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段時間,如果有問題,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百度,而百度,往往會把我引向知乎。知乎幾乎是國內稱霸了的問答平臺,曾經同類產品裡最有名的「百度知道」,似乎已經被人遺忘。
不過如今的我,如果有問題問百度,儘管可能會有更多的結果引向知乎,但我,亦然會選擇百度知道,因為知乎想要得到一個問題的答案,實在是,太難了,也太麻煩了。
知乎在問答平臺裡的壓倒性地位,值得肯定,近些年,崛起的今日頭條請來了不少的知乎的大佬,做了很多宣傳,嘗試做「悟空問答」,在這個領域分一杯羹。如今,2年過去了,可能是略見成效,但是絲毫不影響,知乎在這個領域的統治者的地位。
知乎有高質量的問題和答案,有自己的圈子,也提供了一個問題的不同的回答,拓展了人們的思路,有的時候,解決問題,的確不該只有一種方式,有的時候,不該只有一種聲音,知乎的存在,至少從這個方向,給人們點亮了不同的聲音;然而,知乎也在不斷的發展中,走偏了方向。
那就是,真大佬不少是沒錯,但偽大佬也很多,你必須甄別,誰是真大佬,誰是偽大佬;
回答個問題,先說問主的問題沒水平……結果還是個認證的「優秀回答者」,然後各種云云,最後也沒繞清楚問題的關鍵……說的都是主觀感受,這樣的回答,實在太多了,炫耀一種莫名的優越感,突顯一種專業感,長篇大論但是廢話連篇,講問題之前先說一個故事……我來知乎是為了獲得這種答案的嗎?我來知乎是為了看這些長篇大論的廢話的嗎?問題是,這幾乎成為了一種「知乎體」,回答問題沒有「逼格」,那還寫什麼知乎?我體驗下來,就是這種感覺,沒有不裝X,只有更裝X……難怪
會冒出來一個「逼乎」。
知乎的舉報裡,有一個「不友善行為」……我看到也很無語……
看了一下B站的投訴
看了一下油管的投訴,都沒有「不友善行為」,
只有林子大了之啥鳥都有,整天掛人撕逼的貼吧的舉報裡,才有針對「辱罵和攻擊」的舉報項目……
所以知乎是一個什麼樣的環境,從這些設定裡,也可以窺探一二……
我需要在那些廢話連篇,和大量不友好的,裝出逼格的「知乎體」的文字裡找答案,然後甄別,到底誰是真的乾貨,誰是塞了些私貨的「偽大佬」,然後添油加醋的讓自己的答案看起來「洋氣」?然後還要查看評論去獲得更多的線索,然後就是看到無止境的撕逼……最終還是影響了自己獲得答案的效率……
最後我發現,我還更願意看百度知道,當然,這是一種無奈。
百度知道雖然完全沒有知乎的社交功能,答案也經常搜出的是多年前的內容,也被很多搞網絡營銷的佔據,但是有些內容,你只是想知道一個簡單的答案,百度知道就能簡單明了的有,原因是,回答的人少啊,大家也都不廢話,知道什麼說什麼,一兩句話概括完畢。不是百度知道有多好,而是國內沒有一個真正既考慮到問題的專業性,又不只是為了突出答主的專業性而盲目的敲打文字,浮現「逼格」的這麼一個問答平臺。
日本的雅虎,有一個叫「知惠袋」的平臺,就類似國內的百度知道
我經常會去這裡找一些關於日本動畫的問題的問答,裡面的問答氛圍沒有知乎這麼熱切,但也沒有那種萬字長篇大論的文章,但也不缺乏專業性和探討問題的邏輯性,沒有營銷攻佔的商業利益,當然,會有一些解決不了你的問題的回答,《天氣之子》中新海誠也對這一點吐槽過,不過,它看起來更像百度知道,更能幫我實實在在的解決我的問題。
我寧可得不到乾貨,或者另闢蹊徑,自己搜集資料,也不願意看「知乎體」的文章,因為,前者,可能會讓我更快獲得我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