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了《爸爸去哪兒》節目的黃多多,一直備受關注。幾年過去了,黃多多已經不知不覺中長大了。在出現過染髮打耳洞的非議之後,黃多多用自律重新證明了自己。
孫莉在微博曬出黃多多在健身的視頻。在視頻中可以看到,黃多多的動作標準、肌肉緊實,在瑜伽墊上做著運動,讓不少網友感到慚愧。這也是繼黃多多在獲得五項國際大獎之後,又一次憑藉自律上熱搜。
黃磊與孫莉的「三讓」教育法:
黃多多的自律,與黃磊和孫莉的教育有莫大關係。黃磊和孫莉對黃多多的教育總結起來是「三讓」:
第一,讓黃多多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第二,讓黃多多對自己的生活負責。第三,讓黃多多自己規劃人生。
簡單的三句話,卻讓許多父母汗顏。在生活中大部分父母都在左右孩子的選擇,也無法真正地放開,緊緊抓住孩子的「那雙手」。
黃磊曾經說過:「在家裡孩子是特別的,但是在社會上,孩子的特殊性就會被泯滅。道理我們大人明白,也要讓孩子知曉。」
黃磊與孫莉特有的教育方式,成就了自律的黃多多。
我總結了四種培養孩子自律習慣的方法,各位父母快來學習吧。
培養孩子自律的方法
1、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黃多多想要學習鋼琴,黃磊夫婦支持女兒的決定,並且引導女兒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黃磊對於自律的重視,要高於對孩子技能的培養。這也反向顯示出許多父母的通病:希望孩子學習一項技能,卻忘記教會孩子堅持、自律。
美國的一樣研究表明:堅持與智商相比,前者對孩子的未來影響更大。
孩子的選擇是源於興趣,這時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引導。例如孩子希望學畫畫,父母可以問孩子為什麼想要學畫畫。然後明確地告訴孩子,如果決定學畫畫就要堅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廢。讓孩子學會堅持、學會對自己的抉擇負責,孩子的未來也會受益無窮。
2、父母要給孩子樹立榜樣
黃多多受孫莉的影響,一直堅持學習瑜伽。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以身作則就是最好的教育。
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婭說過:「父母想要做好家庭教育方面的工作,前提是先做好自我教育。」
詹姆斯·鮑德溫曾表明:孩子在聽話方面可能有所欠缺,但是在模仿父母的行為方面卻很有天賦。
父母要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斷地充實自身。例如父母喜歡閱讀與書法,就要一直堅持下去。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向父母學習。在孩子喜歡上閱讀與書法之後,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3、父母要適當地鼓勵孩子
在多多學習鋼琴之後,黃磊夫婦對多多的每一次進步,進行鼓勵與肯定。黃磊孫莉不會忽視多多的每次進步與成長。
美國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因為母親相信他,一直是一個正常的小孩。阿甘的人生軌跡也因為這樣的信念而發生改變。由此可見鼓勵與認同,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
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成長路途中,孩子的每一次進步,父母都會感到開心驕傲。但是父母適當的對孩子給予鼓勵,孩子會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被肯定的。也會提高對自己的管理意識。
如果孩子在書法比賽中獲得了第三名,父母可以說:「這次書法比賽,你表現的很好。爸爸媽媽相信你,在下一次的比賽中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加油。」
4、教會孩子自我計劃
谷歌的一位工程師,計劃用30天的時間,做自己之前未能堅持完成的事情。計劃結束之後,他開始喜歡上了騎自行車去工作,也完成了吉力馬札羅山的遠足。
父母幫助8歲以下的孩子做計劃,內容是完成一項,孩子從前沒有做過的事情。可以是幫助媽媽買菜,幫助爸爸修玩具等等。在孩子8歲之後,逐漸讓孩子自己做計劃表。孩子可以學習自行車,學習輪滑等等。長時間堅持下來,自律會成為孩子的習慣。
馮侖曾說:「人生真正的自由在於自律。」
自律的人可以去他想去的地方,做他想做的事情,幫助他實現自己的目標。各位父母也努力,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