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徐克為趙文卓拍了一部武俠經典,卻讓二人的合作關係破裂

2020-12-05 神奇的絡腮湖

1990年,徐克、胡金銓、李惠民、程小東聯手打造的《笑傲江湖》,在香港影壇掀起了「新派武俠片」的時代浪潮。

之後,《新龍門客棧》、《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的誕生,也將這股「新派武俠浪潮」推向高峰。

1993年,香港電影市場之上,武俠片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創作大爆發」。寫意的古韻美術布景、威亞特技加持之下的飄逸打鬥,也隨著武俠片的泛濫,引發了觀眾們的審美疲勞。

1995年的徐克意識到,觀眾們已經看膩了古裝俠客的威亞打鬥,於是決定對武俠片的美術布景、打鬥風格,進行全新的嘗試。這一年,徐克為趙文卓拍攝了武俠片——《刀》。

在這部《刀》裡,徐克不僅對電影的美術風格、打鬥設計,進行了諸多嘗試。在故事劇情的表達之上,他也進行了不少文藝化的處理。

文藝化的故事處理方式,增加了《刀》的藝術性,但也讓它遭遇了票房挫折。影片在香港上映了25天,卻只拿到了330多萬港幣的票房。趙文卓、徐克的港片合作關係,也因為該片走向了破裂。

劇情故事的文藝化處理,讓《刀》變成了一部耐人尋味的作品。今天我們就好好聊一聊這部《刀》,看看徐克究竟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徐、趙二人的合作關係,又為何因為該片破裂。

一、從胡金銓到張徹,徐克的風格突變

在聊劇情之前,我們先來說一個《刀》的幕後小故事。

徐克的這部《刀》,翻拍自張徹導演的武俠經典《獨臂刀》。

60年代末的香港影壇,胡金銓、張徹二人一直主張武俠片的創新、變革。胡、張二人也成為了60年代末,新派武俠港片的兩大先鋒。

雖然都是拍攝新派武俠片,但張徹、胡金銓的電影風格,卻呈現兩極分化。

胡金銓的武俠電影,比較注重時代背景的還原,所以在服、化、道的設計之上,極為考究。

而電影的核心,也經常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要麼是忠臣良將被害,江湖俠客出手相救,如《龍門客棧》、《大醉俠》;要麼是綠林好漢報效國家、抵禦外敵,如《忠烈圖》、《迎春閣之風波》。

相比於胡金銓,張徹則不太注重服、化、道的時代還原。在張徹的武俠片裡,江湖人物的著裝,基本以坎肩為主。

這樣的打扮,有利於展露人物粗壯的手臂,發達的胸肌,從而展現綠林好漢的粗獷不羈、陽剛熱血。

在電影內核之上,張徹的武俠片基本都以復仇為主。在張徹的武俠世界裡,江湖就是恩怨,而所謂的江湖俠客,不過是被恩怨束縛的一群可憐人,他們的生活朝不保夕,要麼殺死仇人,要麼被仇人殺死。

90年代初,徐克沿襲胡金銓的武俠片風格,拍攝了《笑傲江湖》、《新龍門客棧》,掀起了「新派武俠片」的創作熱潮。然而1993年之後,隨著觀眾們的審美疲勞,徐克也決定突破「胡金銓式武俠風格」的束縛,嘗試創新、變革。

突破一種風格束縛的捷徑,便是走向它的對立面。可能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徐克選擇了翻拍張徹的《獨臂刀》,希望憑藉張徹的經典故事,開闢新的武俠動作風格。

雖然是翻拍自張徹的《獨臂刀》,但徐克在《刀》的故事裡,也融入了不少自己的想法與設計。接下來,我們就聊一聊,這部《刀》的劇情故事。

二、「懷春少女」的愛情江湖

在這部《刀》裡,徐克繼承了張徹的美術風格特點,尤其是在人物造型方面。

該片雖然是一部武俠作品,但人物造型各異,有平頭、有長發。唯一保持整齊、統一的,便是男性角色身上發達的肌肉,以及那一件件「簡約而不簡單」的坎肩。

電影一開始,隨著女主角小靈的旁白,《刀》的故事正式拉開序幕。

小靈是「煉鋒號」刀場的大小姐。足不出戶的她,不知道什麼是江湖,只是從父親的口中,聽到過不少關於江湖的傳說。

父親告訴她,江湖就是一樁又一樁的買賣,你想要得到一樣東西,就要去買,去付出代價。有的時候,即便是賣東西的人,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電影的開始,徐克導演借一名少女之口,通過一堆晦澀的語言,形容了什麼是江湖。

你可能不明白這些話是什麼意思,不過不要緊。在接下來的故事裡,女主角小靈會一步步走入江湖,而電影之後的劇情,也會一點一點為我們解釋這些話的含義。

除了這些「江湖與買賣」的哲理話題,小靈的父親還告誡她,江湖上所謂的正義,只不過是一種同情。今天你見到一件事,覺得不對,要強出頭,明天你就會知道,錯的那個可能是你自己,到時候後悔也遲了,因為沒有人會可憐你

父親講述的冷酷江湖故事,小靈並不感興趣,因為在她的心中,也有著一個自己的江湖。

小靈的江湖非常簡單,那就是愛情。小靈的父親有不少弟子,在這些弟子中,小靈比較中意兩個人,一個叫鐵頭、一個叫定安。

而電影《刀》的故事,也繞著小靈喜歡的這兩個男人展開。

小靈經常幻想,定安、鐵頭為了自己而決鬥,最後贏的那個,和自己過一輩子。

為了讓自己的幻想成真,小靈決定推波助瀾。這一天,小靈打扮的非常漂亮,先後在鐵頭、定安的面前撒嬌,希望以此挑起二人的矛盾,讓二人為自己決鬥。

不過,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定安和鐵頭,似乎都對小靈沒有太多想法。小靈幻想的那場決鬥,也未能發生。

鎮上的一家酒樓,在「煉鋒號」定了五把宰牛刀,完工之後,師父派遣鐵頭、定安去鎮上送貨。

在鎮上,一群獵戶在調戲一名女子,一位身材魁梧的大和尚,出手教訓了這群獵戶,之後瀟灑離去。

鐵頭看到這一幕之後,內心不禁感覺熱血澎湃。這才是懲惡揚善的俠客,這才是快意恩仇的江湖。

鐵頭、定安來到了交貨的酒樓,發現幾個人吃了飯不給錢。鐵頭想藉機發揚一下俠義精神,當即亮出了刀,這幾名食客當場認慫,給錢走人。

行俠仗義之後,鐵頭心中沾沾自喜。此時有路人呼喊,之前的大和尚,又和獵戶打起來了。

原來,調戲女子的獵戶,被大和尚揍了之後心有不甘,於是在一條小巷內設下陷阱,幹掉了大和尚。

鐵頭為大和尚鳴不平,當街叫囂,要帶領「煉鋒號」的兄弟,與獵戶們一決生死。定安則攔住了鐵頭將他帶回「煉鋒號」。

返回「煉鋒號」的路上,定安、鐵頭經過一家青樓,二人被青樓之上的一名女子迷住。女子丟下了一顆藤球,二人紛紛伸手去搶。

之前, 小靈想通過撒嬌,引發定安、鐵頭的決鬥。但是,定安、鐵頭都對小靈沒有想法,所以決鬥也未曾發生。

而此刻的青樓之上,這名風塵女子的眼神,卻深深吸引了鐵頭、定安,二人心中也萌發了愛情的萌芽。

兩兄弟同時喜歡上一個人,勢必會引發二人的矛盾。徐克導演通過二人伸手搶藤球的鏡頭,暗示了二人之後的對立關係

三、從愛情到事業,鐵頭與定安的矛盾

返回「煉鋒號」後,鐵頭時常看著藤球發呆,而定安則總是望著房梁發呆。二人的怪異舉動,也讓小靈十分在意。

一身江湖熱血、難以平復的鐵頭,想帶師兄弟們去教訓獵戶,為大和尚報仇。定安擔心出事,於是便偷偷告訴了師父。

師父阻止了眾人,還對他們一番責罰。定安的「背信棄義」,惹怒了鐵頭,也惹怒了其他師兄弟。故事的矛盾,也由此愈演愈烈。

「煉鋒號」每年都會舉行「刀祭」,祭奠一把斷刀。很快,刀祭的日子到了。在刀祭上,師父表示要將「煉鋒號」交給定安打理。

在青樓搶藤球的那一刻,定安、鐵頭之間就埋下了矛盾的種子。之後,鐵頭決定帶師兄弟們去教訓獵戶,被定安告密,更是加重了二人之間的矛盾。

這一次,師父決定將「煉鋒號」傳給定安,再度引起了鐵頭的不滿。

師父宣布將「煉鋒號」傳給定安之後,心有不滿的鐵頭,決定給定安一個下馬威。

當夜,鐵頭決定帶著師兄弟們,去後山和獵戶們約架,看定安能把大家怎麼樣。師兄弟們,也都非常支持鐵頭。

定安在門外,聽到了大家的計劃,他不想因為自己,影響了「煉鋒號」的內部團結,於是決定趁著夜色,離開煉鋒號。離開之前,定安想去向小靈道別,結果在房外聽到了小靈與老僕人的談話。

原來,「刀祭」所祭拜的那把斷刀,是定安父親留下來的。定安的父親,二十年前為了救「煉鋒號」的人,被馬賊所殺。

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定安衝入屋內、詢問小靈,自己的仇人是誰。小靈表示自己不知道,只是聽父親不經意提起過,那個人好像會飛,而且滿身都是刺青。

定安向師傅詢問仇人的名字,師父回想起了二十年前的慘烈打鬥,擔心定安會因為報仇丟了性命,所以沒有透露仇人的名字。

看到師父的沉默,定安選擇拿走父親留下的斷刀,獨自踏上尋兇復仇之路。

定安趁著夜色,策馬離開「煉鋒號」。小靈擔心定安,於是策馬追趕。在夜色的掩護下,鐵頭和幾個師兄弟,也戴上兵器,偷偷離開「煉鋒號」,前去找獵戶們決鬥。

在追趕定安的途中,小靈的馬,踩到了獵戶們設下的陷阱。定安聽到小靈的呼救,調頭回來幫忙。獵戶們發現有獵物落網,前去查看,結果發現了定安、小靈。

之前在集市上,鐵頭因為大和尚的死,揚言要幹掉獵戶們,而當時定安也在場。獵戶看到定安,以為是鐵頭帶人前來挑釁,於是便開始攻擊定安。

打鬥中,定安寡不敵眾,一隻手被砍斷。而此時,鐵頭帶著師兄弟們趕來。亂戰之下,獵戶們被打退,定安也在混亂中跌入懸崖。

四、定安的復仇之路,鐵頭的欲望與殺戮

定安掉落懸崖後,並沒有死,反而是被一個叫做黑頭的女人所救。本想為父親報仇,結果卻遭遇突變,失去了一隻手臂。

看到殘缺的身體,定安決定放棄仇恨,與這個救了自己的女人一起、安度餘生。於是,定安在村裡的一個酒館,找了一份雜役的工作。

這一天,一個滿身都是刺青的男人,到酒館喝酒。據說,這個人是一名馬賊頭目,能上天入地、功夫了得,大家都叫他「飛龍」。

能上天入地、而且還是馬賊,定安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殺父仇人。

定安想追上去,跟這名馬賊決鬥,但殘缺的身體,讓他失去了勇氣。

家裡的菜刀壞了,定安拿到工資後,去一家刀店賣菜刀。刀店裡光芒四射的長刀,再次勾起了定安復仇的欲望。

一夥馬賊洗劫了村子,定安與黑頭的住處,也沒能倖免。馬賊一番燒殺劫掠之後離去,而定安也在房子廢墟之中,發現了一本殘缺的刀譜。

父親留下的斷刀,一本意外獲得的刀譜,一副殘缺的身體。「三殘合一」之後,定安領悟出了一套獨特的刀法。

一名叫做「骷髏」的馬賊頭目,打算與飛龍的隊伍合作,共同打劫「煉鋒號」。

刀法有所成就的定安,幹掉了「骷髏」手下的幾名馬賊,還從他們口中得知了,骷髏、飛龍聯手打劫「煉鋒號」的消息。

為了報仇,也為了師父的「煉鋒號」,定安決定去阻止飛龍、骷髏兩夥馬賊。

定安跌落懸崖之後、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小靈十分內疚。為了幫助小靈走出心理陰影,鐵頭決定帶她去找定安。

如果能找到,那就把定安帶回來,如果找不到,那就放棄內疚、走出陰影,讓一切都成為過去。畢竟,大家已經盡力了。

跟隨鐵頭離開「煉鋒號」之後,小靈第一次看到了,父親口中所說的江湖。

在一家客棧,鐵頭看到了之前那個,在青樓之上倚欄而望的女人。幾名「嫖客」輪流對這名女子施暴。憤怒的鐵頭,與這些人拔刀相向。

鐵頭的衝動,惹怒了客棧裡的刀客們,一番大戰之後,鐵頭帶著小靈逃出客棧,尋找新的落腳點。

鐵頭把小靈留在新的住處,獨自返回之前的客棧,幹掉了那幾名刀客,帶回了那名青樓女子。

小靈好奇,鐵頭為何要把這個青樓女子帶來。鐵頭表示,自己是為了救她,不讓她再被刀客們欺辱。

夜半,小靈發現鐵頭對青樓女子施暴,便質問他為什麼這樣做。此時的鐵頭表示,自己喜歡這名青樓女子。

小靈想放這名女子離開,卻被鐵頭阻止。鐵頭將小靈、青樓女子綁了起來,獨自出去尋找定安。

此時的小靈發現,鐵頭已經成為了一個純粹的江湖人,他和見義勇為的大和尚一樣,有自己的正直與熱血。同時,他也和客棧裡的那群刀客一樣,放縱慾望、崇尚殺戮

青樓女子的遭遇,讓小靈感觸頗深。在弱肉強食的江湖裡,像青樓女子這樣的弱者,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別人的選擇,已經註定了她的命運。

而看著如今越來越像江湖人的鐵頭,小靈也十分疑惑,他是否還是自己曾經喜歡的那個人。

趕來追擊飛龍的定安,和小靈住在同一家客棧。不過,定安因為銀兩不足,被老闆安排住在了豬圈。

在豬圈,定安看到地上的鐵鏈,若有所悟。他將鐵鏈綁在斷刀之上,以此來增加攻擊距離,還悟出了幾式新的刀法。

夜深之後,飛龍、骷髏的人馬來到鎮上,開始劫掠。

馬賊們衝入客棧之後,引發了一場亂戰。定安看到了小靈,前來保護。青樓女子以為他是馬賊,拿起一把匕首,向他刺去。

定安手起刀落,結果了這個女子的性命。青樓女子倒在定安懷中,此時的定安才意識到,這名女子就是曾讓自己心生愛慕的那個女人。

為了復仇,曾經的定安,選擇了離開「煉鋒號」。為了復仇,此刻的定安,又親手殺死了自己愛慕已久的女人。在拋棄了過去、殺死了愛情之後,此時的定安已經變成了一個純粹的復仇者

馬賊進入小鎮之後,鐵頭連忙返回客棧,保護小靈。

救下小靈的定安,將小靈交給鐵頭,自己轉身離去,消失在黑夜裡。鎮子上來了馬賊,師父不放心小靈、鐵頭二人、出來尋找,並將二人帶回了「煉鋒號」。

隨著與青樓女子的再次相遇,鐵頭蛻變成了一名純粹的江湖人,而定安蛻變成了一名純粹的復仇者。

隨著兩位男主角的蛻變,《刀》也進入了故事的高潮。

五、唯美卻又殘酷的結局

馬賊到了鎮子上之後,搞得人心惶惶。

馬賊骷髏帶著手下,化妝成逃亡的鎮民,來到「煉鋒號」尋求庇護。進入「煉鋒號」之後,骷髏與飛龍裡應外合,攻破了「煉鋒號」。

一番交手之後,鐵頭帶著受傷的師父,逃出了「煉鋒號」,並遇到了前來救援的定安。飛龍一路追殺,與定安狹路相逢。

師父告訴定安,飛龍就是他的殺父仇人。面對新仇舊恨,飛龍、定安展開了殊死決鬥。最終,定安幹掉了飛龍。

目睹了這一場決鬥的小靈,終於明白了父親之前說的「江湖買賣」。而徐克導演也在此時,為我們解釋了電影開始時,那段晦澀文字的含義。

江湖上只有一種買賣,那就是恩怨。在恩怨這樁買賣裡,沒有人能永遠佔便宜,不管你是賣者,還是買者。即便飛龍當年殺死了定安的父親,得意一時。但二十年後,他還是死在了定安的刀下。

《刀》的結局,一直讓不少影迷困惑。眾人打敗了飛龍之後,定安、鐵頭為何都離開了「煉鋒號」?

結尾時,小靈說定安、鐵頭偶爾會回來看她,但最後為什麼小靈在等待中老去?

其實,結合片尾小靈的內心獨白,很容易就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飛龍被打敗後,小靈很高興,還表示:鐵頭、定安都回來了,她也明白了父親為什麼要隱姓埋名,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因為江湖的買賣一旦開始,就會一代一代的傳下來,沒有人能阻止。

定安殺死飛龍,是一樁恩怨的結束,也是一樁恩怨的開始。之前的定安是復仇者,如今的他卻變成了別人的復仇目標。

向定安尋仇的,可能是飛龍的手下,可能是飛龍的朋友,也可能是飛龍的兒子。為了逃避江湖的殺戮,定安最後離開了「煉鋒號」。

而蛻變成為江湖人的鐵頭,本來就對江湖充滿著嚮往。

在之前的故事裡,鐵頭看到大和尚教訓獵戶,便深受感染。如今目睹了定安為父報仇、斬殺飛龍的江湖傳奇之後,鐵頭更是渴望在江湖之上,譜寫自己的傳奇。

於是,鐵頭也離開了「煉鋒號」,踏上了自己的江湖路。

至於影片的最後,小靈表示:定安、鐵頭偶爾會回來看她,但為什麼她在等待中孤獨的老去?

江湖是殘酷的,一開始,定安、鐵頭可能回來看望過小靈,但是時間久了,二人就音訊全無、再也沒有回來過。

定安可能跟飛龍一樣,被尋仇者擊斃。而鐵頭也可能像那個大和尚一樣,因為見義勇為,最終招來了殺身之禍。畢竟,在江湖的買賣中,沒有人能一直佔便宜。

孤獨的小靈,一直在等待定安、鐵頭的再次歸來。在漫長的等待中,小靈也變得滿頭白髮。

於是在電影的最後,女主角說出了那句經典臺詞:江湖是什麼,我還是不明白,不過我不管,我只是每天都在,等我喜歡的人回來找我

電影的最後,隨著葉倩文的那首《傷痛 》,《刀》的故事,也在一個唯美而又殘酷的結局中,落下了帷幕。

六、難得的武俠經典,卻讓徐克、趙文卓的合作關係破裂

電影作品的重點在於情感的表達,而電視作品的重點,在於故事的呈現。

徐克導演這部《刀》,不僅通過精妙的結構編排,展現了一個別樣的江湖復仇故事。同時,音效、鏡頭的出色運用,也讓觀眾們感受到了,那股粗獷、殘酷的江湖氣息。

《刀》可以說是,徐克、趙文卓合作的巔峰,然而,正是這部巔峰之作,讓徐、趙二人的電影合作關係,走向破裂。

1993年的《獅王爭霸》之後,李連杰結束了與徐克的合作,而趙文卓也接手了「黃飛鴻」系列。

對於趙文卓,徐克一直認為他過於緊張,所以在表演中經常會放不開。1995年拍攝《刀》時,徐克不僅想對自己的武俠電影風格進行突破,同時也希望趙文卓對自己的性格,進行突破。

然而,此時的趙文卓,卻遇到了事業、愛情的雙轉折。這一年,趙文卓正在與梅豔芳熱戀。相比於拍戲,趙文卓似乎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的個人感情之上。

一個注重於電影的拍攝,一個注重於個人情感的發展。對於事業、感情的側重點不同,最終導致了徐克、趙文卓合作關係的破裂。

1995年的《刀》,成為了徐克、趙文卓合作的最後一部港片作品。該片之後,趙文卓也離開了徐克,籤約了向華強的「中國星」。

90年代末,隨著港片的衰落,趙文卓也轉投電視熒幕。而1995年這部《刀》,也成為了趙文卓港片時代最後的高峰。

相關焦點

  • 從黃飛鴻到霍元甲,趙文卓把李連杰的經典武俠角色都演遍了
    《黃飛鴻之王者之風》【從黃飛鴻到霍元甲,趙文卓把李連杰的經典武俠角色演了個遍】 1992年,李連杰自組電影公司,在北京與北影廠合作拍攝武俠電影《方世玉》。當時,李連杰創辦電影公司自己幹,直接原因就是與嘉禾的合作破裂,經紀人被暗殺,自己也在香港受到生命的威脅。於是,他在拍完與嘉禾合作的第三部《黃飛鴻》電影《獅王爭霸》之後,就不再與嘉禾合作,而是開拍自己的《方世玉》。
  • 1998年,趙文卓接替李連杰,合作正東電影,拍了一部經典卻被禁映
    重組之後的「正東電影」,不僅更換了logo,趙文卓也接替李連杰,成為了「正東電影」新的銀幕力捧對象。1998年,「正東電影」與「永盛電影」聯手,為趙文卓策劃拍攝了一部動作經典《碧血藍天》。這部影片品質過硬、成本巨大,卻在香港市場上映後票房慘澹。而故事中的「敏感」內容,也讓該片在內地電影市場,遭遇了「禁映」的處理意見。
  • 趙文卓,一個人的武林
    原創 判官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今天來說趙文卓,無他,新劇正是在央視熱播的《大俠霍元甲》。 導演還是我們熟悉的弟控郭靖宇其實趙文卓早在2001年就演過一部《新霍元甲》。
  • 1993年洪金寶拍了一部武俠經典,卻被定義為「三級片」只上映9天
    1993年,47歲的「武俠專業戶」狄龍,被洪金寶導演看中,出演了一部武俠經典。這部電影雖然製作精良,但因為劇情設計的問題,被香港「電檢處」定義為「三級片」。在票房洪流的衝擊下,該片只上映了9天,以190多萬港幣的票房收場。上映周期不超過十天便被下架,票房成績未突破二百萬港幣,這部作品就是《一刀傾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洪金寶、狄龍這部武俠經典,當年為何會如此悽慘。
  • 因為一碗白米飯,徐克拍《金玉滿堂》,間接促成趙文卓梅豔芳戀情
    《金玉滿堂》1995年賀歲檔上映,由徐克執導並參與編劇,黃百鳴擔任製片人,以滿漢全席為故事背景,引進內地和臺灣省乾脆直接叫《滿漢全席》。一開始徐克和黃百鳴想要拍一部歌舞片趕在賀歲檔上映,找張國榮主演,暫時取名《龍翔鳳舞》,無奈時間不允許,只能作罷。
  • 徐克棄用趙文卓再次合作李連杰,這部超級英雄電影在北美非常賣座
    李連杰角色劇照 李連杰角色劇照 和嘉禾鬧翻後,李連杰在1992年創立了正東公司,準備在香港大展拳腳拍一些自己真正想拍的電影。1993年,正東公司的首部電影《方世玉》問世,也就是在拍攝《方世玉》的片場,徐克一眼相中了長相俊朗並且具有武術功底的趙文卓。雖然李連杰對嘉禾不滿,但對徐克個人還是很感激,所以,李連杰很大度,他表示徐克可以挖人,但趙文卓要拍完《方世玉》,至此之後,趙文卓就成了徐克的御用男主角。
  • 趙文卓經典電影盤點,第一部至今無人超越!
    乘坐香港電影黃金時代末班車的趙文卓,19歲的時候就以自己的一身武藝走進了觀眾的視線。出道初期就被冠以中國功夫電影的後繼者,從藝26年,他飾演的黃飛鴻、霍元甲、蘇乞兒、戚繼光等無數個經典英雄形象,成為不少武俠迷心中不可取代的功夫明星。今天喵喵就給大家整理了幾部趙文卓的精彩電影,一起看看!
  • 1996年趙文卓不演《黑俠》,徐克靈機一動找李連杰,北美賣到斷貨
    徐克和李連杰關係很好,但受制於嘉禾。這對黃金搭檔從此不再合作,直到1996年的《黑俠》《黑俠》促成李連杰徐克四年後再次合作,直接原因是徐克對趙文卓的不滿《黑俠》原來是小說《一個城市怪客的故事》的主角,他喜歡穿著一身黑衣,戴著面罩,保護著香港的安全。
  • 趙文卓:斜眼看人成經典
    徐克導演,趙文卓主演的經典電影《黃飛鴻》,對,就是那一部。那一年黃飛鴻深深的打動了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希望生活中有這樣一個類似黃飛鴻那樣正義的人出現在自己身邊,為自己伸張正義,給自己帶來安全感。演藝圈裡,趙文卓是個功夫演員,又被人們稱為「小李連杰」,由於他精通的武術、拳法大概有三百多套,所以被人們稱為武打明星。
  • 趙文卓離開徐克的第二年,徐克改換李連杰為男主角,一部經典誕生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1995年,在經歷接連幾部電影的不如意之後,徐克集結張國榮、趙文卓、鍾鎮濤、袁詠儀、熊欣欣,拍出了大賣3112萬港元的美食題材賀歲片《金玉滿堂》。終於在完成了《刀》之後,徐克決定不再與趙文卓合作,不久後,徐克離開了嘉禾,自此兩人漸行漸遠,趙文卓也徹底離開了徐克。不過徐克與趙文卓的這次「分手」,第二年卻促成了徐克與李連杰分手4年後的再次「牽手」。
  • 『漫漫畫像』 趙文卓
    趙文卓,別名-卓卓,1972年4月10日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國影視演員,武術家,北京體育大學教師。 1993年,趙文卓在徐克導演最具顛覆性的作品《青蛇》中演繹了全新定義的法海一角,該片獲得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三項提名,片中趙文卓與張曼玉,王祖賢兩位影后的飆戲至今仍被影迷所津津樂道。 1994年,趙文卓與關之琳等明星合作,在徐克導演的《黃飛鴻之龍城殲霸》中繼續飾演黃飛鴻,建立了獨具一格的趙氏武俠風格。
  • 趙文卓為什麼不紅了,小編找到了真相
    在明知道是一部十足的爛片,還堂而皇之地接下來,不僅接下來,還演一個主角,而且一拍就拍了一個系列,下圖是柳林到豆瓣找到的電影評分,3.3分,百分之五十五的觀眾打了一星。
  • 1995年,成龍花2億拍了一部電影,卻斬斷了袁詠儀的巨星之路
    1995年成龍參演了一部電影叫《霹靂火》,這部電影可是大投資大手筆,在香港影壇成龍一般最有流量的那一個,它在國際市場也是很有影響力的。當年的霹靂火投資兩個億,兩個億放到現在也是很多錢呀。劇組曾在東京,美國紐約實地取景,還毀壞了100多輛頂級的賽車。
  • 趙文卓《大俠霍元甲》熱播,評分居然比經典版本還要高
    霍元甲來到京城尋找大刀王五,不曾想捲入譚嗣同的「戊戌變法」,我們在中學歷史課上就了解到譚嗣同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愛國人士,而劇中的霍元甲和和譚嗣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釋小龍飾演的陳真也是這部劇的一大看點,趙文卓和釋小龍都是實力派動作巨星,這次他們飾演師徒關係。
  • 6個女人、1個私生子,趙文卓真的「渣」嗎?
    在1993年年末,有記者拍到「陳冬梅邀請趙文卓去家中吃年夜飯」的照片,只是二人為了各自的前程,不願承認這段關係。對此,趙文卓對媒體解釋道:「只是朋友。」陳冬梅也明白趙文卓的上進心、不願耽誤他進步,於是便和趙文卓心有靈犀的「同時」說了分手。1995年,趙文卓再次受徐克的邀請出演了電影《金玉滿堂》,並在劇組中結識了張國榮。
  • 國內最好看的12部最經典古裝武俠電影
    不只是新派武俠的創新,還有對中西碰撞的思考。洋人靠不住,朝廷靠不住,黑社會猖獗,內鬥正歡,名不聊生,人民能依靠什麼?惟有「自強」。8.刀 (1995)影片改編自張徹經典《獨臂刀》。武俠元素的表現也是極端化的,無處不在的男性荷爾蒙和憤懣狂躁的情緒肆意噴濺,盡皆過火,儘是癲狂,武俠不再是清晰的一招一式,而是混亂與搏命的纏鬥廝殺。最後的高潮段落,趙文卓幾乎只有轉陀螺一招,熊欣欣也是只有舞雙刀招架,歇斯底裡,唯快不破,為了生存,沒有理智。
  • 《大俠霍元甲》:7月28日央視8套播出,趙文卓第三次飾演霍元甲
    趙文卓上一次飾演霍元甲,是2001年版電視劇《霍元甲》,然後又在吳樾主演的《精武英雄陳真》中,客串陳真的師父霍元甲。【高雄曾是1995年甄子丹版《精武門》中的霍元甲飾演者。】在李連杰電影裡的津門第一霍元甲,以他為主角的影視劇拍了不少於20部,有很多經典的版本,也有不少成為時代的炮灰。
  • 趙文卓自導自演新片,題材類似《戰狼2》,能否複製吳京的成功
    觀眾對趙文卓更多的印象是他曾主演過的一些經典角色,比如:《黃飛鴻之王者之風》中的黃飛鴻、《方世玉》中的九門提督、《青蛇》中的法海、《風雲雄霸天下》中的聶風等等。不過,隨著上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的衰落,趙文卓的動作電影之路也開始走下坡,到了90年代末他開始轉型,拍了很多武俠類型的電視劇,雖然名氣沒有以前那麼大了,但他始終活躍在影視圈,從來沒有退出過。雖然近年來也拍了不少電影,但始終都是不溫不火。
  • 趙文卓已經盡最大努力了
    這幾年有很多翻拍片,比如趙文卓重啟《黃飛鴻》系列。不過這些作品大多數都是爛片,最終的票房成績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當然對於網絡電影來說也算及格了,畢竟門檻低沒什麼要求。只是很多影迷都很失望,因為心裡的落差太大了,而且他們都是大牌導演大牌明星,感覺對觀眾有點不負責任。
  • 這些年趙文卓頭上的那三頂「黑鍋」
    二、在那個時候「港漂」可比「北漂」要難混,別的忽略不講,語言就是個硬傷,因為一次合作趙文卓走進了張國榮的圈子,成了被他照顧的那個小孩。趙文卓自己的戲拍完,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一個人默默的呆著,顯得格外孤獨,出席活動的時候,也會因為語言的問題經常手足無措。這種情況直到1994年,在拍攝《滿漢全席》與張國榮相識以後,才得到了改善。因為聽不懂粵語,在和其他香港演員演對手戲的時候,趙文卓基本靠猜,拍戲的過程十分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