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從電視劇《清平樂》開播以來,我就一直追著看,本身對宋朝這個朝代就很喜歡,有的時候甚至會想到,要是能夠穿越到古代的話,我一定會想著要穿越到北宋仁宗年間,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宋仁宗趙禎這個人,雖然在歷史的潮流當名聲可謂說是不響亮,也就是尋在感真的不強。
能讓人們知道的就是,他是狸貓換太子中的那位小太子。但是,在歷史的長河當中,咱們看看所有皇帝的諡號,能夠得到「仁宗」這兩個字的並沒有幾個,而且得到這兩個字的皇帝,生活在他們的年代之內,人民的幸福指數都很高,而宋仁宗趙禎是第一位得到這個號的,僅從這一個方面,就可以看出後世對這位皇帝的認可程度了。
宋仁宗趙禎出生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10年,是真宗帝的第六個兒子,所以咱們在電視劇《清平樂》裡,苗娘子在嫁給宋仁宗之前,都是叫他六哥的。但是真宗前五個兒子出生不多久都夭折而亡,所以能夠繼承皇位就只有趙禎了。
而《清平樂》這個電視劇,本身就最大程度的還原了歷史原貌,從皇帝的表現來看,無論是什麼委屈,基本都是自己來承受,皇帝稍微寵愛一下後宮的娘子,立馬就會有諫官來批評皇帝,當宋仁宗知道自己的親生母親不是太后,而是李氏的時候,就想和自己的親生母親見一面,說說話,但是立馬就有諫臣過來,告訴皇帝要以大局為重,一定要尊重祖宗法紀,當宋仁宗生不出兒子的時候,大臣們又開始來跟皇帝說,要以社稷為重,要提前為皇儲之事做準備等等。
可以這麼說,在宋仁宗時期,諫官可以肆無忌憚批評皇帝,而宋仁宗呢,也只好笑眯眯地聽著,哪怕是說得不對,皇帝也只能正襟危坐地聽著。在電視劇當中,有多次描寫,身邊的人犯下錯誤,宋仁宗基本選擇原諒,而且還幫著犯錯的人瞞著管事的,範仲淹犯下錯誤,宋仁宗也只是貶貶貶,一次次地給範仲淹降級而已,而極少動殺機。
所以,皇帝對自己非常克制、審慎,雖然是大宋王朝的官家,但是過得並像其他皇帝那樣瀟灑隨性。某一天,宋仁宗處理朝政到半夜,感覺又累又餓,就特別想喝碗羊肉湯,最終還是忍下來了。第二天和皇后聊天時不小心說漏了,皇后勸道:陛下日夜操勞,保重龍體要緊,想喝羊肉湯的話,隨時吩咐御廚做就好了啊,怎麼還忍受的飢餓呢,這樣對陛下的龍體有損啊。
宋仁宗卻說:皇后你有所不知啊,如果我昨天吩咐他們做一碗羊肉湯過來,那麼御廚那邊就是成為慣例了,而且以後御廚會天天宰殺,晚上為我備好羊肉湯,這樣一年下來要好幾百隻羊,我又不是天天都想喝羊肉湯,這樣豈不是造成很大的浪費嗎,我於心不忍,寧願忍一時之餓。
宋仁宗這樣的話,讓人聽著能不心疼嗎?這些僅僅是生活小事,並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宋仁宗一生之中,總共生下了十八個子女,但是,活下來的也僅四個女人而已,其他基本都夭折了。作為一個父親,看著自己心愛的孩子,一個個的從自己身邊離開,那份心裡之苦、之痛沒有人能夠理解。
除了孩子是仁宗皇帝心中的痛之外,就是宋仁宗的親生母親李氏了,電視劇《清平樂》中,有宋仁宗跪在陵外要見自己的親生母親,但是,知道自己親生母親的去世,他們兩個都沒有相認,更沒有叫自己親生母親一聲「娘」,更談不上給自己親生目前的孝敬了。所以,對自己的親娘是愧疚,也就有了宋仁宗把自己的長女徽柔嫁給自己的表弟李瑋,好像是用這種方式來彌補親生母親的娘家。
縱觀宋仁宗趙禎的一生,生下來之後就被離開了親娘,到親娘去世都沒有相認;做了皇帝後,所有的朝政大權在太后手中,直到太后去世自己才親政;兩任皇后都不是自己的真愛,都是因為政治的需要;不管對錯,諫官的批評均都虛心接受;一生當中,生下那麼多孩子,卻又一個個從自己面前離去;到人生最後那一刻,又不得不把自己的江山交給他人之後。
宋仁宗這樣的人生,不可謂不悲催,真的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