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立足「兩實三精準」全力做好穩就業工作

2020-12-22 每日甘肅

我市立足「兩實三精準」全力做好穩就業工作

每日甘肅網7月23日訊 據張掖日報報導 「就業,一頭牽著千萬家庭,一頭連著經濟大勢。『飯碗』端穩了,日子才能安定、踏實、有奔頭;就業穩住了,發展才能從容、堅定、有底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就業問題置於「六保」「六穩」之首,正是因為就業涉及千家萬戶、事關百姓冷暖,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穩定之基,不僅承載著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是我們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堅持穩就業就是穩經濟,保就業就是保民生,堅持靠實保就業主體責任、落實援企穩崗政策措施和精準開發就業崗位、精準保障重要群體、精準開展就業服務有機統籌的「兩實三精準」就業措施,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至目前,全市勞務輸轉28.58萬人,實現勞務收入35.42億元,城鎮新增就業1.1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96%,各項重點就業指標均已回補到往年同期水平,總體就業形勢持續向好。

靠實保就業主體責任。我市牢固樹立抓民生就是抓發展、保就業就是保民生的理念,把保就業作為當前重點任務,扛牢壓實保就業主體責任,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並舉,穩存量、擴增量,保重點、兜底線,全力防範化解規模性失業風險,確保全市就業持續穩定。市上出臺保居民就業工作方案和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就業困難群體保就業若干措施、就業扶貧推進方案等政策文件,建立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和農民工返崗復工對接機制,實行保就業日報告、周調度、月研判制度,以最快速度推動政策落實,保障企業用工。人社部門發揮就業工作牽頭抓總作用,加強政策協調、工作調度和推進落實;發改、財政等部門加強項目、資金等政策與就業政策協調配合,合力做好保居民就業工作,千方百計穩住就業基本盤。

落實援企穩崗政策措施。市上堅持把保市場主體作為穩就業的關鍵著眼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政策措施,用好援企穩崗的「真金白銀」,打好「免減緩返補」支持就業組合拳,千方百計增強企業穩定和創造就業崗位能力,讓生產機器轉起來、讓企業車間忙起來,為穩就業、保就業吃上「定心丸」。推動實施減免降低社會保險費、緩繳社會保險費、援企穩崗、職業技能培訓等政策,進一步加大「免、減、緩、返、補」力度,全力支持企業減負、穩崗、擴就業。目前已為1688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2600.28萬元,惠及職工3.74萬人,為4425戶中小微企業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1.1億元。積極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將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由15萬元提高至20萬元,對受疫情影響還款困難的32戶創業者辦理展期還貸款手續315萬元,為580名創業者、13戶小微企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18億元,帶動就業1276人。為20個優質創業項目、3家省級創業孵化基地落實獎補資金280萬元,基地為入孵的1110戶企業減免房租689.47萬元。動態監測受貿易摩擦影響企業用工情況,落實結構性調整獎補資金225萬元。強化企業人才支撐,採取線上培訓、技能實訓、以工代訓等方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3016人,落實補貼資金684.74萬元,為63人發放技能提升補貼8萬元,為近3年來選派到1100多戶企業就業和見習的3055名高校畢業生落實生活補貼2210.87萬元。

精準開發就業崗位。一方面是「招工難」,一方面是「就業難」,如何破解「兩難」困局,市上積極建立企業用工和勞動就業信息有效銜接機制,主動對接智能製造等5個新興產業園和全市重點建設項目,開發就業崗位4.6萬個。對市屬五大投資公司、臨澤七彩丹霞等43戶用工需求較大的企業,組織專場網絡招聘活動予以重點保障,為34戶市外大型用工企業委託招聘1250人,為68戶疫情防護物資及生活必需品生產重點企業解決用工需求270人。大力推行人力資源線上服務,實施「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發布招聘信息7400多條,發布崗位3.46萬個,對接870戶企業與4115名求職人員達成就業協議。大力支持地攤經濟、夜間經濟、網絡經濟發展,幫助1.01萬名勞動者實現靈活就業,新開發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358個,支持66家扶貧車間吸納就業4460人,開發鄉村保潔環衛、防疫消殺、巡查值守等公益性崗位1585個,有輸轉就業意願的16291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全部輸轉就業。

精準保障重要群體。在做好面上就業工作的同時,市上突出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精準發力,重點突破。針對高校畢業生,持續推進落實招考就業、見習就業、靈活就業、援助就業和自主創業,為2165名畢業季高校畢業生落實求職創業補貼216.5萬元,引導313名高校畢業生到企業見習就業,對接226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市場就業,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招聘102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認真做好就業崗位儲備工作,籌集公務員、事業單位空缺崗位625個,爭取「三支一扶」「特崗教師」、西部計劃志願者等招錄指標300個,實施「引導高校畢業生到企業就業民生實事項目」,爭取省上指標850個。上半年,全市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759人,開發儲備就業崗位3280個。針對農村勞動力,圍繞鄉村振興、智能製造、大數據、海升二三期等重點項目和「四個百萬工程」「六個區域特色產業」「兩個百億級產業體系」用工需求,實施重點項目用工快速保障機制,落實勞務獎補資金280萬元,通過「點對點」「一對一」精準對接和就近就地吸納,引導全市農村勞動力省內輸轉就業22.41萬人,省外輸轉就業6.17萬人。

精準開展就業服務。市上制定《張掖市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工作方案》,逐步恢復人力資源線下招聘和職業技能線下培訓,持續推進公共人力資源每周舉辦一次企業專場招聘會、每月舉辦一場大型綜合招聘會等4個一服務品牌建設,實現人力資源市場周周有招聘、人人可參與。進一步深化「減證便民」服務,將17個事項27項證明改為承諾制,公布108項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受理條件、申報材料和辦理流程,大幅精簡壓縮辦理要件和經辦時限,極大地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針對下崗失業人員、城鄉低保家庭、貧困家庭、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採取信息推送、崗位推薦、創業指導、兜底保障等措施,精準開展就業幫扶3700多人次,落實就業補助資金4696.06萬元,完成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3517人,發放失業金338.9萬元,發放物價補貼9.9萬元,幫助困難人員就業604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16萬人。受理勞動保障投訴舉報案件33起,為320名勞動者兌付工資265.496萬元。(市委辦)

相關焦點

  • 亞太森博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
    又是如何結合企業實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呢?作為一家大型製造業企業,亞太森博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在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和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工作中主動作為,積極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 穩就業保民生 今年銅川城鎮新增就業10257人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穩就業就是穩民心,保就業就是保民生。今年以來,銅川市穩就業保就業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政策,立足銅川實際,綜合施策、精準服務,援企、穩崗、擴就業並舉,全市就業大局保持總體穩定。
  • 重慶市涪陵區市場監管局立足職能強化做好「六保」「六穩」工作
    編者語 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像抗擊疫情一樣,我們再一次和黨中央、國務院一起,眾志成城,形成了「六穩」「六保」的共識。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全力做好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
    原標題: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全力做好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是近年來就業形勢最為困難、最為嚴峻的一年。
  • 經開區人社局入企宣傳「以工代訓」做好穩就業保就業工作
    10月19日,經開區人社局副局長帶隊前往申華汽車城宣傳「以工代訓」工作,積極落實企業穩就業保就業「以工代訓」政策,助力企業實現穩定有序發展。此次宣傳以座談會形式對汽車城各4S店開展政策講解,座談會現場氣氛良好,人社局工作人員對企業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各企業對此項工作熱情高漲,現場有7家企業表示將參加此次培訓。「以工代訓」是指企業利用自有場所,讓職工邊工作邊培訓,旨在支持企業穩定崗位,鼓勵企業吸納就業,保障勞動者基本生活。
  • 人社部:全力做好「六穩」「六保」中的就業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2日訊 (記者 韓秉志)10月1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推進2020年職業技能提升和技能扶貧工作攻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推動各地人社部門加大工作力度,提高職業技能培訓質量,加強資金監管
  • 博白:聚力「支撐點」 實現穩就業
    以落實援企穩崗措施作為穩定就業「支撐點」。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社會保險工作,確保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各項政策落到實處。今年全縣減免徵收企業養老、工傷、失業保險費三項社會險費已達4552萬元,涉及企業962個,受惠人數19035人。
  • 劉奇:準確把握形勢 切實堅定信心 紮實做好穩就業惠民生工作
    原標題:準確把握形勢 切實堅定信心 紮實做好穩就業惠民生工作 本報訊 (記者劉勇、魏星)4月7日,省委書記劉奇主持召開穩就業惠民生工作座談會,面對面聽取大專院校畢業生、務工人員、用工企業、培訓機構、工業園區等群體代表意見建議。他強調,穩就業關乎民生,關乎社會穩定,關乎全面小康。
  • 五河縣精準發力確保貧困人口穩就業_蚌埠市人民政府
    近年來,五河縣通過就業扶貧「四舉措」精準發力,全力確保全縣貧困人口就業形勢穩定。崗位開發助就業。大力開發設置公益崗位3031個,確保扶貧公益崗位就業託底作用政策措施落實生效。
  • 任城區總工會:在做好「六穩」工作 落實「六保」任務中充分發揮...
    為深入學習貫徹全國總工會《關於在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中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作用的意見》要求,任城區總工會現就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優勢作用,全力服務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制定了十六項工作措施。
  • 穩就業促民生 南岸區著力打好「穩就業」組合拳
    截至目前,我區年度就業目標任務超額完成,有力服務保障區域經濟發展。「保」民生全力保障困難人員就業家住南山街道黃桷埡社區的敖光霞從2020年2月份以來就在抗擊疫情的崗位上堅守著。每天早上,敖光霞早早把孩子安頓好,就來到社區,準點隨同社區入戶排查小組工作人員,對網格小區開展上門入戶宣傳、排查,登記人員身份信息,了解居民的身體狀況,對無人居住的房間打封條。
  • 源城全力做好脫貧攻堅收官工作
    12月8日,源城區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聽取全區脫貧攻堅工作匯報,對做好脫貧攻堅收官工作進行部署。區委書記鄧卓文主持會議,區委常委出席會議,區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區政府副區長及區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列席會議。
  • 浠水穩就業惠民生,託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為做好特殊情況下的穩就業工作,縣人社局負責人多次要求,人社部門的黨員幹部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同心同德,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抓好農民工返崗就業,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讓群眾滿意。黨員群眾按照黨委的統一部署,全力組織農民工「點對點」返崗復工,服務本地企業復工復產,開展「網上春風行動」招聘活動,積極落實援企穩崗就業政策,全體黨員下沉社區抗擊疫情,疫情期間一天都沒有休息的情況下,在穩就業工作上快速響應,主動作為,
  • 廣西積極穩就業保民生:託舉起群眾的幸福感
    原標題:廣西積極穩就業保民生:託舉起群眾的幸福感原標題:託舉起群眾的幸福感 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廣西各地各部門主動作為,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使命擔當,用更精準的政策落實、更有效的工作舉措、更有力的服務保障,全力做好穩就業、保就業工作,有效確保了全區就業的良好局面。
  • 穩崗拓崗 荊州多舉措幫扶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
    正文 來源:荊州日報 時間:2020-05-01 15:57記者今日從市人社局獲悉,5月30日前,荊州市委組織部、人社局、農業農村局、民政局等十部門將齊心協力進一步做好貧困勞動力就業工作,採取系列幫扶措施,實現全市20244名有就業能力、就業願望的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
  • 夯實基礎 逐夢小康——張掖市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和易地搬遷工作紀實
    基礎設施和易地搬遷是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基礎和關鍵環節,對張掖市脫貧攻堅工作來說是一場必須打贏且要打好的硬仗。全市基礎設施和易地搬遷專責工作組成立以來,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要求,對照職責,精準施策「把好脈」, 對症施藥「鏟窮根」,徹底改變貧困地區落後面貌,從根本上消除絕對貧困,實現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 《學習文選》:紮實做好「六穩」工作 全面落實「六保」任務
    本期聚焦  摘要: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來到商洛、安康、西安等地,深入自然保護區、貧困山區、社區、學校、企業等,了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脫貧攻堅、復工復產等情況,就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進行調研,看望慰問幹部群眾。
  • 應對疫情衝擊,穩就業「組合拳」如何發力?
    就業穩,則大局穩。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衝擊,中央部署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2.9億農民工、874萬高校畢業生,穩就業如何發力?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遊鈞表示,往年春節後是農民工返城找工作的高峰期,今年受疫情影響,部分農民工在節後不敢外出、不能外出、不想外出,導致東部地區企業用工缺口和中西部地區農民工滯留並存。  對此,相關部門以問題為導向,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多措並舉支持鼓勵低風險地區農民工儘快返崗復工——  跨地區返崗受阻怎麼辦?
  • 「六穩」「六保」走基層丨重慶市涪陵區市場監管局立足職能強化做...
    編者語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像抗擊疫情一樣,我們再一次和黨中央、國務院一起,眾志成城,形成了「六穩」「六保」的共識。
  • 創新工作機制 做好「六穩六保」
    「西安是陝西省會城市,駐軍數量多、體量大、兵種廣,是全省雙擁工作陣地的重中之重和形象窗口。多年來,西安市雙擁工作始終走在全省和全國前列,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雙擁模範的實踐奮鬥和不懈追求。記者了解到,參加活動的駐軍官兵中,有的來自機關院校,有的來自基層連營;有的是國防科研攻堅成員,有的是救死扶傷醫技標兵;有的能駕機飛躍萬裡長空,有的能精準操控臥膽巨龍;有的長期駐守在城鎮鄉村,有的則剛從邊防線撤回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