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兩天暴跌15%!《大空頭》原型加入圍獵特斯拉陣營
周三特斯拉股價大跌超10%,回到400美元下方。與8月末拆分前創下的歷史高位相比,公司股價兩天暴跌15%,三周內下滑超25%,身陷「技術性熊市」的泥潭。作為今年市場的寵兒,特斯拉年內漲幅近400%,同期標普500指數僅上漲2%。
對於近期的股價波動,除了美股整體市場環境不佳,外界期待已久的公司「電池日」活動,也讓投資者大失所望。特斯拉CEO馬斯克稱,可能需要三年時間才能實現電池成本的大幅降低,他提出的年產2000萬輛汽車的目標也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和預算。
機構態度分化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在「電池日」活動前後,多家機構發布研報並上調了目標價,但分析師對於特斯拉未來前景的觀點並不統一。
Bernstein分析師薩科納吉(Toni Sacconaghi)在報告中寫道,總體而言,特斯拉在願景上的描繪是遙遠的,「圍繞生產地點、時間安排和到目前為止取得的關鍵技術裡程碑的消息略顯不足。同時電池技術的改進只會讓特斯拉在實現銷售2.5萬美元汽車的目標方面取得一小部分進展。積極的一面來看,馬斯克預計特斯拉今年的增長率將達到30%至40%,似乎暗示著第四季度的強勁增長」。
CFRA分析師尼爾森(Garrett Nelson)表示,他對特斯拉的計劃「印象深刻」,但此前市場炒作過熱,「如果說有什麼失望的話,可能是公司沒有提到百萬英裡電池本身。馬斯克專注於降低汽車價格,這可能也引起了一些投資者的擔憂,他們希望該公司的創新能夠帶來『突破』。同時我們仍然很難找到更具說服力的理由來證實其盈利能力」。
研究機構Baird周三發布了兩篇研究報告,在上調目標價的同時也指出了潛在風險,認為(特斯拉股價)將陷入催化劑缺乏的局面,考慮到經濟衰退的環境,對潛在需求的增長持謹慎態度。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羅斯納(Emmanuel Rosner)相對樂觀,他將特斯拉評級上調至買入,稱「電池日」展示了全球加速向電動汽車轉變的遠景,特斯拉的領先地位有望大幅擴大。羅斯納說,特斯拉未來的電池計劃將為其在長途卡車運輸、固定式儲能以及向其他製造商供應電池方面開闢新市場。他建議長期投資者利用機會買入特斯拉,這是投資汽車電氣化的最佳方式。
空頭再添大將
今年特斯拉的瘋狂走勢讓做空股票的投資者損失慘重。不過有著堅定信念的長期空頭始終在堅持,其中不乏眾多華爾街對衝基金大佬,包括綠光資本掌門人埃因霍恩(David Einhorn)、斯坦菲爾資本(Stanphyl Capital Management)管理合伙人斯皮格爾(Mark spiegel)、全球最大空頭對衝基金Kynikos Associates聯合創始人查諾斯(Jim Chanos)等,他們並沒有流露出放棄的想法。
斯皮格爾9月初在致投資者信中重申了自己的觀點,他將特斯拉稱為現代股市史上最大的泡沫,雖然空頭頭寸已經抹去了其此前的利潤,但泡沫終有破裂之時。「電動汽車生產商的陣營正在不斷擴大,競爭將成為焦點,奧迪、寶馬、梅賽德斯、沃爾沃和大眾等都躍躍欲試。對於那些仍然認為特斯拉領先競爭對手數年的人來說,可以看看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電動汽車主戰場歐洲,特斯拉在那裡的市場份額已經從超過30%逐步回落,年底可能降至個位數。」
如今空頭陣營裡再添一員大將,他就是因2008年通過CDS信用違約互換做空美國房地產市場而名噪一時、電影《大空頭》的原型布裡(Michael Burry)。他在社交媒體上對特斯拉所營造出的前景提出了質疑。
布裡引用數據稱,全球汽車(不包括特斯拉)銷售額2.3萬億美元,息稅前利潤(EBIT)1000億美元,總市值8070億美元市值。特斯拉銷售額250億美元,沒有EBIT,卻擁有了4380億美元市值。此外,全球汽車行業市銷率0.35倍,特斯拉達到了18倍,特斯拉的監管積分收入是一個正在融化的冰塊。
隨後他又提到,特斯拉需要通過出售監管積分,才能實現盈利。隨著稅務抵免政策的逐步到期,特斯拉的銷量增長乏力,而磷酸鋰離子意味著更低的能源強度以及更低的裡程數,「基於此前的市場情緒,這樣的投資並不明智,也許每個人都錯了。」布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