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寫過《全球高考》的書評,很多小夥伴在留言裡提到了木蘇裡的另一部作品《某某》,我也一直在考慮要不要寫《某某》的書評,因為說實話,《某某》的故事太簡單了。無非就是青春,無非就是悸動,無非就是那一份,在現實中甚至是在我這篇文章中都不能拿出來說的,那份感情。
但最後,我還是決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心目中的《某某》,僅從青春的角度。
01飛揚的少年最動人心,奔跑的時候像是穿過了光陰
在《某某》中,木蘇裡極盡所有去刻畫年少和少年,把十七八歲的美好迷茫和無所畏懼描寫得淋漓盡致,像是在宣洩,像是在吶喊,像是在表達某種遺憾。
「飛揚的少年最動人心,奔跑的時候像是穿過了光陰。」
盛望和江添都是發著光的少年,他們有那個年紀該有的驕傲和際遇。他們是不同的,但他們又都是相同的,他們在本該燦爛的年華裡孤獨地流離。
誰的青春不迷茫?誰的青春不遺憾?哪怕是如盛望和江添這樣,存在於結局美好的故事中的少年。
02人間驕陽剛好,風過林梢,彼時他們正當年少
盛望幼年喪母,無人陪伴,在不停的轉學和搬家中悄然無聲的長大,他雖像個小太陽,光芒萬丈得灼人,但也像個詞窮匱乏的詩人,內心深處總是隔著一層脈脈不得語的情感。盛望孤獨,但他與人深度接觸,因為他總是要離開。
江添一直都顛沛流離,從來沒有固定的棲身之所。而和身體一樣顛沛流離的,還有少年的心。所以,他的行李永遠都是收拾好的,隨時準備離開也隨時準備流浪。在江添的世界裡,所有的東西都具有不確定性,就像那隻他以為可以陪他很久的「老團長」一樣,最終卻死在了他最無助的年紀裡。
兩個孤獨的人在某種角度上是相像的,即便這個家庭還未重組在一起,他們也確實很像一對「兄弟」,在迷茫的青春和冰冷的現實中顛沛流離的難兄難弟。
於是,在盛望鬼使神差第一次叫了路燈下獨自站在白馬弄堂院裡的江添時,在江添第一次看到盛望喝醉酒坐在計程車裡隱藏不住的落寞時,他們就看到了對方身上與自己相似的孤獨。兩個孤獨的靈魂,在最美好的年華裡遇見了。
「人間驕陽剛好,風過林梢,彼時他們正當年少。」
03希望你被簇擁包圍,你走的路要繁花盛開,要人聲鼎沸
年少的歡喜在一次又一次的救贖裡瘋狂滋長,如同荒原的野草一樣,風一吹,就連了天。看起來無堅不摧,無所不能,仿佛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不需要猶豫也用不著權衡。
——但現實的火星灑落了一點,茂盛的野草便燎了原。
在兵荒馬亂的18歲,所有的一切都崩塌了。幸好,有最後的重逢。感覺就像是活在了夢裡,兩個人分開五年只是給自己造了個殼子,只是為了更好地做夢。
故事很簡單,青春很短暫。這就是,我眼中的《某某》。
「……所以希望你被簇擁包圍,所以你走的路要繁花盛開,要人聲鼎沸。」
謹以此句結束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