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更重視孩子的營養補充,生怕自己孩子落後於別人,而往往忽視了兒童肥胖。每一個胖孩子,都是家人一手製造出來的。
最近發表的一篇針對青少年肥胖的綜述性報告中,就美國CDC匯總的數據(2004—2015),對美國家庭發出了一個預警:全國2~18歲的孩子和青少年中,約有17%為肥胖。如果說,美國是快餐國度,所以胖子比較多。那麼,吃傳統中餐的中國孩子,就都是體型可人、健康無憂了嗎?事實不容樂觀,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肥胖國家」。今天花錢買來多餘的熱量,明天就得支付高額的相關問題的治療費用。
從「意識」到「重視」你還有多遠?
肥胖,是一個臨床診斷,意味著身體處於炎性和疾病狀態,關聯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生,會大量增加家庭和社會的醫療成本。同時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多數肥胖的孩子,是缺乏自信,甚至嚴重自卑的。在他們的成長曆程中,因為肥胖而遭受排擠和歧視,會嚴重影響他們當前及日後的學習能力、社交能力等。我們要的是一個健康快樂的寶貝,不是內心悲愁的小孩。
誰製造了肥胖?家庭!
研究發現,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對食物的知識和態度,是製造「胖小孩」的根本。而來自Brimingham大學的研究顯示: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可能是導致中國兒童肥胖的重要原因。
美國政府為了降低2~18歲未成年人中肥胖的發生率,正在採取各種教育、醫療、社會廣告等多方面幹預措施,增加家庭成員對於健康飲食的重視和實施,這包括了:
●孕期的飲食習慣和營養狀況●輔食添加階段,對健康飲食結構的建立和培養●家庭成員食物的選擇和自身飲食習慣的示範●家庭成員對食物的評判和接納程度●各種快餐、便捷食物及飲料的購買等如果有以下這些舉動,應該引起反思和重視了●媽媽從孕期就愛吃薯條或者漢堡包、不愛吃新鮮果蔬●總是不在意地當著寶寶的面說不愛吃菜、只愛吃肉●老人總因為擔心孩子吃不飽而各種威逼利誘、追著哄飯●飯後用糕點糖果,或寶寶「愛吃」的但不健康的食物來彌補正餐攝入的不足●只要孩子滿意和高興,就可以無限制地買給他們吃,比如冰淇淋、薯條、含糖飲料等●總是擔心寶寶吃不好,天天大魚大肉、水果無節制●不讓寶寶眼饞別的小朋友吃的東西,別人吃什麼就給寶寶買什麼●其他各種「溺愛」
這些舉動,相信大家不陌生,特別是讓老人帶孩子的家庭,隔輩人的愛更是勢不可當!那麼,看完本文後會做何感想呢?請記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培養未來的溫床。
↓↓點擊了解更多,你想要的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