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木
編輯/Cici
曾經聽老一輩人的人說,「三歲定八十」,其實小孩子在三歲之前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在這個階段接受到的所有教育都會對往後的個人發展起到一個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能在這時候給予小孩子足夠質量好的教育,那小孩的成長起跑線已經比別家孩子都要快。
印度曾經有有兩個女孩,一個叫卡馬拉,一個叫阿馬拉,她們被發現的時候,卡馬拉是大概8歲,阿瑪拉是大概一歲半,她們是被狼給叼走的,兩個人一直生活在狼群裡。卡馬拉因為長期跟狼一起生活,錯過了腦袋發育的最佳時機。在被印度人發現後,這兩個女孩都被轉到孤兒院。卡馬拉直到17歲死於傷寒病,那時候的智力只有3-4歲,智慧水平根本沒有辦法再提高了。自從到了孤兒院,通過老師的精心照料,卡馬拉慢慢開始從狼一樣的生活、吃飯、睡覺,慢慢轉變成為正常人的方式,恢復了一些人性。雖然進展很緩慢,但是有改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其實一個人的智力高低決定於童年時代腦袋的發育。所以小孩子在0-3歲期間成長,父母一定要給予足夠的照料陪伴,千萬不要以為三歲之前無論對小孩子打罵等做任何懲罰的事情,小孩過後都不記得,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那為啥前三歲之前的教育對小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呢?首先小孩子前三歲腦袋發育期一直在完善,寶寶剛出來,腦袋的重量只有成年人的1/4。到一歲的時候,腦袋重量是成年人的1/2。到了三歲左右,寶寶的腦袋重量才慢慢接近於成年人的正常規格。
其次,小孩子腦袋裡面管理智力還有記憶力的這一模塊,是要經過大腦裡面的突觸結構完成的。在小孩子剛出來的第1年裡面,突觸會暴發20倍的增長,而慢慢逐漸到三歲的時候,這個突觸結構的增長會達到一個頂峰。如果在這個時候沒有受到過多的刺激,那麼小孩子的大腦突觸數量就不會再增長了。小孩子大腦的硬體發育,在三歲之前是十分重要的。我們作為父母要在小孩子3歲還沒定型之前,儘量給予小孩子質量高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導小孩子往正確的方向成長。
既然三歲之前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要,那我們要怎樣做才能有助於孩子的成長呢?第1點就是三歲之前,我們一定要留意小孩子的鼻子、眼睛、耳朵、嘴巴等幾個感官的發育,通過器官訓練,可以讓小孩子的大腦突觸增長,而且可以聽過多次加強訓練,讓器官功能更加牢固。這簡單來說,就像肌肉訓練一樣,孩子的智力水平越鍛鍊就牢固。但是如果不用就會用進廢退。因此我們可以經常跟孩子一起聽音樂,一起去參加美術畫畫,或者是通過各種各樣的遊戲方法來刺激小孩子的感官,有助於他們的大腦發育。
第2點,一定要陪伴小孩子,關注熱門。其實小孩喜歡看手機看電視,是因為無聊,是因為爸媽工作太忙完全沒有時間陪他們,所以才會選擇電視、平板、手機的。我們作為父母一定要每天抽出時間或者是固定時間段去陪伴小孩子,讓他們的專注力從電視轉移到跟父母之間互動遊戲之中。跟父母高頻率溝通,可以有助於小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想法、感受。同時在互動之中,小孩子學會表達感受,這有助於未來進入成年人社會跟別人的合作配合。
第3點,父母一定要在孩子三歲前腦袋發育的最佳時期,給予全方位培養的,例如父母可以了解小孩子的性格類別,挖掘他們喜歡的興趣愛好,喜歡表達語言的習慣,。而且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灌輸他們各個知識。有父母的陪伴,小孩子的腦袋會經常受到刺激,從而腦袋產生更多的突觸。如果能進一步加強訓練,能讓小孩腦袋發育更進一步。其實小孩子在三歲之前腦袋發育完善,有助於他們未來在這個社會上生存時更有競爭優勢的,特別體現在學習能力方面。
小孩子在三歲前的智力培養是很重要的,我們作為父母一定要注重小孩子從小的腦力鍛鍊,肌肉鍛鍊,還有體力鍛鍊。我相信只要每對父母堅持去做,孩子長大之後會感激您們的。您聽到這裡,是否增長更多的育兒知識和經驗呢?如果您也有更多有趣的育兒知識和經驗,可以在下面留言區分享給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