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到底有多冷?科學家發出忠告,農民要做好準備!

2020-12-15 小雨來侃侃

如今12月份已經進入中旬,很多北方的小夥伴都已明顯感到氣溫驟降,許多城市的室外溫度也達到了零下十幾度,甚至達到了零下幾10度。很多人認為,今年的冬天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前段時間科學家也已經承認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並且在持續發力。

拉尼娜的形勢

根據科學家的數據來看,拉尼娜已經形成了,而且持續到明年春天的概率高達70%,所以說今年的冬天有很多國家會出現反常的氣溫現象。雖然之前網絡上一直流傳著今年的冬天是6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這一說法,但是科學家也進行了闢謠,拉尼娜出現了,但是它對我國氣溫的影響並不是決定性的。目前全球升溫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即使是冬天也不會再出現「路有凍死骨」的情況了,所以說科學家仍對拉尼娜進行密切的關注,今年的冬天不會出現寒冬,但是我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預防寒冬

很多人可能還對2008年的拉尼娜心有餘悸,那個時候我國南方所遭受的災害,面臨的損失可是非常多了。雖然科學家已經做了闢謠,但是他們並沒有對今年的拉尼娜形勢作出準確預測,所以有很多人還是認為今年的冬天非常寒冷。

特別是在今年的河南,雖然是白露,但是仍然飄起了雪花,很多地區和城市的氣溫驟降,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到了冬天,我國很多城市都種植大棚蔬菜,如果氣溫突然驟降,那麼這些大棚中的農作物也會受到影響,養殖大戶們也會面臨著嚴重的經濟損失。

所以說科學家也還是對人類發出了警告,雖然今年的拉尼娜並不會造成特別嚴峻的影響,但是我們也一定要做好防寒措施,特別是農民伯伯們一定要注重農作物的保護,來應對這個寒冷的冬季。其實在今年的冬天還沒有正式來臨之前,我國就有很多城市飄起了雪花,這樣的早雪現象其實也是在提醒,人類今年的冬天與往年確實不太一樣,特別是到了冬天,我們也無法保證疫情不會捲土重來,所以在做好保暖措施的同時,也一定要戴好口罩。

無論今年是否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我們也要做到防患於未然,對於那些怕冷的農作物一定要儘早採摘,以此來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對於我們來說便要做好保暖措施,才能過一個好年。

相關焦點

  • 2020年是60年以來罕見的冬天!科學家:農民請注意!
    有專家表示2020年的冬季將是60年以來最罕見的「冷冬」!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應該經歷過「暖冬」,不過很遺憾的是,今年的冬季將是無比寒冷的「冷冬」!那麼為何會有人猜測今年的冬季會是「暖冬」呢?在北冰洋漂了一年多時間的科學家們回國後都相繼帶來噩耗——北冰洋在慢慢消失!為何呢?這和「暖冬」有何關係呢?北冰洋在慢慢消失,這種消息是全世界人民都不希望出現的事件,這意味著全球變暖的現象在持續加劇,沒有緩和的餘地,同時海平面在加速上升,而對於島國的國家們很有可能面臨失去領土的命運,就好比日本。
  • 2020年農村將推行「2改1入」,與家家戶戶相關,請農民做好準備
    2020年農村將推行「2改1入」,與家家戶戶相關,請農民做好準備時間過得好快啊!一晃眼竟然已經到了2月份了,年前過完了,節也過完了。只是誰都沒有料到今年的春節如此的慘澹。也許有人抱怨,也許有人恐懼,但更有無數的醫護人員衝在一線,只為從死神手裡搶人。但不管怎麼說,大家也不要太悲觀,2020年只不過是開頭難罷了,以後一定會好起來的。據說從2020年起,農村將會大力的推行「2改1入」,你們大家知道嗎?這件事會關係到家家戶戶,所以一定要重視起來哦!
  • 農村「鐵命令」,2021年1月15日開始執行,農民要提前做好準備
    但是農村豐富的資源還沒有被發現,很多優秀的土特產對全國人民都有一定的價值。可以說,過去的傳統農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屬於現代農業。在過去兩年裡,國家增加了對農村地區的支持,並打算在2020年消除貧困。農業稅一開始就取消了,後來開始實行農業補貼,幫助農民減輕負擔。農村「鐵命令」,2021年1月15日開始執行,農民要提前做好準備
  • 農村俗語「冷在三九」是啥意思,為什麼三九最冷,今年啥時候數九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眼下已經進入農曆十一月,而且近一段時間全國大範圍降溫,很多地方也不同程度出現了降雪,大家也明顯的感覺到了天氣真的冷了,冬季真的來了。但是我們應該知道,現在並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還沒開始數九呢,今年最冷的時候還沒到呢。
  • 一直喊全球變暖,又說地球2020年後進入小冰期,到底變暖,變冷?
    不過我相信你也看到過這樣的報導,說是目前的太陽即將進入「極小期」,開啟「冬眠」模式,由於太陽是地球光和熱的來源,所以地球也即將進入「小冰期」,並且有可能會持續30年的時間。看完後感覺有點懵,不是說全球變暖麼?為何又說要進入「小冰期」了?這是怎麼回事?那地球往後的幾十年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首先我們說下什麼是「小冰期」?
  • 「數九」即將開始,又受拉尼娜影響,今年冬季有多冷?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相信很多人都已經體驗到了今年的冬天有多冷了,在小斌的家鄉,前段時間還是十一二度,夜間也就是4度左右,這兩天白天最高氣溫也僅僅只有3度,夜間甚至已經達到零下9度了,此次強能的空氣已經進入我國多個地區,南方地區也感到比較明顯,尤其是在廣東,廣西地區,幾乎一夜之間溫度降了
  • 2020年是氣候拐點?北大西洋有個區持續5年變冷,地球或入小冰河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長期以來,關於地球變熱變冷都是爭議的話題,包括如今還有人在說,我們地球可能在2030年進入小冰河時期,到底這是什麼情況呢?根據《自然氣候變化》雜誌報告指出,科學家們發現我們地球有一個地方不僅沒有變熱範圍變冷了。什麼情況?地球是在醞釀小冰河時期嗎?2020年真是氣候拐點嗎?這是什麼情況?我們來看看。
  • 60年一遇寒冬來襲?闢謠了,農民要注意了
    導讀:最近吵著沸沸揚揚的拉尼娜現象與60年最低氣溫導致寒冬來襲的事已經是全網了,但是真的是60年一遇寒冬來襲嗎?央視也為此出來發聲了,闢謠了此事,但是農民仍然需要重視農業生產保糧食安全。後來氣象專家說這是拉尼娜現象引起的降溫和下雪,於是人們紛紛開始猜測,然後坊間就出來了60年一遇的最冷寒冬要來了,就這樣大家又想起來了2008年的我國南方的冰雪災害天氣,因為那次災害天氣也是由拉尼娜現象引起的。拉尼娜現象指的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大範圍偏冷的現象。
  • 拉尼娜75%將至,今年冬天會偏冷嗎?專家給出預測,農民早預防
    秋天往往很短暫,稍縱即逝,雖然剛進入到秋季,人們早已經將關注的焦點放在了今年冬天會不會冷這個問題上,那麼今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呢?近幾年的冬天一直被「厄爾尼諾」控制,雖然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厄爾尼諾,但是卻知道,被厄爾尼諾控制下的冬天會是暖冬。拉尼娜是一種厄爾尼諾年之後的矯正過度現象,簡單點來說就是在拉尼娜控制下,冬天會偏冷,夏天偏熱,颱風天氣增多。
  • 貝加爾湖出現「異象」,科學家高興不起來,瑪雅預言要驗證了?
    很多人在看到這樣的現象後,認為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但是科學家在看到這樣的現象後卻高興不起來,正常來說貝加爾湖不會出現如此多的氣泡的。當科學家對這些氣泡進行了研究分析後,才發現這些氣泡中的物質不僅含有高濃度的甲烷,而且還包含著少量的二氧化碳。因此這種氣泡也叫做甲烷氣泡。
  • 美國突破50攝氏度,科學家卻說將出現極寒地球,到底是冷還是熱?
    美國突破50攝氏度,科學家卻說將出現極寒地球,到底是冷還是熱?現在的電子設備產品已經深入了家家戶戶,90後和00後每一天,休閒時刻做的事情就是打打遊戲,看看電視劇,如果你是北方的一位70後或80後,在你的童年記憶當中會有這樣一段美好的回憶,冬天裹著厚厚的棉衣,冰天雪地,周圍的一切都被白色所覆蓋,屋簷上滴下了長達幾十釐米的冰柱,雪可以漫過雙腳,在雪地裡打打雪仗,堆雪人。
  • 2020年全球變暖,又說將進入小冰期,這到底是變冷還是變暖?
    2020年全球變暖,又說將進入小冰期,這到底是變冷還是變暖?地球的全球變暖想必大家已經感同身受,已經感覺到了周圍氣溫的明顯變化。全球變暖是非常「致命」的在我們的心中認為,全球變暖不過是溫度的升高而已,只需要有充足的降溫措施就可以了,但是對於全球生態來說,全球變暖卻是非常致命的,冰川的融化和坍塌,動物失去賴以生存的棲息地,這樣的後果又該由誰來承擔呢?
  • 讓農民富起來,阿里巴巴上線「農業科學家基地直選」頻道
    圖說:2020數字農業50人論壇,「農業科學家基地直選」頻道在淘寶上線。12月18日,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數字團隊共同探索未來數字農業的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利用農業高新技術和數位化技術『讓農民富起來』」。當天,科學家與阿里的第一個正式合作項目「農業科學家基地直選」頻道,在手機淘寶首頁「土貨鮮食」正式上線。
  • 2020年,農村都有哪些農業補貼政策?估計很多農民還不清楚
    2020年,註定亦是不平凡的一年,一邊要做好疫情防控,一邊要做好復工復產,同時還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脫貧全面小康。 輪耕休耕補貼 農民在田地上長期進行大量的耕作,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土壤的肥力減弱,糧食的產量也會隨之降低。近年來,為了保護土壤的肥力,國家提倡農民們進行輪耕休耕,並於2016年在東北試點了玉米和大豆的輪耕,響應政策的農民可享受補貼。現如今,輪耕的土地面積也在不斷增加。
  • 5月再現「小冰河」熱議點,地球會變得更冷?科學家都爭議中
    到底地球是變冷了還是變熱了,可以說大家一直受到爭議之中,因為各大報告說明都具有自己的觀點。 由於NASA專家通過觀察數據顯示,發現了在大西洋地區有這樣的一個規律, 那就是該區域風向每5至7年改變一次,因此這種現象可能會再次出現,這就是2020年關於小冰河事件的報告。
  • 狗到底有多聰明?科學家:狗的社交智力遠超我們想像
    2015年的一項實驗發現,狗狗甚至可以判斷出一個人是否可信。一旦狗認為某人不可信,它就不會追蹤此人提供的線索。大家都知道,在主人指向某個東西的時候,狗就可以理解背後的含義。舉例說,人指向狗食盆,狗就會飛奔過去,乖乖地坐好,並開始等待自己的晚餐。
  • 壽光人做好準備
    壽光人做好準備 2020-09-10 1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藝術到底多有趣 | 關於蒙克《吶喊》的6個冷知識
    關於《吶喊》的6個冷知識 你知道多少? 3 、《吶喊》曾兩次被盜 一次是1994年,3個月後被追回 另一次是在2004年,在2006年奇蹟般重現世間
  • 俗語「冬至在月頭,要冷到年兜!」年兜什麼意思?天氣還會冷嗎?
    冬至在月頭,要冷到年兜這句俗語裡的「年兜」指的是年底,意思是如果冬至在月初的那幾天,那就證明這一年的年底會很冷。這主要是因為冬至是數九天的開始,從一九天以後天氣就開始漸漸進入寒冷階段,到了三九、四九就是冬天最冷的時候,如果冬至這天在月初的話,那麼三九天大概就到了年底,年底就成了最冷的時候,所以才會有「冬至在月頭,要冷到年兜。」的說法。
  • 冬至已到,今冬天氣冷不冷?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諺語怎麼說
    「冬在頭」發生在農曆的月初,那麼百姓不用受凍了,把被子取出來變賣,用換來的錢去買牛;「冬在中」指冬至在月中,意味是一個暖冬,牛欄裡的牛要下地幹活了,人們開始為播種做準備;「冬在尾」形容了冬天的極寒導致民生凋敝,是說如果冬至發生在月末,那麼這個冬天就不太好過了,將是一個寒冷而漫長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