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亂的年代既有英雄的誕生,自然也有一些漢奸的產生。英雄始終堅守著保家衛國的信念,而漢奸則為了自保和誘惑不惜出賣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夥伴。所以漢奸總是人人喊打,他們甚至比敵人還要讓人可恨,畢竟敵人和我們是敵對方向,但漢奸原本可是我們的同胞。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中國就進入了長達14年的抗戰中,在這段時間裡,有從麻木中覺醒的中國人,也有因為受不了苦而選擇叛變的漢奸,關書範就是這樣一個漢奸。
1912年關書範出生了,地點在吉林寧安的某個家庭裡。他年輕的時候曾積極地參加過一些革命,17歲還加入了共青團,之後他還因為優秀的表現還當上了團省委的委員會。當時的關書範對抗日也是充滿了鬥志,尤其在他22歲被日本憲兵隊抓進獄中的時候,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沒有動搖過自己一絲一毫的決心。後來逃出來之後,他就參加了抗聯,積極參加戰鬥,每次都衝鋒在前。
關書範和其他戰士的合照
因為關書範在戰場上的表現良好,而且還表現出了非常優秀的軍事指揮天分,於是他很快就被提升到了指揮員的崗位上。不到兩年,關書範又帶著部隊奪回了黑龍江的勃利、穆稜、依蘭等地。這時候的關書範已經從一個單純的青年學生成長為一個驍勇善戰的戰士,在他25歲的時候就已經成了五軍一師的師長了。誰能想得到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戰士最後卻因為害怕敵軍而當了一個漢奸呢。
938年10月日本關東軍在松花江下遊進行大掃蕩,由於敵我力量的懸殊關書範所部不得不進行撤退。在關書範所部撤退的時候,一師婦女團的八位女戰士主動請纓掩護大部隊撤退。八位女戰士主動吸引日軍火力,但不幸的是當她們退到烏斯渾河邊上的時候子彈打光了。為了不做俘虜,八位女戰士高唱國際歌集體跳進了烏斯渾河壯烈犧牲。
這八位女兵分別叫:冷雲、胡秀芝、楊貴珍、郭桂琴、黃桂清、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最大的23歲,最小的才13歲。這就是後來激勵人心的八女投江的故事。按照一個英雄的邏輯和對事物的認識上來說,八女投江應該對關書範有很大的激勵作用,讓他誓死也要為自己的戰友、同胞報仇雪恨才對。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關書範的心裡不知怎的竟然打起了投敵的主意。
關書範不斷的散步投敵的言論,動搖軍心。甚至到最後竟然下山和日本人談判去了。俗話說當局者迷,關書範還不認為自己的這些想法是錯誤的,他認為那是假投降,是萬不得已保全自己的無奈之舉。後來關書範還破天荒的穿著日軍軍裝,跑到自己的軍長柴世榮那裡勸說柴世榮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說先把隊伍保全下來,將來再尋東山再起的機會。柴世榮聽了大驚,於是趕緊把關書範的言論報告給了周保中。
周保中一聽大怒,這哪裡是什麼假投降,這是真投降,是鬥爭到最艱苦時刻的首開投敵之風。這樣的行為決不能寬恕,於是周保中讓柴世榮引關書範上山立即將他抓捕了起來。面對周保中的盛怒,關書範又「醒悟」了過來,他涕淚交加向周保中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且交代了自己和日本人的所有交易。但可惜的是一切都晚了,特殊時期的特殊案件,最終關書範被槍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