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巒小學:一所森林裡的童夢學園 辦學兩年躍升區域優質教育學校

2020-12-14 瀟湘晨報

馬巒小學是深圳市坪山行政區成立以後開辦的第一所學校。坪山區政府和區教育局都對該校寄予厚望,希望學校能夠成為「素質教育示範、社區教育標杆、未來教育窗口」學校。學校得享馬巒山麓、天巒湖畔這樣的自然環境,在開辦之初就以「森林裡的童夢學園」為願景,以「優質教育、特色文化、服務社群」為教育使命,以「學校文化影響力、特色課程領導力、學生關鍵能力」為抓手,在建設區域精品學校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成為區域跨越式發展的優質教育品牌。

精品化立校,打造森林裡的童夢學園

何為「童夢」?用馬巒小學鍾映霞校長的話說,其內涵為童真,童思,童樂,童趣,就是讓孩子們在這裡快快樂樂度過小學六年的童年時光。創辦這所學校前,鍾映霞校長一直紮根於教育教學一線,追求「生態育人」的教育模式,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創新,並取得顯著成績。她是深圳市名師工作室成員、坪山區首批小學數學「學科帶頭人」、坪山區首批「名校長」。其教育教學理念先進、學校管理經驗豐富。

辦學之初,都會面臨著所有新辦學校所共有的問題:定位與目標需要系統研究與設計,管理需要理論建構與實踐磨合,學校發展需要考慮短期規範和長遠發展的矛盾等。為了更好分解這些工作,達成最佳辦學效果,在鍾映霞校長帶領下,馬巒小學制定出《坪山區馬巒小學三年發展規劃》、《坪山區馬巒小學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1)》,邁開了創辦一所精品學校的步伐。

在充分地考察調研後,鍾校長高屋建瓴,首先明確學校辦學的核心理念是「辦成森林裡的童夢學園」,辦成融通古今、兼蓄中西文化的「智慧學園」,突破圍牆辦學,利用馬巒山獨有的自然環境,把大格局的山海湖泊大森林作為育人資源的學園,辦「綠色生態學園」。

至此,一所辦學目標明確,辦學思路清晰,辦學方向明確的新學校辦學體系就此鋪展開來,如同一幅雋永的畫卷,不斷呈現出讓人期待的精彩。學校開辦兩年,在校園文化、教師隊伍發展、課程建設、課題研究和學生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績,贏得了家長和社區的良好口碑。

以課程為依託,讓學生遇見美好

馬巒小學的課程設置,在於喚醒學生的智慧,陪伴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讓學生遇見美好,放飛夢想。

該校課程建設基本思路,是以立德樹人為原則,基於學情和現有資源,綜合規劃建設學校課程,以學定教,建構適合馬巒小學學生發展的五大類拓展課程體系,即以人文課程培養學生家國情懷,以STEAM課程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以藝術課程培養學生審美能力,以健康課程培養學生和諧身心,以綜合實踐課程培養學生責任擔當精神。

此外,馬巒小學有效落實「三級課程」的設置和優化,一是開發校本課程,共有35門;二是打造四大特色課程:科技、體育、藝術、閱讀;三是完善德育課程,四是開發融合課程,組織實施「語文+信息,英語+戲劇,數學+玩遊」等課程。

課程確定後,馬巒小學課程實施是通過「三轉化」促進課程有效落地,將國家課程轉化為學校課程,整體規劃學校課程;將學校課程轉化為教師課程,研製學科課程綱要;將教師課程轉化為學生課程,開展教學實踐研究。

辦學兩年來,馬巒小學課程以國家課程夯實學生基礎學力,開齊開足;以學科課程為延伸拓展,融通古今,兼蓄中西,加強學生人文素養、社會參與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建設形成學校的「基礎+拓展」多元課程體系。

學校的特色課程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學生基礎素質養成和個性涵養提升方面取得了累累碩果。舞蹈、合唱、武術、吟誦社團在坪山區比賽中分別榮獲獎項,極大地鼓舞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引進優秀人才,

教師發展碩果纍纍

為了打造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學校利用多種途徑引進了一批敬業樂業的優秀教師,輔以精心的指導和引領,使得這支隊伍從一開始就具有現代化、國際化、精英化的視野和水平。

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學校搭建了教師成長五大平臺,即師德平臺、學習平臺、教研平臺、科研平臺、課程平臺,以「師徒結對」「青藍工程」「成長共同體」「學科工作室」「項目推進組」「創研微群」等抓手推動教師群組建設。

為幫助新入職教師儘快體認角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教育教學的知識與技能,學校通過廣視角、多層次地對新入職教師進行培訓:請進來,讓專家學者引領課堂走向;走出去,使教師們汲取教育同仁的寶貴經驗;重內涵,以校本研修和同伴互助來促進專業成長;展才藝,以優化課堂教學為抓手,為教師們搭建平臺,展示教師才華。

此外,馬巒小學營造的濃鬱的教學教研氛圍,極大地激發了青年教師的熱情和信心。兩年來青年教師在各級各類教學比武中,碩果纍纍,喜訊連連,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獲得全國比賽獎項4人次,省級比賽獎項2人次,市級比賽獎項29人次,區級比賽獎項121人次。在科研方面,三個市級課題已立項公示,9個教師課題及8個學生小課題已被區級立項。

雷倩老師的論文《部編版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插圖研究》獲得廣東省優秀論文一等獎,所執教視頻課《田忌賽馬》入選深圳市小學語文空中課堂,在教育部關工委全國青年「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活動中獲二等獎,在深圳市教育系統關工委「我為祖國點讚」活動中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陳小關老師參加深圳市第八屆中小學美術教師基本功比賽,榮獲小學組全能一等獎,國畫創作單項獎第三名。

密切家校聯繫,打造家校共育示範校

家校之間的默契互動、溝通、合作,是現代教育的新趨勢、新追求。馬巒小學非常重視教育生態共建,努力打造「家校共育」示範校。

家校共育,就是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融為一體來共同培育學生。學校秉持著「學生進步,家長滿意、社區和諧」家校共育目標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著力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通過不同渠道與家長聯繫,讓家長參與學校活動,營造良好的家校溝通氛圍,使得家校合作不僅僅是面向學校治理參與、學校課程建設參與以及溝通交流,而且是從根本上圍繞學生的學業發展、思想進步、生命成長開展深入合作。

通過多種活動和舉措,家校教育形成了合力,優勢得以互補。如成立了家長學校並組建了家長委員會、家長義工隊;中層、班主任、科任教師家訪,打造無圍牆學校等,全面調動師生、家長、社區的積極性,使家校之間協調、互補,發揮出了整體效應。

馬巒小學自開辦以來,被評為坪山區首批文明校園。更難得的是,學校得到家長和社會的好評,收到了家長的多面錦旗和眾多感謝信,還獲得第五屆深圳教育改革創新大獎「年度家校共育典範學校」的稱號。

學校創建之初,坪山區政協副主席、區教育局局長彭堯就提出,學校要對標教育強區的一流學校,辦成現代化精品學校、市民家門口的好學校。如今,在鍾映霞校長帶領下的馬巒小學就像一個「造夢工場」,鼓勵孩子「追夢」激揚個性,助力教師專業成長。當下,該校在建設區域精品學校中,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這5所幼兒園要逆襲了!上海又一優質教育集團成立,教育資源共享
    導語近幾天,在大松江,又一優質基礎教育集團成立了!教育集團的成立,意味著這個區的優質教育均衡又進一步,在松江高度集團化的教育政策下,家門口的學校,或許也能與共享「名園」資源哦!還附松江各學段教育集團名單,家長們不用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孩子進「名校」啦,快看附近有沒有「家門口的好學校」吧!
  • 無限極第七所「童夢閱讀空間」落戶臺山市白沙鎮居正學校
    脫貧攻堅期內,貧困地區鄉村振興主要任務是脫貧攻堅,其中,鄉村和鄉村教育是需要重點突破的領域,而臺山市白沙鎮居正學校的這一所「童夢閱讀空間」正是其中的成果之一。截止至目前,七所「童夢閱讀空間」覆蓋江門五邑地區,未來仍將以每年一至兩間的速度,對江門地區的鄉村學校進行選點修繕。如今,空間建成僅是第一步,樂善會還將定期進行軟硬體設施的維護、運作與推動,並在圖書更新、志願服務等多方面繼續提供支持。
  • 汪培新|依法行政 自主辦學:西湖教育區域治理實踐與思考
    西湖區是我國集團化辦學的發源地。1999年,求是小學率先開始連鎖辦學,走上集團化辦學道路;2002年,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公辦教育集團——求是教育集團。全體是指優質均衡的美好教育覆蓋西湖312平方公裡土地上的每一個版塊、每一所學校、每一位老師、每一個孩子;全程是指每一個學段、每一個年級,優質教育伴隨孩子從幼兒開始到義務教育段初中九年級畢業的全過程;全面是指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即五育並舉,全面育人,涉及到學校教育的每一門課程、教師和孩子成長的每一個方面、影響教師與孩子成長的每一個要素,包括家庭教育。
  • 多所中小學調整辦學規模
    昨日,記者從花都區教育局獲悉,該局將進一步優化花都城區教育布局,盤活城區中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加快知名學校的建設和增加名校優質學位。  「名校辦分校」 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為擴大城區小學優質學位,花都區區內4所知名小學將在今年開辦分校。「名校辦分校就是由一所知名學校託管一所普通學校,普通學校作為知名學校的一個分校存在。」
  • 我市新增24所義務教育「新優質學校」
    這些學校四大特點:1絕大多數是新建和改擴建校,政府對教育投入與支持力度大;2集團化辦學成員校較多,伴隨集團化辦學的發展,成員校成長與提升迅速;3新村校和鄉村校較多,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正在全面推進;
  • 重慶這所小學4名教師亮相中國教育電視臺
    ');}-->   人民網重慶12月11日電 11日,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四位老師亮相中國教育電視臺《同上一堂課·名師課堂》直播欄目,向全國師生進行了兩個小時課堂教學直播。
  • 上海這14所小學被名校託管了!世外、平和優質資源共享
    優質學校委託管理薄弱學校,已經成為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模式之一!徐匯區康健外國語實驗小學創辦於2013年,是一所五年制公辦小學。從創立之初就由徐匯區教育局委託上海市世界外國語小學全面管理。學校依託世外之前的課程模式,構建並實施 「4+1」課程模式,並且在獲得很多榮譽,這對於一所新學校來說是十分厲害的。
  • 中山又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今年9月開學
    近日,中山市神灣鎮崇正學校順利交付使用,中山又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來了。他勉勵崇正學校抓住機遇,立足實際,從新時代出發,在教學教研等方面加大力度、持續創新,努力打造一所特色鮮明、管理規範、質量一流的現代化示範學校。
  • 【特刊2】五大關鍵詞講述廣州教育集團化辦學之路!
    教育集團從辦好每一所學校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優化配置教育資源,規範辦學行為,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整體提升義務教育水平和質量,響應了老百姓讓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的呼聲。城鄉義務教育集群化發展教育集團與鄉村的碰撞,在擴大享受優質資源群體、促進教育公平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 大連新增一所學校
    近日,旅順的孩子們迎來一個好消息,旅順口區政府和北京師範大學正式籤訂《合作辦學協議書》,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為公辦,幼兒園、高中為民辦非營利體制創新學校即將落戶旅順。該校的落戶填補了旅順口區優質教育發展短板,滿足了居民家門口上好學校的願望。
  • 更有特色 更多選擇 更加優質——無錫外國語學校宜興分校辦學特色...
    背景連結 無錫外國語學校1998年始辦於錫惠之麓,2012年新建於太湖之濱。2020年首次走出無錫辦學,22年的辦學成果、文化韻味將在宜興沉澱、延伸、發揚!學校秉承「鼎新力行」校訓,創新國際化辦學理念,積極對接國外優質學校,融合優秀國際課程,業已發展成為知名一流的外語特色學校。
  • 家門口就有好學校!鄭州9個區域共30所小學今年首次招生
    8月16日,鄭州市召開了2020年鄭州市內九區小學入學政策新聞發布會,隨後,各區小學入學政策發布,招生工作在8月17日正式開始。今年秋季,各個城區還有不少名校即將投用,有自帶「清華」、「上海復旦」名校光環的優質公辦學校,也有各個開發商引進的優質學校資源。
  • 無錫又一所 九年一貫制學校
    無錫再添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南京師範大學濱湖實驗學校官宣,真的來了!昨天(11月24日)下午,南京師範大學—無錫市濱湖區人民政府共建「南京師範大學濱湖實驗學校」籤約儀式正式舉行。其中,小學部為正在建設中的蠡湖新城規劃小學,總用地約40畝,設計規模為6軌,於2021年9月正式開辦;初中部即將投入建設。這是濱湖區創新辦學機制、推動院校合作共建的一件大事,也是落實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助力蠡湖新城建設的一件要事,更是打造義務教育品牌、滿足百姓對優質教育需求的一件實事。
  • 深港教育合作新創舉又一所高標準國際化學校落戶龍華!
    此次戰略合作,將推動深圳和龍華民辦教育優質特色發展,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提供有力支撐、作出更大貢獻。 吳育智介紹,作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愛國辦學團體之一,書院70多年來培養了大批愛國人才。作為深化深港教育合作的新嘗試,有信心把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培育為一流學校,更好地貫徹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
  • 一隻船教育集團揭牌儀式昨日舉行 讓家門口的學校都是好學校
    6月9日上午,一隻船教育集團揭牌儀式暨「新理念新課堂新範式」課堂研討活動在嘉峪關路小學舉行。這是城關區教育局以集團辦學擴容優質教育資源,實施家門口「好學校」戰略,讓每所學校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義務教育。
  • 上海優質教育資源輻射郊區學生 城鄉學校攜手推進教育均衡發展
    談樂達 攝   中新網上海1月7日電 (記者 陳靜)如何實現教育均衡化,使市區優質的教育資源輻射到郊區?上海探索實施「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致力以市區優質教育資源帶動郊區學校的發展,讓更多學生受益。  上海市教委7日披露,第一輪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已全面完成。
  • 無限極中國 關注鄉村兒童閱讀,「童夢閱讀空間」接連啟動
    在中國,農村出身的孩子佔據相當大的比例,雖然國家財政持續加大貧困地區教育投入,但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我國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的差距依然存在。與城市兒童相比,鄉村兒童的學習條件的落後顯而易見。作為一直心繫社會責任的企業,無限極長期關注著鄉村兒童的閱讀問題,並於2015年開啟了「童夢閱讀空間」活動,幫助鄉村地區的兒童獲得優質的教育閱讀資源,更好地領略書中精彩。
  • 深圳外國語學校將在寶安辦學!
    雙方籤訂框架協議將形成「南有寶中,北有深外」格局推動全區教育高質量發展8月16日,在副市長王立新、市教育局副局長趙立、寶安區委書記姚任、區長郭子平,深圳外國語學校校長羅來金等領導共同見證下,寶安與深圳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深外」)籤訂委託管理辦學框架協議,引進深外優質教學資源落地。
  • 西安港引入陝師大鐵一中 轄區群眾享受優質教育
    此次國際港務區與陝師大、鐵一中合作辦學採取的全委託管理模式,是一種「名校+」的全新模式,通過政府購買優質教育資源,為轄區群眾提供「公辦」性質的優質教育資源,它的優勢在於對學校進行全面委託管理,核心是放權,全面實行校長負責制,讓學校充分擁有自主權,按照教育教學規律,自主大膽地去進行教育創新實踐和探索。
  • 石門實驗小學獲得九年一貫制辦學資質,直升初中穩了!
    11月24日,據石門實驗小學官方發布宣布,為滿足廣大家長對優質教育一體化的需求,石門實驗小學於2020年11月成功獲得九年一貫制辦學資質,將成為小學、初中一體化的九年一貫制學校!石門實驗小學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創建於2002年12月,2003年9月開學。由石門實驗小學投資有限公司和石門中學聯合創辦,由廣東省老牌名校石門中學直接管理,是一所民辦公助體制的現代化全寄宿制學校。學校佔地1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幽雅,教育教學設備齊全,文化氣息濃鬱,師資力量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