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香港影帝姜大衛、「四小龍」之一狄龍,昆汀的「師父」劉家輝

2020-12-15 黑瞳娛樂新視野

華山論劍誰為鋒,一遇重陽道成空;紫禁之巔決戰夜,一劍西來空城雪。

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誰是你心目中功夫最強的武打明星?

一,「香港四小龍」之一狄龍

狄龍,本名譚富榮,1946年8月19日生於中國香港。

狄龍從小就學過詠春拳,1968年,狄龍考入邵氏公司的南國演員訓練班。

在為期半年的各項演技訓練裡,狄龍著力於功夫和騎馬,龍虎武師林蛟是師傅。

此後為了拍戲,狄龍學過空手道、跆拳、泰拳,洪拳等。

1971年,狄龍出演電影《新獨臂刀》並飾演翩翩少俠封俊傑,走紅。

(雙刀少俠封俊傑。)

狄龍在拍戲中的武打鏡頭,無論是摔還是打, 堅持不用替身演員。

狄龍與李小龍、梁小龍、成龍並稱「香港四小龍」。

(《刺馬》中的狄龍。)

二,第一個動作影帝姜大衛。

姜大衛,1947年6月29日生於上海,祖籍江蘇蘇州,3歲時全家移居香港,4歲當童星開始了演藝生涯。

姜大衛曾跟黃飛鴻傳人劉家良修習洪拳。1966年在美國電影《聖保羅號炮艇》裡擔任武師時進入劉家良和唐佳的班裡當龍虎武師。

1969年,姜大衛在張徹導演的民初電影《報仇》裡飾演關小樓,獲得了1970年第十六屆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獎,成為香港歷史上第一個影帝。

(《報仇》裡的關小樓。)

1971年在電影《新獨臂刀》飾演獨臂刀客雷力。

(《新獨臂刀》雷力。)

(《新獨臂刀》劇照)

姜大衛身材中等,相貌英俊,身手敏捷,反應靈活 ,氣質冷傲,七十年代的武打巨星。

姜大衛主演的武俠片都有一種不顧一切、奮身直上的氣概。

作為張徹的弟子,狄姜這對CP一共主演了42部片子。

三,黃飛鴻的曾徒孫劉家輝。

劉家輝,本名冼錦熙,1955年8月22日出生於廣東省,中國香港動作演員。

自幼過繼給劉湛(劉家良、劉家榮之父),由於劉湛是洪拳名家林世榮(師承黃飛鴻)的弟子,劉家輝在8歲時拜劉湛為師(但是實際上大多是受劉家良的教導),開始接受嚴格的正統武術訓練。

1973年,18歲的劉家輝首次出演劉家良執導的電影《殺出重圍》而進入電影圈。

(《殺出重圍》劉家輝。)

1978年,參演動作電影《少林三十六房》,劉家輝飾演的光頭三德大師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走紅。

(三德大師)

(《少林三十六房》三德大師)

該片是當年香港十大賣座片,在國外也獲得不錯的迴響,劉家輝也因為這部戲被外媒稱為「東方尤爾·伯連納」。

(影史上著名的"光頭影帝」尤爾·伯連納。)

劉家輝,70、80年代香港影壇的一線武打明星,他主演的《少林三十六房》創造了一個傳奇,把少林寺功夫片推向巔峰。

但劉家輝後期發展不順,名氣和地位大不如前,逐漸只能在電影裡演配角或反派,成為很多電影和電視劇裡不可或缺的金牌綠葉。

(《唐伯虎點秋香》奪命書生。)

2003年,劉家輝受導演昆汀·塔倫蒂諾之邀拍攝好萊塢動作電影《殺死比爾1》,在片中飾演瘋狂88的殺手強尼莫。

(《殺死比爾1》的強尼莫和《殺死比爾2》中的白眉。)

(《殺死比爾2》)

(新老兩代黃飛鴻在《龍門飛甲》中對決。)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武林新人換舊人。

相關焦點

  • 「標準大俠」狄龍,年輕時的容貌驚為天人,曾為香港四小龍之一
    香港功夫片巨星中曾經有「四小龍」,即武學大家李小龍、詼諧打星成龍、「精武英雄」梁小龍和享有「標準大俠」之美稱的狄龍。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狄龍的故事。狄龍原名譚富榮,原籍廣東新會,1946年出生於香港。由於家境貧寒,狄龍11歲就在一家服裝店裡面當小學徒。
  • 狄龍姜大衛,香江武俠電影鼎盛時期的雙生花!
    左姜大衛,右狄龍本世紀70年代,香港邵氏電影公司,當家導演是張徹。這位大導演最擅長拍攝武俠電影,所拍影片引領著那個時代的潮流。張徹導演所拍的武打影片中,貢獻最多票房的都是狄龍,姜大偉二者雙男主的俠客片。狄龍原名譚富榮,1946年8月19日出生於中國香港一個貧困的漁民家。比他小一歲的姜大衛1947年6月29日,出生於上海,是名演員嚴華與紅薇之子。
  • 揭秘姜大衛和狄龍的50年恩怨糾葛
    當時正值經濟蕭條之際,香港的經濟開始復甦。於是,母親帶著年幼他與大哥妹妹,顛沛流離到了香港,苟且在一方小天地裡。4歲時,年幼的小姜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貴人——嶽楓。那年,嶽楓為了培養他,給他取了「姜大衛」為藝名,還讓他與妹妹參演,為他倆親身打造的電影《街童》。從此開啟了姜大衛的童星生涯。
  • 「大俠」狄龍:曾是邵氏一哥,與姜大衛決裂,一生只愛一人
    說起香港電影繁榮的那個年代,無人不想起邵氏公司。邵氏曾經掌握香港電影半壁江山,邵氏中的明星更是多如繁星。而在其中最為精彩閃耀的「大哥」人物,就不得不提狄龍。狄龍由於年少貧窮歷經挫折,所以性格比較沉穩早熟,做事認真謹慎,也為他的未來埋下了不少伏筆。2、狄龍高大帥氣,丰神俊逸,是張徹最為喜愛的「男子氣概式」形象。在當時的香港,如果說邵氏撐起了香港電影業的半邊天,張徹可以說是撐起了邵氏的半邊天。
  • 狄龍姜大衛恩怨糾葛40年,看遍人情冷暖的「雙子星」,仍未握手言和
    微醺的古龍卻說:「我寫的東西是給狄龍姜大衛拍的,不是給你演的」。成龍多年後回憶此事,他說:「當時的自己躲在廁所,一邊吐一邊哭」。那時的狄龍姜大衛堪稱港圈最耀眼的「雙子星」,放肆一生的才子黃霑便是狄龍的忠實粉絲,有人說狄龍不好,他第一個站出來打抱不平。就連狄龍的老婆都說,黃霑太偏心狄龍。
  • 邵氏經典《大海盜》:張徹、倪匡強強聯手,狄龍、姜大衛絕世雙生
    邵家有四個兒子,可惜四個兒子對父親的顏料生意毫無興趣,他們感興趣的是剛剛傳入中國沒多久的「西洋影戲」。邵逸夫、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四兄弟從創立天一影片公司開始,逐漸把自家娛樂產業觸角伸向了南洋和香港。
  • 「大哥」狄龍:被邵氏拋棄,和姜大衛反目,用15年才明白人情冷暖
    和很多普通人都一樣,貧賤夫妻百事哀,大家都會為自己事業而苦惱,夫妻間也會吵架,狄龍的半生經歷,如同香港電影發展史那般曲折。邵氏電影公司訓練班狄龍原先的名字叫做譚富榮,是1946年出生的,那時候香港環境並不是很好。
  • 著名導演去世:狄龍姜大衛現身葬禮,50年恩怨糾葛終成陌路
    因為圈內好友狄龍、姜大衛的到來,所以很多網友們紛紛投出看消息的眼光。不過也正是因為兩人一同前往,才讓這對昔日熒幕好搭檔,被頂上了熱榜之上。而當鏡頭在轉到姜大衛這裡,在葬禮上,他穿著一件雖然暗淡但上面有格格點綴的襯衣,下面則十分統一的一條黑色長褲,臉上帶著一直帶著的眼鏡,和狄龍同樣都是70多歲的年紀,但他的臉上皺紋就很少,看起來也比較年輕。
  • 英雄本色之狄龍
    導演張徹以狄龍、姜大衛、傅聲、陳觀泰等張家班底成員演繹這群無名英雄的動人事跡。他以功夫動作,融入大型戰爭中,炮火與肌肉結合得完美無瑕,以澎湃的愛國情懷重現「八道樓子」抗日英雄的傳奇事跡。香港電影《刺馬》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73年出品。該片改編自清朝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由張徹執導,姜大衛、狄龍、陳觀泰、井莉等領銜主演。
  • 他曾是香港四小龍之一,因祝福祖國被香港封殺,後因周星馳翻紅
    提及上個世紀的香港娛樂圈,就不得不提當年如日中天的「香港四小龍」,李小龍、成龍的成就不許我多說,其他兩位狄龍和梁小龍能力也不差,在當時也是非常的有名的,這四位不光個個帥氣,還都有一身好武藝,撐起了香港動作片的一片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四小龍中的梁小龍。
  • 成龍的子女、李小龍的子女、狄龍的子女,香港四小龍子女現狀
    娛樂圈中名字帶有「龍」字的演員並不多,但是他們卻都在自己的領域闖出了一片天地,比如說曾經被稱為演藝圈四小龍的四位演員。如今的他們發展境遇大有不同,而他們的子女們也已經長大成人,那麼他們現如今發展得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香港娛樂圈的兄弟檔:許氏最出名,袁氏最能打,邵氏最有權勢
    二哥姜大衛童星出道,做過龍虎武師,20歲被武俠大導演張徹發掘,迅速成為邵氏武俠片當紅小生,和狄龍一起成為70年代香港影壇最閃耀的雙子星,23歲就憑藉《報仇》成為亞太影展影帝,是香港歷史上第一個影帝。爾冬陞有兩位哥哥保駕,輕鬆入行,憑藉雙高的顏值和身材,被大導演楚原看中,成為哥哥姜大衛之後的新一代武俠電影當紅小生。不過爾冬陞很有想法,28歲就開始轉型做導演,獲得過多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最佳導演獎,並且是香港金像獎董事局主席。
  • 姜大衛兒子近照罕曝光,一家全部是圈內人,與狄龍不和成一生遺憾
    近日,姜大衛的兒子姜卓文在自己社交平臺公布一段視頻,裡面是自己和姜麗文一起合唱的片段,兩人身為家人非常有默契,讓觀眾聽得也是如痴如醉,可惜沒有看到姜大衛的出場。很多人對姜卓文很陌生,提到姜大衛就不會陌生,因為姜大衛和狄龍真的是知名度非常高的影星,現在也忘記不掉,只是現在很少出現在社交媒體面前。
  • 影壇巨星狄龍:我沒有當大哥已經很久了,有誰還記得我
    今年73歲的狄龍,當年是香港影壇的大哥。矮胖子曾志偉甚至說,我只認狄龍,成龍我都不怕。香港的輝煌時代,動作電影「四龍」非常有名,他們叫:李小龍、狄龍、成龍、梁小龍。狄龍身形健碩,有一身好武藝,氣質很適合古裝劇。邵氏最火的導演張徹拍攝《死角》,到新人裡選演員,10多個新人試鏡,張徹相中了狄龍,讓他跟姜大衛搭檔,演男主角。一出道就被大牌導演選中,演男主角,實在太幸運。香港很多明星,跑龍套很多年,遇到機遇才紅,比如周潤發、周星馳等人都是。
  • 徐克與吳宇森不謀而合,一致認定狄龍是《英雄本色》中宋子豪的最佳...
    在1986年的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狄龍給張國榮頒獎時,順便拿自己開涮說到:Leslie,我沒做大哥已經好久了。看過《英雄本色》的朋友們都知道,他是在模仿電影裡的經典臺詞,乍看上去像是玩笑自嘲,但戲裡戲外都像是狄龍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戲裡宋子豪事業失敗,故舊冷眼、兄弟反目、時日艱難,戲外狄龍當時的境遇也差不多如此。
  • 狄龍、姜大衛、爾冬陞、num:那些流淌在歲月裡的美男子
    一拍大腿,發現對呀還有狄龍這號人物可以寫一番。畢竟是邵氏老電影愛好者的我怎麼能忘記狄龍那丰神俊朗的模樣呢?即使我出生的時候,狄龍早已變成了《還珠格格三》中心寬體胖的皇阿瑪。狄龍其實並不靠臉吃飯老了演技還是在的不得不說中老年的狄龍身上一點也看不出年輕時候那俊秀的樣子,可以說狄龍年輕時秒殺現在的一堆流量小生。
  • 72歲姜大衛近照,身材挺拔越老越帥,與狄龍鬧掰卻與他兒子合作?
    其中,他與狄龍的多次合作更被網友捧為經典,兩個人一動一靜,一剛一柔搭配得天衣無縫,堪稱最經典熒幕組合。遺憾的是,昔日情同兄弟的兩人已經很多年沒有合作過了。有傳聞稱,兩人是因為大導演李翰祥的某部戲而產生了隔閡。當時,李翰祥相中了狄龍做他的新戲男主角,並問邵氏借來姜大衛客串。
  • 狄龍姜大衛50年恩怨梳理,為何這對港圈雙子星最終會走向決裂?
    武俠片盛行之際,成龍曾找古龍要他的小說版權,以期謀多條出路,但古龍的回應一度讓他崩潰痛哭:我的小說是寫給狄龍、姜大衛拍的,不是寫給你拍的。雖則顏值在其次,神韻最緊要,但人貴自知,即便只論外貌,亦只有絕少人能贏過年輕時的狄姜。
  • 1971年香港電影票房榜前十名,影壇雙俠狄龍姜大衛是最大贏家
    他傳播功夫最重要的形式就是電影,當年回到香港第一部電影《唐山大兄》就打破各種記錄,收穫300萬票房,令岌岌可危的嘉禾電影公司起死回生。今天一起看看1971年香港電影票房榜前十名。(僅統計香港地區票房)1、《唐山大兄》票房:319萬李小龍回港第一部開山之作,片中展現了無與倫比的功夫,尤其是腿法,也就是著名的李三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