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水利委員會調度推進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外業工作

2020-12-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本站訊 近日,海河水利委員會在津召開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東平湖以北部分前期工作外業推進調度會,研究當前外業工作存在問題,部署追趕外業工期的措施要求。海河水利委員會一級巡視員戶作亮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聽取了各項目承擔單位關於總體工作進展情況、當前外業工作難點與問題、趕工計劃與保障措施的匯報,研究討論了解決問題、追趕工期的對策措施。會議指出,各單位主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密切跟蹤疫情發展態勢和各地管控措施變化,加大人員、設備投入,整合社會力量,擴大工作作業面,千方百計追趕進度,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當前外業工作仍滯後較多,按原定計劃提交外業成果的壓力仍然較大。

 

  會議強調,推進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建設是國務院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工作會議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單位要進一步提高站位,把按期完成所承擔工作當成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擺在工作中的頭號位置,堅定信心,咬緊牙關,攻堅克難,強力推動各項工作開展。要倒排工期,對照4月底提交外業成果的目標,再全面審視工作計劃,再加大力量投入,再壓縮工期,力爭超前完成任務。要壓茬推進,協調外業、內業關係,以天為單位設計工序,優化工作組織,層層壓茬,爭分奪秒,不耽誤一天時間。要保證工作質量,按照統一要求開展外業工作,提交符合技術標準和規程規範的測量勘察成果,為內業設計提供可靠支撐。

 

  海河水利委員會規計處,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河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天津市水利勘測設計院等部門、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相關焦點

  • 「我親歷的南水北調」專欄|劉長餘:始終奮鬥在南水北調工程「最...
    親歷者簡介劉長餘,2000年12月至2004年11月,任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總工程師;2004年12月至2010年5月,任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副院長,黨委副書記;2010年6月至2014年11月,任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院長,黨委副書記;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任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技術委員會主任;2015年12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南水北調各單位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機制和應急工作機制,水利部創新「視頻飛檢+現場飛檢」監管模式,加強工程運行和疫情監管,確保供水防疫兩不誤;中線通過自動化調度系統、巡查維護實時監管系統、疫情上報及監控系統等遠程調度管理,確保輸水安全;東線工程數位化管理系統為安全調水提供了有力支撐。
  •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不只是建設一條調水線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八裡灣泵站緊鄰東平湖。該泵站的主要功能是將前一級鄧樓泵站的來水調入東平湖,並根據上級指令進行東平湖新湖區排澇及生態補水。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供圖初冬時節,陽光照耀下的湖面,波光瀲灩。東平湖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重要的調蓄水庫之一。從江蘇揚州引來的長江水,經泵站逐級提水進入東平湖後分為兩路,一路向北穿過黃河後自流到天津,另一路則向膠東地區供水。「隨著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建成通水後,對水質的相關要求提升,推動沿線各地大力開展生態治理,包括東平湖在內的多個重要河湖溼地生態有了明顯改善,生態效益突顯。」
  • 南水北調東中線通水六周年,1.2億人直接受益
    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水利部獲悉,六年來,南水北調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超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鄂竟平在2020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年內批覆37項重大水利工程可研,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供水、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等23項重大水利工程順利開工建設,重大工程在建投資規模達到1.12萬億元,大藤峽工程提前35天實現大江截流,河南出山店水庫、江西廖坊灌區二期等一批工程建成並發揮效益。完成三峽升船機竣工驗收和南水北調31個設計單元工程完工驗收,三峽水運新通道項目前期工作以及南水北調中線尾工項目和配套工程建設步伐加快。
  • 南水北調東線源頭水清岸綠 北上長江水已達飲用水標準
    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源頭——揚州江都水利樞紐。 崔佳明 攝中新網揚州12月16日電 (記者 崔佳明)16日,中央省市多家媒體走進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起點江都水利樞紐。江都水利樞紐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通水7年多來,已累計向山東調水超47億立方米,相當於將5個駱馬湖或1.5個洪澤湖的蓄水搬運到齊魯大地。江都水利樞紐工程沙盤1:2000 崔佳明 攝江都水利樞紐位於京杭大運河、新通揚運河和芒稻河的交匯處,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被譽為「江淮明珠」。
  • 南水北調全面通水六周年!生日快樂!
    中線通過自動化調度系統巡查維護實時監管系統疫情上報及監控系統等遠程調度管理確保輸水安全東線工程數位化管理系統為安全調水提供了有力支撐南水北調調度中心無論是原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新媒體平臺微博、微信、客戶端正式開通還是之後中線工程巡查APP系統辦公OA系統
  • 水利信息化工作簡報2020年第11期(總第172期)
    水利工程視頻監視任務整體施工進度達75%:完成視頻監視站選點勘察,正優先省重點在建工程、河道相關點位實施部署;水利綜合監管任務以「水利一張圖」建設為基礎,繼續優化完善現有河湖、水保、監管系統,新增河湖四亂衛星遙感應用、水保「天地一體化」信息系統(二期)和水利監管平臺系統(二期)項目。  廣東省水利廳。
  • 十大關鍵詞速覽2019年中國水利
    一年來,水利工作在思想認識和行為方式、發展路徑和發展方式、河湖面貌和行業形象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水利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記者梳理出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十大關鍵詞,帶你一一速覽。  南水北調東線連續6年完成調水任務,中線不間斷安全供水1800餘天,東、中線累計調水超300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2億。中線工程已成為京津冀豫4省市受水區的主力水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重大戰略實施提供了可靠支撐。
  • 水利部與華為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加快水利行業數位化轉型
    雙方就加強雲、5G、AI、聯接、計算等數位技術在水利行業更大範圍、更多領域的應用達成多項共識,共同推進水利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希望華為公司精準對接水利行業需求,圍繞「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科學推進合作項目,達到實用、可行、可持續的
  • 成麗調度推進解決大班額問題工作
    成麗調度推進解決大班額問題工作 發布日期:2016-10-31 09:57
  • 縣委副書記 縣長張建偉現場調度防汛工作
    中國昌樂網訊(特約記者 劉超 記者 任鵬 賀傑)7月1日上午,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建偉現場調度防汛工作。副縣長相偉和縣直有關部門、鎮(街)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張建偉一行先後到荊山水庫、丹河趙莊橋、縣應急供水工程南巖河橋、丹河馬家龍灣攔河壩、後營子排澇工程、堯河董家莊段、西三裡河防汛新增工程、膠濟客專豬龍河鐵路橋、豬龍河309國道橋、壽堯路排水渠等地進行實地查看。每到一處,張建偉都詳細詢問防汛備汛等情況,認真了解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現場研究提出解決辦法。
  • 直接受益人口超6700萬 南水北上科學調度效果凸顯
    水利部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1日早上8點,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以下簡稱「中線工程」)超額完成水利部下達的2019—2020供水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向工程沿線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供水86.22億立方米,供水量為年度水量調度總計劃的117%。
  • 江小忠調度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項目建設工作
    11月26日,縣委書記江小忠到茶陵縣洣水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調度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項目建設工作。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德雲,以及馬文平、劉池生、楊定桃、劉新明等領導參加。會議現場茶陵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項目,計劃從洮水水庫引水至縣城,供應城區及棗馬界等缺水鄉鎮,以大水源、大水廠、大管網集中供水為主,區域水源水廠管網為輔,單位供水為補充,保障城鄉生活生產用水。項目建設期為2020-2030年,分三期完成建設。建成後,將實現全縣城鄉供水同質、同價、同服務的一體化。
  • 邵九思專題調度工業園區企業項目建設工作
    3月11日,彭澤縣委副書記、縣長邵九思專題調度工業園區企業項目建設工作。他要求,在項目建設中要列出「三項清單」,做到「三個優先」,確保項目早建設、早見效,要抓緊籤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全力降低疫情影響,助推我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縣委常委、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華樺陪同並介紹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