔走。至4月12日,他已為援漢醫護人員義務理髮2000餘人次。

一把平剪、一把牙剪、一把梳子,再加上一個口罩,是宋忠橋剪髮的全套裝備。他在平時用的噴水壺裡灌上酒精用來消毒,也經常更換新圍布。

一天站五六個小時,對於要依靠拐杖走路的宋忠橋來說未免吃力,但宋忠橋選擇咬牙堅持。

踏入美發行業20餘年,宋忠橋是5家理髮店的老闆。在疫情嚴峻時,宋忠橋和許多同行一樣閉店歇業了。

在網上看到醫護人員為工作剪掉長發的新聞後,宋忠橋坐不住了。大年三十,他在網上留下相關信息和聯繫方式,當天下午就接到了第一個電話。

2月24日是宋忠橋最忙的一天。他和徒弟為遼寧、河南、北京三支援漢醫護人員義務理髮161人次,午餐都沒時間吃。

記者手記:可貴的盡己所能發一分光

宋忠橋依靠拐杖走路,記者採訪期間,總是看到他樂呵呵地,剪完,還會問一句,「滿不滿意?不滿意我就再修一下」,質樸善良。

像宋忠橋一樣的志願者,在武漢還有很多很多,他們每一個人都在盡己所能,默默地為一線醫護人員做好後勤保障。

擔心一線醫護人員沒飯吃,盤龍城90後餐飲店老闆娘邱貝文發動全家,驅車20公裡為醫護人員送餐;擔心一線醫護人員沒地方住,武漢酒店業人士自發組織「武漢醫護酒店支援群」……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與一線醫護人員同行,一個個志願者用自己的方式在貢獻光和熱。

張泉:

藍天救援隊是民間組織,但危難之時大家都是勇士

4月8日,武漢藍天救援隊隊長張泉發了條朋友圈,「組隊核酸檢查,算是對這段時間工作的一次總結」。13日,拿到檢測結果,全員健康,張泉無比欣慰。

1月20日,剛參加完救援任務的張泉從外地回漢,得知疫情緊急,他決定要為抗疫做些什麼。

1月24日,張泉聯繫了一家空置的倉庫,他帶隊和前來支援的周邊7支藍天救援隊開展修繕工作,一直忙到次日凌晨。沒睡到一個小時,他又接到任務,帶領隊員趕往武漢西轉運回一批從泰國發來的醫療物資。

1月26日,藍天救援隊總隊通知張泉,倉庫被確定為中華慈善總會、湖北省慈善總會疫情防控捐贈物資聯合應急倉庫投入使用。接收、登記、分發、轉運、消殺……隨後的日子裡,張泉和隊友們夜以繼日。

隨著抗疫形勢向好,張泉和武漢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又投入到了另一項工作——對社區和公共場所進行消殺。

「我們是武漢本地隊伍,對武漢市比較了解,所以我們從2月底轉入消殺工作中,日均消殺30萬平方米。」張泉介紹。

張泉和隊員背負的消殺彌霧機非常重,藥水壺和消殺器加起來有60斤重,最怕大太陽天,穿上防護服不通風,每次下來都是一身汗。

記者手記:他們是一群超級英雄

幾次採訪,看著張泉在物流倉庫中忙著搬運貨物時的身姿,看著他在小區消殺現場身背消毒裝備時的背影,恍然覺得視線轉到了大熒幕中——眼前這個人表現出的一切好像都與「英雄」這個詞有關。

但張泉沒有什麼超能力。在物流倉庫搬運物資的過程當中,因為早期缺少倉儲物流器械,搬運全靠人力。沒有勞保手套,大家只能徒手搬,張泉的手上留下了多道裂縫,手指間的新繭處透著紅。

就像一首《超級英雄》當中唱到的:心甘情願接受這份光榮,做你身邊的螢火蟲……無所畏懼的去追夢,汗水書寫這份光榮。

江衛星、江楓:

我們算是在鬼門關走了一趟,就是想能幫一點是一點

3月2日中午,家住後湖的江衛星和兒子江楓在康復出院後的14天隔離期一結束,就趕到武漢血液中心,各自捐獻了400毫升血漿。

1月8日,51歲的江衛星突然發起燒。第二天,23歲的大兒子江楓也開始發燒。父子倆做了胸部CT,發現肺部有大塊白斑和磨玻璃影。

1月16日,兩人來到空軍457醫院。江楓想讓父親先住院,可江衛星執意將病床留給高燒不退的兒子。

1月20日晚,呼吸困難的江楓突然全身燙得發脹,頭痛得像要爆炸一樣。「那一晚,醫生給我下了病危通知。我一直盯著天花板,強撐著不敢睡,我怕自己閉上眼,就再也醒不過來了。」

第二天,江楓體溫奇蹟般的開始下降。2月7日,江楓從金銀潭醫院出院。讓他高興的是,父親一周後痊癒了。

江楓在住院期間就下定決心要捐獻血漿,幫助需要幫助的患者。江衛星也和兒子做出了相同的選擇,「我們倆都是黨員,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

江家父子說:「上一線去救人,我們不會,唯一能做的是用這種方式來回饋給予過我們溫暖和幫助的所有人。」

記者手記:好一個「能幫一點就是一點」

4月5日是武漢最後一天採集血漿的日子。從2月8日康復者血漿首度投入臨床救治起,全市6個血漿採集點共有597位康復者捐獻了恢復期血漿。

「我們經歷、戰勝了病毒,希望能幫助更多的患者脫離危險!」「醫護人員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為我們衝在前線,我們要一起努力,讓疫情儘快結束」……捐漿者樸實無華的話語,一次又一次感動著記者。

正是有了這樣一群善良、勇敢的志願者,正是因為他們在生命的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才給重症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

謝勝:

多解答一個詢問,就能讓患者多一份心安

1月25日,武漢城市留言板緊急開通「在線問診」網絡平臺。2月3日,「在線問診」向全國徵集線上醫生,雖然與武漢相距1200多公裡,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謝勝仍註冊成為網上馳援武漢的「線上戰士」。

「不要緊張,我會幫助你的」

2月6日,謝勝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徵集「在線問診」醫生志願者的信息,註冊當晚就為50位患者進行了答疑、診療服務。

2月12日晚9時31分,剛忙完一天的謝勝打開電腦,收到「在線問診」求助:「我叫李豔霞,是武漢江岸區一位肺炎輕症患者,低熱、胃不舒服、拉肚子,急求診治!」

「不要緊張,你可以詳細說說你的症狀,我會幫助你的。」謝勝馬上安撫。

通過網絡,看了李豔霞的病情資料、檢查報告、舌象照片,謝勝給李豔霞開了三服中藥方,回復一句話:「不要緊張,你的病情是輕症,我給你調理一下。」

隨後連續多日,謝勝一直跟蹤李豔霞的病情,及時對症調整藥方。

「吃了第一服藥,就不發冷了,肚子也不咕嚕咕嚕叫了。」

「按你的指導,去醫院複查CT了,請你再看看。」

「沒什麼大礙了,但還得吃一段時間中藥調理下體質。」

……

4月14日,李豔霞表示:「我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謝醫生不僅做了我的醫生,還做了我的心理輔導員,我們全家人都非常感謝他。」

召集40名醫生加入「在線問診」

隨著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增加,「在線問診」成為不少人就醫的重要途徑,問診人數劇增至8000多人。

「武漢患者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要盡最大努力,分擔問診壓力。」2月7日,謝勝緊急召集醫院中醫治未病中心及健康管理中心醫生開會商議,組織一支40名醫生的團隊輪班值守。

截至4月14日,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線問診」服務了3000餘名患者,是接診回復量最多的團隊。

記者手記:醫生志願者用情答疑「在線問診」

謝勝和他的團隊,是眾多戰疫中「在線問診」醫生志願者的代表。

「多解答一個詢問,就能讓患者多一份心安。」謝勝這句話,也是2個多月來,記者與「在線問診」醫生交流中,聽到最多的心願。

「在線問診」同樣是抗疫戰場。這些在線醫生,很多時候是剛忙完當班的科室工作,就投入到回復在線諮詢。

「地下兄弟班」:

我們年輕,扛得住,我們不衝難道要年紀大的人上?

自願到方艙醫院掏糞的「80後」

4月14日,經營一家汽修店的黃新(化名)在店裡忙活。很難想到,一個多月前,黃新參加一支10多人的「特種部隊」:在江漢方艙醫院下面負責每日清理、消毒方艙內患者的排洩物。

「我們都當過兵,不想當逃兵」

「夥計,我這裡需要人幫忙,你有沒有時間?」2月4日,黃新接到江漢區城管局公廁管理中心職工方智的電話。

「我們從小玩到大,我知道他要我去做什麼。」黃新答應了,又叫上了兩個好朋友胡飛(化名)和小尹。

「來到幹活的現場,我們都懵了。」黃新說,武展的化糞池建在地下室,進入後要穿過一條狹長的走道,大約走了20米才到化糞池。「那味道太難受了,呆了一會就覺得辣眼睛。」

最麻煩的是穿防護設備,除了穿醫用防護服,手套要戴兩層,腳上是長筒雨鞋。頭上還要戴一個頭燈,「一天下來,腦袋就像被念了緊箍咒一樣疼」。

「會不會感染?我們乾脆不想,大家互相鼓勵就扛下來了」

他們仨正式組建的「地下兄弟班」,每天上午7時多從酒店出發,一天有早中晚3個班次,除開吃午飯和晚餐時間,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

與髒、臭、累相比,恐懼是他們最大的挑戰。胡飛說,會不會感染?越想就會越怕,我們乾脆不想,大家互相鼓勵就扛下來了。

「我們年輕,扛得住,我們不衝難道要年紀大的人上。」胡飛說。

記者手記:當過兵的人敢上不服輸

黃新和他的夥伴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伢,武漢城市個性裡就有「不服周」的基因。剛開始,他們因為「講胃口」幫朋友的忙,來了後他們也害怕,但「當過兵不服輸」的勁頭上來了。幾個年輕人相互照應,談笑間居然把「幫忙」當「工作」堅持了下來。並肩作戰的城管職工無不稱讚他們:「事來了他們就上」「能吃苦」。黃新和他的夥伴們越做越覺得「我們蠻驕傲」。

長江融媒出品 記者:方歷嬌 費權 戴旻陽 齊雲 劉璇 王震 通訊員:黃紅梅 楊志國 張宇 海報設計:王語哲 文案:潘茜 攝影:苗劍 劉斌 

他們本是很平凡的一群人,走在街上不會有什麼特別之處,但這樣的志願者一上抗疫戰場,就成了勇士,成為英雄!

相關焦點

  • 楊靜華:「我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
    我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我在教育戰線上是一名老兵,但在關工委工作中還是一名新戰士,我要繼續在關心下一代的徵程上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楊靜華說。 (劉睿睿 張繼東) 【來源:兵團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95後「職業公益人」詹兵,帶領200多名志願...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免費午餐項目,涉及的大多數開餐學校都是在較為偏遠、交通不便的鄉村、山區,需要趕火車、乘客車、坐摩託、搭車甚至步行。詹兵經常從武漢出發輾轉到湖北、雲南各地探訪開餐學校。從2017年工作至今,詹兵已經走訪了240多所學校,集合各方力量共同關注孩子們的營養現狀,也積極連結各種資源幫助鄉村兒童解決實際問題。
  •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螢火聚成燦爛星河
    在惠州這座城市裡,有千千萬萬的志願者,從這場戰疫開始以來就一直堅守在戰場上,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聚星成河。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在惠州這座全國文明城市之中,他們詮釋了什麼是志願精神、雷鋒精神;不計報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權——一個個志願者化身為「戰士」,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在文明惠州書寫了一個個動人的新時代抗疫故事。
  • 紀念|「中國笛王」陸春齡:有一分力氣就要發一分光
    陸春齡1921年出生於上海,是南方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魔笛」之稱。2017年5月28日至6月2日,上海音樂學院曾經主辦「陸春齡笛子藝術節」,慶祝陸春齡從藝90周年。藝術節期間,澎湃新聞採訪了陸春齡,那時候的他精神矍鑠,思路十分清晰。
  • 勇士在16年NBA總決賽G7,末節最後3分35秒為什麼一分都沒得?
    其實2016年NBA總決賽G7,勇士隊不是在末節最後3分35秒之內一分未得,而是從4分38秒,湯普森突破籃下,上籃得手,勇士與騎士戰成89平時開始,一直到全場比賽結束,勇士隊一分未得。那屆總決賽搶七,騎勇雙方都已經傾盡所有,末節的最後5分鐘上演了窒息的防守大戰。
  • 致良知學習筆記|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
    因論先生之門,某人在涵養上用功,某人在識見上用功。先生曰:「專涵養者日見其不足,專識見者日見其有餘。日不足者日有餘矣,日有餘者日不足矣。」曰:「最是。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若務實之心如飢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 雨衣妹妹:愛心是世界之光
    這是雨衣妹妹在接受採訪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24歲,瘦小的身體,戴橙色的帽子,開著寫有「逆行馳援武漢」的寶馬車,她就這樣來了,帶著廚師和食材,給一線疫區的醫生和護士們帶去了營養可口的食物。儘管雨衣妹妹很低調,不願透露太多個人信息,可是在她的微博下面,還是有人透露了她的一些信息。開連鎖餐館「盒悅盒飯」,單身,年收入過億。
  • 「一分價錢一分貨」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一分價錢一分貨,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You get what you pay for.一分價錢一分貨I got new headphones for $5 from a shop at the mall, but they broke after just a week. Oh well, you get what you pay for.
  • 全民抗疫 遍地英雄
    你是按下手印堅決請戰的護士,是那個匆忙出徵吻別女兒的母親,是那個臨危受命推遲婚期的新娘,是那個聞令而動馳援武漢的軍醫,是那個年逾八旬一線抗疫的老者。這裡是武漢,是湖北,是中國。「這世上可能確實沒有超級英雄,不過是無數人都在發一分光,然後螢火匯成星河。」也許,你是院士、專家,是醫生、護士,是軍人、工人。
  • 詹皇續籤2年:給湖人一分踏實,給濃眉一分信心,給兒子一分誘惑
    詹姆斯續籤了2年8500萬合同,等於給了湖人隊一分踏實;給濃眉一分信心;以及給自己大兒子布朗尼一分誘惑。給湖人一分踏實:湖人隊向來是慷慨大方的球隊,也是對傳奇球星最好的球隊,參考之前的魔術師和近期的科比。
  • 高考成績一分一段表中隱藏的填報技巧 一般人都不知道
    很多同學都不知道一分一段表是做什麼用的,這次給大家詳細科普一下一分一段表,並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利用一分一段表填報志願,增加贏面。 需要提醒的是,「一分一段表」是包含了加分的,加分也會體現在「一分一段表」中,考生不必擔心是否有成績在自己後面的考生,通過加分後超越自己。
  • 唐人街時代的英雄漫畫:《影子俠》漂洋過海的中國魂和正義之錨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 疫情之下重讀《將軍的女兒》:凡人,亦可成英雄
    曾經,我一度認為:英雄,應該是血染疆場的勇士,是叱吒風雲的豪傑,是救民於水火的非凡人物,而絕不是普通人所能企望的。然而,看完《將軍的女兒》一書,我對英雄的定義有了全新的認識,再結合自己在疫情期間的一些感悟,對書中主人公章雪城的感悟很是認同:原來,凡人亦可成英雄。
  • 15歲輟學,36歲賺到200萬,蔡志忠:一分努力,不見得有一分收穫
    15歲輟學,36歲賺到200萬,蔡志忠:一分努力,不見得有一分收穫每天生活在這塵世喧囂的城市中,內心被各種煩惱俗世包圍了。記得網上曾經一篇很火的文章《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它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
  • 邵蓉:燭照深山,一分渴望,一分守望
    鴻翼十三班 邵蓉這個春節,白衣執甲,勇士逆行,眾志成城,人間有情。新年之初,新型冠狀病毒毫惡毒的襲擊了這座五百多萬人的大城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從武漢到全國,疫情的最新信息,時時刻刻撥動著我們的心弦!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當我們全都抱著頭,尋找可以庇護的地方,有一群人站了出來,他們是誰?白色的防護服,帶著口罩,迷彩的顏色,整齊的戎裝,是他們!最美的逆行者啊!
  • 一分價錢一分貨?討論一下小美和熬樂多
    買多功能料理機的時候,很多人老是強調「一分價錢一分貨」,但其實像美善品、瑪捷斯這種多功能料理機的價格也是真的貴,一萬多的價格,相信對任何一個家庭在種草的時候都得至少糾結一個月。很多人比較關注價格便宜,但是功能跟美善品差不多的料理機,比如像熬樂多,價格是六千多,今天就拿美善品和熬樂多對比一下,來說說多功能料理機是不是真的一分價錢一分貨?先說說功能是否相似美善品和熬樂多的基礎功能都是一樣的,為什麼說是基礎功能?
  • 實地測試蘭博基尼,撞到溝裡拉出來之後,網友:一分價錢一分貨
    導讀:實地測試蘭博基尼,撞到溝裡拉出來之後,網友:一分價錢一分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
  • 武漢鋼城17小師生,用40萬字抗疫日記,迎來城市「解封」
    目前,武漢正在有序推進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城市在慢慢復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也漸入正軌。昨天,武漢市青山區鋼城十七小教師餘婧和她的學生共同撰寫的40萬字「抗疫日記」被裝訂成冊,即將被湖北省博物館和中國教師博物館永久收藏。
  • 吃一分虧,就積一分福;有一份放棄,就多一分收穫
    記住,這一秒的不放棄,在下一秒就會有希望。九、廣告總是在最精彩的時候出現,你總是在我愛的最深的時候離開;我想你了,你卻不知道。十、有一分善心,就有一分安靜;有一份善行,就有一分功德;有一分寬容,就多一分開心;少一分計較,就多一分快樂;有一分退讓,就受一分益;吃一分虧,就積一分福;有一份放棄,就多一分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