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在舉行中,昨日六位中國電影領軍人物齊聚上影節主題論壇,對中國現階段電影行業的問題與挑戰展開討論。
主要的內容也就是中國電影將步入大公司時代等等司空見慣的概念,期間博納影業創始人於冬的發言引起了我的注意。
於冬首先以《紅海行動》這部電影為例,指責了中國導演拍電影不考慮預算,就想請那些出名的明星演他們的劇,像《紅海》這樣很多演員都是臨時拼湊的也能獲得成功。
然後於冬就說明中國電影界現在已經是資本家在控制,一旦電影行業被資本家控制就會做出很多錯誤的判斷,比如不斷產出商業片來賺錢。
本來我還是蠻同意於冬董事長的意見,但是他舉的例子竟然是DC的《蝙蝠俠大戰超人》。
他說好萊塢被金融家控制之後,就在已經成熟的IP上不停地拍續集拍系列,甚至蝙蝠俠大戰超人這樣的IP都能想得出來,你要說蝙蝠俠大戰煎餅俠還算有創新。
首先我認為於冬大佬是沒有看過漫改電影的,更別提這部蝙超大戰。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去比較國內商業片和好萊塢漫改電影,真的沒有可比性,人家一部電影的彩蛋比你一部喜劇片的笑點都多。
創始人於冬還認為,好萊塢漫改電影在這麼拍下去,就是我們中國電影趕超的機會(說這話的時候臺下還有很多國外媒體,我都覺得尷尬)。
我不知道這時候笑出聲算不算不愛國,首先我愛我的國家,但我也會從一個影迷本身去考慮,中國的商業片真的是圈錢大於本質。
像賈樟柯導演《江湖兒女》加入華誼發行片單,以及忻鈺坤《暴裂無聲》被認可,我覺得是一個好的開始,現實主義電影被重視的好處是可以起到思想啟蒙的好處,要知道法國的新浪潮甚至都有官方在支持。
我現在覺得有些事很可怕,畢竟電影行業大佬的認知都是這樣,中國電影還要繼續加油才是。
圖源/視覺中國/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