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多年生藤本植物,是一味用途比較廣泛的中藥材。近兩年,由於葛根的市場售價逐漸上漲,因此,引發了一輪較高的種植熱情。但是,有一些種植戶還沒有完全掌握葛根的習性以及高產種植方法,從而導致種植產量不是很高。為了幫助這部分種植戶提高種植產量,下面,我們就聊一聊葛根以及葛根的高產種植技術。
一、葛根的生長習性
葛根對氣候要求不是很嚴,適應性較強,但喜溫暖、陽光充足且溼潤的氣候環境。但葛根對土壤要求較為嚴格,要想獲得高產,必須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的地塊上進行種植。倘若選擇了土層瘦薄或過黏以及排水不良的土壤進行種植,就會導致產量低下。
二、葛根的形態特徵
葛根為草質藤本植物,全株被黃色長硬毛,頂生小葉菱狀卵形。花朵呈紫紅色,莢果扁平,種子呈腎狀橢圓形。
葛根花期為4~8月份;果期為8~10月份。
三、葛根的高產種植方法
(一)土地準備
如果想獲得較高的產量,應選擇土質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土或砂質壤土作為栽培地塊。一般情況下,土壤的ph值應在6-8之間。同時,要求地塊光照充足,不能過於蔭蔽。
(二)施肥整地
種植葛根的土地一定要做到早耕。因為早耕可使土壤充分風化,更加疏鬆。在耕地前,應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3000公斤;三元複合肥40公斤;磷肥20公斤。施足肥料後進行深耕,一般要求耕深要超過25釐米。
耕作完畢後一定要耙平」摟「細,避免田間坷垃過多而影響葛根生長。同時,在耙平」摟「細後還要作畦,畦寬為1-1.2米。
(三)繁殖
葛根有三種繁殖方法,即種子繁殖、壓條繁殖和分根繁殖。
1.種子繁殖
(1)整理苗床
最好採用廄肥做苗床,因為廄肥能促使苗齊苗壯。苗床的做法為:在地面上鋪一層廄肥,廄肥的厚度為15釐米。為了增加苗床的透氣性,利於葛根根系的生長,在鋪廄肥時,可摻入30%的細沙。
苗床鋪好後,一定要澆足水,澆水量以手握苗床土不滴水為宜。
(2)種子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一般在4-5月或9-10月時進行。在種子繁殖前,一定要先碾壓種子,從而使種殼破裂,便於種仁吸水發芽。種子碾壓過後,應將種子放入45℃的溫水中浸泡2-3小時後撈出進行播種。
播種不宜過深,一般播種深度為1.5釐米。
播種後可以扣小拱棚,也可以蓋草。
2.壓條繁殖
壓條繁殖應在7-8月份時進行。壓條繁殖不用苗床,一般是將葛根藤條壓入大田的土中,並培土成堆,然後澆足水即可。待秋季以後,可剪斷與母株連接的藤蔓,並進行移栽。
3.分根繁殖
分根繁殖可在秋季收穫時進行,一般選取健壯帶芽的側根根莖,然後切成3釐米長的小段,每一小段上應至少帶一個芽。切好小段後,可將小段栽植於苗床上。然後澆足水並蓋草。
(四)移栽
對於育苗繁殖和分根繁殖的,可在苗高達8釐米時進行移栽;而對於壓條繁殖的,無論秋季時苗子有多高,都可進行移栽。
在移栽前,應先進行挖穴。一般要求穴的行距為80釐米,穴的株距為60釐米。穴挖好後,先往穴裡灌水,待水全部」洇「完後再將葛根苗放入穴中覆土埋緊即可。
為了確保成活率,每穴最後栽入3棵葛根苗。
(五)間苗
為了確保高產,一定要進行間苗。當移栽的葛根苗子成活後的第五天就應該進行間苗。在間苗時,拔除弱苗、病苗,留下壯苗即可。原則上,一穴中留苗一棵。
(六)田間管理
1.追肥
由於葛根生長速度較快,因此,需肥量較大,。在葛根苗移栽成活以後,就要追施一次提苗肥。追肥時間大約在移栽成活後的半個月左右。一般情況下,每畝可選擇尿素3公斤;氯化鉀5公斤;複合肥3公斤混入300公斤清水中融化後進行澆施。
在第一追肥之後,應根據苗情再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追肥。第二次及第三次追肥可採用人糞尿,一般每次每畝追肥不應超過3500公斤。
當葛藤的高度長到1.5米以上時,其根系以及扎的很深,就不用再追肥了。
2.澆水與排灌
葛根的抗旱能力較強,當幼苗成活之後,只要不是特別乾旱,就不需要澆水。如果土壤中的水份已經下降到了50%以下,就需要進行澆水。在澆水時,一定要一次性澆透,以免反覆澆水。
葛根不耐水漬,倘若遇到雨季多雨,應在天晴後及時進行排水,以免引起」漚根「。
3.中耕除草
進入雨季後,雜草會生長的很快,因此,一定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一般情況下,在6、7、8月份應分別中耕除草一次,共需中耕除草三次。
4.搭架引蔓
葛根是一種藤本攀緣植物,需要搭架才能正常生長。當葛藤長到50釐米長時,就要及時搭架並引蔓上架。搭架的方式有多種,最好在兩株葛苗中間斜插一根竹竿,再將相鄰兩行的竹竿交叉為"人"字形,並在架上放一根長竿,然後用繩索捆綁固定即可。這樣的棚架不容易被大風吹倒,比較結實。
棚架搭好後,可將葛藤引到架上,並用細繩固定。
5.修剪整蔓
在葛藤生長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修剪整蔓。修剪整蔓可以抑制藤蔓的瘋長,從而為葛根膨大節省養分。原則上,每株葛苗可留1-2條葛藤,並培養成主蔓,然後將多餘的側蔓剪除即可。當然,也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留下1-2條側蔓。
6.採收
每年冬季為採收葛根的最佳季節。因為此時葛根已停止生長,進入了休眠期。並且,此時根部積累的有效成分最多,品質最好。所以,應在冬季時進行採收。
在採收時,應注意保持葛根完整,儘量使葛根少受損傷。因為葛根外皮一旦遭受損傷,就容易導致根部黴爛,從而導致品質下降甚至失去價值。所以,在採收時一定要小心。
原則上,在葛根種植兩年或三年後才能進行採收。否則,品質不是太好。
四、葛根的病蟲害防治
葛根的抗病蟲害能力比較強,一般很少發生病蟲害。但有時也會發生一些病蟲害。葛根的主要病害有黃粉病、根腐病;主要蟲害有蛀心蟲、蝗蟲、松毛蟲和蚜蟲。
(一)黃粉病
黃粉病主要為害葛根的葉片,常常導致葉片枯黃死亡。
防治方法:可採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000-15000倍液、65%代森鋅500倍液或敵誘鈉2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一般需要防治兩次,間隔期15天。
(二)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為害葛根的根莖,常常造成根部腐爛。
防治方法:可採用50%代森銨300克、50%多菌靈500-600倍液進行灌根處理。一般需要防治兩次。間隔期為5天。
(三)蛀心蟲
蛀心蟲主要為害葛根的心葉。
防治方法:可用50%辛硫磷800倍液噴殺部分越冬的蟲化蛹。一般需要噴殺兩次,間隔期為5天。
(四)蝗蟲
蝗蟲主要為害葛根的葉片。
防治方法:可採用75%馬拉硫磷乳油進行超低容量或低容量噴霧防治。一般需要防治三次,間隔期為7天。
(五)松毛蟲
松毛蟲主要為害葛根的莖葉。
防治方法:可採用滅幼脲(每畝30g)、殺蛉脲(每畝5g)等進行噴霧防治。一般需要防治兩次,間隔期為7天。
(六)蚜蟲
蚜蟲主要為害葛根的心葉。
防治方法:可採用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劑3000倍液,或40%吡蟲啉水溶劑1500-2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一般需要防治多次。
綜上所述,葛根是一味中藥材,使用範圍較廣,種植效益較高。一般情況下,只要按照以上介紹的方法進行種植,就能夠有不錯的產量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