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竊聽竊照等間諜器材進行偷拍的法律後果

2021-01-20 資訊時代的犯罪偵查

這些年,老百姓的維權意識日益提高,但公民意識、公德意識、法律意識卻沒有同步跟上。導致的結果就是,維權的手段方法越來越偏激、情緒鬥志越來越高昂,大有時不我待、唯我獨尊、四海之內、捨我其誰的幹雲豪氣。說實話,越是這樣,越容易成長為「不明真相的群眾」。


今天,小編講述一個案例。當事人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使用各類密拍密錄設備對司法工作人員肆意拍攝,並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傳播。其做法給司法辦案帶來了很大困擾,也給司法機關公信力造成了負面影響,這顯然成了損人不利己的典型教材。當然,他最終為自己的做法承擔了法律責任。



你覺得這是眼鏡嗎?錯了,竊聽器


凡事有果必有因


趙某是安徽省淮南市人,前幾年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刑滿釋放後對先前的法院判決不滿,於是籌劃著要對法院進行報復。2013年6月至10月期間,趙某幹了一件什麼事呢?


趙某多次使用自購的秘拍器材在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淮南市TJY法院對多名法官進行秘密拍攝,並將拍攝視頻實名上傳至網際網路「優酷視頻」。秘拍視頻被網民大量點播並引發網絡評論,給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淮南市TJY法院對多名法官造成不良影響。


實際上,趙某還在騰訊微博、QQ空間上發布了多篇涉嫌誹謗的帖子,因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之列,故未詳述。筆者想專門說一說密拍密錄這件事。


你覺得這是蜻蜓嗎?錯了,竊聽器


        關於竊聽、竊照的有關法律規定


我們先來補補課,什麼是竊聽竊照、間諜器材?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又是如何規定的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規定, 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根據通常的做法,筆者跟大家一起梳理梳理對這個罪名的有關理解:


(1)從立法本意來講,設立這個罪名,是為了打擊侵犯國家對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管理秩序的行為。


根據國家安全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均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竊聽、竊照等專用諜器材。因此在我國,竊聽、竊照專用器材是一般禁止持有、使用的物品,除非法律特別授權,持有、使用即為非法。對於有關機關確有需要的,其具體使用程序應做嚴格的限制,如國家安全法第10條規定,國家安全機關因偵察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需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察措施。第33條規定,公安機關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時,適用本法有關規定。這些程序規定目的在於防止有關機關濫用國家權力,侵犯公民權利。所有這些法律、法規和其他規範性文件構成了國家對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管理秩序。


(2)竊聽是指秘密偷聽、偷錄他人言談、動靜,竊照是指秘密拍攝他人行為舉止。竊聽既包括行為人親自偷聽,也包括行為人利用各種工具偷聽、偷錄,竊照是用各種照相器材偷拍、偷攝。竊聽、竊照關乎公民個人隱私生活自由權和企事業單位自主進行經營活動,不受非法幹擾的權利,因而除非有權機關依法進行,均為非法。但是一般來說,行為人親自偷聽,或者用一般器材偷拍、偷照的,限於條件,危害不會太大,因此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構成行政違法,或者民事侵犯的,應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或民事責任。然而運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進行竊聽、竊照的,行為人的破壞能力極大,給公民生活自由和企事業單位的正常經營活動構成很大威脅。同時一些不法分子如果將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用於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則會損害國家的安全和利益。


(3)構成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行為人實施了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行為;二是必須造成嚴重後果。因此,本罪是結果犯。對於未造成嚴重後果的,則不構犯罪,不予立案。


從上述解釋來看,是否構成竊聽、竊照間諜器材,要看他的功能和使用,而非他的品牌、型號。換句話說,袖珍式的相機,你到天安門廣場上拍人民英雄紀念碑,根本沒人搭理你。可是你卻拿它偷拍領導出行,這也就罷了,你還把它放到網上,(最關鍵的,你還把領導的腳拍的跟飛起來似的),給領導造成了負面影響,這就叫「造成嚴重後果」了。於是,你完蛋了。


但是,筆者還認為,如果器材本身就具備了微型化、易於掩藏拍攝等特點,基本上可以認定其為竊聽、竊照間諜器材。


你覺得這是美女嗎?是的,同時也是竊聽器


電子數據鑑定一錘定音


趙某因為這個行為被當地公安機關刑事拘留。2015年1月,淮南市BGS檢察院受理此案。但是因負責前期偵查的公安機關並沒有及時有效的對相關竊聽、竊照設備進行取證和分析。換句話說,趙某雖然購買了那些微型密拍密錄設備,但辦案人員無法判斷,「優酷視頻」裡的那些片段是否趙某使用所為。為了能夠還原案件事實真相,使犯罪嫌疑人收到應有的處罰,淮南市BGS檢察院準備對趙某所持有的竊聽、竊照設備進行鑑定。


經鑑定,趙某持有的三臺竊聽、竊照設備,是三個像汽車鑰匙型的微型攝像機(S818型黑色BMW牌鑰匙狀、S808型黑色、無品牌型號微型攝像機)。



你覺得這是寶馬車鑰匙嗎?錯了,竊聽竊照間諜器材


電子數據鑑定人員發現,趙某為逃避追究,對上述設備的存儲卡進行了格式化處理。經過淮南市人民檢察院技術部門艱苦卓絕的嘗試和努力,鑑定人員從中還是找到了一些相關的音視頻文件。打開這些視頻文件可以看到相關的畫面和聲音,正是趙某在實施竊聽竊照行為所記錄下的音視頻。


2015年2月9日,淮南市BGS法院依法判決被告人趙某犯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被告人趙某使用的竊聽、竊照專用器材予以沒收。


竊聽竊照、間諜器材。這些名詞,聽上去就是隱蔽戰線上的東西,那是對付敵對勢力的,老百姓之間,家長裡短、口角不斷,居然用上這些手段,用法律的術語來講,違反了「必要性」、甚至「禁止性「原則,自然要承擔響應的責任。


:文中所引案例系安徽省淮南市真實案例,有關人員的姓名進行了處理,請勿對號入座;有關單位的名稱進行了簡稱處理,可以對號入座。




相關焦點

  • 針孔攝像機"改頭換面"現身 "反竊聽偷拍"成新行業
    專業「反竊聽」收費價格不便宜記者採訪發現,在一家淘寶網店,一款售價240元的「防竊聽反偷拍無線電波探測器」,一個月內銷售了136臺。以「反竊聽、反偷拍」業務逐漸成為熱門服務內容,專門從事這方面的李先生業務表示,「我們的服務主要是針對企業單位,個人的業務還比較少。一些高檔賓館酒店或一些私人會所,定期會僱傭專業人士進行房間檢查。」
  • 偷拍酒店團夥被抓,追究刑責方能震懾後來者
    特別是,在社會倫理淪喪和社會準則失範的狀況下,偷拍似乎已成為某些人的一種生活習慣和生財之道。今年6月,福州陳某因在多家酒店安裝針孔攝像頭,偷拍超過600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的新聞受到大眾關注。但媒體記者梳理發現,以和陳某同樣的非法使用竊照專用器材罪入刑的偷拍案件只是極少數,多數案件以治安處罰了結。如此語境下,山西斬斷一條偷拍、買賣酒店不雅視頻黑灰產業鏈,抓獲6人,此案最終如何處置,備受社會關注。
  • 床邊有雙「看不見的眼睛」|上虞檢察依法打擊非法銷售竊照專用器材...
    8月29日,公安機關對店家夏某進行抓捕時,在其住處查扣針孔攝像類設備34個、夜視針孔攝像類設備16個。通過調取夏某網店的銷售記錄,公安機關對購買針孔攝像設備的人員進行排查,發現其中一名購買者戴某涉嫌使用針孔攝像設備偷拍他人隱私。
  • 網售微型隱蔽探頭不鮮見:有人買來偷拍女性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網售微型隱蔽探頭不鮮見:有人買來偷拍女性,越界使用或觸刑記者 李思文 實習生 盧妍夏日來臨,偷拍也變得越發猖狂。6月18日,寧波軌道警方通報稱,抓獲一名在軌道交通區域對女性進行隱蔽拍攝、侵犯他人隱私的男子。
  • App上的隱私販賣:十元能窺探別人臥室,偷拍設備售賣火爆
    律師建議:實名購買,平臺擔責……App上偷拍、偷錄、追蹤設備堂而皇之被兜售……售賣和使用微型攝像頭、GPS等竊聽竊照設備,以及相關平臺,該負何責?2015年實施的《禁止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和「偽基站」設備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中明確,微型語音信號拾取或者錄製設備、取消正常取景器和回放顯示器的微小相機和攝像機等,以偽裝或者隱蔽方式使用、經公安機關技術檢測認定後,屬於竊聽竊照專用器材。
  • 在酒店偷拍他人隱私 男子獲刑
    福州新聞網12月2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林春長見習記者 藍秀楠通訊員 吳一航)近日,晉安法院對一起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作出一審宣判。被告人劉某某在多家酒店及賓館的房間內非法安裝並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偷拍偷錄他人生活隱私,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3個月,同時被責令在國家級媒體上向社會公眾公開賠禮道歉。
  • 否認在女生房間偷拍的幹部,被抓了
    山西省介休市圖書館7月18日發布的信息顯示:「(7月17日),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財務處處長王曉龍就《山西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模式構建與制度創新》為題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講解。」該消息稱,王曉龍畢業於山西財經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獲經濟學學士學位,主要負責基層文化建設,文化政策研究、文化規劃制定等工作。
  • 廣州警方搗毀生產、銷售竊聽竊照器材團夥
    近期,廣州警方搗毀了2個涉嫌非法生產、銷售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團夥。隱藏在水瓶裡的攝像頭隱藏在紙幣中的攝像頭這2個團夥主要製售針孔攝像頭、微型無線耳機等各類竊聽竊照設備,近半年內製售設備上萬套,非法收入達3000多萬元,重點涉案人員62名。經省公安廳統籌部署,將該案定為「颶風132號」(「淨網12號」)專案。
  • 福州男子在酒店安裝針孔攝像頭偷拍600多人 視頻多達30多G
    福州男子在酒店安裝針孔攝像頭偷拍600多人 視頻多達30多G福州男子在多家酒店安裝針孔攝像頭進行偷拍,600多人被偷拍,偷拍的視頻大小有30多G。酒店攝像頭6月11日上午,福州鼓樓區法院以非法使用專用器材罪判處陳某有期徒刑七個月。
  • 《關於辦理組織考試作弊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理解...
    如果研製相關作弊程序,控制電子路考設備,使其失去相應功能,無法進行扣分的,也應當認定為「作弊器材」。因此,本款將「專門設計用於作弊的程序、工具」增加規定為「作弊器材」。  為統一作弊器材的認定程序,《解釋》第三條第二款進一步規定:「對於是否屬於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之一第二款規定的『作弊器材』難以確定的,依據省級以上公安機關或者考試主管部門出具的報告,結合其他證據作出認定;涉及專用間諜器材、竊聽、竊照專用器材、『偽基站』等器材的,依照相關規定作出認定。」
  • 央視丨「駕考作弊需承擔怎樣的法律後果?」 嶽屾山律師評論
    2020年10月18日,北京嶽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央視特約評論員嶽屾山律師接受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共同關注》欄目採訪,就「駕考作弊需承擔怎樣的法律後果?」發表評論。
  • 私家偵探、偵探公司及法律調查類公司調查婚外戀情等行為不合法
    私家偵探公安部關於禁止開設「私人偵探所」性質的民間機構的通知 1993.9.7針對相繼出現了一些民間「安全事務調查所」、「民事事務調查所」、「社會經濟事務偵探所」等私人偵探所性質的機構,在經營活動中使用的一些手段違反了
  • 北京一公司被GPS定位器竊聽損失千萬元,如同諜戰劇情
    一提起竊聽,很多人可能最先想到的都是諜戰劇的劇情。然而,這些我們在電影電視裡看到的情節很有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最近,北京一家安防公司就因為商業機密被竊聽,企業競標失敗,蒙受了重大損失,而竊聽器竟然是我們常見的GPS定位器。在北京一家安防公司,記者見到了這樣一個小黑盒。
  • 「冷戰」竊聽風暴:貓狗成了訓練有素的「間諜」
    原標題:「冷戰」竊聽風暴:貓狗也成了訓練有素的」間諜「!我不在場的時候,你說了什麼?想要了解別人的信息,這絕不僅僅是出於八卦和好奇,更和很多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利益密切相關。會竊聽的貓的模型在冷戰時期,美國中情局曾經訓練了一批動物間諜。