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院的人間百態:北京獸醫罵哭寵物主人,卻治癒了無數人!

2021-01-09 益美傳媒

人們常說,生老病死是世間常態。這個世界,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悲歡離合。

對於寵物,對於貓貓狗狗而言,因為短暫的壽命,這個狀況就更加激烈頻繁。

有的時候,它們的命運被主人掌控;有的時候,任何人都無能為力。

遭遇的每一次意外,日漸衰老的身軀,都可能帶來永生的分別。

這一切,在寵物醫院裡演繹的淋漓盡致。

01

寵物醫院的離別故事

拼盡全力仍然無法拯救愛寵

「你要確定是經濟問題,咱就再試試,否則它沒了咱就心安理得了。」

老尹坐在醫院的辦公桌前,一個叫明亮的小夥子站在他的對面,桌上放著一張安樂死執行確認單。

明亮雙手叉腰,杵在原地一動不動,身後背著的一根逗貓棒尤為顯眼。

五年前,剛來北京的明亮領養了小貓湯圓。

「我是在微博上領養的,當時有兩百個人想要它,我都覺得自己沒戲了...」

緣分讓他們相遇,相互陪伴度過一個又一個白天和黑夜,明亮早把湯圓當成了自己的生命中的一部分。

五年後,湯圓病重,想要活下去,可能需要打一輩子的胰島素,在痛苦中不斷煎熬。

而昂貴的治療費用,即使是花掉明亮所有的積蓄,也完全不夠。

是讓湯圓繼續活下去,還是選擇安樂死?看似有兩個選擇,又好像一個選擇都沒有。

「我籤吧。」

許久之後,明亮走到桌前,拿起筆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簡簡單單兩個字,不過十幾個筆劃,卻代表著湯圓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明亮抱著湯圓,像往常一樣,輕輕地撫摸它的毛髮,

「沒事啊,爸爸陪你走到最後啊...」

醫生將注射器扎進湯圓的前爪,藥物推進去,湯圓慢慢安靜下來,躺在明亮的腿上,一動不動。

明亮瞬間奔潰,低下頭靠近湯圓,全身顫抖,不停抽泣...

類似這樣的場景,老尹已經見過太多次了。

作為這家寵物醫院的院長、一名資深獸醫,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帶著身患重疾的寵物,從各國各地趕過來找他。

他能治各種疑難雜症,許多病重的寵物經他手後,很快就又能活蹦亂跳。

但動物終究和人不一樣,就拿狗來說,一般的狗狗壽命都在9到15歲之間。

這意味著,無論主人呵護的多好,無論醫生做多少努力,到了年齡,他們終究會離開這個世界。

據了解,我國每年死亡的寵物有近300萬隻,而每一隻去世的寵物背後,都可能會有一位傷心到極點的主人。

因為救治寵物,老尹和很多主人都比較熟悉,成亮就是其中的一個。

每個周末,成亮和妻子孟楠都會帶著奇奇來找老尹複診。

不同於很多人養的名貴品種,奇奇是一隻純土種狗。

2005年,成亮在街頭第一次見到流浪的奇奇,它鐵絲纏頸,奄奄一息...

成亮看不過去,把它救回了家。從此開始,奇奇走進了他的生活,也走進了他的心。

如今,奇奇已經17歲了,作為狗界的「老人」,它已經到了離開的年紀。

成亮找到老尹,他的願望很簡單,能讓奇奇多活一天是一天。

但想要維持這個生命並不容易。

為了方便照顧,成亮每天和奇奇一起睡在客廳的墊子上。

他每天早上五點起床,給狗狗餵飯、餵藥、打針、輸液...

身體的勞累只是一部分,看病帶來的巨大花銷則更加現實。

每個周末拿藥,都要花去至少兩三千塊錢。

站在櫃檯前,成亮的錢常常不夠,只能轉頭找妻子商量。

成亮曾經問老尹:「「她可能多陪我兩年嗎?」

老尹回答他:「能,那你得去那邊陪她。」

2020年1月31日,奇奇閉上了眼睛,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成亮為它布置了一個葬禮,伴隨著閃爍的燭火,奇奇安靜的躺在白色花叢中。

他溫柔的撫摸著它的身體,親吻它的臉龐...

「謝謝你陪我,奇奇。」

02

「毒舌」大夫老尹

明明是個獸醫,治的卻是人!

人和寵物的悲歡離合,老尹每天都在感受,這也讓他變得有些「不一樣」。

從醫院的角度來看,帶寵物上門治病的人也算是顧客,顧客是上帝,按理說應該哄著,但老尹偏偏養成了一張「毒舌」。

狗狗突然發病,連心臟都停止了跳動,老尹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它搶救回來。

主人抱著狗狗一邊流淚一邊不停感謝老尹,老尹卻轉過頭說道:

「其實還不如那麼走了算了。」

有主人感慨,希望自己的寵物能夠少受一點罪,活的時間長一些。

老尹卻說:「活得長的代價就是多受罪。」

有很多養寵物的老人,把狗狗的命看得比自己的命都還重要。

老尹也不留情面:「你先走了,狗沒走,你更閉不上眼,狗怎麼辦呢?」

無論主人說什麼,老尹都能想方設法地懟你一頓。

你越傷心,哭的越厲害,他說的越重。

人們將老尹稱為「懟神」,不論什麼情況,不論面對誰,他都從來不留情面。但他並不是真的鐵石心腸,相反,他比誰都在意這些寵物。

與其說他在懟人,倒不如說他是在表達對這些動物的了解、尊重和愛。再往深處看,他的「懟人」,其實是對寵物主人的開導。

毫無疑問,大多數主人都很愛自己的寵物,但對於寵物的生老病死,卻很少有人能坦然接受。

當寵物已經到了離開這個世界的年齡,所謂的治療,只是在儘量延長寵物的壽命。

因為主人的愛和不舍,它們在痛苦的治療中為主人而活,而到最後,主人也會更加難受,更加崩潰。

是放手讓寵物離開還是留它們繼續在這個世界苟活,這樣的抉擇,老尹也經歷過。

老尹全名叫尹鐵垣,打小起,他就喜歡寵物,到現在,他一共養過4隻狗,11隻貓。

老尹的第一隻貓叫「咪咪」,遇到它時,他還是一個讀初中二年級的小孩子。

咪咪陪著他一起長大,到他讀完高中、讀完大學,再到他成為一名獸醫...

不知不覺間,二十年過去了,咪咪渾身是病,已經到了該離開的時候。

老尹心裡清楚,讓咪咪活下去,它就得承受無盡的痛苦和折磨;讓咪咪離開,反而是一種解脫。

經歷了一番心理鬥爭之後,他親手送走了咪咪...

老尹最後養的狗叫春杏,他親自接生,看著它來到這個世界,看著它一點點長大。

他們一起度過了九年的歡樂時光,直到春杏的肝上發現了腫瘤。

看著春杏飽受病痛的摧殘,即使大家都在勸阻,老尹仍然下定決心給它送走。

「我可以把它的肝切掉一塊,它會很疼,它也會恢復。等到傷口都癒合的時候,下一個出血又來了,只會更壞。

我就再切一塊,我就一塊一塊把它的肝切完,然後它又轉移到肺...」

老尹少見的哽咽了:「給它安樂了我最疼,它就不疼了。」

親身經歷過痛苦,老尹看得很通透。

他在治寵物:「我在治病,我在救命。我沒治好,人再罵我,我都沒關係,因為我已經盡力了。」

他也在治人:生老病死,誰也阻止不了。老尹能做的,就是幫這些主人度過心理上的難關。

老尹認為,當已經為寵物付出了一切,面對它的離開,主人可以難過,但不可以崩潰。

「其實治到最後,那些瀕死的狗是在治人。通過我的治療,讓狗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能讓主人有個接受的過程。」

03

寵物醫院的溫情故事

貓媽媽剖腹成功產子

在老尹看病治療的同時,人和寵物之間的各種溫情故事,也在另一家寵物醫院裡不斷上演。

B站紀錄片《寵物醫院》,通過最真實的記錄,將醫院裡的故事展現了出來:

鋪著藍布的手術臺、各種型號的手術鉗、穿戴整齊的醫生...

乍一看去,像不像某家醫院裡醫生正在給病人做手術?

但實際上,這是寵物醫生正在給貓媽媽進行剖腹產。

貓媽媽是一隻懷孕兩個月的布偶貓,名字叫「披薩」。

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很快,小貓就出來了。

醫生們迅速撕去小貓的胎盤,擦拭口腔裡的粘液,固定頭部甩出氣道裡的粘液...

直到聽到小貓的第一聲呼喊,懸著的心才能放下。

一個新生命,就此誕生。

和「披薩」相比,法鬥「Panda」生孩子的過程就沒有這麼輕鬆了。

因為法鬥是後天培育出來的品種,先天性和別的狗狗品種存在著很大差異。

它們體力有限,骨盆不夠寬,非常容易難產。

主人在其他醫院提前做了檢查,Panda懷的是三胞胎,醫生為它安排了剖腹產。

新生胎兒的死亡率很高,所以必須爭分奪秒。

手術在緊張進行,外面等待的「汪爸爸」也在焦急等待著。

終於,三隻幼崽順利出生,護士們趕緊一人負責一隻,進行搶救護理。

正當主刀醫生繼續給Panda進行手術時,意外發現還有一隻汪老四!

一番努力之後,母子五狗,都平平安安。

面對不同的寵物,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手法之專業,超乎你的想像。

一隻叫「蛋白」的小倉鼠腿出現了問題,右後肢不能走路,沒法運動。

醫生在了解病情之後,決定麻醉進行手術。

大一些的寵物都可以通過呼吸罩進行麻醉,「蛋白」甚至比呼吸罩都還小,這怎麼辦呢?

醫護人員在研究之後,決定採用「沉浸式麻醉」,直接把蛋白塞進了呼吸罩。

巨大的器材和蛋白小巧的身型形成了鮮明對比,硬核麻醉顯得心酸又好笑。

當然,在這裡,生離死別也是常有的事兒。

橘貓「胖虎」被人遺棄在垃圾桶,一對好心的情侶把它帶回了家,但不久後,胖虎就生病了。

它的肚子脹氣,排不了便,吃不了東西,貓命垂危。

醫生自製導便管排便,輕柔小肚子,打氧氣,人工呼吸,竭盡全力搶救...

最終,小胖虎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它靜靜地躺在醫生的手上,閉著雙眼,小小的身體透露出無限的悽涼。

醫生打電話給胖虎的主人,聲音不由得哽噎:

「很抱歉,沒能救活這個小傢伙。」

04

只能陪伴一段人生的它

足夠讓我們永生銘記

曾經,一位插畫藝術家用兩條不同走向的曲線,畫出了我們和寵物的人生歷程。

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我們和它們相遇;

再到人生的某個階段,我們和它們告別。

因為造物主的設定,它們註定無法陪伴我們走到終點,我們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們離開。

現實就是如此的殘酷,但是,這並不代表所有的相遇,所有的陪伴都是悲痛的。

相反,這會讓我們更懂得珍惜,更能理解生命,更能擔負起責任。

對於不同人而言,寵物具有不同的意義。有人把它們當成是精神治癒師,有人覺得它們是自己的兒女...

但無論如何,我們對待寵物的感情都是最真摯最純粹的。

儘管有時會溺愛,會疏忽,會無奈,會哭會笑,但我們總是儘自己所能愛著它們。

和寵物的一次相遇,便是一生羈絆的開始。

從睜開雙眼的初見,到閉上眼睛的離開,它們陪伴我們不久,只用了一生;

從朝夕相處的陪伴,到含淚擁抱的永別,我們記住它們不久,只用了一世。

一生一世之間,便是那永遠無法抹去的溫暖和美好。

圖片來源:《和陌生人說話》、《寵物人物》

相關焦點

  • 北京「毒舌醫生」懟哭寵物主人,卻收穫粉絲無數
    每天,來自全國各地的寵物主人,帶著身患重症的愛寵,慕名前來找一位「暴躁」的醫生治病。他就是尹鐵垣,北京XX動物醫院的院長。日常懟天懟地懟客戶,卻收穫粉絲無數,因其犀利的語言風格,人送外號「懟神」。
  • 做獸醫什麼最難?是安樂死時,主人不忍進屋,寵物卻在瘋狂尋找!
    7月時,網友@Jessi dietrich發了這樣一條推文,她問她的獸醫,在工作中最艱難的事是什麼?獸醫回答說:是在給寵物安樂死的時候,90%的主人都不忍心進屋,親眼目睹自己的寵物接受注射。所以,許多寵物在生命最後一刻會瘋狂環顧四周,尋找最愛的主人...
  • 瑞派寵物醫院致敬獸醫師,做一個獸醫到底是什麼感受?
    主人再次來到醫院認為這肯定是輸血的副作用,並質問醫生到底會不會治?(瑞派寵天福商鼎路院院長李寶文)生活中總能聽見有人抨擊埋怨指責獸醫,說他們冷血、不盡責、只看錢......肆意叫囂咒罵,卻仿佛自動忽視了醫生也是個普通人,忽視了他們為這個工作做出的努力,為生命做出的付出。
  • 移動獸醫服務可能是您的寵物的正確選擇的幾個原因
    獸醫領域正在跟隨這一趨勢,努力為寵物主人的家庭提供更方便和優質的護理。 有證據表明,家庭護理可以減輕壓力,為您的寵物提供其他生理益處。移動獸醫服務確實有其局限性,需要住院治療或需要醫院無菌環境的外科手術。 以下是為什麼移動獸醫服務變得流行並且可能是您的寵物的正確選擇的幾個原因。 更少的壓力
  • 美國人將寵物當家人,寵物醫院大發橫財
    主人對寵物的重視集中表現在對生病寵物的治療和看護之上。美國湧現出許多寵物醫院,為生病的小狗小貓們提供專業化的治療,大病小病都治。在一般人眼中,寵物感冒發燒了,花錢給它買些感冒藥打些點滴,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小貓小狗們得了癌症,為其花費巨資搞化療、骨髓移植,這讓不少人感到詫異,即便如此,這樣的事情卻經常發生在美國。
  • 《寵物醫院2》歡樂加碼 倉鼠羊駝亮相萌點加倍
    新一季節目全面升級,上海、成都兩家寵物醫院聯手開啟治癒之旅,神奇異寵集結,更有神秘UP主體驗醫院生活。寵物醫生們還將走出醫院外出看診,帶領觀眾了解更多關於動物健康的知識。節目通過寵物、醫生、主人三個維度,展現真實的人寵關係,傳遞科學養寵的理念,強調陪伴始終、共同成長的生命主題,關於愛的故事將再次浸潤人心。
  • 瑞派寵物醫院告訴你最牛醫院的正確打開方式!
    細分了貓科、預防醫學科、犬外科、犬內科、內窺鏡微創外科5個科室,醫院發展方向為大型全科醫院,讓更多的動物得到專業化的治療,提高動物疾病的治癒率。現在擁有碩士3人,本科學歷3人。憑藉完善的培訓機制和晉升機制,培育了和諧、進取、拼搏、團結又富有激情的優秀醫院文化,憑藉精細的專業分科,修煉了精湛的醫療技術,發展成為北京地區為數不多的綜合性全科醫院。
  • 瑪氏皇家寵物食品發力後疫情時代獸醫新生態
    在2020皇家數位化獸醫師峰會上,瑪氏皇家寵物食品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建忠、中國獸醫協會秘書長辛盛鵬、世界獸醫協會主席Patricia Turner、中國獸醫協會副秘書長楊龍波、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臨床系系主任夏兆飛、新瑞鵬醫療集團貓科專科帶頭人毛軍福、ISFM國際貓友好型醫院項目首席培訓官Sarah Collins等多位跨界專家上演深度對話,從三大議題入手,與寵物診療行業專業人士分享專業前沿洞見
  • 上海寵物醫院達229家 線上也能預約獸醫師、買處方糧
    4月28日是世界獸醫日,值此之際,2018皇家獸醫師峰會日前在上海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上海市寵物醫院從119家增加到了229家,註冊獸醫師超過了800人,但面對寵物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依舊無法滿足需求,寵物醫療的數位化發展成為行業新趨勢。
  • 看人與寵物的悲歡離合,體會的是人間百態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各自不同的答案,有的情場失意,有的職場得意,有的生活舒心,有的吃虧是福……但在靖歌閣看來,2020無疑是個幸福年,為什麼這麼說呢?從電影就可以看出來啦,從《寵愛》到《囧媽》,中國式親情治癒各種不開心,電影院裡看到的都是滿滿的愛意。每個人都曾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崩潰瞬間,但是每次去電影院都能治癒內心的悲傷。以中國式情感治癒中國式焦躁,想來很搭配呢。
  • 主人可以線上為寵物就診?獸醫遠程醫療平臺「TeleVet」獲 500 萬...
    2015 年,Price Fallin 和執行長 Steven Carter 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成立了「TeleVet」,創建了一款移動遠程醫療應用程式,該應用程式將獸醫診所與寵物主人連接了起來。通過提供一個獸醫遠程醫療平臺,「TeleVet」旨在加強獸醫、寵物主人以及寵物之間的聯繫。
  • 寵物狗害怕看病,獸醫微笑拿出吉他:能不能給我一首歌的時間
    人害怕,貓狗當然更害怕,但醫院總是要去的,要如何改善它們與獸醫之間的關係呢?這裡有一位獸醫做出了一個良好的示範。自從嘗試過一次這樣的痛苦,薩迪就十分抗拒去獸醫診所這件事,但無論是打疫苗還是定期檢查身體,看醫生都是必要的。主人也不希望薩迪因此積累更大的心理壓力,變得焦慮不堪,於是決定求助有耐心的獸醫。一位叫做諾亞的醫生接待了主人和薩迪,他究竟打算使用什麼方法來接觸狗狗對獸醫的牴觸心理呢?
  • 周末綜藝推薦—寵物、寵主與醫生的相互治癒
    城市和經濟的不斷發展,養寵的人也越來越多。人們不僅關心自家寵物的吃喝拉撒,與寵物相關的事也越來越好奇和關注,例如寵物展、寵物醫院、寵物醫生、寵物美容等等。它記錄著寵物、寵主和寵物醫生的互動日常,小至棄養小貓的救助領養,大至寵物和主人的生離死別,在這寵物醫院裡天天上演著。
  • 太痛心,湖南株洲一男子帶寵物狗做絕育手術,結果遇到無證黑獸醫
    問題是,寵物會生病,而且它們無法像人一樣交流,因此,當主人帶著自己的寵物狗去無證執業的寵物醫院,心裡多少會心慌——醫院裡的獸醫都靠譜嗎?有媒體消息,湖南株洲一男子帶著自己的寵物狗做絕育手術,結果,他心愛的寵物死了。這件事對他來說很悲傷,不過這樣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遇到過。有時候,只是吃了一塊東西,或者讓寵物狗打了一針,結果沒幾個鐘頭,自己的寵物就死掉了。
  • 寵物看病比人貴,醫院亂收費現象嚴重,四個方法教你辨別寵物醫院
    很多養寵物的人都非常害怕寵物生病,因為寵物生病要花費的錢就非常多了,很多寵物看一次病比人看病還要貴。而且很多寵物醫院也存在著亂收費的現象。因此很多第一次養寵物的寵物主再給貓咪看病上就犯了難,因為不知道要去什麼樣的寵物醫院合適,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介紹如何辨別一家好的寵物醫院,話不多說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查找醫院的相關信息如今隨著而網絡科技的便利,很多信息都可以在網絡上查找的到,所以如果你家的小可愛已經到了要上醫院的情況,寵物主最好先在網絡上查找一下附近好評度最高的寵物醫院。
  • Qing聽丨寵物殯葬師:每個主人與寵物間都有感人故事
    隨著社會的發展,寵物經濟越來越興盛,人與寵物之間的情感連接也越來越緊密,李超希望每一個離去的寵物都能有尊嚴,每一個失去寵物的主人都能有一個地方抒發自己對寵物最後的依戀,所以他創業從事寵物殯葬工作,在這裡見證了一個又一個寵物與人之間的故事。
  • 寵物看病比人貴合理嗎!我國寵物市場規模將超2400億元!
    人們在享受擼貓擼狗帶來快樂的同時,也避免不了為寵物生病擔憂,一旦「主子」生病,寵物主人會不惜代價為其治療,同樣的病,人花不到一百塊就能搞定,寵物卻要花幾百上千元。其實,寵物在怎麼說也是動物,當然是無法和人相比,可是隨著養寵物的流行,加上很多人越越對寵物的喜愛,讓寵物變得看病比人貴,甚至經濟能力強的人對寵物的照顧更是比普通人的生活都質量都高。
  • 獸醫,一個越做越熱愛的職業
    獸醫的日常愛意滿滿周冬是一名寵物醫院的獸醫師,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正好在接診一隻法國鬥牛犬。聽了主人對寵物的狀態描述後,他便熟練地在其他醫護人員的協助下,對狗狗身體進行了針對性的檢查。「小傢伙可能是腸道裡有些寄生蟲,回家記得給它按時驅蟲。」周冬的日常工作就是如此,每天忙於接診,與主人溝通病情,時不時還要走上手術臺。
  • 寵物行業首個被省級衛視看中的節目紅狗《寵物醫院》
    導讀:聚焦寵物醫療,RedDog紅狗獨家冠名的國內首檔寵物醫療觀察類真人秀《寵物醫院》紀錄片獲東方衛視點讚,從競爭激烈的衛視暑期檔角逐中脫穎而出,登陸東方衛視晚間黃金檔上星播出。於2019年6月12日起,每周三晚21:20熱播,更新續集。首播當日,拿下全國省級衛視21:30檔期(不含影劇)節目排名的Top1 播放熱度。
  • 阜陽市民30000塊錢買的狗,死在寵物醫院手術臺
    圖為該醫院提供的其他寵物手術協議書 事後,李先生提出要寵物醫院賠償一條類似的狗,這個要求寵物醫院並不接受: 「麻醉風險是存在的,這所有人都知道,現在他們要求賠償,我們要求鑑定,如果鑑定結果是我們的醫療責任,哪怕我們醫院關門,哪怕我本人坐牢都可以,如果不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也希望得到法律的保護,我們做行業也挺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